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阅读:阿德比尔清真寺与萨法维王朝的建立
2016-02-03
延伸阅读:阿德比尔清真寺与萨法维王朝的建立
阿德比尔的传奇始于伊朗萨法维王朝(Safavid,一五○一~一七二二年)沙阿的始祖、苏菲派圣人谢赫·萨非丁(Sheikh Ishāq Safīed-Dīn,一二五二~一三三四年)。他自称有第七任伊玛目穆萨·卡兹姆(Mūsā Kāzim,七四五-七九九年)、第四任伊玛目阿里('Ali ben al-Husayn,六五八~七一二年),以及先知穆罕默德的血统。这名神秘主义者在谢赫·扎希伊德·吉兰(Sheikh Zāhid of Gīlān)门下二十五年,并娶他的女儿比比·法蒂玛(Bībī Fāţimah)为妻,最后继承其衣钵成为苏菲派教主。他在一三三四年去世时,享年八十五岁。他的次子萨德尔丁(Sadr ed-Dīn)继承谢赫的头衔,并领导苏菲教派长达五十九年。他在位期间为父亲出版传记,还建造陵墓。他的儿子卡瓦加·阿里(Khwāja 'Alī)在一三九二年即位后,说服帖木儿释放一群在戴尔·巴卡尔[Dyar Bakr(Diyarbakir,迪亚巴克尔)]俘虏的突厥囚犯。这个义举是促成萨法维王朝崛起的最重要事件。此后三百年,这群感恩图报的突厥苏菲派教徒成为萨法维王朝最忠实的拥护者。卡瓦加·阿里的孙子居内德(Juneid)通过迎娶土库曼白绵羊王朝(Aqqoyūnlū,一三七八~一五○八年)统治者乌尊·哈山(Ūzūn Hasan)的长公主组成联盟,这引起周边王国的警惕,结果居内德在即位九年后就被这些联合起来的邻国打败。他的儿子海达尔(Heidar)在一四五六年即位后,与乌尊·哈山维持联盟关系,并迎娶他的女儿玛尔塔(Martha)为妻。他的最大贡献是令「突厥苏菲派」系统化,并规定他们戴红帽子,这便是后来赫赫有名的「红头军」(Qizilbāsh)昵称的由来。更重要的是,他是萨法维王朝创立者伊斯迈(Ismā'īl,一四八七~一五二四年)的父亲。
伊斯迈一岁丧父,并隐姓埋名,躲避仇家。他十三岁时与七名苏菲派追随者联合七个忠实的突厥部落组成「红头军」,从此所向披靡。他十五岁时(一五○一~一五○二年)攻入大不里士,登基称王,建立萨法维王朝。这是萨珊王朝在六五二年灭亡后,伊朗第一次复国。接下来十年,他南征北伐,很快攻下巴格达、戴尔·巴卡尔、赫拉特(Herāt)。他除了恢复萨珊王朝的领土,还致力于传播什叶派教义。什叶派在这位既有军事才华、又有伊玛目纯正血统领袖的领导下,空前地团结。他接着把什叶派立为国教,并公开诅咒受逊尼派承认的前三任伊玛目,这造成什叶派和逊尼派的决裂,令萨法维王朝陷入两个狂热逊尼派——西边的奥斯曼帝国(Ottomans)突厥人和东边河中地区(Transoxiana)乌兹别克人——的夹攻当中。伊斯迈在一五一四年八月的Chāldirān战役中第一次失利。奥斯曼的塞利姆苏丹(Sultan Selim the Grim,一四七○? ~一五二○年)攻下大不里士,搜罗当地收藏——这也是伊斯坦布尔托普卡比宫(Topkapi Palace)中国瓷器收藏的来源。伊斯迈很快就收复失地,在几个星期内夺回大不里士,而奥斯曼的苏丹则为了应付内部问题和忙着占领埃及、叙利亚和阿拉伯,没再对伊朗用兵。沙阿·伊斯迈在一五二四年五月二十三日驾崩,虽然年仅三十八岁,却留下自伊斯兰教兴起以来最大的伊朗版图。
沙阿·伊斯迈的儿子沙阿·塔赫马斯普(Shāh Tahmāsp,一五一四~一五七六年)在位的五十二年间,不断与奥斯曼帝国开战,但是塔马斯普寸土未失,反而是他的两个儿子丧失了大片的国土。嗜血的沙阿·伊斯迈二世(Shāh Ismā'īl,一五三七~一五七七年)即位十八个月后死亡。继承者沙阿·穆罕默德·何达班德(Shāh Mohammad Khodā-bandeh,一五三二~一五九五年?)在位十年即退位给儿子阿巴斯(Shāh'Abbās the Great,一五七一~一六二九年)。
阿巴斯是在大哥被理发师谋杀、两名弟弟被弄瞎眼睛并把他们送进监牢的情况下登上王位的。他统治伊朗四十二年,在位期间伊朗国势如日中天。他统治初期很有技巧地处理东西两面的敌人并取得最后的胜利,之后有充裕的时间从事慈善活动并赢得美名。他在十六世纪末迁都伊斯法罕(Isfahan),建立了世界上最美丽的都城之一。他一面重建被乌兹别克摧毁的马什哈德(Mashhad)和城内的伊玛目礼萨神庙(Shrine of Imām Rezā),一方面改善和美化了加兹温(Qazin)、卡尚(Khasan)、阿斯塔拉巴德(Astarabad)、大不里士、哈马丹(Hamadan)等城市。此外,他还捐赠大批遗产——中国瓷器——给萨法维王朝位于阿德比尔清真寺的祖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