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筷记
2016-02-03广豪
文 广豪
碗筷记
文广豪
我一直以为拙政园是明代传下的宝贝,原汁原味。
可是有一天,我猛然发现如今拙政园的八十三亩面积中,能够上晚清建筑的也还不到一半,不单单明代遗存无迹可寻,就连拙政园的大门和部分假山都是当代人汪星伯所为。可是,让我困惑的是,为什么汪先生的园子能恢复得那么妥妥当当,他见过明代的拙政园?
苏州有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就是传承,但是比传承还要难以逾越的一个话题,就是真迹在哪里?不管你一代代的苏州人怎么谈自己是取法前人,怎么原汁原味,但是如果你不能对这个提问拿出一个让人信服的回答,我觉得,心里真的有点虚。
时到今日,牵记这个话题的人越来越多。古城保护,旧时江南,应该规划优先还是记忆优先;非遗头牌,什么是原汁原味的昆曲,应该传承的何时风范;甚至什么是真正的苏帮菜,什么是乾隆眼里的苏宴,应该是大内记载优先还是祖辈在灶间的身手优先。谁也不是古人,谁也没见过那些东西在几百上千年前的模样,于是,寻找真迹变成了一个见仁见智的话题,有时候还像“赛宝大会”。
很多时候,阵仗摆好,几个回合杀过,很无奈地发现大家处境都很尴尬,不论是考据派、实操派,或者是和稀泥派。原汁原味,从什么时候算起?规规矩矩,谁的规矩靠谱?唐宋元明清,从文字中体悟真迹,犹如草船浮海。从口传心授里寻找真迹,但大千世界,记忆各异。而且,民国之老人已经罕见,老祖宗们更是法帖难寻。所以这些个话题有着共同的困惑。打个比方,做道菜,凭着宗师们留下的菜谱为主,怕的是古今领悟有别,地气不接。靠爷爷们留下的手艺为主,怕的是墨守成规,只能呆在博物馆。
苏州就像乾隆爷空着的紫檀桌,十万火急寻找江南巧手,原汁原味的苏造在哪里,爷等菜下饭。乾隆真是懂事理的人,我也觉得,原汁原味,这个道理还在民间。
都说城市是生活的容器,苏州就是一只碗,保护和发展就像家家的碗筷,天天要用。碗不离筷,筷不离碗。端起碗吃饭,放下筷子骂娘。拿碗捏筷才能吃饱肚子。拿大家都能理解的话来讲,碗是苏州的世界观,筷子是苏州的方法论。你得承接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世界观,有了这个世界观,才可能配上使得上劲的方法论。碗,是苏州这百年老汤的方圆和尺度,筷子,是生活的技巧和符号。所以,苏州人为什么能烧得一手好菜,苏州的匠人能造得了紫禁城,那说白了,是碗筷里的心思啊。
我感觉汪星伯不单是园艺家、中医家还是美食家,因为他有一副好碗筷。你不知道几加几等于几,但是你知道一加一等于二,你知道了这个道理,就可以学以日进,追根溯源。就像汪星伯没见过文征明设计的拙政园,但是汪星伯知道文征明是怎么端碗的,他端碗的角度可以推测他捏筷子的方法,一茶一坐,一碗一筷,所以拙政园的大门即便没依着文征明的原貌,那也是通了他的心思了,更何况,那里本就不是原来的大门。
那么传承这个事呢,我觉得我们就是要找到一个文化面对世界的思维原点,找到了根,我们就可以知道它的方法论,也知道了它的内外、深浅和收放。找到了这些密码,找出了规律,我们才能回答,真迹不在,但真意在。
苏州真好,游荡在苏州,游荡在前人留下的密码里。一切和我讨论传承这个话题的哥们,请放下碗筷,先去寻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