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大手笔写小文章 讲大道理
——以《北京日报•理论周刊》为例

2016-02-04刘立志

传媒 2016年3期
关键词:北京日报名家意识

文/刘立志

以大手笔写小文章 讲大道理
——以《北京日报•理论周刊》为例

文/刘立志

十几年前,笔者刚入行做理论版编辑时,身边很多人问:理论文章有人看吗?委婉一点的说:理论太“曲高和寡”了吧?因为我们平日看到的理论版、理论文章很多都是板起面孔说话,套话连篇,看了半天也不知所云,白白浪费时间。但笔者在接触到《北京日报•理论周刊》之后,发现这里另有天地。尽管当时的《北京日报•理论周刊》刚创刊两年多,但已显示出勃勃生机,编发的很多文章都可读、耐读,广受赞誉。笔者打心底里赞同《北京日报•理论周刊》的办刊理念,并愿意为之奋斗,就这样一直工作到今天。回顾这十几年的办刊经历,笔者感受最深的一条就是大专家写小文章,写精粹文章。

树立“名家意识”:跟着大专家找好选题

作为理论编辑,很多人的眼光都盯着大专家、名家。为什么呢?我们都知道,广告宣传讲求“名人效应”,其实,理论宣传也有个名人、名家效应的问题。同样的文章,普通人写,可能没人看;名家写了,读者可能就要浏览一遍,甚至认真看一看。而且名家选题往往立意高、视野广,所写的文章往往观点新、说理透,从而不负读者厚望。尤其是在刊物初创,还不知名的时候,名家的作用就尤其显得重要。有鉴于此,《北京日报•理论周刊》从创刊开始就强调“名家意识”,把请大专家、名家撰稿作为实施“一流战略”、打造“精品工程”的重点。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一大批名家成了《北京日报•理论周刊》的铁杆作者。

堪称大师级的学者季羡林、任继愈先生,生前十分关心《北京日报•理论周刊》。季羡林先生有了关于中国文化的新看法后,不顾高龄写来稿件《论东西文化的互补关系》;任继愈先生在接到我们通过习五一教授转达的关于无神论宣传的约稿要求后,因眼疾无法亲自动笔,就通过口述让助手帮忙整理,整理完后,助手再一字一句地念,按照任继愈先生的意见改,最终写成《理直气壮地宣传科学无神论》一文。笔者在听到习五一教授讲述稿件写作经过后,深为任继愈先生这种不辞辛劳传播科学理论且认真负责的态度感动。这篇文章篇幅不长,只有2000多字,但直指社会上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巫术、迷信和伪科学等消极文化沉渣泛起,而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对科学无神论的宣传和研究,却有弱化之势,有的对宣传无神论心存顾虑,有的把宣传无神论与尊重宗教信仰自由对立起来,甚至有的地方出现“有神论有人讲,无神论无人讲”的状况。文章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鲜明地提出,宣传无神论,与《宪法》中规定的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与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并不矛盾,要理直气壮地宣传科学无神论。

经济学家厉以宁,他的很多主张都对改革产生了重大影响。每次向他约稿,他都在百忙中支持。

前几年,全球笼罩在经济危机的阴影之中,中国经济形势虽有所好转,但普通民众仍感觉中国经济形势和走势都不很明朗。厉以宁在《理论周刊》发表《我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几个判断》,文章分析很到位,有读者打电话说,读完此文,自己建立了对中国经济的信心。此文发表后,他又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其观点就是建立在此文基础之上的。厉以宁教授不光研究经济,还善写诗词,出版过诗集。在向他约稿时,他一下子给我传真过来十几首,后来我们陆续选登了一些。

抓住了大专家、好作者,往往就能比较容易地抓住好选题,约来好文章,这是做好理论版的一个捷径。大量国内一流或知名专家学者的加入,使《北京日报•理论周刊》刊发了大量一流的文章,从而使周刊跃上了一个较高的层面,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理论名家成就了《北京日报•理论周刊》。

树立“读者意识”:引导名家写读者爱看的文章

在报纸刊物多如牛毛、新媒体层出不穷的今天,理论编辑心里必须装着读者,树立服务读者的意识。习近平同志在视察《解放军报》时说: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这就鲜明地强调了宣传报道应有的读者意识。

《北京日报•理论周刊》有一句口号:“宁负作者不负读者。”就是说,作者写来的文章,如果再三修改都不符合读者需要,达不到刊发要求,我们宁可不发。即便是大专家来稿,也同样对待。当然,这是极而言之,大多数稿件经过与作者沟通修改还是能够刊出的。

读者意识不是一句空话,要体现在选题、约稿、编稿的全过程中。我们试图通过编发稿件做到:读者感兴趣的问题给以准确回答;读者心中模糊困惑的想法给以解释;读者有不理性的情绪给以疏解引导;读者认识失误的地方给以纠偏勘误,有的放矢,按“需”供给。

在策划、选题、约稿、编稿时,编辑常常要先问自己三个问题:读者需要不需要?读者懂不懂?读者喜欢不喜欢?比如,最近历史剧《芈月传》热播,秦宣太后这位历史上的女强人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历史上真实的秦宣太后与文艺作品中的形象有何区别?秦宣太后在秦史中居于什么地位?今天应该怎么评价她的贡献?怎么看待她作为历史人物的局限性?读者很需要这方面的史海钩沉类文章。策划之前我们也做了一些调查,搜集到了很多报纸的解读文章,这些文章大都是记者采写,里面受访专家的只言片语很不解渴,我们经过讨论后确定:请权威专家写篇详细的述评文章,这就是《理论周刊》后来发表的《历史上真实的芈月——秦宣太后》,作者是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秦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徐卫民教授。文章刊发后,网络转载甚广,影响很大。大约一个月以后,我们在《光明日报》上又读到了王子今教授的同题材文章《秦史的宣太后时代》,可见此话题之受读者关注,同行是有共识的。

“读不懂”是我们经常会听到的读者对理论文章的一种反映。所以,在日常办报中,我们把“读懂”作为工作的第一要义。“演讲体”“大白话体”是我们的口头禅。即便大专家来稿,我们也要求“真佛只说家常话”,说老百姓的话。这样的理论宣传才可能入心入脑。

散文家、新闻出版总署原副署长、《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梁衡近年来给周刊写稿很勤。他的史论文章《我们该怎样做人、做官、做文》,就是“演讲体”,紧扣当下的官风、世风、文风,激浊扬清。见报后,深受读者欢迎,不少单位要他去做专题报告,上至省级干部学习班、总政机关学习班,下至市民大讲堂,从北京到外地,先后讲了十多场。他的《二死其身的忠臣彭德怀》见报后,原志愿军总部的一位老同志,通过编辑部找到他,提供了更详细的材料,希望继续研究彭总。这篇文章和《警惕学习的异化》,都被《新华文摘》等报刊转载。他说:“想不到《理论周刊》为我鼓起这么大的风浪。”

树立“精品意识”:写小文章,讲大道理

要想做好理论宣传,光有“名家意识”“读者意识”还不够,还要有“精品意识”。

文章写了就是要让别人看的。没人看,就没有任何传播效果。人们不愿意看理论文章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文章长而空。尽管中央一再强调改文风,文章要短实新,但理论文章长而空的通病却普遍存在而且长期存在,久治不愈。我们的应对策略就是,提倡“大专家写小文章,写精粹文章”,以此来带动更多的作者写短文章,写有观点的文章,从而提高理论作品的能量密度,精细化办报,实现打造理论精品的目标。

《名家茶座》栏目是落实“大专家写小文章”战略的一个落脚点。栏目的宗旨是请各学科一流专家学者,从细微处入手,以专业的理论和专家的眼光来解读各种社会现象和现实问题。文章的要求是娓娓而谈,轻松道来,不仅有理论的厚重和深刻,更有理论的轻松与活泼。让读者见微知著,于轻松处得到启迪,于细微处体验思想的魅力。文字优美,观点鲜明,是其一大特色。在快节奏的今天,这种短小可读的文章很受读者欢迎。比如已故理论家吴江同志的《思想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汤一介先生的《我为什么没有成为哲学家》等都曾引起很大反响。

《北京日报•理论周刊》还开设了很多专发短小文章的栏目,比如《老一辈的智慧》,刊发千字文,有时三五百字,谈中国共产党及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中的老一辈在处理革命和建设问题时表现出来的思想和智慧,许多内容对当今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由于文章短小精悍,思想性、可读性强,社会影响非常大,被《报刊文摘》《文摘报》等广泛转载。网络转载更是不计其数,有的网站的个别栏目几乎被“老一辈的智慧”栏目的文章给“承包”了。

作者系《北京日报》编委、理论部主任

猜你喜欢

北京日报名家意识
名家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名家
名家之约
名家之约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2020年7亿人每周至少锻炼1次
寄小读者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