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18世纪美声唱法五大学派的教学特点

2016-02-03

黄河之声 2016年3期
关键词:教学特点美声唱法

魏 松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 404120)



论18世纪美声唱法五大学派的教学特点

魏 松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 404120)

摘 要:美声唱法是17世纪以来兴起的一种新的歌唱方法,推进了欧洲乃至世界声乐演唱方法的创新和声乐教育理论体系的形成。本文从美声唱法五大学派的形成、成就和教学特点来进行论述。

关键词:十八世纪;美声唱法;五大学派;教学特点

16世纪世俗歌曲和宗教歌曲的兴起,为17-18世纪美声唱法声乐教育奠定了基础,为歌剧舞台表演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支持,培养出大批美声唱法的歌唱家和声乐教育家,使歌剧艺术和其它声乐演唱艺术蓬勃发展,形成了新的声乐教育思想和理论体系,五个不同的声乐发展阶段自成流派,开创了美声唱法教育教学新理念。

一、卡奇尼声乐学派及其教学特点分析

卡奇尼是美声唱法原始学派的创始人。他是一名歌唱家、歌剧作曲家和美声唱法声乐教育家,又是美声唱法的先行者和演唱、教学的实践者,开创的美声唱法在声乐领域独树一帜,创造了新的歌唱方法和教育教学训练规则,其声乐理论专著《新音乐》成就了他辉煌的一生。

在《新音乐》一书中论证了美声唱法的原则性和训练方法,体现了他的声乐教育方法和特点。一是要求发声练习时要以开放性母音“a”字开始练起,接着练唱闭合母音“wu”和“yi”;强调歌唱时重视母音的清楚、纯正和音准问题;要求要从中声区开始练声,逐步向低高声区过渡;注重声音渐强和渐弱相结合训练的方法,力度要在训练中自然加大等;二是要求准确理解和表达歌词内涵,尤其是宣叙调的歌词要唱清楚;主张长期学习固定唱名法,培养声音的灵活性,多做颤音、装饰音和八度音等技巧练习;强调训练时不用乐器,培养音高、音程概念等;三是开始声区划分,认为由胸声区和头声区两部分组成,归纳了美声唱法起始阶段的研究成果和教学特点。

二、托西声乐学派及其教学特点分析

托西是一位很有影响的歌唱家和声乐教育家,是卡奇尼的继承者,17世纪在英国从事声乐教育,18世纪初在意大利维也纳担任宫廷作曲,发表《华丽唱法的经验》一书,被誉为当时声乐界最具权威的美声唱法经典著作。

托西认为美声唱法的基本原则是要有悦耳圆润的音质、从下至上均匀的音阶、优美的声调。注重情感的表达方法、抑扬顿挫的声音、纯净的元音、精通装饰音和修饰法、有即兴歌唱的创造力。其特点如下:强调咏叹调的即兴演唱能力和激发歌唱家的创作欲望,发挥了歌唱技巧和嗓音的优势;注重宣叙调作为一种基本功训练,把宣叙调分为教堂、剧院和室内三种演唱形式,要求教师依据宣叙调的思想内容对学生进行指导;重视教学语言和教学耐心,体现了他高尚的责任感和严谨的教学态度。

三、博洛尼亚歌唱学派及其教学特点分析

博洛尼亚歌唱学派继承了托西的声乐理论思想。皮斯托奇和贝那奇是师生关系,他们是当时著名的歌唱家和声乐教育家,是该学派的创立者。皮斯托奇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歌唱家,建立了博洛尼亚音乐学校,创立了世界最早的按年级教学的正规声乐教育机构,是托西教学原则和方法的实践者,主张有乐器效果的歌唱技巧。

贝那奇是一位杰出的男性女中音歌剧演唱家,成功地运用歌唱的高超技巧,尤其是花腔式的发声歌唱技巧和装饰音、颤音的演唱,声音清澈而婉转,快捷而细腻,成为热捧的“歌王”。曾在意大利从事歌唱教学,继承和发扬了皮斯托奇的歌唱原则,发明了“快速花音唱法”,开创了新的教学理念。

四、古典意大利歌唱学派极其教学特点分析

古典意大利歌唱学派的主要代表是尼科罗·波波拉,他是18世纪著名的声乐教育家,建立了一所出色的歌唱学校,先后被聘为德拉皮欧塔音乐学校校长,德累斯顿的宫廷乐队指挥和欧诺菲奥音乐学院院长,主要从事声乐教育,培养了像海顿、莫扎特这样的音乐家,足迹遍及整个欧洲。

波拉拉的教育成果举世公认,创作的歌剧把华丽而高难度的技巧推向极致,继承和发展了托西的声乐教学原则和方法;他强调情感在演唱中的作用,重视对宣叙调的训练,注重声音的柔韧性和气息的控制力。他对声乐基础训练要求严格,主张声音练习曲简单和重复练习,重在实用有效。他的声乐教育体系被誉为“古典意大利歌唱学派”,其先进的教学经验和做法至今还在沿用。

五、曼奇尼歌唱学派及其教学特点分析

曼奇尼是18世纪最后一位杰出的声乐教育家,在维也纳宫廷从事声乐艺术研究和声乐教学长达15年。1774年出版的《关于歌唱修饰艺术的实践意见》一书是他一生最辉煌的成绩。这是一部关于美声唱法的重要著作,继承了曼奇尼和波波拉的声乐教育思想,比较完整地总结和归纳了美声唱法的新经验,成为声乐教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他继承了头声区(假声)和胸声区两个声区的人声划分,强调按照“自然趋势”唱得协调统一;认为母音的训练和良好的口腔状态是歌唱艺术最重要的基础;强调示范,减少说教,增强效果;要求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给学生耐心讲解分析清楚,让学生通过实践来体验不同口型所形成的不同声音共鸣色彩;主张歌唱时面部始终保持微笑状态,其状态根据不同的母音各异,口型随之变化;要求歌唱时头部姿势正直自然,发声器官柔韧和放松;保持正确的胸腔姿势,让发声自然、喉腔柔顺;强调各个器官协调一致的重要性,重视不协调对歌唱的破坏性;认为声音训练要顺应自然发展,逐步消除粗糙、尖利和不纯的声音,形成清纯甜美的嗓音;注重“长音练习”和“开始音时,口腔要微微张开,让声音变得甜美柔和,然后慢慢增强力度”;在练声时多选择平均的、稳定的练声曲;他认为“歌唱艺术最扣人心弦的是优美华丽,强调颤音是最重要的装饰音”;建议学生每天坚持大声朗读一篇诗篇,并配上感情动作,对声音和形体去表达与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简介:魏松(1972-),男,重庆市云阳人,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教学特点美声唱法
美声唱法多元化发展的思考
研究美声唱法发展史对美声学习的启示
民族声乐教学受美声唱法的影响分析
当代美声唱法教学多元化模式的思考
论美声唱法对我国民族声乐教学的影响探讨
美声唱法在中国“本土化”发展的研究
提高高校声乐教学形式与方法探析
生物工艺实验教学特点
小学英语教学
基于数控机床联网后教学特点的研究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