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的自然无为

2016-02-03刘道坤

师道(人文) 2016年12期
关键词:青蛙教师教学

刘道坤

教学的自然无为

刘道坤

近几年,一批比较有影响力的课堂教学模式,如洋思中学的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灌南新知学校的 “自学·交流”学习、杜郎口中学的 “10+35”模式等,在兴起地产生了积极的效果,但××模式”在其他一些地方、学校被引进后,很多却出现了水土不服,实施操作起来非常困难,或遭到所在地学生的竭力反对,或备受教师诟病,这引起了我的思考。教学的本真究竟是什么?既不能笼统、简单地以贴标签的方式来评判,又不能以量化标准取代难以量化的教学效果。传统的 “传授”和满堂灌”式的教学确需批判,但矫枉无须过正,教学不该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无论何种模式的教学都要做到自然无为,即崇尚自然,倡导无为。

1.自然

何谓自然?教育家叶圣陶认为: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工业和农业最大的不同在于,工业可以是快节奏的、大容量的、流水线的、批量生产的,而农业则是有季节的、有时令的、有成长规律的,是需要播种、施肥、除草、喷药的,是需要土壤、水分、阳光和等待的,它是一个慢的过程。对待学生的成长,在教学中要遵循教育内在的规律,尊重其自然生长的生态,学会等待,减少教学的浮躁与功利,重在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孩子未来的发展奠基。教学是一种缓慢的艺术,是一种需要等待的艺术,是一种需要自然的艺术。

教学中的自然是指:自然地尊重教学对象即学生的本性和基础;自然地遵循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师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师应当顺人之则,缘理而动,不要以自己的主观意愿去拔苗助长,破坏学生在发展中的和谐与平衡;二是教师对课程的理解要更加透彻,在教学中还原教学本质,掌握教的规律和学的规律。

教学中如何做到自然?

第一, “鱼就是鱼”。美国一位叫做李欧·李奥尼的作家写过一个经典的 “鱼就是鱼”的儿童故事。故事讲的是有那么一条鱼,它很想了解陆地上发生的事,却因为只能活在水中而无法做到。后来,它跟一个小蝌蚪交上了朋友。小蝌蚪长成青蛙之后,便可以跳上陆地。鱼请小蝌蚪帮忙到陆地上看看,看看都有些什么东西。于是青蛙跳上了陆地。几个星期以后,青蛙回到池塘,向鱼描述了它在陆地上看到的东西:鸟、奶牛和人。鱼听完青蛙的描述后,脑子里呈现了鸟、奶牛和人的画面:每一样东西都带有鱼的形状,只是根据青蛙的描述作了些微的调整——人被想象为用鱼尾巴走路的鱼、鸟是长着翅膀的鱼、奶牛是长着乳房的鱼。后来鱼禁不住对外面世界的好奇而跳出池塘,才发现自己几乎无法呼吸。幸亏青蛙看到了,奋力把它推回了池塘,救了它。看着在阳光照射下的美丽的池塘,鱼微笑着对青蛙说: “你说的对,鱼就是鱼。”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鱼不能超越自己在水中才能呼吸这一限制而去认识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系统,看到的都是经过自己已有认知和经验加工过的东西。因此,在教学中要做到自然、尊重教学规律,就一定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的知识生长点,引导他们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 “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做到在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方面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相符,即 “鱼就是鱼”。

第二, “唯变所适”。 《易经·系辞下传》: “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注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可见 《易传》是反对对 《易经》采取本本主义的态度的,指出 “道”是不断变化的,相对于变化的 “道”,要用变化的思维才能去把握它。

借鉴到教学,自然并不是在教学中一成不变,而是要在具体教学中善于突破不合时宜的观念和做法,在时代、学生、教材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需要有新的思考,有新的创新。教师特别是有一定教龄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难免会在思维和行动上存在一定的惰性,不愿伤脑筋,喜欢走老路,一味地因循守旧,久而久之便会在变化的大时代中栽跟头。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启动,形成和发展具有时代特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观念势在必行。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适应这一形势,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思想。如师生观上的转变: “主体”“主导”观的转变, “导演” “演员”观的转变等;如在网络环境下翻转课堂教学方式的出现,教师如何处理好新型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关系,是否愿意放弃传统的教学思维与习惯等,如何变 “灌”为 “启”、变 “单一”为 “多样”,等等。

2.无为

何谓无为?无为思想强调的是按规律办事,顺其自然,但决不是消极被动、因循等待,相反倒是最积极有效的有为,是所谓 “循理”“因资”地举事立功。

新课程理念主张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是要借鉴这种 “无为”思想。 “主导”要促进 “主体”的和谐发展,其真谛是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要实现自我发展则应开发其潜在的积极因素,引导其开悟。 “无为”教育的过程,正是提高学生悟性的过程。开悟的过程就是顺应天性,因势利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润物无声的过程,它最终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新的境界。它没有训斥责备, 只有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给学生自己探索体验和顿悟的时空,让学生在和谐快乐的情境中观微知著,触类旁通,醍醐灌顶,潜移默化地享受成长的喜悦。

教学中的无为指:一是尊重学生和教育教学规律,在教育教学中“无妄为”;二是在上述前提下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因势利导,主动作为,有所为有所不为。无为,绝不是消极被动,无所作为。

教学中如何做到无为,有所为有所不为?

第一, “促兴激趣”。古语有云: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斯宾塞也指出,要尽量使学生于兴趣和快乐中掌握知识,他认为学生欲望的正当满足,能导致精神上的愉悦,而这种愉悦反过来又能成为求知的动力。要达成上述名言中的 “乐”和 “欲”就要促“趣”。 “知识”不是仅靠教师传递,更是由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趣”是学习的起点,来源于学生内心,因此,要让学生有 “食欲”,有学习的 “饥饿感”,就要激趣。“趣”是源头之水,能实现 “教为不教”的最高境界。

第二, “授之以渔”。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官员埃德加·富尔预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面对高节奏、高科技、高风险、高竞争和高压力的新世纪,新的知识不断猛增,新的专业领域不断扩大,不断学习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已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必然。学会学习是现代人学会生存的一项重要内容。仍然坚持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已不再适应知识信息急剧增加的现代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参与、勤于动手、学会获取新知识的方法,提高终身学习的基础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在传递知识时,要唤起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欲望,当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被激发后,更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授之以渔”,使其终生受用。

第三, “唯辨所适”。 《礼记·中庸》十九章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这说的是为学的几个层次,是几个递进的阶段。 “博学”意谓为学首先要广泛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 “审问” 意谓有所不明就要追问到底,要对所学加以怀疑。问过以后还要通过自己的思想活动来仔细考察、分析,否则所学不能为自己所用,是为 “慎思”。 “明辩”表明学是越辩越明的,不辩,则所谓 “博学”就会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良莠不分。

从上述几个层次的关系可以看出,治学的更高层次是明辨。因此要做到无为,有所为有所不为,还需要在教学中做到 “明辨” “唯辨所适”。随着时代的变化,在教学中的 “辨”应该包含:

第一,辨别是非。真伪良莠,多辨方明。教学既要使学生博学,努力探求学科知识,又要促其明辨是非,拥有优良的道德品质、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形成更好的参与意识、公民意识、担当意识和大局意识。教育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做一个品德高尚、人格健全、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第二,善于思辨。思后方知学之变,辩后方有学之魂。只有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不断思辩,促使其思维内容和思维成果更全面、更深刻和更具洞察力,才会使其真正形成独有的思想,把呆板的知识变成点燃思维的火炬,而不是把自己的头脑变成他人思想的跑马场,人云亦云,鹦鹉学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不满足于现状,不断开拓创新,实现创造性突破,迈向另一高峰,真正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

(作者单位:广州市第二中学)

责任编辑 邹韵文

猜你喜欢

青蛙教师教学
最美教师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小青蛙捉虫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谁能叫醒小青蛙?
青蛙便签夹
骄傲的青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