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央苏区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

2016-02-03曹春荣

苏区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中央苏区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

曹春荣



中央苏区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

曹春荣

提要:中央苏区重视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由来已久。这一方面是由于共产国际对中共有这个指示,另一方面也是中共中央、苏区中央局从革命斗争中深切体会到必须这样做。中央苏区各级党组织充分利用执政条件,发挥学有所长的高中级领导干部、专门人才的作用,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通过创办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编印发行马列主义著作及报刊等举措,广泛、深入、持久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取得了足以称道的成绩。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中央苏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

毛泽东在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时,曾精辟地指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1954年9月15日)》,《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50页。事实上,自中共成立以来,尤其是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就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特别是党的思想建设,以适应革命发展的需要。而努力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武装全党,首先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领导干部,便理所当然地成为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中央苏区各级党组织,充分利用中共执政的条件,利用大量接受过马克思主义系统教育的高中级领导干部、专门人才云集此地的便利,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广泛、深入、持久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一时蔚为风气,取得了足以称道的成绩与经验,也留下了足资鉴戒的教训。

中共中央及其派出机关苏区中央局,对中央苏区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一直高度重视、反复强调。

1929年2月8日,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给中国共产党发去一封指示信,信中特别指出对中共具有特殊意义的两个任务之一,就是“加强全党之理论上的武装”,“首先就需要严重的去研究马克思的理论。应当知道不仅在党的指导中间,并且在一切宣传煽动的人材中,若是没有深刻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上的预备,则党员群众便失去了必不可少的理论基础,在将来形势转变,政治问题复杂,对于党对于革命进程都有严重意义的时候,党一定不能正确的应用适合于环境的策略。因此必须加紧党员的政治教育,必要用一切方法来提高党内政治水平线”。*《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与中国共产党书》(1929年2月8日),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等编:《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资料文库·党的系统(1)》,中央文献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540页。同年5月15日,中共中央作出对国际2月8日训令的决议,充分肯定国际的指示信“足以端正党内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加强党的正确领导”,指示地方党部“注意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中央通告第37号——中央对国际2月8日训令的决议》(1929年5月15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5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年版,第150、163页。一个多月后,中共中央在向全党报告六届二中全会决议与精神的通告中,指出党在目前政治局势下,须坚决执行15项政治任务,其中第12项即:加强党的宣传教育工作,扩大党的政纲宣传,特别是加强共产主义思想的传播,加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在斗争中解释党的理论与策略,并联系一切鼓动口号与宣传口号,以提高党员政治水平线,但同时反对党内政治清谈的恶劣倾向。*《中央通告第40号—中国共产党第六届第二次中央全体会议的决议与精神》(1929年7月9日),《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资料文库·党的系统(1)》,第573页。显然,此时中共中央已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学风问题,即全党在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时,要联系斗争实际,反对一味清谈。1930年7月22日全国组织会议通过的决议,进一步申述了上述精神,指出:“加强党员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成为党的最主要工作之一。这是准备夺取政权的党,武装自己的最基本的工作。因此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应从支部起,经常的有系统的来教育同志,应使用最通俗的方法特别是理论与实际斗争联系,更使一般党员了解和认识,才不致变成学院式的研究。各级党部应有这一类小册子和定期刊物出版,同时对于群众中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宣传也非常重要。”*《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组织任务》,《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资料文库·党的系统(2)》,第941-942页。

比较具体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这个大题目,并且产生长远影响的,是1929年12月下旬召开的红四军第九次党代会通过的决议(通称古田会议决议)。决议确立的党建纲领与路径,从思想上确立建党建军的原则,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如决议中关于党内教育问题,规定以十方面的材料和18种方法去教育党员。包括群众工作的策略和技术,游击区域社会经济的调查研究,以及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和社会科学研究等材料;利用党报,办训练班,有组织地分配看书,政治讨论会,适当分配党员参加实际工作锻炼等方法。后来的实践表明,中央苏区在进行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过程中,普遍运用了上述材料与方法,并取得了良好效果。5个月后,主持起草上述决议的中共红四军前委书记毛泽东,写下了《反对本本主义》一文。针对红军中和党内存在的教条主义(时称本本主义)思想,毛泽东指出:“本本主义的社会科学研究法也同样是最危险的,甚至可能走上反革命的道路”。“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对的,决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在我们的实践中,在我们的斗争中,证明了是对的。我们的斗争需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反对本本主义》,《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4页。毛泽东的这些话,直指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目的、态度与方法,对中央苏区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无疑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中共苏区中央局成立后,尤其是中共临时中央迁至瑞金,并与前者合并为中共中央局后,中共一以贯之、且更加具体地重视中央苏区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1931年11月上旬召开的苏区第一次党代会(史称赣南会议)通过的《党的问题决议案》指出:要注意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工作,“必须很灵活的联系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党的政纲及目前任务,以达到提高党员政治理论水平的效果。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教育,还须(需)要注意有系统的进行”。决议列出了做好这些工作必须切实执行的几种办法:组织读报班;召集支部大会或干部会作政治和理论问题报告;组织各种问题研究会;出版各种问题简明小册子;针对受训人员政治理论水平制订训练课目;指导党员自学理论书籍,党应收集并翻印这类书籍。*《党的建设问题决议案——中国共产党苏区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1931年11月1-5日间),《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资料文库·党的系统(3)》,第1846页。事实表明,这些办法都被有效运用于中央苏区机关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

1933年3月13日,是马克思逝世50周年纪念日。苏区党、政、工、团中央机关报《红色中华》第60期,为此发表题为《纪念马克思与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社论。社论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反抗资本主义最有力的战斗武器,是创造新社会最有用的工具!列宁主义则是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我们的战斗任务。“一切鄙视革命理论的偏见,和只作书呆子的研究而不与实际联系,都是违反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神,并且包含有妨害工作之最大的危险。”中共苏区中央局也于此前发布了《关于马克思逝世50周年纪念的决议》、《为马克思逝世50周年纪念告民众书》。两个文件除了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些基本理论作简要介绍外,还具体布置了包括组织“报告(马克思的学说)”等纪念活动,要求各地组织内“成立各种公开的学术组织(如社会科学研究会、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等。)”*《张闻天年谱》上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193-194页。显然,此时已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问题,提到了实践层面去解决。

中央苏区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实践,主要有下列各项。

(一)创办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

1931年4月21日作出的《中央关于苏区宣传鼓动工作决议》要求:“在各苏区中央分局所在地,必须设立一个以上的党校,培养党、苏维埃与职工会的中等干部。”*《中央关于苏区宣传鼓动工作决议》(1931年4月21日),《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资料文库·党的系统(3)》,第1579页。苏区中央局一俟第二次反“围剿”战争胜利结束,即于当年7月开办了党训班。同年9月下旬,苏区中央局机关固定在瑞金叶坪后,不久就在叶坪附近的洋溪村创办了苏区中央局党校,苏区中央局常委、组织部长任弼时兼任校长。党校教学计划,大致三分之一为政治经济常识,三分之一为实际工作常识,三分之一为军事训练。这其中就有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内容。

马克思逝世50周年时,“中央局为了纪念我们的科学社会主义的鼻祖,广泛的有系统的来传播马克斯所创造的共产主义”,经过“长期准备”,遂以苏区中央局党校为基础,“集中党团政府工会的力量,创办一个大规模的苏维埃党校,大批训练新的工农干部,以适应目前革命与战争的需要,彻底改造和加强党团政府工会的工作,争取战争的全部胜利”。*《马克斯共产主义学校3月13日开学》,《红色中华》1933年3月12日,第4版。于是顺理成章,这所党校定名为“马克斯[思]共产主义学校”。它就是当年的中共中央党校,如今的中共中央党校的前身和雏形。

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是中央苏区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重要基地。1933年3月13日,学校正式开学,就在开学典礼上,中共中央局、少共中央局、临时中央政府和全总中央执行局的代表,“均有重要演说,勉励学生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斯共产主义学校开学了》,《红色中华》1933年3月15日,第3版。校长任弼时训词时指出,党校有三条宗旨,其中之一就是要学习马列主义,总结亲身革命的经验,提高政治思想水平(另两条为培养忠于党、忠于工农大众的干部,以及锻炼思想意识,洗掉旧社会带来的脏东西,使之适应革命需要)。*肖锋:《十年百战亲历记》,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90页。任弼时调任湘赣省委书记后,该校校长由张闻天继任。

为尽快在战争条件下培养更多的工农干部,学校主要采取举办训练班的方式,辅以开设学术讲座,进行教学。初分三班,即新苏区工作人员训练班,党、团、政府、工会工作训练班(分编),以及高级训练班。学习期限依次为二、四、六个月。尽管各班课程设置有所不同,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是必修的主课之一。另外,党的建设、苏维埃建设、工人运动史等科目,也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统领。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学习期间须参加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教员以具备深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修养及丰富的革命斗争实际经验的党政军群领导人或专业骨干兼职为主,少量专任教员为辅。如毛泽东讲授苏维埃运动史,任弼时和邓颖超讲授中共党史,刘少奇、陈云讲授职工运动史,顾作霖、刘英讲授青年运动史,董必武讲授西方革命史,罗迈(李维汉)讲授党的建设,朱德讲授军事,徐特立讲授地理,杨尚昆、冯雪峰讲授政治常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主要由张闻天、吴亮平、瞿秋白等讲授。

学校组织过两次公开讲演,一次是1933年3月18日、巴黎公社成立纪念日,由董必武讲演《巴黎公社》;一次是同年4月9日,由张闻天讲演《中国苏维埃政权的现在与未来》。两人的讲演都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眼光看问题,对历史和现实状况进行了令人信服的解析。

1934年7月并入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的苏维埃大学,始创于头年8月,新建的五栋校舍位于沙洲坝临时中央政府附近的黄土岗上。这些房子都是学员和工人一起,用松杂木和毛竹架起来的茅草房。学员在这里以石头作课凳,木板作课桌,几块竹片铺成床。当年4月1日学校就正式开学了。校长初为毛泽东,后为瞿秋白。苏大“以造就苏维埃建设的各项高级干部为任务”(《苏维埃大学简章》),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训练,就是题中应有之义。诚如时为中共中央局常委兼中宣部部长、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主席的张闻天,在苏大开学典礼上所言:苏大学生应当学习领导广大的工农劳苦群众,进行一切战争动员工作,来帮助战争;应该学习改善群众生活问题,学习怎样去保护工人农民的日常利益;应该学习怎样管理苏维埃政权,怎样管理自己的国家。“这些课程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苏维埃大学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实际课程教育学生,希望学生同志努力加紧学习”。*《国立沈泽民苏维埃大学开学志盛》,《红色中华》1934年4月3日,第3版。除正规党校外,中央苏区举办了流动党校——党员流动训练班。其课程有“党员须知”、“支部工作”、“群众工作”等,也有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

(二)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苏区中央局关于在各地组织内成立公开的、例如马克思主义研究会那样的学术组织的要求,很快产生了效果。1933年4月9日,在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第二次学术讲演会上,张闻天讲演毕,即提议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当由全体出席同志一致赞成,正式成立,并选出理事会及正副学术书记。该会宗旨,就在于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思想上为共产国际与中共中央的总路线而斗争”。*《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成立》,《红色中华》1933年4月14日,第3版。研究会的入会手续很简单,凡党员、团员、工会会员或苏维埃工作人员,愿意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只要经过该会会员二人介绍,便可加入。1933年11月15日,在该研究会下还成立了文化研究组,主要侧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创作问题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成立后,积极开展学术活动,除研究理论与实际问题外,还经常举行公开的学术讲演。当年4月16日,该会假全总中央执行局机关举行了第一次学术讲演,由唐开元主讲《劳动法》。5月14日,又在红军俱乐部举行了第二次学术讲演,由博古主讲《目前红军建设中的几个基本问题》。此后,还多次举行过不同主题的学术讲演。每次讲演除公开登报通知会员出席,还欢迎各机关同志自由踊跃参加。“自赤色首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成立以来,普遍地引起了苏区的同志一种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热潮”。*《马克斯主义研究会江西分会成立了》,《红色中华》1933年6月29日,第4版。中央苏区各地各级机关及红军中机关纷纷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组织,成为赤色首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总会之分会。1933年6月18日,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江西分会成立,初有会员数十人,继续报名入会的还异常踊跃。江西分会的学术活动计划略如总会:以机关为单位划分小组,会前或会后分组讨论;每月开全体讨论会两次;请名人演讲。7月2日,他们便召开了第一次学术讨论会。为加强对各地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领导与管理,更好地发挥它们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中的作用,1933年8月10日,中央组织局致信各党部提出:“为着深造中央一级省县一级工作人员的思想与理论,各机关内[应]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分会,在马克思主义研究总会领导之下,经常有系统的研究马克思主义,讨论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中央责成马克思主义研究总会规定具体实际的领导方式”。*《中央组织局关于党内教育计划致各级党部的信》(1933年8月10日),《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资料文库·党的系统(4)》,第2745页。在同一信中,中央组织局根据目前苏区党的实际情形,初步要求各机关内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分会,每星期上课一次(或用讨论会的方式),每月4次,每两个月完成一种科目,以6个月为一周期,每一周期完成3种科目。第一周期科目为:1.共产国际纲领;2.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3.俄国党史与列宁主义。这3种科目的教授大纲与参考材料及其他临时研究问题材料,均由马克思主义研究总会分期供给。加入了马克思主义研究分会而文化程度不够的,统统先入列宁室学习。列宁室不单是各机关的识字读报唱歌的初步教育组织,而且是马克思主义研究分会的一个附属组织。所有这些举措为中央苏区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打下了宽广深厚的群众基础,造就了浓烈持久的研究氛围。

马克思主义研究总会及各分会,聚集了众多富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人才,他们在这些学术团体组织的讲演、座谈、翻译、编书等活动中,发挥了中坚作用,有力地带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传播及理论建设。如博古除上述讲演外,还于1933年11月7日,讲演了《十月革命的经验与教训》;1934年7月8日,讲演了《为着实现武装民众的民族革命战争,中国共产党做了什么和将做些什么?》。张闻天也于1933年12月3日,讲演了《广州公社》;1934年9月2日,讲演了《战争与青年》。值得指出的是,几乎每次公开讲演的消息都在《红色中华》报上预告了,这表明中央苏区党和政府对群众性学术组织高度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极为关注和支持。

(三)编印发行马列著作及普及读物(含报刊)

中央苏区党、政、军、群各系统,都设有自己的编审、出版及发行机构,它们除编辑出版适应各自职能要求的报刊、书籍和各式宣传品外,还承担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及其研究成果、辅导读物的翻译、编辑与出版发行任务。从而给中央苏区机关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以有力的保障。

中共中央局(中共中央)内设党报编辑委员会,由张闻天兼任主任。党报委员会下设编辑部,负责中央机关报《斗争》的编辑出版。《斗争》为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做了大量工作。一是选登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如斯大林的《列宁和联合中农问题》、《应当使集体农民变成小康者》;列宁的《新的任务与新的力量》、《列宁论共产主义的教育》、《关于战胜高尔洽克给工人农民的一封信》、《怎样组织竞赛》、《在斯伟德洛夫大学的演说》;马克思的《中国革命与欧洲革命》;恩格斯的《波斯与中国》等。此外,还有共产国际一些负责人就某个问题所作的马克思主义解释。二是发表中共中央和苏区中央局领导人诠释马克思主义,或结合中国实践运用马克思主义对实际问题进行理论说明的论文。身为中共中央主管宣传工作的张闻天,在《斗争》各期上发表了《关于新的领导方式》、《五一节与<劳动法>的检阅》、《论苏维埃经济发展的前途》、《苏维埃政权下的阶级斗争》、《关于我们的报纸》、《反对小资产阶级的极左主义》等。这些文章以马列主义为立论基石,引经据典,对中国革命的具体问题进行富有创见的论述,并提出了正确的解决之道。博古、任弼时、陈云、毛泽东、罗迈、杨尚昆、吴亮平等,也在《斗争》发表了较多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批判反马克思列宁主义观点的文章。

先为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后为党、政、工、团中央机关报的《红色中华》报,以及全总苏区中央执行局机关报《苏区工人》,少共苏区中央局机关报《青年实话》,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主办的《红星报》等中央苏区出版的报刊,如《斗争》一样,也都为宣传、研究、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做了大量工作。苏区中央局及其下设宣传部曾组织翻译出版列宁和斯大林著作,如《国家与革命》、《列宁主义问题》等。还编辑出版了《马克思主义与列宁主义》一书,收录吴亮平等领导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的论述。临时中央政府辖下的中央出版局,兼具出版发行的管理及业务职能。该局出版发行的马列主义文献有: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列宁的《三个国际》、《关于我们的组织任务》、《二月革命至十月革命》、《无产阶级革命与叛徒考茨基》、《第一国际到第三国际》、《“左”派幼稚病》、《两种策略》;斯大林的《列宁主义问题》、《为列宁主义化而斗争》、《斯大林同志论反对派》等。隶属于少共苏区中央局的青年实话编辑委员会,出版发行了斯大林著《列宁主义概论》、《斯大林论列宁》。中国工农红军学校出版社编辑(翻译)出版了《为列宁主义的胜利与党的布尔什维克化而斗争》,以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编审处由教育长董必武兼任负责人,主持苏区政治理论书籍和教材的编写、审定与出版工作。曾出版《共产党宣言》、《列宁主义问题》、《论清党》以及张闻天的《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等书籍。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总会)设有编译部,负责马列主义著作的编辑、翻译和出版事宜。曾出版《共产党宣言(雇佣劳动与资本)》及张闻天的《中国经济之性质问题研究》等书籍。

以上各家编辑出版的马列主义著作和普及读物,既是中央苏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内容之一,又保障和促进了中央苏区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

为使中央苏区编辑、出版的报刊、书籍、小册子等印刷品,既能满足各级党部、团部及红军中各级政治部学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党的方针政策策略的需要,又能扩大党的政治影响并减少浪费,中共苏区中央局曾就发行工作专门发出第8号通知(1932年6月15日)。通知要求各地随时将区、乡对印刷品的实际需要量告诉中央局,以便临时增减。同时对以后印刷品的发行作了一些原则规定,如每种小册子及书报等,除对内的(《党的建设》等)以外,一律定价出售;每种书报除赠送一部分外,均须卖钱;铅印的小册子,地方赠送到区,红军赠送到团;油印品一般的发到支部、军中的连,特别的发到区及军队中的团;供参考用的理论书籍赠送到县、军队中到团;《党的建设》(《斗争》前身之一)赠送到支部、军队中的连;宣传品如传单等,照《党的建设》多发一倍。*《中央通知第8号——关于发行工作问题》(1932年6月15日),《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资料文库·党的系统(3)》,第2205-2206页。应当说,搞好印刷品的准确发行,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中央苏区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中的一个环节。

中央苏区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是在中共成立不过十来年,又是在土地革命战争环境下进行的。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中共的理论取向、理论阐释首先要服从共产国际,当然政治上和组织上更要服从共产国际。加上其时参与这项建设的主体,除少部分知识分子外,多为文化、理论水平都不高的工农兵。就是在这样的主客观条件下,这项建设还是有许多值得称道的地方。

首先,这项建设一直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得到各方面的积极支持,以及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的热情参与。因而得以广泛、深入、持久进行,取得一定成效。

其次,这项建设从实际出发,采取顶层设计、分层实施的办法,有差别地推进,效果实在。党中央对这项建设进行总体规划,提出总的要求,这就是顶层设计。分别根据不同情况,提出不同要求,作出不同安排,便是分层实施。考虑到学员的文化、理论、政策水平高低不一,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还有苏维埃大学、红军大学)将学员分别纳入普通班、中级班和高级班学习。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也把文化水平低的会员,先编至列宁室“预热”。对高中级干部则要求加强自学,并指导、辅导一般干部的学习。

再次,这项建设倡导公开讨论,让道理愈辩愈明;强调与实际斗争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革命实践,又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党校和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经常以讨论进行教学与学术交流。《斗争》、《红色中华》、《苏区工人》、《青年实话》等报刊,都曾就某些理论或实际问题,发表不同观点的文章。博古、张闻天、刘少奇、陈云、毛泽东等领导人,都利用过公开信、报告会、议论文等方式,参与对某些理论或实际问题的讨论。这样的公开讨论,有助于以点带面、面对面进行观点交流、思想碰撞,从而纠正错误认识、提高理论水平。与此同时,中央苏区的这项建设强调理论联系实际。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苏维埃大学的学员,都有安排一定时间参加地方上的各项中心工作,如扩红、征粮、查田等。1933年7月,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高级班停课一个月,分到会昌筠门岭实习,协助边区前线工作。实习结束后,副校长董必武总结实习有三大收获:帮助了边区对敌斗争,锻炼了独立工作能力,密切了与工农群众的感情。学员反映:学得了活生生的马列主义。*肖锋:《十年百战亲历记》,第100页。

中央苏区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因此取得了可观的成绩:一是在机关单位内造成了一种自觉、主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风气,并且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二是锻炼、锤炼了一支具有很高水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这支队伍的成员后来成了延安时期,以至建国后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理论骨干。如毛泽东、刘少奇、陈云、张闻天、博古、吴亮平、成仿吾,等等。三是迅速提高了中央苏区众多党员、干部和群众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初步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武器,推进了党的思想革命化、科学化和群众化。

1933年6月14日,在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新苏区班学生的毕业典礼上,典礼主席团致开幕词指出,这是“新苏区和边区的同志在有系统的学习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以后要回去领导千百万工农群众为党的积极进攻路线而斗争的日子”。经过短短两个多月的紧张学习,他们“已经了解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我们相信他们将运用战斗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到实际斗争中去,领导千百万工农劳动群众为苏维埃政权而奋斗到底”。毕业生代表讲话时表示:“我们应该把三个月来学习得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去武装边区广大的工农群众,开展与深入阶级斗争,并领导他们积极参加民族革命战争……”*《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新苏区班的毕业典礼》,《红色中华》1933年6月20日,第4版。曾经在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高级班学习的肖锋,后来回顾他在校学习的收获时也说道:“打开了学习马列主义的大门,向老师、同学和校外广大工农群众学到了阶级斗争的知识。尤其是毛泽东、朱总司令、张闻天、董老、徐老等首长的讲课,对我教育很大。毛主席倡导的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注意阶级分析,注意调查研究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和作风,是我一辈子学习的榜样。”*肖锋:《十年百战亲历记》,第103-104页。

虽然如此,我们也不必讳言,在中央苏区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中,由于中共高层一些负责人教条主义地理解、执行共产国际脱离中国革命实际的判断、指导,教条主义地吸收、搬运苏联革命与建设的经验,乃至生吞活剥某些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词句,而又没能充分听取别人的意见,这项建设未能尽如人意,达到预期效果。例如,此时没有较多的有广泛影响的马列主义研究专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尚未充分启动。又如,一度愈演愈烈的“左”倾错误,却是偏离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结果(当然,其时犯“左”倾错误的原因并不仅此一端)。另一方面,也的确在一些实际工作者中存在看重实际经验、而轻视理论修养的现象,给这项建设造成一定阻力。然而,不管怎样,中央苏区的这项理论建设,依然是中共历史上空前壮丽、厚重的一页,它对于党的建设、尤其是思想建设的作用与影响,是不可磨灭的。

责任编辑:李佳佳

The Construction of Marxist Theory of Communist Party in Central Soviet

Cao Chunrong

Abstract:The central soviet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Marxist theory , which was considered as a must by the Communist International and central soviet from the experience of revolution struggles. The leading party members at all levels take full advantage of the governing condition, the specialty of the leadership and the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o stimulate the enthusiasm of the cadre and the masses, establish Marxist communist school, set up Marxist seminars, and compile Marxist articles etc.Great achievements have been obtained through extensive, profound and incessant effort for construction of Marxist theory.

Key words: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entral Soviet; Marxism; construction of theory

DOI:10.16623/j.cnki.36-1341/c.2016.01.006

作者简介:曹春荣,男,中共瑞金市委党史办原副主任、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任弼时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江西瑞金342500)

猜你喜欢

中央苏区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做好革命老区中央苏区脱贫奔小康工作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新时期学习中央苏区精神内涵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