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景回放为切入点的戏剧教学
2016-02-03宋敏
宋敏
摘要:儿童戏剧教学,当前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一个热点,在我国,学前教育界的部分专家和幼儿园也已经开始做了许多有益的研究与实践。我园也不例外,在这方面也做了一些探索。本文就我园在课程改革中,以情景回放为切入点的儿童戏剧教学方面的探索与实践进行阐述。
关键词:戏剧教学;课程改革;初探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5-0076-02
一、背景介绍
双路幼儿园是从小学附属幼儿园剥离出来的年轻的独立建制幼儿园。所谓年轻,指的是刚刚从小学剥离出来三年。幼儿园原有直属于小学班子领导,对于教学管理、教师培养等等方面带着十分浓厚的小学教育色彩。独立建制后,首要的任务就是如何走上学前教育的正轨,除了在管理、机制建立、保育工作等方面的全面改善外,在教学内容、教育方法、教研组织等方面需要迅速全面地改变。面临这项艰巨的任务,除了要组织教职员工全面学习贯彻学前教育的法律法规、重新学习学前教育的相关理论外,需要寻找一个高效率的方式方法。
要把科学方法视角握学前教育的特殊规律,按照学前教育的科学方法施教,首先要真正懂孩子。因此,我们向全体教师提出“走进孩子、了解孩子”的口号,要求教师们从了解学龄前儿童的心理与行为特征入手,全面反思以往的教育教学。在“走进孩子、了解孩子”过程中,我们要求教师每天围绕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对幼儿的点点滴滴进行观察记录。每个星期每位教师都要在教研组上介绍自己所记录的幼儿有趣或典型的语言和行为,同时对于幼儿的种种表现进行分析。也正是积累了大量第一手生动的资料,萌生了以幼儿日常生活为基本素材,开展儿童戏剧教学活动,进而进行幼儿园的课程改革的思路。
二、戏剧教学的适应性
戏剧是还原生活的、文学和艺术相结合的形式。通过戏剧,可以展现人们活生生的生活图景,是最能够引起直接参与者(演员)和间接参与者(观众)共鳴的一种艺术表现。幼儿园教育本来就强调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所以戏剧是承载幼儿园日常生活内容的最好形式。
戏剧是综合艺术。戏剧综合了语言、美术、表演、肢体动作、音乐甚至诸如科学等更多门类知识和技能、承载人们的良好愿望和真善美追求的一种形式。幼儿的心理特点决定了幼儿园教育需要进行健康、语言、科学、社会、艺术等五大领域整合、各学科相互渗透。幼儿园的教育教学特点与戏剧形式相吻合,是适应幼儿园教育教学内容的一种载体。
戏剧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戏剧不是生活的简单再现,而是在形式上符合艺术规律,适应人们对审美样式追求,同时又需要从生活中提炼,进行典型化再加工,从而集中表现人们关注的热点,表达人们对道德、伦理,乃至对生活方方面面品质的评判。幼儿园教育,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渗透五大领域的认知和身心智能,培养孩子的正确价值观萌芽,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使他们能够以正确的方式进行社会交往。因此,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戏剧形式也正适合幼儿园教育。
戏剧呈现的是活生生的环境。戏剧表现生活,它所呈现的是活生生的一种情景,通过戏剧形式,老师们和孩子共同创设环境,在良好的环境中让幼儿进行探索,是幼儿最好的学习方式。因此,儿童戏剧教学是幼儿园教育的一个好途径。
戏剧往往是互动式的艺术。除了独角戏之外,戏剧一般都是各种角色互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幼儿园教育需要的正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家园互动。因此儿童戏剧这种互动式的表现形式也符合幼儿园教育的需要。
戏剧所展现的内容是具体的,它所呈现的情节、语言等等,都包含了人们熟悉而且认为自然的各种细节,它是各种细节的串连。幼儿的思维是从具象发端的,所有抽象的、说教的,都不是适合幼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而戏剧让参与者触及的正是各种具体细节,所以,从这一点来说,儿童戏剧教学也是适合幼儿思维发展特点的形式。
戏剧是生活的典型化模拟,其中就蕴含着游戏精神。而学前教育正需要游戏精神,它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
三、以情景回放为切入点的必然性
本文已经提及,戏剧是人们生活的再现,戏剧所表现的内容最能够引起参与者共鸣的一种艺术表现。戏剧表现的内容越是贴近人们的生活,引起的共鸣效应就越高。
共鸣,往往包含了感动。能够引起感动的戏剧表现才能触及人们的灵魂,而触及灵魂则才有更高的教育价值。这个规律就给我们展现了这样一个逻辑关系:贴近生活—共鸣—触及灵魂—教育价值。从这个逻辑出发,儿童戏剧教学中,以儿童生活情景回放为切入点是必然的。
幼儿熟悉的内容是最好的教学材料。所谓熟悉,就是原有积累的经验。人们的学习都是不断进行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积累的过程,而这一种过程往往是在原有基础上累加的,提升的。幼儿生活情景回放都是幼儿熟悉的许多生活片段,这些生活片段都是他们亲身经历过的情景,这些他们所熟悉的情景正是他们所积累的经验。戏剧教学,是在启发幼儿不断进行原有经验还原的基础上增加新的经验。这也体现了儿童戏剧教学以儿童生活情景回放为切入点的必然性。
四、戏剧特点与教育实践的对应性
1.戏剧综合性特点的教育对应。戏剧综合了自然科学与社会、人文的多方面要素,这个特点正好与学前教育的五大领域内容对应。《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领域整合、学科渗透,因此,应该结合幼儿园的阶段性主题内容,选择日常观察到的幼儿表现中相对应的内容为戏剧生成素材,将相应年龄段五大领域内容进行统整,分别镶嵌到每个集体教学活动、区角活动、一日生活之中。双路幼儿园在实践中充分按照这个思路进行探索。
小班新生在刚入园阶段,呈现出许多有意思的生活片段。当安抚阶段过后,幼儿园就及时结合阶段特点,安排了《我上幼儿园啦》这一教育主题。结合这一主题,我们将语言、生活、美劳、音乐,以及情绪安抚、情绪调控,乃至感觉统合中关系到幼儿安全感建立与社交能力构成的触觉游戏等内容渗透于每个室内集体教学活动、区角活动、户外活动中。这些活动对于戏剧脚本的生成、戏剧中的语言、戏剧所需要的道具半成品加工、戏剧中所穿插的歌曲、音乐游戏等“零部件”就基本加工完成。
2.戏剧互动性特点的教学对应。戏剧的表演形式凸显了互动性,这点也正与教学的互动性相吻合。在具体探索过程中,双路幼儿园通过师师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家园互动等,从脚本生成,到戏剧成品的全过程,体现了个个主动、人人参与的生动局面。
(1)师师互动。教师们互相交流“情报”,将自己平时记录到的幼儿语言、行为等方面生动的生活片段进行互相通报,为丰富戏剧素材互相帮助。同时,在教研中,进行情节预构,并模拟预演,在预演中评估效果和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相互交流探索心得,对疑难问题相互出主意想办法。
(2)师生互动。师生互动是教学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环节。
首先,教师融入戏剧环境,和孩子一起互动。互动的方式,可以是:扮演剧中的各种角色、临时替代某个小朋友扮演的角色等等。教师和孩子们共同创设戏剧环境,也是师生互动的重要内容。师生互动在实际教学中还包括:
教师们根据日常收集到的“情报”进行故事创编,以故事讲述的方式再现幼儿日常生活中有趣的事情。然后采取互动的方式让小朋友参与故事创编。向幼儿提问:“×××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样”、“那你喜欢他不乖还是乖一些”、“那我们把故事改成他虽然有点难过,但是他没有哭可以不可以”等等。
(3)生生互动。故事线索,让幼儿采取“过家家”的互动方式演绎故事情节。教学活动中,教师提供启发孩子们通过讨论的方式找到最好的办法。这种方式,不仅让幼儿在相互启发中学习,而且培养了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
(4)家园互动。我们通过自愿报名的方式,建立了一支“戏剧妈妈”的家长团队,同时对“戏剧妈妈”进行相应的培训,在家长开放日,让这些“戏剧妈妈”参与教学和演出。
3.戏剧启示性特点的教育对应。戏剧的启示性指的是戏剧所蕴含的哲理、价值观等方面具有对人们以启示的作用。幼儿园教育在引导孩子们形成正确的态度、价值观方面承载着厚重的任务。这方面的价值,戏剧与教育是同样的。
因此,儿童戏剧教学中的情景回放切入不是简单的生活场景再现,而是要有对小朋友的启示性意义。儿童戏剧教育的重点是教育,戏剧只是形式、是载体、媒介、手段,它所承载的是滋养幼儿灵魂的真、善、美。
五、发展完善的可能性
在以情景回放为切入点的儿童戏剧探索中,幼儿园已经生成了若干个主题相配套的儿童剧及其日常教学系列教案。虽然我们的探索还是初步的,但我们感受到这种探索对于我们是有益的。因此,我们将继续努力,将此发展成园本课程研究项目。我们认为,成功的要素是具备的。
幼儿的兴趣度是首要前提。在儿童戏剧教学实践中,儿童自始至终保持了浓厚的兴趣,这是我们将这一探索发展成园本课程研究项目的首要条件。
教师的积极性是重要条件。教师们从孩子的进步中尝到了这种教学形式所带来的许多惊喜。教师们越探索越有信心。教师的积极性是将我们的探索发展成课程研发项目的重要保证。
家长的态度是有力的支持。家长从儿童剧中非常明显地看到了孩子的整体发展,他们对于这种教学模式予以了肯定和支持。这一态度无形中给与了我们有力的支持。
专家的引领是专业性的保证。我们的研究得到了有关专家的关注,今年,我们已经被选为海峡两岸合作的《绘本音乐剧领域统整课程》项目的两岸五家参与研究的园所之一。从本学期开始,我们已经开始陆陆续续接受作曲家、儿童教育家陈泽铭教授和台湾绘本教学与戏剧教学专家杨文香老师的系统培训,边提升边实践。我们将在坚持以情景回放切入的基础上,拓展音乐创作与教学、绘本创作与教学,遵照《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的精神,更加关注儿童整体发展。统整更多内容,制定既规范,又更加灵活多变的体例,使之成为具有系统性、完整性、灵活组合型的课程。有了专家的引领,我们在专业方向上能够不走弯路,研究效率将会更高。
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适合孩子,家长支持,老师们积极参与,专家引领,我们一定有成功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