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声乐演唱的风格把握

2016-02-04温淑萍江西省九江学院艺术学院江西九江332005

北方音乐 2016年1期
关键词:演唱风格民族声乐多元化

温淑萍(江西省九江学院艺术学院,江西 九江 332005)



民族声乐演唱的风格把握

温淑萍
(江西省九江学院艺术学院,江西 九江 332005)

【摘要】中国民族声乐是一种新的民族歌唱艺术,它不同于民歌、戏曲、说唱等演唱方式,是继承、发扬了我国传统的演唱艺术精华,并在此基础上,借鉴吸收了西方歌唱理论与美声唱法优点而形成的。要想演唱好民族声乐,必须正确把握民族声乐演唱的风格。基于此,本文从我国民族声乐的风格特征、与美声唱法的比较,对如何把握民族声乐演唱的风格提出建议,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民族声乐;演唱风格;多元化;中西比较

民族声乐是世界各国传统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是广大人民群众长久以来的实践积累,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与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中国的民族声乐主要特点是以汉语为基础,饱含民族情感,声情并茂,极具韵味,是我国各族人民千百来的艺术结晶。一个优秀的民族声乐演唱家,只有充分了解我国民族声乐的风格,才能将艺术的美发挥到极致。

一、我国民族声乐风格的特征

(一)多元化

民族声乐起源于人类的劳动实践,由于我国文化丰富、幅员辽阔,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点,这就决定了我国民族声乐风格的多样化。例如蒙古族民歌,由于蒙古人民世代生活在草原上,过着游牧生活,所以蒙古人的性格都十分豪放。这一点在其民歌中就有所体现,蒙古族的“长调”,曲调悠长,情绪奔放,热烈自由,使人感受到了浓浓的草原气息。再如山东人民淳厚朴实,其民歌特点则是粗犷、质朴,歌声中透着民族的醇厚,最典型的比如《沂蒙山小调》。

(二)与生活密切相关,各种形式兼收并蓄

民族声乐来源于日常生活,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民歌体现了人民的思想、情感。例如,陕西民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就是最真实的陕西人民生活的写照。民族声乐包容力强,对各种形式都兼收并蓄。例如,云南花灯代表作《大十姐》的曲调就是来源于云南民歌《小河淌水》,二人台代表作《走西口》就是从陕西民歌中发展而来的。其不仅丰富了故事情节,还加强了演唱曲调,形成了人物的性格完整化、戏剧化等特征。

二、民族声乐演唱风格与美声演唱风格比较

在美学效果上,我国的民族声乐追求高亢、明亮的艺术风格,旋律以五声、七声调式为主,具有东方艺术特点。而西方美声演唱则受到古代教堂音乐与希腊音乐的影响。例如意大利的美声唱法就来源于歌剧,题材大多是宗教、宫廷、市民生活等。西方美声唱法以咏唱为基本特征,在美学效果上,更强调浑厚、圆润的特点,带有浓郁的西方文化特征。

中国民族声乐的理论中虽然也包含了发声原理、歌唱技术等方面的论述,但其更注重的是对经验的总结,而没有科学的原理阐述。民族声乐强调的是发音技巧,强调感情与声腔的关系,对发声机制的原理、共鸣原理都没有深入的系统研究,这是其理论不足的地方。而在西方,对声乐理论的研究则较早地与科学结合在一起,从而衍生出一套完整的歌唱理论体系,并在其中融入了物理、生理、心理、音响学等相关知识,建立了一套科学的歌唱训练体系。这是我国民族声乐应当向其学习的地方。

三、对促进民族声乐演唱风格多元化发展的建议

(一)与美声唱法相互融合借鉴

借鉴美声唱法的发声方法,能拓展我国民族声乐的音域,能使歌唱者的声音更加通畅,音色也相对柔和一些,能够更好地驾驭高难度的作品,如《春天的芭蕾》、《炫境》、《青春舞曲》、《忐忑》等。以《忐忑》为例,这首歌吸收了不同的音乐元素,借鉴欧美的流行演唱形式,对本土音乐的技巧进行了巧妙的糅合,以我国民族乐器作为伴奏,用“鼓经”做唱词,融入各种音色,节奏快,富有变幻性。而它的演唱者龚琳娜也凭这首歌曲打开了自己的舞台,使自己的歌唱风格获得认可。歌唱家吴碧霞也是与美声唱法相互融合借鉴的成功例子,她的作品体现了民族声乐与美声的完美融合,她演唱的《苗岭的早晨》就是运用美声来唱花腔,把握了苗族的韵味,又不失民族特色。民族声乐要想多元化发展,其关键之处就在于要广泛学习,借鉴美声,还需融入流行音乐的特点,继承我国传统的曲艺艺术。

(二)丰富演唱内容与方式

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多种声乐艺术,如“东北二人转”、“京东大鼓”、“河北梆子”等艺术形式,都为民族声乐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例如,《前门情思大碗茶》吸收了京韵大鼓的唱法,《没有强大的祖国,哪有幸福的家》借鉴了豫剧的素材。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可借鉴的民族养料十分丰富。

(三)注重方言

语言是声乐艺术的风格形成的关键,我国幅员辽阔,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方言的多样性决定了民族声乐风格的多元化。例如北方的民歌粗犷豪迈,南方的民歌则温柔婉转,这就是受方言与地域的影响。如果用普通话或南方方言来演唱陕北民歌就会使其失去本来的韵味,因为方言是民族声乐的灵魂。

同一首歌曲,不同的方言来演唱也会产生不同的风格。例如江苏地区的民歌《茉莉花》由于其曲调优美,婉转动听,被广泛流传,又衍生出多种不同的版本。如四川艺人演唱了一首带着浓浓川味的《茉莉花》,并将其改名为《鲜花调》,成就了另一首名曲。

结语

民族声乐要想有更大的舞台,就必须多元化发展。只有正确把握民族声乐的风格,才能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使我们的民族声乐在世界艺术舞台上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刘瑾怡.基于多元文化格局探讨民族声乐教育发展[J].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5(4).

[2]付磊.从审美文化视角看当下中国民族声乐的现状[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5(12).

[3]孟妍.略论我国民族声乐的艺术特征[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

猜你喜欢

演唱风格民族声乐多元化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技术重构:从《窈窕淑女》重识音乐剧演唱风格与审美观念的“缝合”
原生态演唱风格的理性研究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多元文化格局中的民族声乐教育
民族声乐的演唱风格与方法
探究我国音乐发展的“多元化”
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基本问题分析
浅谈普米族民歌的演唱风格与技巧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