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摇摆乐的风格特征分析

2016-02-04

黄河之声 2016年2期
关键词:风格特征爵士乐

李 洁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9)



摇摆乐的风格特征分析

李 洁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9)

摘 要:爵士乐是美国音乐文化对于世界的一份厚礼,20世纪30年代是爵士乐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摇摆乐开始成为爵士乐最流行的一种音乐形式。摇摆乐的节奏是爵士乐最重要的音乐特征之一,这也使得摇摆乐成为爵士乐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30年代“摇摆乐之王”班尼·古德曼开创了摇摆乐时代。从那时开始,爵士乐拥有了越来越多的听众,超越了种族,成为美国各个阶层、各个种族共同接收的音乐形式。摇摆乐取代了以往的新奥尔良爵士乐,成为新的爵士乐音乐形式,从某种程度上说,爵士乐从此成为了美国流行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乃至是美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人们知道爵士乐常常是从30年代的摇摆乐中得来的印象。本文就对摇摆乐的风格特征做出简单分析。

关键词:摇摆乐;风格特征;爵士乐

摇摆是爵士乐专用词,表示一种节奏方面的感觉,很难被准确地分析和描述,《新格罗夫辞典》对摇摆的解释是:摇摆主要指一种节奏现象,演奏者在固定的脉动基础上改变音的实际时间和重音而产生的一种冲突感。不过,仅仅这种冲突感并不足以产生摇摆感,演奏者还可以通过控制音色、触键、颤音、音调或其它方法对每个音产生一种推动力,这些方法与每个音适当的节奏位置相结合产生了变化丰富的摇摆感。

美国在经历了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后,经济情况有所好转,爵士乐也有了新的发展。30年代纽约代替芝加哥成为爵士乐的中心,这时乐队编制扩大为小号3支、长号2支、萨克斯管3支,伴奏部分增加到4个人,共由12人组成一个大型乐队,有时乐队人数也可以多达29名。

乐队扩充后,旋律织体变得复杂,音色比较丰富、柔和,旋律动听、节奏活泼,又有很强的艺术性,听到这种音乐,人们不禁会随着它的节奏和韵律,扭摆着身子翩翩起舞。因此有人把这种由大乐队演奏的带有黑人音乐风格并极具舞蹈性的爵士乐称作“摇摆乐”。摇摆乐在音乐形式上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变化:土巴号被贝斯取代,班卓琴被节奏吉他取代;和声节奏部分进行的比新奥尔良传统爵士乐轻快活泼,有时每小节四拍被细分成双2拍;独奏手有更多自主性地即兴独奏以便超越变化多端的节奏。

著名爵士乐音乐家艾灵顿公爵当时写的一首作品《不摇摆,没意思》风靡全美,摇摆乐这个名称就固定下来了。摇摆乐是西方社会中的一种大众音乐文化,它属于爵士音乐中的一个流派。

一、乐曲结构

摇摆乐作曲家的创作十分灵活,不受任何条条框框的约束。对于过去的一切传统形式,如果感到适合于他们的需要,会毫不犹豫地采用原来旧有的传统乐曲结果形式,但并不是全盘照搬,而是根据歌曲感情需要对原来的形式进行改变或扩展,有时甚至还会完全抛弃那些传统形式。过去在流行音乐中占主导地位的AABA或ABAB的曲式结构以及12小节布鲁斯的典型形式都已不再重要。对于摇摆乐作曲家来说,个人的创作灵感支配一切规则,而绝不是用各种规则来约束个人的创作灵感。

二、力度变化

进入摇摆乐时代之后,可以说是进入了一个“强节奏”、“强力度”的音响世界。这种“强节奏”、“强力度”的音乐,不仅是一种音乐效果,而且还变成了一种狂热的现象—人们常常以“强节奏”、“强力度”来称呼摇摆乐。这两个词,俨然已经成为摇摆乐的代名词。这种现象之所以能够得到迅速发展,就是因为青年人对这方面的兴趣,他们希望亲自体验“强节奏”、“强力度”。这种音乐能够使他们沉浸其中并为之陶醉。“强节奏”、“强力度”不但可以给摇摆乐表演者以力量,而且还可以弥补或掩饰表演者在音乐天赋和表演能力方面的不足。但是这里的“强节奏”、“强力度”绝不是说摇摆乐的音响全都是震耳欲聋的强音,而只是与前期爵士乐相比较而言罢了。

三、演唱风格

演唱风格方面,摇摆乐的演唱风格是地道的爵士乐式的,音调粗糙刺耳,带有很重的喉音,并且多加装饰;演唱的节奏要么稍稍提前,要么稍稍错后于伴奏的节奏乐器。独唱、齐唱,特别是在少数高音区中常常采用假声的三声部或四声部的重唱,是摇摆乐中一种传统的演唱方式,这种唱法既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又包含着来自民间艺术中的精湛技艺。强节奏、强力度的音响效果,感情激昂、狂热,具有一种超人的魅力。乐句在活跃跳动节奏上的灵活处理,常常导致一种非常紧张的节奏感,或者是另一种完全相反的轻松欢快的情绪。这种狂热的火爆气氛和浓郁的轻松感,常常使听众和表演者本人在演出中产生一种惊喜若狂的心理。可见,演员在感情上的冲动,在这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四、音乐题材

摇摆乐的音乐形象单纯、明朗,意境贴切易解,感染力强烈而且直接,一下子就能感受到它的整个情绪,题材多取自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即便是表现反战争、反饥饿,或者讴歌历史、歌唱祖国等一些重大题材,在大多数情况下也都是从日常感情的角度上抒发。因此生活气息十分浓厚,时代感也极为强烈。

五、节奏节拍

摇摆乐是一种双拍子的音乐,常常以稍快的4/4拍子进行。它的节奏特点主要是把重音放在弱拍上(正因为这样,才产生一种“摇摆”的感觉)。和弦多用主、属、下属三个和弦,而摇摆乐作曲家也非常善于用最简单的和弦创造出一种出人意料的音乐效果。

六、乐队编制

摇摆乐最大的特点是采用大型乐队来演奏,大乐队的兴盛对摇摆乐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它的乐队由3部分组成:节奏组、铜管组和木管组。节奏组使用的乐器仍然是提琴、吉他、钢琴和鼓;铜管组常见的编制是3支小号和2支长号,但这个数目并不固定;木管组通常由4、5支萨克斯管组成,每个人都兼吹单簧管或是别的木管乐器,如果编制是5支萨克斯管,一般是2支中音、2支次中音、1支上中音。还有一种商业性的(有时也称为“甜美型”、“旅馆型”等等)的乐队,编制与“大乐队”差不多,但萨克斯管往往全部用次中音的,木管组会较多地使用其它的乐器(如长笛、双簧管),有时还加上3、4个小提琴,铜管乐器、单簧管和萨克斯之间的对比效果更加强烈。摇摆乐中的合奏更为简化,与新奥尔良时期爵士乐注重集体即兴演奏不同的是,在摇摆乐中个人的即兴演奏更为突出。在很多情况下,独唱者在摇摆乐中的演唱是由钢琴伴奏,有时用吉他、提琴、响板、沙锤、电子琴,有时也偶尔加入竖琴。但是其中最主要的特色乐器还应当说是电吉他(包括独奏吉他、节奏吉他和吉他),架子鼓与电子鼓。电吉他主要用于演奏旋律,不但可以演奏滑音、颤音,而且还可以演奏琶音和弦与双音音程。

七、文化内涵

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摇摆乐时代的音乐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在与现代社会因素相结合的过程中,摇摆乐很快成为走在时代前端的流行音乐。

作为一种社会之声和社会力量,摇摆乐已经超出了一般的音乐范畴。在摇摆乐时代之前,无论青年人还是老年人,他们欣赏音乐或跳舞的观念基本上都是一致的,所以不存在什么“时代的上鸿沟”。但是当摇摆乐出现之后,这种“鸿沟”就比较明显的产生了。青年人迫切要求个性解放,反抗老一代人那种表面上的和虚伪陈旧的习俗,他们大声疾呼,要求改革,大萧条之后出现的摇摆乐,就符合了他们的这种愿望。他们借用摇摆乐来抒发他们的感情、梦想,抒发他们的反抗精神,也反映出青年一代对于美好幸福生活和未来新世界的向往。其实,从“摇摆”二字本身的含义上来看,就已经清楚的表明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道德规范,一种政治行为和一种社会现象。事实上,摇摆乐也确实具有极为鲜明的反抗斗争精神。这种精神不仅表现在反抗旧的习俗和社会中的某些生活方式,而且还表现在捍卫民权斗争、反对种族歧视等许多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的领域。不难看出,摇摆乐已经不单纯是一种音乐,它早已成为青年人的一种信仰,一种为实现他们理想而奋斗的手段。

[参考文献]

[1] 钟子林.谈美国爵士.人民音乐,1981,03.

[2] 苏葵.爵士乐.青岛出版社,2007.

[3] 章珍芳.美国大众音乐.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

猜你喜欢

风格特征爵士乐
傣族舞蹈中基本体态短句的风格特征及训练方法
爵士乐在闽南地区的发展
萨克斯在爵士音乐发展中的历程研究
论爵士乐在中国的传播及发展
浅析甘肃清水县轩辕鼓舞的风格特征
浅析蒙古族民间舞蹈中“绕肩”的审美规范
品味元杂剧《窦娥冤》的人物形象和风格特征
基于民族风格特征的云南原生态音乐分类研究
浅谈爵士乐的起源与发展
当代音乐宝库中的瑰宝:爵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