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北《茉莉花》与江苏《茉莉花》情感表达上的异同

2016-02-04荀丽玲兰州大学甘肃兰州730107

北方音乐 2016年1期
关键词:小调民歌东北

荀丽玲(兰州大学,甘肃 兰州 730107)



东北《茉莉花》与江苏《茉莉花》情感表达上的异同

荀丽玲
(兰州大学,甘肃 兰州 730107)

【摘要】作为中国民族音乐的代表作,《茉莉花》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传承背景下,彰显出不同的艺术魅力与情感表达形式。本文以东北和江苏两个地方为例,通过对其发展传承与地域形式的比较,进而挖掘其各自在情感表达上的异同,以便能让更多民族音乐爱好者,从不同角度发掘出这一经典音乐的多样魅力。

【关键词】地域比较;情感表达;茉莉花

作为近年来频繁亮相于世界舞台,同时又极具东方艺术特色的作品,《茉莉花》在中国不同的民族中、不同的地域上流传着由不同旋律与节奏所构成的多样的歌曲形式。而在这种多的版本当中,东北版本和江苏版本可谓其中的代表,在共性的艺术主题下,彰显出此曲不同的情感表达。

一、东北《茉莉花》与江苏《茉莉花》的发展传承

地大物博的中国,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不同经纬度之下的民众传承者不同的生活习惯与文化意识,而其折射在音乐创作和发展传承领域,就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点。比如江苏的《茉莉花》就是南方民歌小调的代表,而东北的《茉莉花》则是西北民歌的体现。山清水秀、气候温和的江南城市,养育了一群天资聪颖、温婉动人的民众。而这样的性格特点、思维习惯也造就了其在音乐风格上的美丽流畅、温婉秀丽;而与此遥遥相对的西北塞上,却是一副天高地广、气候寒冷、山石峥嵘的景象。生机埋伏在一片料峭之中,生存掩藏在一派与自然、与逆境搏斗的亢奋之中。所以延续这一派风格的东北《茉莉花》其风格是高亢的、深沉的,亦是壮丽和苍凉的。可以说东北与江苏,其所传承的《茉莉花》是粗犷与细腻的对比、是奔放与温婉的对照。

二、东北《茉莉花》与江苏《茉莉花》的地域比较

“铁马秋风塞北,杏花烟雨江南”这句诗词不仅是对我国南北地域风格的充分体现,亦可以将其理解为《茉莉花》在东北与江苏两种不同的地域之下,其不同风格、不同形式的差异存在。而且这一民歌小调形式还会受到当地一些其它艺术形式的渲染,进而呈现出一定的融合性与复杂性。例如东北《茉莉花》在演唱上不仅使用了东北地区的语言,同样还将当地所特有的“二人转”唱腔融入其中,在每一段结尾部分的高音进行延长,使其更加具有“黑土地”的厚重情怀;而江苏地区那种流淌于山野水乡间的温婉秀丽,让民歌中每一段细腻的旋律都犹如清风拨动人们细腻的琴弦,在淡然的起伏流动中流露出一种或悠扬、有惋惜的情感元素,使乐曲音律听起来更加的优美缠绵。

三、东北《茉莉花》与江苏《茉莉花》情感表达上的异同

每一件艺术作品的生成都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而同样的歌曲名词在不同的城市地域也必然傍一方山水而拥有不同的情感表达和传递渠道。因此可以明确的是,东北《茉莉花》和江苏《茉莉花》在字里行间、歌曲旋律之中都各自蕴含着不一样的情感风景和不同的表达方式。

(一)旋法比较

就民歌小调的总体风格而言,其必然是具有一定的抒情性和故事性的呈现,拥有强大的艺术张力和精致的陈述能力。从调式结构来说,东北地区民歌以宫调居多,《茉莉花》以五声正音为主,很少用到偏音;而江苏地区民歌以为徵调居多,在《茉莉花》主旋律的构成上,以五声音阶为主,偏音大多是以装饰性过度的形式存在。而从节奏旋律的角度来说,东北民歌大多为2/4 或4/4拍,其中《茉莉花》就是典型的2/4拍的民歌小调,其内部的节奏处理色彩鲜明,极具动感与活力,与东北地区民众热情、奔放,粗犷豪迈的性格特点不谋而合;而江苏《茉莉花》在旋律整合上却是非常婉转与曲折的,大二度和小三度的上下级进行为其江南民歌小调的属性奠定了平滑流畅的旋律风格,而这也正符合江南姑娘温婉贤淑、抒情画意的感染特点。

(二)情感异同

东北《茉莉花》与江苏《茉莉花》在情感表达上的异同,是奔放与含蓄的直接对比,是粗犷与细腻的鲜明对照。犹如近代影视元素当中商业与文艺的正面碰撞,好似大江大河与鲜花细叶之间的点滴对垒。江苏《茉莉花》在情感表达上是细腻温婉、默默含蓄的,是一种细水长流的寄托、是一种不善言辞的期许。表演者通常站在舞台上,在四周一派静寂无声的氛围渲染中,在含情脉脉的目光之下,引领观众走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境界;而与此相反,东北《茉莉花》在情感表达上是直接与夸张的,其在音乐呈现形式上便是高亢与豪爽的,载歌载舞使其对茉莉花热烈、奔放与激情的全部体现。

综上所述,东北与江苏,不同的地域流传着不同的风土人文,不同的文化习惯折射在音乐创作领域呈现出不同的传承风格与艺术表现形式。不论是江南水乡的细腻委婉,还是西北大漠的苍凉豪情,都让同样一曲《茉莉花》焕发出了不同的艺术价值,在东北和江苏两种不同的发展脉络之下彰显出了不同的情感表达,同时也演绎并散发出了东方艺术多样化、永久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王音,钱文,苏渊超.江苏版本《茉莉花》的音乐形态及其演唱异同[J].音乐时空,2015(02):99-100.

[2]邓志芳.民歌《茉莉花》音乐南北风格之比较[J].大舞台,2011 (08):65-66.

猜你喜欢

小调民歌东北
MADE IN CHINA
Make ’Em Laugh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四 季 相 思
大东北的春节
思 夫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五河小调
藤县水上民歌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