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养马来熊发情检测方法
2016-02-03张利娜朱绍龙姜春林贾琳琳金绍兴
张利娜 朱绍龙 姜春林 贾琳琳 金绍兴
(烟台市园林管理处南山公园,山东烟台 264000)
圈养马来熊发情检测方法
张利娜 朱绍龙 姜春林 贾琳琳 金绍兴
(烟台市园林管理处南山公园,山东烟台 264000)
马来熊(Helarctos malayanus)又称小狗熊、太阳熊,是熊科动物中体型最小的一种。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和南亚一带,我国的云南绿春和西藏芒康有少量分布。马来熊的野外种群少且正在不断下降,已被列入CITES附录I和IUCN红皮书的濒危级,现为我国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现今国内外对马来熊已有一定的研究,多为圈养条件下食性、营养、繁殖、遗传多样性等。在繁殖方面,人们对野生马来熊的了解十分稀少。它们可能没有固定的交配季节,因为一年到头都可能有熊宝宝降生,我国马来熊的野外种群数量稀少,野外行为观察及相关研究工作很难展开,目前对圈养马来熊发情行为与生理指标的研究也很少,在北方地区这样的研究更少。在动物界里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动物只有在某些特定的时期里才能产生性要求,从而进行交配。这些特定的时期就被叫作发情期。发情鉴定是动物繁殖工作中重要技术之一,可以判断雌性动物是否发情和发情程度,以便确定配种时期,提高受胎率;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国内动物园马来熊繁殖情况不容乐观,加之动物园内圈养马来熊数量极少、马来熊又为刺激排卵,其受孕率低,即使受孕了其幼崽的成活率极低,因此导致其繁殖数量几乎为零,为了提高圈养马来熊的繁育力,扩大圈养马来熊的种群数量,提前知道圈养马来熊是否发情十分重要,这就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检测方法,现作如下总结:
雌性动物发情有外部变化,也有内部变化,发情鉴定主要是通过内部变化特点判断其本质,即卵巢上有无卵泡发育和卵子排出。常用的发情鉴定方法有:
1 外部观察法
每天清晨对圈养的马来熊进行观察,雌性马来熊发情表现为烦躁不安,食欲减退,外阴红肿。
2 试情法
发情期在雌性马来熊圈中放人1 只雄性马来熊,发情的雌熊表现出愿意接近雄熊,弓腰举尾,后肢张开,趴在地下,有求偶动作等;没有发情的雌熊不愿意接近雄熊,没有求偶的动作,反而攻击试图爬跨的雄熊。
3 阴道检查法
这种方法是应用阴道开张器插入母熊阴道,这就要对被检动物进行保定,为了最大限度保护动物,使其免受伤害,也为了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我们采用自制致小笼将马来熊进行保定,将其限定在狭小的空间内,观察其阴道黏膜的色泽和充血程度,子宫颈的弛缓状态,子宫颈外口开口的大小和黏液的颜色、分泌量及黏稠度等,以判断母熊的发情程度。一般母熊的阴道黏膜充血肿胀,颜色鲜红、子宫颈松弛、子宫颈口张开,阴道内黏液呈现白色、分泌量大及黏稠即可断定母熊到了发情期。
4 生殖激素检测法
我们对圈养马来熊进行人工训练,使其形成条件反射,主动配合人工采血。生殖激素检测法是应用激素测定技术(放射免疫测定法、酶免疫测定法等),通过对母熊体液(血浆、血清、尿液筹)中生殖激素(孕激素、促卵泡素、促黄体素、雌激素)水平的检测,并依据发情周期中生殖激素的变化规律,来判断母犬的发情程度。该方法可精确测出体液中激素的含量,如母熊排卵前黄体酮分泌速度急剧增加。
5 阴道上皮细胞涂片法
此方法的动物保定同阴道检测法动物保定。母熊的阴道上皮细胞随着发情周期而呈现规律性的变化。阴道上皮细胞可分为基底细胞、中层细胞和表层细胞三类,是从深层幼小细胞向表层发展而逐渐成熟的。基底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核内颗粒明显;中层细胞呈多角形,并且核内有颗粒。表层细胞是角质化的细胞,是细胞体积膨大,核内颗粒浓缩以至消失,最后形成无核的表层细胞。有核细胞只在发情周期后期维持在高水平,发情前期和发情期数量少。角质化细胞则在发情前期和发情期出现较多。发情前期能观察到红血细胞、角质化上皮细胞和少量的白细胞及有核上皮细胞。发情期主要是红血细胞和角质化细胞。发情后期主要是白血细胞和有核上皮细胞,也有少数角质化细胞。休情期含有白血细胞及有核上皮细胞,此外还有少数均质化细胞的出现。因此,在发情周期里进行阴道黏液中的细胞学检查,可以做出发情周期的分期,预测排卵时间及适宜的配种时间。方法是将药棉签蘸取少许生理盐水,插入母熊阴道轻轻捻动,将取得的黏液涂抹在载玻片上制成抹片,待自然干燥后,用染色液染色,置显微镜下检查即可。
我们对圈养马来熊做好的发情鉴定工作,就可以根据其发情时间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检测发情可选择合适公熊让其适时配种,为了节约资源,减少近亲繁殖,我们还可与别园圈养马来熊进行联合繁殖,这样既可以扩大圈养马来熊种群数量,以及提高圈养马来熊的种群质量。
参考文献
[1] 冯庆,王应祥.人工饲养条件下马来熊(Helarctos malayanus)生长发育和行为特点的初步研究[J].兽类学报,1991,(2):81-86.
[2] 蒲德伦.熊的行为生态(综述)[J].家畜生态学报,1990,(1):37-39.
[3] 王应祥.中国哺乳动物种和亚种分类名录与分布大全[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