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筝曲《西域随想》的演奏技法及艺术表现力分析
2016-02-04陈梦姣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山东济南250000
陈梦姣(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00)
现代筝曲《西域随想》的演奏技法及艺术表现力分析
陈梦姣
(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00)
【摘要】现代筝曲《西域随想》是中国当代作曲家王建民先生近年来对筝乐的创作起到了传承与发展的重要代表作品。本文将以此为例,对该乐曲的演奏技法和艺术表现力进行浅析,使演奏者更加了解作曲家的创作思维,以求对当代筝曲的演奏提供较为有益帮助。
【关键词】现代筝曲;《西域随想》;演奏技法
现代筝曲《西域随想》是作曲家王建民于20世纪90年代根据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间音乐素材创作而成。此曲采用西方演奏技法,传递出中国古音乐的神韵,具有独特的创作思维以及巧妙的表现手法。
演奏技法及艺术表现力分析:
一、引子
引子是一段自由的散板,节奏比较自由。开始是由跨两个八度的双手弹奏,以G大调的主音开始,中间转为C大调,最后又结束在G大调主和弦上。从音乐的色彩上让人感觉到空旷遥远,描绘出了戈壁滩的一望无际的景色。该散板是由两句含有西域风格特征的音调组成,在弹奏第一句时,速度均匀,音与音之间要有气口,肢体动作应尽量舒展开。紧跟的两组琶音在演奏时要弹奏清楚音,注意用指的顺序。第二句要与第一句形成明显的对比,要求力度加强,速度稍快,音与音之间要紧凑,我们在练习此段时应注意音的强弱处理和音色的选择。该散板也是运用主题旋律的音调,通过自由的节奏展现出西域的美好景色。
二、A段的分析(第2—42小节)
该乐段的第2至第5小节连续四个小节模仿手鼓敲击的节奏引入,在弹奏低音时需要用左手小指的肉指来达到音色圆润的效果。其中,运用的大量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突出了西域音调的特征。第6至11小节是对a主题的首次展示,它的首部与引子主题音调为同一材料,第12至15小节和第16至19小节为a主题的两次变奏,在演奏时应要特别细心,处理好左、右手节奏的配合,要使弹奏出的音乐富于旋律感。表现出柔美且具有歌唱性的音乐特点,突出主题的效果。从第20至40小节开始进入b主题。左手的和弦弹奏出切分音,其余的音弹奏也应适当加一些捂弦,右手的十六分音符的主题音调在弹奏时要求音要干净利落,要有颗粒饱满的感觉。中间29至40小节为b主题的第一次变奏其间夹杂着对手鼓节奏的模仿。在这几个小节的练习中建议先做单手分开练习,先找准音符,练习好左手切分与附点节奏,练熟后再进行准确对位。旋律声部的小连线之间要有呼吸和气口。该段对演奏者的技术有一定的挑战,要注意每个音的力度的均匀,特别是音与音之间跳动较大的要抓住弦。力度和情绪作渐强处理。第41至42小节为A段到B段的过渡,是一段华彩,要注意气息的连贯,演奏要有自由感,要结合乐曲的音乐内容带出情绪,此段中慢板的创作是以规整的大线条旋法进行,这样的创作使得乐曲的旋律清晰、风格醒目,可以给听众留下深刻的主题印象。
三、B段的分析(43—160小节)
该段为快板,它由多个乐段和多变的节奏组合而成。首先由四个小节作为引奏的节奏型,我们在弹奏时要注意这四个小节展现出来铿锵有力的感觉,要弹得坚定有力。随着情绪的带动,紧接着进入到第47至54小节的乐曲演奏,就是B段的c主题。该主题有8个小节,在弹奏该主题时注意将其分为两部分,每四小节为一句,都是从弱到强。右手的旋律中带有上滑后十六分音符的以及句尾的节奏重音都是我们演奏时需要力度加强的,而左手不断变化的伴奏弹奏时要富于动感。这段主题要给人以情绪欢快和载歌载舞的场面。第55至62小节为c主题的一次变奏,它在c主题的基础上进行了四度的移位,加入了装饰音的变奏,左手的伴奏音型也和之前的伴奏不同,在弹奏这八个小节时左右手要弹干的净利落,尽量避免有杂音,中间节奏的转换要自然连贯,必要时可以抽出来单独进行练习。第63至94小节是对A段a主题的变奏,它的旋律时值相对于a主题进行了延长,右手大量的摇指表现出了音乐的流动感,左手八分音符的伴奏弹奏时要有颗粒性,每个音应弹奏清楚,要舒展流畅。第95至104小节为新材料d所组成的段落,在节拍上改用4/4拍的节奏,弹奏时可能会有些难度,应注意左右手的配合。右手的音乐节奏要紧密,左手伴随着上滑音或是下滑音,在此演奏过程中会增添一些特有的风格韵味。第105至120小节是B段落的又一新材料e。它是一个非常方整的段落,密集的十六分音符是左右手配合的点奏技法,凸显出炫技的感觉,演奏时要有急促感,开始音要弱起,但要弱而又有颗粒性,因弹奏的明亮利落,与后面的段落形成对比。第121至136小节又是对a主题材料的两次变奏,其中最大的改变是在节拍上,由4/4拍节奏转为4/3拍,在技法上加入了轮指,是音乐旋律富于动感,刻画出了奔放、粗犷的舞蹈场面,演奏时要注意每小节的强拍处要加强,左右的扫弦弹奏后要进行捂弦,这样使节奏更加地清晰,演奏更具有观赏性。第137至160小节是一个展开性的段落,此小段节拍变化频繁,节奏型多变,凸显出了演奏的难度。演奏此段时应注意对节奏型的把握,必要时左右手分开进行单手练习,要安排好左手的指法,尽量避免出现失误。
四、A1段的分析(161—200小节)
该段为A乐段的综合再现乐段,第161至178小节是对a主题及引子音调材料的变化再现,具有再现性质,此段落有左右手拍琴板的部分,在弹奏时要有层次感和节奏感,拍出来的音一定要集中,左右手配合要协调好,分清楚左右手拍弦或拍琴板的位置。第179 至186小节是对c主题材料的变奏再现,弹奏时要有急促感,在演奏急板这八个小节时,右手的小撮要注意放松,指尖在点到弦时要清晰,平日里练习时要放慢速度练,反复试,先弱起后渐强,把情绪不断的推向高潮。第187至200小节是乐曲的结束句,速度转为突慢,这与之前的八个小节的急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了戏剧性的转折。双手的八度和音在演奏时力度加强,要弹奏出高亢的感觉。从第192小节开始速度回到原速,左右手大撮交替密集的轮流双音点弦,情绪要激昂,使音乐达到热烈奔放的高潮。在平日的练习中先分开双手,单手练习,先慢练后左右手再进行配合,再加快速度。乐段最后是以右手击掌琴面,左手结束在G大调主和弦上,弹奏时要一气冲上去,以干净、利落的感觉结束全曲。
结束语
现代筝曲《西域随想》的创作,突破了筝五声调式弦的束缚,为古筝曲的演奏确立了不同的风格。通过本文对演奏技巧及艺术表现力的浅析,希望能使古筝演奏者对该作品有深入的理解,在演奏过程中进一步提高专业水平。
参考文献
[1]苏力.郑荔鲤:浅析现代筝曲《西域随想》[J],2012,(18).
[2]王宏.万新君:西域寻梦[J].新疆艺术,199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