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中日义务教育阶段音乐教育的对比看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方向

2016-02-03李宇涵长沙师范学院湖南长沙410100

北方音乐 2016年7期
关键词:音乐教育中小学改革

李宇涵(长沙师范学院,湖南 长沙 410100)



从中日义务教育阶段音乐教育的对比看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方向

李宇涵
(长沙师范学院,湖南 长沙 410100)

【摘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就应该借鉴外国教育的成功经验,推动我国音乐教育的改革,促进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发展。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历史文化交流源远流长。通过对中日两国义务教育阶段音乐教育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比较,借鉴日本的先进教育经验,从而促进我国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关键词】音乐教育;中小学;改革;中日义务教育阶段

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应从我国国情出发,立足中华文化和当前音乐教育的现状,遵循音乐教育的基本规律,加强国际交流,把我国音乐教育摆在世界音乐教育的大背景中加以研究,总结我国音乐教育的经验和不足,借鉴和吸取外国音乐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推进我国音乐教育改革,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体系,推动我国音乐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中日两国两千多年的音乐文化交流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相似的音乐思想、音乐教育思想、民族音乐文化底蕴和音乐审美的心理;我国早期的教育制度以及学校音乐教育可以说是沿袭了日本明治维新后的学校教育制度和音乐教育模式,日本是亚洲最早向西方敞开大门的国家,他通过学习西方科学文化、导入新的教育制度,引进新的教学方法,以及长达一百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大大促进了日本音乐教育特别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因此,珍视中日音乐文化交流,研究两国中小学校音乐教育的对比,学习、研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对繁荣中日两国的音乐文化,促进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的改革具有深远的意义。

中日两国都是实行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即小学六年,初中三年。两国的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对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一、音乐教学目标的比较

日本现行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目标是:通过广泛的表现音乐和鉴赏音乐活动,养成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和丰富的感受音乐的能力,陶冶丰富的情操以及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具备发展参与音乐活动的基础能力。我国现行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目标是:学生通过音乐课程学习和参与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探究、发现、领略音乐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学习并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展文化视野,发展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

不难看出,两国的中小学音乐教学目标都是立足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但中国重视学生的基本音乐素养的培养,而日本则更重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以及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能力。

二、音乐课程设置的比较

在日本,小学六年音乐课为每周两课时。初中三年音乐课为一年级每周两课时,二年级每周一到两课时,三年级每周一课时。日本的学制和教育课程的设置是全国统一的,并作为教育的法令颁布,且严格实施。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按照相关规定贯彻实施,不存在随意加课或减课的问题。这一点体现了国家及教育部门对普通学校教育的集中管理;我国的小学音乐课设置为小学前四年级每周两课时,五六年级每周一课时。初中三年音乐课全部都为每周一课时。可见在我国音乐课受重视程度不够。从课程设置上来看,课时安排严重不足。由于没有相关的法令依据,实际教学过程中,经常被其他正课所取代,经常成为有名无实的空设。

三、音乐教学方法的比较

音乐教学方法,无论在音乐教育理论上,还是音乐教育实践里,都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学方法更是千差万别,很难说有一种固定、同意的方法样式。在日本,比较突出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教学方法即是“鉴赏教学”“唱歌教学”“器乐教学”和“创作教学”。“鉴赏教学”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情况,确定鉴赏教学的内容和重点,在小学和初中阶段,进行“快乐的听”的教学,逐步地进入“理解的听”的教学阶段。集中注意聆听,再进一步品位音乐。“歌唱教学”有听唱法和视唱法两种。听唱法不仅对感觉敏锐的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是一种有效方法,对于中学生也是一种适宜的方法。视唱法或借助钢琴作为辅助,或单纯依靠乐谱进行视唱教学。“器乐教学”主要选择的乐器有竖笛类乐器,簧片类乐器,打击乐器,以及各种电子乐器,并用这些乐器进行合奏教学。“创作教学”是通过音乐创作活动使学生得到自我表现的机会,并不仅仅限于作曲的范围,一般都是通过音乐即兴表演或演奏体现内心的感受。

我国的中小学音乐课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一般是以“音乐欣赏法”“歌唱教学法”为主。“音乐欣赏法”是以欣赏活动为主,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音乐作品进行聆听、联想、分析、比较等激发学生自觉地学习、促其形成对音乐学习的浓厚兴趣与求知欲望。但在音乐欣赏的类别上,一味放纵学生追求流行音乐,很少接触民族音乐和古典音乐的音乐欣赏,如此没有限制,没有原则,使学生的审美观得不到良好的教育与规范。“歌唱教学法”是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但音乐课堂一唱到底,课堂上只有一个教学目标就是学习一首新歌,老师反复播放或者一句句教学生学会歌唱。学生唱会即完成教学任务;没有其他相关的创作,欣赏的分析和讲解,缺乏对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

通过以上比较分析,不难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有了显著发展,但与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的先进教育比起来,还有不小的差距。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要发展和提高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水准,教育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首先,相关部门应该提高对中小学音乐课的重视,制定相关的法令政策,并监督教育单位严格执行,尽快实现国家及教育部门对普通学校教育的集中管理;其次,我们要引进新的教学思想和教育理念,从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出发,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再次,我们要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加强对国外音乐教学思想与模式的研究,不断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着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学习的兴趣。如今我国的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培养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我们的教改实践正是往这个方向迈出坚实的一步。此外我们还应该大胆的尝试音乐和其他学科的结合,遵循以“美”为核心的审美教育原则。虽然我们的音乐教育还有一些不足和问题,但让新的教学模式和新的教学体系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以此繁荣教育,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懈努力的方向。

猜你喜欢

音乐教育中小学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新时期高职音乐教育的思路初探
焦作市中小学武术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啦啦操融入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可行性分析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