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与研究关系论
——以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类学科硕士学位论文研究为例
2016-02-03马林青中国人民大学数据工程与知识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谢 丽 马林青/中国人民大学数据工程与知识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1 引言
相比本科生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在进一步深化学科专业知识的同时 也应当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研究能力。研究能力可以泛指一切在学习、工作以及生活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大小,能通过自主探索找到有效的解决问题方案的能力都是研究能力。这样的能力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从来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在当今以信息与知识为特征的社会中更已成为竞争与可持续发展的必需技能。研究能力也可以特指学术界背景下的研究能力,即遵循学科学术原则、满足学科学术要求的能力。于硕士研究生而言,无论是继续深造还是就业后在职发展,都离不开这样的研究能力,获取这样的研究能力的重要性应当成为教、学双方的共识,而高校对学科学术原则与要求的制定对学生的研究能力有直接影响,更不可等闲视之。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知识累积已相当可观,其中包含如何认识与获取研究能力的那部分知识。这些知识通过无数的思考与实践积淀成为我们今天可以粗略划分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体系。今天的社会科学研究人员,拥有的是一个已成体系的社会科学研究框架,这个框架在研究兴趣和研究问题方面规范着研究的逻辑性与合理性(研究构思),在研究设计和执行方面指导着研究的手段和工具(研究过程及方法),在研究内容及结果方面管控着严谨性与可信性(同行评议机制)。在这个大环境下应高校学术要求而生的硕士学位论文,应该在过程和结果上都体现出对该体系的遵从。
然而,实际情况并非都如此。本文作者在教学及评阅学生研究作品的过程中发现,学生们从事“研究”活动时常缺乏和上述研究体系的密切关联。具体而言,一些学生的研究观念淡漠,注意力大都集中在写作上,即如何将文字填进研究生院的开题报告和学位论文框架中,而在这些开题报告及学位论文中,先有研究思考才有开题报告以及先有研究过程才有学位论文这样关系的论文往往难觅踪影,导致的结果就是,洋洋洒洒的几万字论文实际上只是缺乏逻辑主线的文字(都不能说是文献)拼凑。在这个拼凑体里有不准确的事实性陈述(反映出查考文献内容能力的薄弱以及在事实性数据难以完全掌控时,科学描述事态能力的缺失)、不切实际的研究目标(反映出其实不知道要研究什么,亦即文献的分析没有到产生具体研究问题的程度)、一串没有研究设计框架下应用关系论证的“研究方法”(反映出对每个“方法”以及研究框架的作用都了解得不够),以及以绝对普适性面貌出现的观察性及研究性结论(反映出对核心文献广度和深度探索的同时欠缺),数者相加,论文的价值就此归零[1]。
在此观察启发下,我们以本院硕士学位论文为核心样本,再以中国知网数据库硕博论文以及众多学科所属CSSCI期刊论文为放大样本,在这些样本中对做研究与写论文的关系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们观察所揭示的问题具有很大程度的普遍性,其中研究过程中把握与使用文献的缺失尤显突出。由于关于研究方法论与文献述评(literature review)的各类资料数目庞大,因此本文不再就这两方面做针对性论述。本文的切入点是研究背景下文献的作用,即以研究过程为线索,指出并讨论文献在各阶段应被使用的方式方法和原因,希望对关注研究生阶段研究的读者有所帮助。
2 文献与研究的总体关系
2.1 文献的界定
文献(literature),在社会科学研究的框架下可以指任何附着于载体之上、以某种方式发布或公开的信息,亦即available recorded information(可获取的记载信息)。这个界定虽然也和其拉丁原意的宽泛定义相符[2],但更多的是来自于对文献在社会科学实际研究中所起作用的总结。附着于载体的信息是人类社会信息存在的主要形式,人类的任何活动都离不开使用这样的信息,研究活动亦是如此,今天的任何研究活动都离不开对文献的使用,任何研究过程都始于文献而且终于文献。需要注意的是,这里对文献的界定仅关注其存在形式以及其可供研究使用的潜能,并不涉及任何与质量有关的考量。
2.2 文献与学科理论的关系
如果一门学科的理论不以公理(axiom)或宏大理论(grand theory[3])的形式存在,那么这门学科的理论(或理论性思考)就散布于学术文献中,而且通常不能独立于时空的影响之外。这种情况对新兴的或发展变化较快的学科而言尤其典型,包括引发本文写作的信息资源管理类学科。从属于这样学科的研究人员既需要有分析地域和时间影响的能力,也需要有一个跟踪、消化最新理论研究结果并将其及时补充到自己的学科知识地图上的常态化机制。这个机制的存在为本学科的演绎研究提供可被测试的理论以及为非演绎研究[4]的项目提供构建理论框架的基础(见3.3作为理论框架或支撑理论框架构建)。因此文献与学科的关系是动态的,二者互相传递研究启因,交替影响研究方向,为学科公理性或宏大性理论的形成构建序列性铺垫。学科公理性或宏大性理论的(最终)形成即是这一关系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
3 文献于研究的作用[5]
如果将一个研究项目的起点定为研究兴趣的出现,终点定为研究结果的交流[6],那么文献对它所起的作用可归为以下十二类:
3.1 启发研究兴趣
有启发或导引作用的文献种类多样、来源各异,对学生们来说,可以是课程学习文献、作业文献、导师研究项目涉及的文献、其他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以及重点热点新闻报告等。研究兴趣虽然最初可以来自非文献,比如和同行的谈话、学术会议听讲、参观实验基地、参加田野实习活动等,但接收到这个灵感之后的紧接一步就是查询相关文献。
3.2 支撑研究问题的形成
如果排除文献作为数据的情况(见3.8作为研究数据),支撑研究问题形成的文献构成一个研究项目或活动的主体文献。研究问题是研究兴趣的具体化,而这个具体化是一个过程,即一个查询文献、阅读文献、注释文献、思考文献、和同行(老师或同学)讨论文献,并将这些步骤反复进行的过程。只有来回往复地进行这些步骤,才能保证最终形成研究问题的合理性与逻辑性最大可能地处于可接收的范围。这意味着需要大量的文献[7]、深入地阅读,相应的,必然要求有充分的研究时间作保障。这个具体化研究兴趣的过程通常会产生三种阶段性研究产品:
第一种,注释性文献清单(annotated bibliography)。该清单包含具体化过程中收集和阅读的所有文献,通常被辅之以各种类型的分类,如时间、学科、文献来源等等。需要注意的是主题分类的主题并不一定等于文献自带的主题,因为注释性清单的主题产生于阅读和注释过程中的思考,而这个思考完全可能是源文献没有被考虑成主题的某一个方面。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文献作用的分类,如与研究理论框架构成直接相关的文献、供文献述评形成研究问题的文献、提供研究重要性证据的文献等等,并不一定具有互排性(mutually exclusive),即同一份文献可以多次使用并被用于多处。除主题分类之外,所有注释文本必须包含概念介绍和主要观点提炼,研究性文章的注释还要包括质量评议,这个质量评议对下面的文献述评有指导意义。
第二种,文献述评(literature review)[8]。英文review包含中文的“述”,即summary(可以直接来自注释性文献清单),以及“评”,即critical analysis(严格分析)。和注释性文献清单不同的是,文献述评必须针对具体的内容而评,尤其是那些和研究兴趣高度相关的内容;除主题外,还包括研究方案的设计、研究数据的收集及分析等细节。因而文献述评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是一个相对耗时比较长、耗能比较高的过程,通常涉及追踪、扩散、往复、求证等技巧与环节,以及研究团队成员之间(或学生研究人员与导师之间)的充分交流,对于较大或较复杂的研究问题,与更广泛的同行交流也会成为必要,这就是为什么文献述评也应该鼓励发表的原因。文献述评过程的坚实与否考量着接下来的研究问题构建和研究方法选择,坚实的文献述评是研究问题构建合理、研究方法选择有效的必要保障。换言之,对这个过程的疏忽或忽视基本上就是对整个研究无效性的宣判。
第三种,研究问题(research questions)。研究问题的形成(formulating)通常会经过浮现、验证以及决定三个阶段,伴随文献述评的各个层次和阶段。决定研究问题意味着形成研究问题的文字表述,这个表述需要满足“字、词、句尽量准确”和“问题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力求清晰”的两个要求,而要到达这两个要求,对概念的使用就必须规范。在形成研究问题的过程中,概念可以是学科现存概念,也可以是自定义概念[9],但所有概念的使用都要尽量准确,以防歧义和逻辑关系不清。贾岛的精神在这里同样适用,因为字斟句酌的付出对研究的可操作化(operationalize,即使研究问题可被测量或确定数据收集方向和方法)有极大帮助。换言之,如果研究问题的形成有欠缺,那么可操作化研究问题时就会碰上相应的困难,而如果研究问题可操作化有困难,那么相应的数据收集就会存在疑点,而如果数据收集存在疑点,那么再高明的数据分析技巧也不能改变“垃圾进,垃圾出”的结果。这也就是上文所说对文献掌控的疏忽或忽视基本上就是对整个研究无效性的宣判的具体体现。
3.3 作为理论框架或支撑理论框架构建
文献可能为研究直接提供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如一份完整的研究报告),也可以只是提供某些构件(如理论性的期刊文章)。后者意味着研究人员没有可以直接拿来就用的理论,研究所需的指导性理论框架需要通过对学科知识的选择和整合来构建。这样的构建要求研究人员对学科知识有全面且充分的把握,能证明构建的逻辑性和合理性,能展示选择和整合的依据和过程。如果研究是跨学科的,那么研究人员必须对所跨学科的学科知识也要有足够的掌握才有可能完成构建。根据研究的目的和问题,这个构建可以只专注基础理论或新发展的理论,或二者兼而有之。通常而言,这个构建的理论包含两个方面:概念(含概念间关系的说明)以及具有指导意义、帮助推理的原则(含原则使用背景)。理论框架里的概念可以源起文献注释单或文献述评(注意源起并不一定指等同于),亦可来自研究问题形成时的自定义需求。自定义概念可以很简单(如从现存概念中提取适合自己研究需要的构件来构成自己的概念),也可以很复杂(如需要在总括现存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再弥补其缺失),具体如何定义取决于概念产生和使用的学科环境以及它在目前研究项目中被倚重的程度。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来源,这些概念都必须在构建的过程中被梳理和整合,以成为一个逻辑通畅的整体,以及不论是现存学科概念还是自定义概念,所有的概念都必须在界定之后不间断地指导研究进行。在研究过程中界定概念不是完成任务,不能在界定完成之后就将其置之不用,甚至在后面的研究过程中使用与自己选定使用概念相矛盾的概念。指导性原则本身包含概念,因此其含义的清晰与无歧义只能建立在其所含所有概念都清晰无歧义的基础上;同时,如果指导性原则多于一条,原则间关系也应该被清楚地指出来。
3.4 支撑研究重要性
支撑研究重要性的文献可以有两种,一种是通用层面上的文献,如国家政策、政府报告以及国际机构如联合国、世界银行的通报等;另一种是学科层面上的,如别的研究指出的未来研究或通过自己预研得出的结论等。在文献注释单上,它们的分类就是非核心与核心主题的关系。两种文献可以分开也可以联合使用,其目的都是为了说明研究的重要意义,即研究成果影响力何在及其大小。方法上,一旦这个重要意义得到充分展示,对文献(尤其是学科文献)的分析就可以停止,不必深入。
3.5 支撑研究必要性
支撑研究必要性的文献大致与支持研究重要性的文献相同,也可分为通用与学科两个层面,也应该都包含在注释清单内。其使用也大致相同,可以分开或联合使用,在方法上,一旦必要性论证充分,对文献的分析即可停止,不必深入。但文献使用的目的和结果都不相同。研究的重要性可以作为必要性成立的输入条件,但其本身并不能直接等同于必要性。必要性涵盖时效和优先考虑,在论证时可以独立于重要性。必要的研究并不一定重大但急需,而重大的研究不一定必须马上进行。
3.6 助力研究边界确定
界定研究边界是为了明确研究的范畴,即说明该研究包含什么、排除什么,这个界定过程和研究问题的形成有互相辅助和知会的关系。研究边界的确定可以是纯研究性的,也可以是联合项目可管理性而考虑的,在这种情况下有时会出现合理形成的研究问题在研究边界背景下进行调整的现象。这样的调整可以借助文献,如类似项目的管理运作情况,也可以是基于研究环境的实际考虑。
3.7 决定研究方法
一项研究开展采用的方法,应当是慎重思考和选择的结果。选择的依据要从文献中找,这部分文献通常有两类,一类文献是专门对某种研究方法进行说明的文献,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了解该研究方法的优势和局限以及应用方式;另一类文献是同类或相关研究产生的报告或论文,研究者可以评价这些研究对研究方法选择和应用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参照该研究方法,对其进行修改或排除。
3.8 作为研究数据
文献本身可以作为研究数据是因为文献具有宽泛的含义(见2.1文献的界定)。在这个含义下,文字、数字、符号等的所有记载呈现都可以被称为文献,统括一次和二次文献。文献作为研究数据有利于减轻收集一手数据[10]的压力,同时促进对已收集信息和已产生研究结果的再利用、再检验和再创造,丰富研究方式与结果。需要注意的是,利用文献作为数据并不意味着一手数据的收集工作完全被替代,二者应是互相补充、互相借鉴的关系,并且完全可以被应用于同一研究项目,服务于同一研究目标。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文献数量不断增长给文献作为数据带来了挑战[11],从这个角度考虑,研究人员应当具备应用社会科学分析软件的能力。
3.9 支撑研究结果讨论
对研究结果的讨论指以研究结果作为参考框架,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反思以及就研究结果本身与其他相关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和对比。对研究过程的反思可以涉及过程中使用过的文献,也可以涉及受研究结果启发而新查询的文献;和其他相关研究的结果相比较,通常是对文献述评阶段发现的核心文献的更具体、更具有针对性的探讨。
3.10 支撑贡献讨论
对研究结果讨论的提炼和总结的产品之一就是研究贡献。依具体情况而论,可以包括研究性和研究方法性两类贡献,研究性贡献可以推及和现存理论或发现的关系,研究方法性贡献可以包括对研究方法整体或某一具体环境的新体验和新思考。对研究贡献的讨论将对研究结果的讨论上升到了该研究与相关学科或业界的关系层面,因而可以扩展至涉及学科高层面、行业发展或助推教育等方面的新文献。
3.11 支撑研究局限界定
对研究结果讨论的提炼和总结的产品之二就是对研究局限的界定。这个界定可以完全依赖研究过程中已使用过的文献,如支撑研究边界界定的文献,也可以与高相关性研究项目的研究局限界定相比较而导致引用新的文献。
3.12 支撑未来研究界定
对研究结果、研究贡献和研究局限的综合考虑得出的就是未来研究的指向。未来研究可以是在本研究项目成果上的进一步深化与强化,也可以是回头补足此次研究边界以外可研究和待研究的方面。界定未来研究可以仅仅指出方向,也可以勾画出研究的初步构想,无论是哪种模式,界定未来研究都会涉及新的文献,只是这里对文献的讨论较简略而已。
4 文献使用的原则
在上述文献作用讨论的基础上,我们总结出以下文献使用的通用原则:
第一,研究人员必须掌握所属核心学科的知识体系。这个掌握是整个研究的基础,贯穿整个研究过程,这部分知识在文献所起的每一种作用中都是基础,是筛选和分析文献的依据。
第二,每一步使用都基于思考。做研究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做决定的过程,而做决定需要支撑理由,对理由的找寻只能来自不懈的思考。
第三,相关性贯彻始终。文献选择必须遵照相关性,相关性可以进一步分为主题相关或目的相关。虽然大多数情况下这两种相关互相支持、互为补充,但在某些情况下一种相关可以占据主导,如支撑研究意义文献的第一种就通常倾向目的相关而不是主题相关。
第四,尽量使用原文与源文。原文指语种而源文指非转引。翻译与转引存在的问题可以很容易地找到有说服力的例子,在此不做详述。
5 结语
就某一具体的研究项目而言,虽然充分的文献支撑并不会必然导致其产出领先性、创新性的研究结果,因为在很多时候研究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受客观条件限制,但充分的文献支撑给予整个研究(过程的)科学性和(结论的)可靠性,因而能经得起同行的评审,能为相关的未来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继续探索的基础,能对学科和其他研究人员有贡献,其贡献也同样有价值、同样宝贵。忽视或不重视这样的研究不但本身有违科学研究的规律,同时也有变相鼓励成果造假的风险。换言之,只要在把握文献的过程中做到了科学与透明,无论什么形式的研究结果都是成果,都应在科学界牢牢地占有一席之地。
同时,需要强调的是,能产出真正意义上的领先性、创新性研究结果的项目一定会有充分的文献支撑,只是就常情而言,这个过程会更长,对文献广度和深度的把控要求更高。从这一角度来看,高校针对硕士论文的创新性要求需要做出明确的界定,因为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的创新并不等于研究成果的创新[12]。研究设计如果可以在合理的范畴内证明别的研究是A+B,而“我”的研究是A+C,A+B.1,A+3,A+@……就可以算是创新,研究方法使用如果可以显示其他相关研究没有用到“我”的研究选定的方法,或“我”对该方法的使用在不同的研究阶段,也可算是创新,但研究结果的创新意味着其衡量必须针对某一学科、某一行业或某一地域而言,其高度和难度与前两者自是不可同日而语。对于作为新手研究者的硕士研究生而言,对学科基础知识以及大量研究文献的把握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较长时间的学习以及系统化的研究训练。
在现行学制设计中,分配给论文的时间占据了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的一半,而产出的论文却依然让人“难以下读”。这就需要我们认真思考,是否应该强制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做硕士论文研究[13]?还是应该区别对待,让学生和导师从学生职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决定是选择做论文研究还是多修几门技能性的课程?硕士论文每年都在持续产出,但这些数量庞大的论文对学科和行业建设到底起了多大的作用呢?硕士论文的质量问题似乎也应该出现在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讨论中了。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2年重点项目“档案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批准号:12ATQ003)的研究成果。
注释与参考文献:
[1]如果考虑这样的论文对日后研究可能造成的误导,其价值应为负。
[2]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EB/OL]. [2015-05-08].http://www.oed.com.ezproxy.library.ubc.ca/view/Entry/109080?redirectedFrom=literature#eid.
[3]Grand theory一词的用法采用BarneyGlaser& Anselm Strauss. 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Chicago: Aldine, 1967。
[4]对演绎和非演绎研究的介绍参见Thomas A. Schwandt. The SAGE Dictionary of Qualitative Inquiry, 3rd Edition.[EB/OL].[2015-06-08]. http://srmo.sagepub.com.proxy.lib.sfu.ca/view/thesage-dictionary-of-qualitative-inquiry/SAGE.xml?rskey=vMmBpb&row=12.
[5]需要指出的是这一节的讨论不完全适合置地理论研究方法,尤其是从文献中提取研究问题和形成研究框架部分。置地研究方法论自成一体,和传统社会科学研究有很大的不同,除前面引文外,亦可参见Barney Glaser. Doing Grounded Theory: Issues& Discussion, Chicago: Aldine,1998。
[6]包括会议发言和论文。
[7]这在跨学科研究情况下尤其使然。
[8]需要指出的是,文献述评因为评的目的和范围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研究产品。在本文中仅指从文献中提炼出研究问题的过程。
[9]对概念的更多讨论见3.3作为理论框架或支撑理论框架构建。
[10]一手数据指在某一特定的研究框架下,针对某些特定的研究问题而收集的数据。此时数据还未发表或公开(某些研究数据永远都不会公开,或不以原貌公开),不能称之为文献。
[11]文献的大增量对注释和述评文献也是不小的挑战,尤其是面对高相关性但低质量的文献的时候。
[12]在作者就读过和了解过的北美高校中,其对博士论文的结果都不作强制性要求,这些高校的要求是contribution(贡献)而不是innovation。当代著名的、可被称为being innovative之最的Bill Gates和Steve Jobs,他们都没有写过学术论文。如果说学术论文要求的是严谨性,即遵从学界已经建立起来的规范框架(通常体现在高校的论文要求中),那么创新性要求则是打破常规,甚至逆势而行,想别人之未想,试别人之未敢试,以求颠覆性的突破。因此,这两个概念在含义和指导意义上均互相对冲,很难明白为何它们可以同时用来要求一件事。应以常情论,创新性出现在严谨性之后,因为后者是基础和一段必要的历练过程,但也有例外,如没有受过规范化教育的(天才)发明家。
[13]现行规定连本来就是专业硕士(非学术硕士)的学生都被强制要求完成论文,且对论文的要求与学术硕士论文的要求一般无二(答辩稿的封面颜色倒是不同,但论文一旦进入数据库,连封面颜色这一区别也消失了),不知这样的要求有没有任何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