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语写意表述视角谈汉译英的动态对等
2016-02-03阿依沙拉·努尔哈米提
阿依沙拉·努尔哈米提
【摘 要】 中西方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了汉英两种语言表达上的天壤之别。本文列举了中文成语、散文、诗词的英译,阐释了汉语的写意以及动态对等理论的含义,探析在汉译英过程中写意是如何用动态对等原则转变成英语的写实表述的。
【关键词】 写意表述;意境;汉译英;动态对等
翻译并不是两种语言间单纯的转换,它本质上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中西文化与历史背景的不同,造成了不同思维方式和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汉语以写意为其长处,追求模糊美,表达含蓄,委婉;英语侧重客观分析,注重逻辑,表达较直接,简单。汉语强调意合,结构松散;英语强调形合,结构严密。因此汉英两个语言之间的翻译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翻译本身是第二创作的过程,译者只会原文不动的翻译,虽然实现了所谓的“忠诚”原则,但不被译本读者理解与接受是失败的。如果不顾意境,不顾中外两种语言的差异,就必然闯红灯,造成误译。因此,汉译英中汉语意境的正确翻译更是难于上青天。
中西方语言表达上的区别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注重意境的翻译和转换。汉语词汇比较华丽,喜欢用优美的语言,因此汉文化中“写意”艺术古来有之。要实现恰当的翻译就离不开语言对等问题。本文从汉语的写意表述视角谈,在汉译英过程中写意是如何用动态对等原则转变成英语的写实表述。
一、何谓“写意”
写意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用笔不求工细,注重神态的表现和抒发作者的情趣。”本文里谈的写意指的是根据意境有感而发的话语。谈“写意”,必须谈什么是意境。
意境(artistic conception)是指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辞海》,1999年版)意境具有虚实相生、意与境谐的审美特征,能使读者产生想象和联想。[1] “意境”是艺术辨证法的基本范畴之一,也是美学中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意”是情与理的统一,“境”是形与神的统一。[2]在两个统一过程中,情与理、形与神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形成了“意境”。意境是中国古代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是对艺术作品美感心理效应的概括。[3]意境不同于意象,意境由意象群组合而成。如果说意象是主观情志和客观物象个别性的融合,意境则是二者整体性的融合,并且因这种融合而产生了虚实相生的结构效应。汉语里具有意境的词语比比皆是,比如“学生风采”、“搭建桥梁”、“花香鸟语”、“羽衣蹁跹”等。
二、动态对等理论
动态对等是奈达(Nida)于1964年在《圣经》翻译中采用的术语。[4]他认为翻译的标准是:“接受者和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和源语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存在的关系相同”。
奈达认为在翻译过程中,形式和意义同样重要,一个都不能忽略。虽然形式处于第二位,但并不意味着形式是无足轻重的。只重视内容而忽略形式,那么必将丧失原文意境的优雅而优美,译文会枯燥乏味;只注重形式,那么原文信息不会被忠实的传达,译文将华而不实。总之,动态对等理论强调:“动态”并非是一成不变或者“一对一”的逐字翻译,而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灵活的、相对的改变。动态对等以“等效原则”为基础,着重接受者的反应,并不完全集中于原文的信息。
三、汉译英中动态对等的实现
汉语是意境语言。汉字可以说是各个具有灵气和神采的文字,汉语以写意作为它的长处。汉语中“虚”与“意”携手,表达上属于模糊表达。则英语注重分析,注重逻辑,放弃了“虚”与“意”,保留了“实”和“境”。因此,汉译英中朦胧写景托情的汉语遇上西方的处处分析,无时无刻逻辑的思维时,如何站得住脚,值得我国翻译学家们的思考。下面从汉语的词语、文学句子以及诗词的英译,微谈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在汉语写意表述的翻译中的作用。
1、词语和四字成语的汉译英
由于单词所包含的文化背景比较简单,而且单词自身的语义结构不复杂,所以汉译英中单词的对等程度较高一些。但这并不意味着,汉语词语在翻译过程中找到完全对等的英语词语。翻译中实现对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比如“碧绿”一词用来修饰叶子的清澈明亮,晶莹通透,拥有水晶般无杂质的清澈颜色。但译成英语dark green就更加具体更加实在。再看句子:湖水碧绿澄清,翻译成“The water of the lake is green and clear.” 就简单名词而言,汉语表达较笼统而具有概括性,富有意境的词语就更加微末入神。但乐观的一点是,我们汉语中的有些词在英语中可以找到较为对等的词来翻译。如:“凋零”一词在汉语表达多种意思:植物零落;事物的衰败;人的死伤离散等。在英语中withered 这个词恰好也可以表达这几个意思。
四字成语是中国独特的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联想意义。是中华民族和全世界人类智慧的精粹之一。[5]成语一般在结构上短小精悍、言简意赅、内涵丰富。由于中西文化差异的存在,汉语成语的英译难度比较大。汉译英中不可能避免中国文化元素的缺失。翻译过程中,使得汉语和英语完全对等是很难实现的,因此翻译大家们选择了动态对等的手段,试图从英语中找能与汉语成语最起码在意义上不分上下的英语成语来代替。如“打草惊蛇”可以翻译成英语中的“ wake a sleeping dog ”;“ 对牛弹琴 ”相当于“cast pearls before swine”等。通过动态对等处理以后,这些汉语成语可以说是在英语中找到自己对等的成语,不再被认为拗口或者死译。但并不是所有的汉语四字词都能找到对等的英语成语。如“ 搭建桥梁”不能直译成“build bridge between”,而翻译成“set ground for”更为自然、易懂。
2、散文句子英译的动态对等
“余冬日往视,但见衰柳寒烟,一水茫茫而已。”
先从写意视角分析这个句子:一共有17个汉子,其中“意”有(衰、寒、茫茫)这些属于“虚”的范畴;“境”有(冬日、柳、烟、水),这些则是“实”的范畴。(毛荣贵,2005)这句话真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深邃幽远,给人一种特殊的审美感。我们知道英语表达中“虚”和“意”这种模糊表达几乎找不到,那么汉译英中如何表达此句的意思,林语堂先生的翻译如下:
I went there,however, on a winter day and saw only a stretch of cold water against some sparse willow trees and a frosty sky.
原文中“衰”、“烟”二字,也失去了朦胧,译成了sparse 和sky。另外“茫茫”二字也失去了朦胧,被 a stretch of 所代替。由此可以看出,并非是所有的动态对等都能成功的转达原文的意境。英语里本身缺乏“意境”二字,因此汉译英无法营造意境。林先生的翻译证实了这一点:汉语的写意表述在翻译的过程中动态对等的作用下,自然对上了英语的写实表述。
再看李大钊先生散文《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中的句子:“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极,一泻万里。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两岸丛山迭岭,绝壁断崖,江河流于其间,回环曲折,极其险峻。”[6] 张培基先生是这样翻译的:
A mighty long river sometimes flows through a broad section with plains lying boundless on either side,its waters rolling on non-stop for thousands upon thousands of miles.Sometimes it comes up against a narrow section flanked by high mountains and steep cliffs,winding through a course with many a perilous twist and turn.
在原文中“平原无极、一泻万里、丛山迭岭、绝壁断崖”等词均为特别模糊,是写意表述。是李大钊先生的一首诗意盎然的抒情散文。这些词说明了民族革命的进展与经历就像一条滚滚流动的大河一样,有气魄,也有艰难曲折。译者很巧妙的分别使用“boundless on either side; rolling on non-stop for thousands upon thousands of miles; high mountains and steep cliffs;”等词翻译成英语。可见,汉语的写意表述通过动态对等变成写实表述。
3、诗词翻译的动态对等
汉语诗词翻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中国人诗词是中华文化博大精神,华人的智慧之精。汉语诗歌极为推崇含蓄,表达模糊。在中国古典文学中自然景物都有相应的情感内涵,因此通过意象抒情,汉语具有深刻的民族文化意蕴。
“莫匆匆,满金钟。饮散落花,流水各东西。”(秦观《江城子》)[7]看似写景的诗句实际上写人,“流水”意指离别后两人再也没有相遇的机会。为了让西方读者看懂汉子写意的含义,许渊冲先生使用增译法加了“we go our way”来形容离别后的“各奔东西”的意思:
“There is no hurry. Fill our golden cup!
Having drunk up,
Like flowers fallen of the stream we go our way.”
四、结论
中西方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了汉英两种语言表达上的天壤之别。由于汉民族的思维是整合的、概括性的,所以汉语词汇比较笼统、模糊,追求情景交融、韵味无穷的优美;而西方民族追求个性和独特,因此英语是精确、明晰的,比起汉语比较客观、实在,表达上注重写实。
汉语的模糊美在汉英翻译过程中很难转译,这是事实。但这不能成为广大翻译学者汉译英翻译的一种借口或者托辞。但从古到今,也有不少译者把中华民族的灿烂诗歌文化成功的翻译成英语甚至其他国家语言,做到了中华文化往外宣传的使者。他们靠的是灵感,靠的是动态对等,达到了能够把模糊语言的汉英翻译从不可翻到可以翻,可以翻到翻得妙的程度。在此过程中,他们至少是将磨蚀降到最低。
在汉英翻译过程中,实现转达原文的意境,表达词语的朦胧美和审美感,离不开动态对等。但动态对等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着局限。它过于强调译文的交际性和易懂性。[8]所以对于文学翻译,可能也避免不了源文风格的失落和文学性的削弱。不过,没有“等效原则”为基础的动态对等的翻译,是失败的、不可取的。译者运用动态对等尝试将接受者与他自己文化语境中的行为方式联系起来,努力降低两种语言之间翻译中存在的磨蚀。
【参考文献】
[1] 毛荣贵.翻译美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220.
[2] 陈本益.杨晓瑞.意境及其历史命运[J].学术月刊.2014.5(46)118-127.
[3] 龚光明.意境翻译论[J].无锡:江南大学学报,2003.10(5).
[4] 谭载喜译.翻译研究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7.62-63.
[5] 王国华,温金玲.成语翻译和文化差异[J].青岛: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7.4.
[6] 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7] 卢红梅.汉语语言文化及其汉英翻译[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6.
[8] 谢天振.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