浅谈声乐教学与学生素养的提高
2016-02-04李敬华
李敬华
(白城职业技术学院,吉林 白城 137000)
浅谈声乐教学与学生素养的提高
李敬华
(白城职业技术学院,吉林 白城 137000)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声乐艺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追溯以这种最为自然的方式来表达着人类的真情实感。因此,作为一名声乐教师,在传授声乐技巧的同时更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歌唱对音乐有更为深刻地理解,从而升华其心灵,提高其素养。本文从声乐教学出发,从声乐语言教学入手,提出阐了在声乐教学和学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技巧,提升自身素质及文化品味,最终使他(她)们成长为具有良好文化素养的音乐人才提出了个人观点。
声乐语言;歌唱心理;音乐表现力
声乐艺术是人类社会最古老、最普遍、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的音乐种类,它是以人体自身为乐器,以人的嗓音为音源而唱出的音乐,即人声的音乐。声乐是人类长期以来表达真情实感最为自然和直接的方式,因而把音乐看作是人类情感的灵魂是非常贴切的。做为声乐教师,在传授声乐技巧的同时,更应该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对音乐内涵的深刻理解而升华心灵,提高素养。
声乐作为一门表演艺术对于歌唱者而言,是歌者内心的印象、认识、感情及愿望通过歌曲为载体的表达、抒解和信息的输出,使得歌者取得了一定程度的精神满足,心理压力得到缓解,恢复了一定程度的心理平衡。而对于听者,它则是一种刺激和信息的接受,从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并产生出表达和行动的要求。这就要求声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在开展声乐技巧学习期间,注重自身人格素养以及文化品位层面的提升。所以,声乐教学期间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声乐语言教学中提升文化修养
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喻宜萱教授说:“任何歌曲的表现都必须通过语言、文字来描述内心的感情活动,许多细微的、生动的表演,都有赖于对文字的了解和对语言的掌握,那深刻巧妙的一刹那,常常是产生于字里行间的会心的感受。”从专业化角度出发,声乐语言是指国内相关声乐作品以及国外相关声乐作品当中的歌词,例如古代诗词集以及现当代歌曲,还有外国艺术歌曲,尤其是指德奥艺术歌曲。以上的艺术歌曲在歌词上都充分展现了不同时代的相关文化背景与文化精神,而且还能够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采以及艺术魅力。从声乐语言教学出发,教育人员必须要高度重视学生演唱之前的有效指导,让学生做好演唱准备,包括了解清楚词作者真实的创作背景、作家情感表达以及特定生活场景等。从而让学生可以将情感、歌曲以及历史文化等有效连接起来,保证歌曲演唱中具备丰富的文化底蕴,可以更加真实地演绎好作品的内涵与格调。
二、声乐教学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歌唱心理素质
科学的歌唱,要求歌唱人员不仅仅要有着非常坚实的歌唱技术,而且还必须要有着良好心理素质水平。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歌唱者自身心理素质的培养是非常关键的。歌唱者演唱时的心理可分为两种,积极良好的歌唱心理状态能够有效地发挥出歌唱者本身的演唱水平,而消极不良的歌唱心理状态则会严重影响歌唱者的演唱水平。在歌唱中,学生们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紧张,很多学生在台下演唱的很好,但一上台就会出现身体僵硬、心跳加快、气息上浮、忘词、跑调、卡壳等现象,我们俗称“怯场”,这是声乐学习中常见的几种心理现象,要排除这种心理障碍,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心态,以平缓的心态自然的融入到声乐课的学习中来,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的主观能动性,每一节课都要让学生自主地、自然、积极并愉快地参与其中。使歌唱的心理压力减小到最低限度。再者,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意志和性格,遇事沉着冷静,有较好的自控能力并学会适应环境,克服各种情绪干扰。要多唱、多演、多实践,注重培养自己的歌唱欲望,随着经验的增加,就会不断增强自信心。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加强自身的艺术修养,加强对声乐作品的理解,调动自身的全部精力,用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努力表现歌曲的意境,同时要进行积极主动的自我心理暗示“我能唱好”、“我能行”,信心越足,心理就会放松,这样就会发挥出好的歌唱水平,因此,建立自信是克服怯场最好的方法。
三、声乐教学要提高学生音乐的表现力
声乐教学真正意义在于可以使学生在正确认识作品内涵前提下,把丰沛感情有效融入到自身的歌唱当中去,也就是实现“声”与“情”的融合。声乐教学活动期间表现音乐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学生的歌唱,它是歌唱的基础和前提,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是声乐教学的关键性教学目标之一,要达到此目标就应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歌唱吐字能力。可发声方法的不正确不仅仅会出现情感的表达平铺直叙现象,有的还会出现声嘶力竭的状况,这样歌曲内涵的抒发会受到阻碍。“情”则是以声为基础,进而表达歌曲的内容和意境。以情感表达带动歌唱的声与韵。有声无情,声音机械,缺乏活力和艺术的感染力,反之,即使有丰富的情感,没有优美的声音,也不能称为声乐艺术。有声无情或有情无声都不是理想和完美的歌唱。因此,在教学中,学习好声乐技巧的同时更应注重音乐表现力的理解和引导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声乐教师在声乐课堂上就要有饱满的教唱热情、丰富的表情、灵动的肢体语言以及科学可行的歌唱技巧,以此来激发学生与教师情感的共鸣。还要深刻的了解作品的风格、特点,熟读歌词,唱熟旋律,要在歌词和音乐的统一体中,反复推敲,不要拿来就唱,要全面分析歌曲的旋律特征。
要想感动别人,就首先要感动自己,让自己置身与歌词创作的情景之中,深入体验,投入并忘我的歌唱,把技巧理解为表现情感之美的必要方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追求音乐的美。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在掌握了正确歌唱的同时,又能使自身日益丰富起来,逐渐成长为具有良好文化素养的有用人才。
关注学生的成长就是关心我们的未来,心灵的塑造是我们教师的本分和职责,在漫长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去感染学生,谱写出最具生命意义的时代旋律。
[1]赵伯梅.唱歌的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2]薛良.歌唱艺术[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6.
[3]余笃刚.声乐语言艺术[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87.
李敬华(1977—),女,讲师,研究方向:歌唱艺术与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