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内需为何肥了外人田

2016-02-04本刊编辑部

新传奇 2016年12期
关键词:物价税负价格

中国内需为何肥了外人田

近年来,我国的境外消费增长趋势明显。许多中国游客在通过旅游接触过海外商品后,再通过互联网代购、导游代购、朋友代购等途径,逐步将“境外购物”转变为长期行为。人们为什么愿意远赴海外购物,哪怕这些物品有的写着“中国制造”?

美国物价和中国物价真实对比

中国物价问题近年备受关注与诟病。不少国人去美国,最关心的便是两国物价比较,更多人选择了大包小包往回采购的做法。挣人民币以缩小6倍的货币去花美元采购物品反而感觉很便宜,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难以理解的情况?

中国的物价居然比美国还高

据报道,普通美国民众的平均月薪在3500至5000美元之间,而美国的农产品价格却便宜得惊人,橙子才4角9分钱一磅。猪肉、牛肉的价格也比中国内地便宜,比如最好的猪肉,也不过三、四元一斤,上好的牛肉才4元多一斤。更让人惊叹的是,牛奶3美元/桶,难怪美国民众喝牛奶就像不要钱似的,再穷也喝得起。

于是我们发现一个残酷的现实,就是美国人拿着中国人8倍左右的薪酬,却享受着比中国内地低得多的物价。更让国人感慨的是,在美国25-30万美元可以买套像样的别墅,而这些钱在国内的一二线城市最多就能买个小户型公房已属不错。

著名财经评论员时寒冰对中美物价有着深刻感受,他最近还养成了一个新习惯——托人从海外买东西。事实上,尽管经常在各大电视台评点财经大事,但在去年的美国之旅以前,他从没想过中国的物价居然比美国还高。动身之前,一个朋友提醒他:“去美国除了钞票什么也不要带,东西很便宜。”对此,时寒冰半信半疑,毕竟,他常常挂在嘴边的一个数据是,“美国的人均收入是中国的34倍”。

但很快,时寒冰就受了“第一次刺激”。在洛杉矶一家叫“小台北”的中餐馆里,他们4个人点了份量很足的鱼、虾、蟹,结账的时候却只有49美元,“比上海便宜得多”。时寒冰以为老板算错账,特意又问了一遍,结果朋友笑他说:“这有啥奇怪的,你要是去商场,就更觉得离谱了。”这句话让偏爱实证调研的时寒冰“决定改变行程”,他推掉所有游山玩水的安排,专心观察、对比中美物价。对比的结果让时寒冰大吃一惊:国内一套3万元左右的阿玛尼西装,在这里只要500美元就可以买到;国内标价4.6万元的劳力士手表,在美国不到4000美元;一台国内50万元左右的宝马Z4标价只有21000美元。如果换一种比较方式,差距或许更加显眼:一杯咖啡只要2美元,看一场电影只要10美元,分别占美国人平均月收入的万分之六和千分之三。

而在国内,同样的比法得出的数据是百分之一点三和百分之三点五,相当于美国居民负担费用的45倍和12倍左右。在美国的商场里,最人满为患的地方往往是卖箱子的地方。时寒冰说,在新秀丽的柜台前,几乎每个外国服务员都会说几句简单的中文,在国内售价为1500元左右的箱子通常标价70多美元。

“我前面的一个大哥一口气买了12个箱子。”回忆至此,时寒冰忍不住笑了。更为夸张的情景出现在LV这样的奢侈品店,时寒冰记得朋友给他讲了一个亲眼所见的笑话,因为LV箱包这样的奢侈品在美国可以便宜3成左右,往往遭遇到中国顾客的疯抢,一名中国客人曾指着店里的三款LV包说:“这个,这个和这个,我不要,其他的都包起来。”

为何存在如此巨大反差

首先,美国的农产品如此便宜,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方面美国对国际农产品拥有定价权。美国农产品除了自给自足之外,还大量出口国外。现如今美国不仅是世界科技、高端制造业的强国,更是农业大国。而中国玉米、大豆、小麦等农产品对外进口依赖度逐年递增,随着国际农产品价格在高位盘桓,国内农产品价格自然低不下来。

另一方面,美国早已实现现代化农业,农业人口占总人口不到2%,却养活着3亿美国人。而中国农业迄今还停留着靠天吃饭的农耕时代。

再者,中美两国在税负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中国的税收主要在商品的流通环节征税,而在直接税环节征收较轻。先举个例子,中美两国在成品油价上的税负作下比较,中国流通环节的税负成本占整个成品油价格的35%,若再算上石油企业应缴纳的所得税、增值税,整个税负成本就超过零售价的50%。而美国税负在成品油价格中占比仅为11%,正因为如此,中国的汽油价格大致要比美国贵16% -30%。

此外,国外进口的商品由于税赋较重,也比国内贵了许多。据商务部此前的一项调查显示,就国内外价差而言,进口手表、箱包、服装、酒、电子产品这5类商品中20种进口品牌高档消费品,中国大陆市场平均价格比香港地区高出45%左右,比美国高出51%,比法国高出72%。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海关还对海外进口的高档汽车等奢侈品征收高关税,这就使得同样品牌的奢侈品在国内价格远比国外贵得多。

中国物价贵,劳动力却廉价,所以美国人才能享受物美价廉的商品?事实上,中国的税收主要在商品的流通环节中征税,在直接税环节征收较轻,在间接税领域采取重税赋则直接由国内消费者来买单。而在美国的税收主要侧重于直接税种,比如个调税、遗产税、房产税等征收,在商品流通环节的间接税方面税赋较轻。所以同样的商品,在美国的价格要比中国便宜得多。

再次,美国早已将中低端制造业移向海外,于是中国成为了世界最大的加工厂,每年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国家向美国输送了大量的物美价廉的商品,这无形压低了美国的物价,换来了一大堆花花绿绿的美钞,然后再去购买美国国债(因其流通性强),无形中还支持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这样一个场景,一边是来自于新兴经济体的大量廉价商品的输入压低了美国物价,让美国民众过上了“高工资,低物价”的舒适生活。另一边,由于输出了大量的商品资源,就会造成像中国这样的主要商品输出国出现了国内相对应的商品和资源不足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美国低物价,中国高物价就一目了然了。

最后,商品的流转主要靠公路运输,而美国的公路不收费。

中国就不同了,中国的公路采用的是“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经营模式。据统计,现在公路收费占整个中国物流成本的三分之一,而这些支出最终都是要分摊到商品的价格上去的。

当然,美国的商品总体上比中国便宜,但在涉及人工服务消费,美国就远比中国贵得多,在纽约如果去剪个头发则需要20-40美元,但在中国北京只需要几块钱人民币就够了。同样,北京发往全国各地的首都快递一般也就20元左右,要是在同城花个10块钱快递就很方便,但在纽约快递到别的城市起码需要10-20美元。所以,美国的人工服务价格高于中国,这也反衬出中国劳动力的总体价格急待提高。

从中美两国物价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美国总体物价要比中国便宜,导致这样差距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不过,在人工服务、知识产权等方面,美国的价格要远比中国贵得多。

为何我国劳动力价值总是上不去?中国的劳动力价值被长期低估,目前需要逐步提高,短期内中国要靠消费来拉动经济尚有难度。

而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中国的知识产权并不受到尊重和保护,山寨、仿冒侵权现象层不出穷,这就会抑制国人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所以靠技术创新来驱动经济也恐难以如愿。因此内地劳动力价格被长期低估,以及对技术创新缺乏应有保护,这无疑会对未来中国经济腾飞构成重大隐患。

猜你喜欢

物价税负价格
“营改增”条件下建筑企业如何降低税负
衡量一个国家税负轻重不能光看数字
价格
价格
价格
中国适度税负水平的估计
营改增对物流业税负的影响与对策
价格
2012,物价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