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当代文学理论转向的若干问题
2016-02-04杜文晓
杜 文 晓
(河内国家师范大学 语言与文学系,越南 河内10000)
中越当代文学理论转向的若干问题
杜 文 晓
(河内国家师范大学 语言与文学系,越南 河内10000)
越南和中国是山水相连、文化相近的两个国家。在历史、语言、文学创作、经济等诸多领域都有人做过比较研究,但是在文学理论方面,特别是在当代文学理论方面,把两国的情况连在一起研究还是一片空白区域。中越两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相当丰富,但总体而言,都经过三次转向:文本内在研究转向、文化研究转向和多元化转向。虽然两国当代文学理论的进程有很多相同之处,但其转向的时点、转向的速度和水平存在不少差异。中越两国当代文学理论都因受到国外文论的影响而转变,都在相同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环境里生长所以有类似的转向,将越南当代文学理论跟中国当代文学理论作比较研究除了能够发现两国当代文学理论发展的共同规律,而且还能看清每个国家当代文学理论的长处和短处。就越南文学研究者而言,研究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发展情况能给越南当代文学理论建构工作提供不少珍贵启发,越南文学研究者能借鉴中国文学研究者的经验教训来建构自己的文学理论。虽然目前大部分越南文学研究者能直接接近西方当代文论,但研究一个跟自己国家有诸多相同之处的国家的文学理论是很有价值的。
当代文学理论;文本内在研究;文化研究;多元化
越南和中国是山水相连、文化相近的两个国家。在历史、语言、文学创作、经济等诸多领域都有人做过比较研究,但是在文学理论方面,特别是在当代文学理论方面,把两国的情况连在一块研究还是一片空白区域。笔者认为两个国家在这方面有很多共同点,对有长久历史交流的国家进行比较研究,在每个领域都能获得非常有价值的内容。中越两国当代文学理论如何转向?转向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点和差距?造成相同和差距的原因是什么?对这些提问进行回答就能够发现中越两国当代文学理论发展的规律。
一、中越两国当代文学理论转向的共同之处
中越两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共同点是什么?在考虑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弄清两国所处的现实环境和所处社会的文化结构的深刻变化。这是我们研究两国当代文学理论转向的出发点。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两国都被殖民国家侵略。1945年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79年中国进行改革开放,1986年越南也进行改革开放。从立国到改革开放越南和中国都经历过保卫建设国家的时期,国策基本上是以阶级斗争为纲,政治文化扮演主流文化的角色,学术方面主要受到苏联文论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越两国都跟西方各国家建立友好的关系,学术方面向西方各个国家学习,而不局限于苏联的文论,阶级斗争也慢慢淡化。20世纪90年代后,中越两国文化、政治、经济出现巨大的变迁。社会舞台的主角发生变化:国策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的规则也发生变化:经济运行机制从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精神领域由传统的人文精神转向现代商业精神,旧的价值体系瓦解。政治文化由曾经占主导的地位慢慢向消费文化让位。文化被迫进入市场流通,文化产业兴起,因此文化由审美型向享乐型转化,从精神价值向消费价值转化。新媒介出现使大众文化发生重大的变迁,电视文化、广告文化、流行音乐等占据文化的中心地位。关于这样的文化环境,金元浦说:“全球化条件下网络文学与文化中的虚拟空间,媒介时代的文学与传播,时尚时代文学的浪潮化、复制化与泛审美化,全球化时代的大众流行文化、性别文化、少数族裔文化以及身体文化,至少电视文学、电影文学、图像文化、网络文学与网络文化应及早进入文艺学研究和文学理论教学的工作程序。”[1]
在上述的环境中,中越两国当代文学理论经过三次转向。虽然转向具体时点不完全相同但本质上是一样的。第一次转向是从单纯为政治服务的文论转向审美、文本、内在规律的研究。第二次转向是文化研究。第三次是从一元转到多元化,这包含了前两种转向。以下我们对三种转向分别进行阐述。
(一)转向审美、文本、内在规律的研究
改革开放之前,中越两国文学理论主要受到苏联文学理论的影响,可以说主要是“苏联文艺学模式”,文学理论是一种单质建构的政治意识形态,是革命文学的组成部分。以“文艺从属于政治”“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为基础的政治社会批评占主导地位,文学理论成为政治宣传的话语形式。不可否认这种文学理论的价值,在特殊社会现实中,它对国家有不小的贡献,在学术方面也获得一定的成就。但是在这个时期,文艺学脱离文学本质很远,忽视文学审美本质和艺术性,只强调作品的政治性、党性、阶级性、思想性,有部分甚至犯庸俗社会学的错误,导致文学理论禁锢、封闭、单一的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文化政策的开放,文学理论进行第一次伟大转型,向文艺学语言论、本体论转变。文学理论从长期依附于社会学、哲学、政治学的传统中走上了自身的建设。它打破了中越两国文学长期形成的教条主义,以改革开放的姿态,改变了整个文学理论思维方式。在文学观念、文学理论范畴、价值标准、文体特征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在新的政治格局中,文学理论开始进入寻找一种独立的文化品格的历史进程,消除政治和阶级斗争色彩,逐步寻找文学自身本质。以前研究文学作品主要关注它的思想性、阶级性、政治性、党性等。改革开放之后文学研究者就用外来的文学理论发现文学作品的形式审美。在越南,从1986年改革开放以来,80、90 年代在社会思想民主化气氛下一系列文学理论和文学实践被提出讨论,如文艺与政治、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功能、过去的革命文学等。文艺和政治的关系是越南1945年8月革命后几十年覆盖文艺生活所有方面的问题之一。这个问题不仅一次得以提出讨论,比如抗法初期文艺与宣传工作关系的论证、1955—1958年文艺为政治服务的争论。改革开放后,在民主化精神、改革思维、直面现实的观点之下,文艺与政治的关系再一次被提出讨论。阮文玲总书记在跟文艺工作者讲话中号召他们“自己打开绳子”。阮明珠作家在《给一个把文艺视为政治思想的话筒时期念悼文》那篇文章指出,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政策导致作家没有自己的思想,其作品缺乏思想性或者只有国家政府的思想。参加讨论者没有否认文艺和政治的密切关系,也没有否定共产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功能,但有不少人坦白地指出“文艺为政治服务”那个口号的限制,比如这个口号导致把文艺视为政治的工具,尤其是忽略文艺的艺术价值,把文艺作品的思想价值归为政治思想内容。陈庭史文学理论家总结:“过去文学理论主要从文学反映现实的反映论角度研究文学,所以客观现实的影响、作家的经历、文学教育功能、题材、典型化、阶级世界观的概念占文学研究的中心地位,但目前,创作者的主体性得以看重。表达这个内容的一些概念得以关注,如人生观、世界观、艺术视角、语调的概念。因为在文学研究中庸俗社会学研究方法被克制,所以人性、人类性、人的本能等概念得以认同;因为文学性被关注,所以想象、奇幻、荒唐、象征、直觉、潜意识等各种因素也得以认同……。过去的文学理论因为怕被带形式主义的帽子而很少提到艺术形式,但目前已经关注结构主义、原型批评,作为审美符号的母题,抽象表征得以认同。”[2]陈庭史教授是用俄国形式主义理论来研究文学作品的重要人物,形成了在越南文学研究方面占主导地位的一个研究倾向。
中国学者们也将文学主体性价值重建作为21世纪中国文学批评价值体系构建的最主要环节,因为文学批评价值体系重建的重点是确立主体性的价值,首要原则就是要坚持价值的主体性,改造批评家的批评理念显得特别重要[3]。熊辉说:“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的译介为中外文论交流架起了便捷的桥梁,为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文艺理论的现代性建构甚至起到了基础性的奠基作用。正是有了一代又一代翻译工作者的努力,我们在短时间内接触到了西方几千年来的文艺知识,并在感悟性‘诗话’之外形成了文论思维模式。”[4]在这种情况下,形式批评、结构主义批评、符号学、叙述批评等都得到两国研究者的重视。这些文学研究流派都强调文学作品的形式和文学审美的本质。
(二)转向文化研究
文学理论转向审美、文本、内在规律的研究,形成了中越两国前所未有的文学研究格局,可以说这次转型是文学理论回归自己本质和功能。但是社会现实不断变迁,在全球化背景下,进一步的开放日益进入我们生活的中心,电子媒介向纸媒介发出强劲的挑战,媒介文化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大众文化走向前台,城市文化快速传播与蔓延,时尚文化大批量复制。视像文化占据人们生活的主要空间,在这样一个读图时代里,甚至视像(镜像)已反过来影响纸媒介文化,如由电视剧、电影改编的文学作品和卡通读物等各类读物中的图像、影像所占据比例日益增多,网络文化正在逐步改变着我们的交往方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对越中两国社会转变有重大的影响。商品冲击文化艺术,消费心理慢慢取代享受审美的心理,文学失去了文化艺术中的主导地位,让位于以广告、影视通俗音乐、通俗声响为主体的大众通俗艺术。可以说文学再一次走向边缘,只不过这次走向的本质不同于改革开放之前。陶东风指出: “今天的审美活动已经超出所谓纯艺术/文学的范围,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艺术活动的场所也已经远远逸出于与大众的日常生活严重隔离的高雅艺术场馆,深入到大众的日常生活空间,如城市广场、购物中心、超级市场、街心花园等与其他社会活动没有严格界限的社会空间与生活场所。在这些场所中,文化活动、审美活动、商业活动、社交活动之间不存在严格的界限。”[5]新的社会现实和文学时代对文学理论提出了新的要求,文学理论要改变是必需的,在中国,20世纪90年代文化研究兴起,到21世纪研究内容更加丰富。在越南,新世纪研究者开始寻找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因素,有人用生态批评理论来观察文学现象,也有人提到女权主义批评、权力话语等。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消失了,文化研究、文化批评、研究对象的扩大是对社会现实变迁的回应。比如:武明德的《从生态批评解读阮辉涉的“Hua Tat 之风”》,武氏幸的研究项目“从女权论研究越南21世纪初越南小说”,陈文全的《20世纪初至1945年越南艺术散文中的性话语》,梨留莺的重点科学研究项目“文学研究中的文化转向”等。
(三)转向多元化研究
包含上述两种转向的是从一元到多元的转向。从大体上看,改革开放以来,中越两国当代文学理论格局是多样化、多元化的,各种各样的话语共存,平等对话。改革开放之前,中越两国文学理论只强调马克思主义批评观念和研究方法,把它当成文学理论的指导性和唯一性学说,其他学派的文学理论一出现就被视为非马克思主义或反马克思主义。所以除了南方,1954—1975年越南文学理论属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那时文学研究者尽力批判西方20世纪出现的各种学派,给它们带上形式主义、脱离革命现实等各种各样的罪名。这种观念使文学理论形成了封闭、禁锢、单一、片面的格局,这严重影响了越南国家文艺领域。 改革开放以来,各种各样以前受到批判的文学理论涌进,共同存在。研究者对文学理论进行多侧面、多层次、多方面的探讨。在越南和中国,出现了多种文学批评理论,既有作者中心论的批评,又有文本中心论批评,也有解释接收美学批评、审美经验现象学。同时在21世纪,后现代思潮成为两国文学理论研究的焦点。后现代是非常复杂的潮流,包含许多不同种类的理论,如女权主义、权力话语、黑人文学、文化交叉等,所以很难总结出它的统一特征。不少人认为理论的世纪过去了,现在世界进入后理论的时期,其实理论之后就是文学理论多元化格局的进一步深化,进一步地打破文学理论的大叙事,形成对话姿态。阮文隆在《文学批评理论30多年》指出:“在扩大视野、接受新理论、新文学批评方法的前提下,文学研究的革新非常明显并形成多样化的局面。社会学研究方法还被运用于研究文学,尤其是运用于文学史研究中,但其机械性和庸俗性已经被消除。文本内在研究得以注重。符号学、精神分析、结构主义的研究范围虽然还没有扩大,但用这些研究方法来体验研究文学现象的论文也值得关注。美学批评、作者平生研究的研究成就值得提起。最近从文化角度和人类学角度研究文学的研究方法也开始引人注目。”[6]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越南和中国的当代文学理论同样发生重大变化。导致这样转向的原因除了两国开放的政策、社会文化现实变迁及全球化背景以外,不可不提到西方文论的影响,可以说西方文化、西方文论是两国当代文学理论的重要参照系。
二、中越两国当代文学理论转向的差异及根源
从总体来看,越南和中国当代文学理论都经过一样的转向,但具体地看,在转向之中包含不少的差异,如: 转向的时点和速度;转向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建设自己国家特色文学理论的意识程度都有不同的特点。
(一)转向的时点、速度和水平
中国和越南的当代文学理论转向的时点不相同。从1980年开始,中国进行从单纯为政治服务的文论向对文学本体、审美、规律研究的转变,但在越南这一转向从1986年才开始,等到1988年陈庭史才以《阮攸的〈翘传〉中的时间艺术》的论文掀起越南文学形式研究的潮流。但从改革开放时期至今,文学理论中的主导地位还是本体论研究、寻找文学审美本质。陈庭史提倡的文学批评潮流是介绍和运用俄国文本内在研究理论。张登容、黄贞、杜来翠也介绍接受美学、符号学、精神分析理论体系,但对这些理论的介绍没有形成系统性,同时他们运用这些理论研究具体文学现象的成就还很有限。从1980年开始中国文学理论进行向文学规律、本体论的转向,只在10年之内中国文学理论好像就完成了这次转向。有学者说:文艺学经历了一次洗心革面、除旧布新,出现了21世纪文艺学发展最为辉煌的时期。虽然目前还有人对文学的形式和叙事方面进行研究,但基本上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已完成回归本体研究的转向。因此当越南当代文学理论还集中研究文学审美形式本质时,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已经猛烈地转向文化研究。在越南,到21世纪文化研究才开始萌芽,没有真正形成一个热潮。文化研究只限于寻找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因素,杜来翠用精神分析批评来研究胡春香女士的汉喃字诗歌,陈文全开始用女权主义批评理论和权力话语理论来研究越南20世纪初的文学,也有人提到后殖民文化理论、后现代潮流特征等,但那些理论和研究还没形成系统的体系。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却与越南的不同。20世纪90年代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就转向文化研究。 在中国,20世纪90年代文化研究热得益于1999年12月18日由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首都师范大学美学所、首都师范大学《文学前沿》编辑部主办的“文学理论与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暨《文学前沿》创刊座谈会的举行。与会的专家学者40余人,就西方文化研究的历史、文学理论与文化研究的关系、90年代对中国文化批评的评价、文化研究方法在中国文学研究中的适用性以及市民社会、知识分子角色等学术界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研讨。21世纪文学理论中的文化研究增加新的色彩,文学理论围绕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话题,形成激烈的论争。陶东风的《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化研究的兴起——兼论文艺学的学科反思》论文提到这次论争。2002年起,这个话题开始在学界引热烈的争论。首先是《浙江社会科学》在2002年第1期推出了一组文章,后来《文艺争鸣》《文艺研究》《文学评论》《学术月刊》等刊物相继效仿,开辟专栏,讨论这一问题。甚至《哲学研究》都放下身价讨论起了这个文学圈子里的热门话题。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比越南丰富得多,文学理论中的文化研究不只限于寻找在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因素,而是扩大到社会文化各个方面。不只这样,1999年由罗钢主编的《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的出版使后现代理论若干问题介绍到中国文学理论中。解构理论、解释学在中国也很早就得到一定的重视,但在越南,这些理论来得比中国晚。就后殖民文化来说,越南很少人提到,但在中国已经有很多关于这个问题的论文和专著。在越南,2001年芳榴在《西方文学批评理论》著作中才第一次简略地介绍后殖民文化理论,后来2007年这种理论也被阮兴国在《文学理论与批评的若干问题》著作中提起。至今关于后殖民文化的论文还很少。
(二)中国与越南当代文学理论转向过程中差距的根源
首先应该提到两国改革开放的时点。中国进行改革开放比越南早8年,所以中国当代文学理论早有机会纷纷引入西方现代各种各样的文学理论流派并进行改头换面。这个时点对文学理论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形成以后发展和转向的前提。改革开放早点进行对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也有不小的影响。中国经济发展比越南快十多年导致诸如此类的差距。随着经济、科技迅速的发展,社会文化也出现重大的变迁,文化生活中出现众多新的东西需要理解、解决;艺术和日常生活的边界很快就被消除;经济化文化和文化化经济的过程演变非常激烈;消费心理冲击审美心理等等。中国所有这些现象的出现时点都比越南早,发展速度、发展强度也比越南的强且快。文学理论转向是对现实要求的回应,因此中国当代文学理论与越南的转向中有差距也不足为奇。在1999年“文学理论与文化研究研讨会”上童庆炳认为:“中国的文学理论界搞文化研究不能一味地照搬西方文化理论,而是要立足于中国的实际情况。90年代中国的文化研究的突显,从根本上说还是由于中国具体的实际情况,是对于时代提出的现实问题的回应。”[7]
其次也要提到两国的研究队伍和文化政策的原因。中国文学理论之所以转向速度快、程度深,除了早进行改革开放,还因为中国有众多的研究队伍。中国有一千多所大学和研究中心、研究学院。近几年来中国政府尽力提高文化软实力,不仅向国外扩大中国特色文化,还通过翻译工作把世界学术精华引入到中国。简单举几个例子就能说明这个问题。现在已有接近几百家孔子学院遍布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及国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中国政府也尽力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活动。2010年11月仅在北京就举办了30个左右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研讨会和论坛。所有那些原因对文学理论转向都有重大的影响,根据这些原因就能够理解为何在中国文化研究那么热。
在转向过程中,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特别强调西方文论的中国化问题。在提出建设当代文学理论的建议时,学者们一直提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提出西方文论的中国化,“全球化背景中文学理论的本土性问题”等。在“西方文论的中国化与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两次转型”中,范方俊说:“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中国文论‘失语’引发的中国文学理论的第二次转型的过程中,学者们反思了西方文论在中国的百年发展历程,抛弃了‘全盘西化’的理论主张。在传统文化精神、汇通西方文论的理念和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文艺理论命题,形成兼具民族性与现代性的中国现代文论的理论范式和话语类型。”[8]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当代文学理论,中国学者从新的角度来解释古代文论的精华和合理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当代文学理论的意识很强。从表面上看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好像全部都是移植西方现当代文论,其实在中国的西方文论已有中国的特色。这个问题如果能仔细研究一定能发现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在这方面中国比越南强是因为中国古代已有自己的文论,有悠久的文化历史,而且经过20世纪初第一次转向到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文学理论已经现代化,因此中国文学理论能平等地跟西方文论交流和对话。越南当代文学理论没有提出西方文论的越南化,表面上的原因就是越南西方文论还没得到系统性的介绍,深层的原因是越南没有自己的传统理论,研究队伍没有中国那么多。
总之,中越两国当代文学理论转向过程中有不少的差异,很明显的差异是转向时点和速度以及深远程度不同。除此以外中国当代文学理论也强调西方文论的中国化、本土化的过程。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也体现在两国改革开放的时点、文化政策、传统理论潜力和研究队伍不相同。
三、结语
中越两国当代文学理论都因受到国外文论的影响而转变,都在相同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环境里生长,所以有类似的转向,但详细地研究起来会发现诸多差异之处。将越南当代文学理论跟中国当代文学理论作比较研究除了能够发现两国当代文学理论发展的共同规律,而且还能看清每个国家当代文学理论的长处和短处。就越南文学研究者而言,研究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发展状况能给越南当代文学理论建构工作提供不少的珍贵启发。越南文学研究者能借鉴中国文学研究者的经验教训来建构自己的文学理论。虽然目前大部分越南文学研究者能直接接近西方当代文论,但研究一个跟自己国家有诸多相同之处的国家的文学理论是很有价值的。
[1]金元浦.当代文艺学的“文化的转向”[J].社会科学,2002(3).
[2][越]陈庭史.二十世纪越南文学[M].河内:教育出版社,2004:784
[3]雷体沛.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学批评如何建构——全国“新世纪文学批评的建构”学术研讨会综述[N].文艺报,2007-08 -16.
[4]熊辉.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翻译文本的焦虑性影响[J].文艺理论研究,2011(2):125.
[5]陶东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化研究的兴起[J].浙江社会科学, 2002(1):165.
[6] [越]阮文隆.文学批评理论30多年[DB/OL].http://vannghequandoi.com.vn/.
[7]陶东风.文学理论和文化研究研讨会综述[J].文艺争鸣, 2000(4):55.
[8]范方俊.西方文论的中国化与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两次转型[J].安徽大学学报,2011(2):50.
[责任编辑:李法惠]
Several Issues on the Changes of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Theory in China and Vietnam
DU Wen-xiao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Department,Hanoi National Normal University,Hanoi 10000,Vietnam)
China and Vietnam are abundant in the study of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theory, and both experienced three major turns in general: inner text study, culture study and diversification. Much as both countries have in common in the progress of the study of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theory, there are still many differences in the timing, speed and level of the turns.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perform a preliminary research on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progress of the study of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theory both in China and Vietnam.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theory; inner text study; culture study; diversification
2016-09-08
杜文晓(DO VAN HIEU)(1979— ),男,越南太平省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博士,主要从事比较诗学、文学接受、文艺美学研究。
I0-03
A
1002-6320(2016)06-004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