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论文答辩的几点思考

2016-02-03闻书宁

法制博览 2016年21期
关键词:论题师范大学沈阳

杨 阳 闻书宁

1.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2.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4



关于论文答辩的几点思考

杨阳1闻书宁2

1.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辽宁沈阳110034;2.沈阳师范大学,辽宁沈阳110034

论文答辩是在学生完成论文通过写作,经过指导教师初评和答辩小组教师联合评审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通过答辩可以得到充分的展现,并接受现场检验。每个毕业生都可以在认真听取老师的提问和同学的答辩发言中受益。答辩是审查论文的一种辅助形式。老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自我陈述,了解学生的整体水平,通过学生的答、问与争辩,检阅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和科学研究的水平,考察理论基础,对论述问题有无一定的知识基础,是否有创造性的见解。答辩可以锻炼学生的能力。师生对讲、双向交流,学生可以充分阐述、申辩、争鸣,通过答辩,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演讲能力、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

论文答辩;学术论文;思考

学术论文写作的过程就是学生接受学术规范性训练的过程。论文答辩会上,答辩者通过与专家教授的对话和交流,让学生加深对学术规范性的理解,真正认识到学术训练要接受学术传统的规定,概念和范畴的使用必须依赖于学科体系,不能随意捏造,引文不能超过一定篇幅,必须注明出处等。有关学风和治学态度的问题在答辩过程中将受到考察。答辩还可以检验论文的真实性,考察论文是否为学生独立完成。答辩这一环节,师生们面对面就论文的一些问题进行提问和答辩,真伪即可判定,答辩有利于遏制抄袭和剽窃、弄虚作假等,倡导良好学风。

一、答辩的心理准备

答辩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都是平生第一次的,想想将要面对严肃的答辩现场,学有专长的老师、熟悉的或者不熟悉的同学,难免怯场紧张,导致思维混乱,表达失准,多多少少都有一些答辩恐惧症。

这种心理障碍其实是可以调节的。首先,论文是自己经过几个月的准备、构思、写作完成的,是自己很熟悉的领域,陈述汇报应该是不成问题的。其次,老师们学术丰厚,学有专长,但是不见得对所有的领域都能有特别透彻的了解,也许会出现就你研究的问题,老师的程度不及学生的情况出现。最后,答辩小组的老师会主要针对论文提问,会把握难易程度。所以战胜紧张的心理状态,增强自信,从容面对。

二、分析预测答辩内容

一般来说,对于论文的选题、论文的难点和重点、论文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论文的文献资料的运用、论文的学术意义和价值等问题提出一些问题或者质疑,就论点和论据之间的联系、论文的真实性、论文的薄弱环节提问,也可能涉及与论文有联系的文外问题。答辩的范围中无外乎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等,也存在理论联系实际、考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答辩者应当有足够的理解,答辩老师很可能就核心概念提出一些相关问题、与相似概念的区别等等。对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考查,都比较偏重于对答辩者思维水平、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的考查。对于同一个答辩者,老师们的提问可能涉及多个方面,问题的形式多样,大小配合,点面结合,深广兼顾。

由于论文质量高低不同,老师们的提问会因人而异,深浅适中,宗旨就在于使学生均有提高。他们所提出的问题可能涉及论文的方方面面,我们对此的分析和掌握是为了了解一般性的问题路径,便于带着问题来思考论文、熟悉论文,做好充分的预案。

三、正式答辩

正式的答辩环节从答辩者自述报告开始。首先是阐述选题的背景和意义。这个论题在这个学科的研究领域中处于什么位置,要论证的是什么问题,研究这个问题有什么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前辈学者们都做过了什么样的研究,他们的主要研究成果和观点是什么,涉及到哪些的代表著作和文章等等。论文写作中对材料的收集、整理、鉴别、处理和运用,收集资料范围的大小,所利用资料的可信度,重要的引文、版本和出处等,往往决定了研究者的学术视野和理论修养,这些问题在答辩的时候都要做出明确的说明。如果答辩者选择的论题填补了学术空白,那么要分析是哪些因素和原因导致了这样的论题长期在学术界被忽视,用什么新理论和方法使得你有所发现,使得这样一个命题获得新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等。

其次阐述论文探讨的主要问题和逻辑结构。重点介绍论文的主要观点,这些观点在论文中是如何得到论述的,是如何围绕着论题逐步开展的,这其中的逻辑推演结构是什么,层层之间是如何递进和衔接的。第三是论文运用的研究方法的阐述。答辩者应该介绍自己在写作过程中所运用的研究方法,交代这种方法对于研究对象的适用性,这种方法对于解读研究对象的独特性。第四是阐述论文的结论和创新点,用简短的语言表述自己研究之后得出的结论,这个结论在学术上有什么价值和突破,在实践中具体起到什么作用。最后,对于论文的自我评价,表达自己对下一步继续深入研究的必要。

答辩者陈述完毕论文之后,答辩组老师会就论文中的学术问题进行提问。答辩者应当集中注意力把傲视的问题挺清楚并听懂,迅速记录下来,弄准问题是做好答辩的前提。

一般来说,答辩人在接受提问之后,离席准备。一般每位答辩者给予10分钟到20分钟的准备时间。答辩者回到答辩现场,作出正式的口头答辩,这是反映答辩者综合能力的环节,也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环节,答是所问是重要规则。答辩人尽可以根据自己准备的材料从容陈述,明确回答老师的问题。回答问题条理清晰、观点明确、语言专业并简洁。

[1]蒋后强.高等学校自主权研究:法治的视角[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G643.8

A

2095-4379-(2016)21-0319-01

杨阳(1978-),女,回族,辽宁沈阳人,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行政法学和行政诉讼法学;闻书宁(1992-),女,锡伯族,辽宁铁岭人,沈阳师范大学,法学硕士,研究方向:行政法学。

猜你喜欢

论题师范大学沈阳
一道IMO数论题的探究
由一个简单结论联想到的数论题
关于一道数论题的思考
沈阳分店
沈阳分店
Study on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Walden
Balance of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论题的价值
Courses on National Pakistan culture in Honder College
Film Music and its Effects in Film Apprec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