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4-2016中国媒体融合创新报告

2016-02-03魏玉山

传媒 2016年17期
关键词:客户端传统媒体广播

文/魏玉山

2014-2016中国媒体融合创新报告

文/魏玉山

近两年我国媒介融合所呈现出的特点:媒体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技术在推动媒体融合过程中的作用愈益凸显;“两微一端”成为媒介融合的主流产品,并逐渐向“三微一端”迈进;跨界合作成为媒介融合的新常态;“反向融合”和 “倒融合”成为媒介融合过程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

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对新形势下如何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做出了具体部署。《意见》指出,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部署、推进宣传文化领域改革创新的一项重要任务,是适应媒体格局深刻变化、提升主流媒体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和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举措。通过融合发展,使我们的主流媒体科学运用先进传播技术,增强信息生产和服务能力,更好地传播党和政府声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信息需求。

两年来,在《意见》的指引和推动下,我国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不断向纵深推进,并呈现出一些鲜明的特点,涌现出一批优秀的融合创新案例。

近两年我国媒介融合所呈现出的特点

媒体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新政频出,从政策层面推动媒体融合,同时增加了相应的财政投入。2014年8月18日,《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出台,在政策层面为媒体融合发展明确了方向,2014年也因此被称为“媒体融合元年”。之后,相关部门纷纷落实中央要求,出台了一系列融合文件,制定了一系列融合措施。如2014年8月28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授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工作的通知》;2014年10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台了《深化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实施方案》;2015年4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2015年4月,国家版权局印发了《关于规范网络转载版权秩序的通知》,从9个方面对网络转载进行了规范;2015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三网融合推广方案》和《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2016年7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意见》的通知。两年间一系列新政陆续出台,表明中央和管理部门对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决心和力度是空前的。

与此同时,国家对媒体融合方面的财政支持力度大大增强。据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数据,近些年来,各级财政对文化事业投入的力度逐年加大、增速很快。2014年,全国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达到了2753亿元,比2011年增加860亿元。近年来,中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累计支持新闻出版项目近千个,资助金额超过76亿元。仅2014年,新闻出版项目就获得21亿元的支持,其中新闻出版数字化转型升级、绿色印刷、实体书店被列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方向。

技术在推动媒体融合过程中的作用愈益凸显,并倒逼媒体融合落到实处。互联网时代,技术成为媒体融合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重要环节,技术的进步为媒体融合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支持。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通信、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等技术被广泛传播和应用,原有的新闻生产方式、媒体运营方式和营销手段等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例如,大数据的运用,使越来越多的新闻可以用量化和可视化的形式来表现,从而使新闻报道形式发生了全新的变革,这也为饱受冲击的传统媒体带来了活力。“机器人记者”的出现,更是借助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技术优势,在对记者地位形成挑战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倒逼着传媒产业的改革和创新。虚拟现实技术对媒介融合来说,也是一次不容错过的绝好机会,它不仅在媒体报道和广告制作方面的价值与优势明显,而且也将带来媒体消费方式的革命性变革。传媒业与4G移动通信技术的结合,大大推动了网络视频业务的发展。物联网更是打破了不同媒介的界限,把媒介融合向纵深推进。

“两微一端”成为媒介融合的主流产品,并逐渐向“三微一端”迈进,成为传统媒体进军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主要端口。2014年以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孕育和产生了大量新媒体产品,其中,“两微一端”(由微博、微信和客户端)成为颇受关注的主流产品,尤其是新闻客户端,不少传统媒体以此为依托和转型突破口,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值得一提的是,进入2015年,随着4G网络的快速发展和WIFI的普及,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微视频发展如火如荼,“两微一端”逐渐向“三微一端”迈进。

在微博领域,截至2015年8月15日,《人民日报》法人微博在人民网、新浪网、腾讯网三大平台上的“粉丝”总量高达6800余万。新华社新华视点、《中国日报》《每日经济新闻》《新闻晨报》《新京报》等报纸新浪官微分别拥有1625万、1095万、1813万、1933万、1229万千万级“粉丝”数量。

在微信领域,2015年2月,人民网研究院发布《2014中国媒体移动传播指数报告》。在报告统计的200家报纸、137家杂志样本中,微信入驻率分别为93.5%和87.6%,其中都市报的入驻率高达100%。

在微视频领域,人民网新媒体智库发布的《2015年中国网络视频产业生态发展报告》指出,无论是助推“互联网+”经济,还是独特的舆论影响力,抑或是产业发展空间,微视频正在成为越来越独立的媒介形态。2015年,天津港爆炸、“9·3”大阅兵等各类微视频刷屏社交媒体,并持续发力,成为影响社会舆论的重要因素。

在新闻客户端领域,根据世纪华文MBR数据,2014年媒体App类别以高达55366998次的下载量,成为用户新宠。截至2015年6月28日零时,新华社客户端总下载量达到5204万。人民日报客户端上线一年,用户数持续攀升,截至2015年6月,自主下载量突破4500万,活跃度维持在较高水平。

与此同时,一些地方报业集团推出的具有各自特色的媒体客户端也受到用户追捧。“上海观察”“澎湃新闻”“界面”作为上海报业集团成立后重点研发的三项新媒体产品,自推出便引发了业界和学界的普遍关注。此外,青岛报业传媒集团、浙报集团、成都传媒集团、南方报业集团等都纷纷推出自己的主流新闻媒体矩阵产品,全方位打通了移动互联时代的新闻入口。

跨界合作成为媒介融合的新常态。融合代表着开放和包容,代表着优势资源的整合,因此,在媒介融合过程中,跨界合作成为一种必然选择。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在受到不同程度冲击的同时,也在积极寻求跨界合作,以期能够实现共赢。在传统媒体与影视、金融、游戏、科技等领域的各种跨界合作中,其表现最为突出的是与掌握着渠道资源的通信运营商和拥有技术实力的网络技术公司的跨界合作。

2014年11月5日,广东卫视与互联网公司酷云互动达成战略合作。酷云互动通过“广东卫视看点”帮助广东卫视打造手机应用,还通过大数据平台监测为广东卫视提供海量的用户收视数据,以便更加了解用户需求。2014年12月,央视与中国移动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建设4G视频传播中心,全面开展4G业务合作。2015年8月21日,由《深圳晚报》和ZAKER移动客户端合作共同开发运营的深圳版ZAKER上线,截至2015年7月底,ZAKER已累积超1.4亿用户,深圳地区在没有任何垂直服务的情况下已拥有超300万用户。2015年10月8日,人民日报社与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云计算、大数据、舆情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

“反向融合”和“倒融合”成为媒介融合过程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媒介融合是从传统媒体的立场出发,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但2015年之后,出现了“反向融合”和“倒融合”的现象,即由互联网企业发起的针对传统媒体的收购与兼并,其本质是因为互联网企业在资金、技术、用户、市场数据等层面已经掌握了融合的主动权,传统媒体逐渐成为互联网巨头们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据相关报道统计,阿里巴巴在近两年已经收购或者入股25家媒体,包括《京华时报》《北京青年报》《第一财经日报》《第一财经周刊》《博客天下》《财经天下》《商业评论》《南华早报》等。

这种“反向融合”和“倒融合”,有利于发挥互联网企业所具有的资金、技术、用户等方面的优势,同时也将更加有利于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融合格局。但这种融合对我国传媒制度的影响,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

2014-2016全国广电媒体融合创新案例20佳

本次推选由第十一届中国传媒年会组委会组织,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经过自行申报、网络公开投票,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中国传媒大学等单位专家匿名评审,最终推选出“2014-2016全国广电媒体融合创新案例20佳”。本次推选以广电媒体媒介融合项目和节目为限定,并以项目和节目的可推广性、可示范性为推荐重点,希望能以此对中国广电媒体的融合发展产生一定的借鉴和推广价值,并产生积极的示范效应。

1.“央视新闻”客户端

推荐单位:中央电视台央视网

入选理由:“央视新闻”客户端是央视网深化“台网融合一体化”发展,与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于2013年7月23日联合推出的新闻客户端产品。该客户端以央视权威、独家、海量的新闻报道资源为基础,注重内容更新、功能完善、交互设计、用户体验、技术研发、运营推广等方面的建设,特别发挥视频优势,为用户提供“看得见的新闻”。经过三年的探索与运营,“央视新闻”客户端不断优化升级,积极结合H5等技术手段不断尝试创新,提升客户端及微视频传播的有效性和阅读趣味性,稳步提升产品用户覆盖率。

2.“北京时间”新闻视频直播平台

推荐单位:北京电视台

入选理由:2016年4月12日“北京时间”正式上线。“北京时间”是由奇虎360与北京电视台合办的新媒体,该产品主打新闻视频直播功能,就像是视频版的“今日头条”,依托其强大的推荐引擎与专业的媒体人团队为用户实时呈现最具价值的新鲜资讯。“北京时间”主打原创新闻,内容源由媒体记者提供,通过媒体联盟形成一个“云记者平台”,是一个众筹的互联网新闻形式,并在生产过程互联网化、产品形态直播化、用户体验互动化方面进行深度探索。

3.“触电”全媒体项目

推荐单位:广东广播电视台

入选理由:2016年2月28日,广东广播电视台全媒体重点项目“触电”启动,并与移动互联网阅读平台ZAKER展开合作,在ZAKER上线“触电”频道。“触电”全媒体重点项目将着力实现“一个平台、多个端口”的融媒体生产流程,对内整合挖潜,对外强强合作,占领新媒体领域的舆论高地。近期将推出两款移动端的产品,一个是触电APP,另一个是ZAKER触电频道。即将推出的触电APP,是一款基于数据挖掘和海量广电资源的视频资讯推荐引擎产品,用于解决用户在海量视频资讯中实现个性化精准推送的需求,将打造成领先级视频资讯客户端。

4.看看新闻Knews

推荐单位:上海广播电视台

入选理由:2016年初,上海广播电视台对SMG新闻业务板块进行重组,将原电视新闻中心、外语中心、看看新闻网进行整合,组建成立台直属的融媒体中心。“看看新闻Knews”2016年6月7日上线,是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在“深度融合、整体转型”战略布局下重点打造的一款新闻产品,它不仅拥有一条面向海内外的24小时持续更新的互联网视频新闻流“Knews24”,还拥有一个以“原创+短视频聚合”为特性的新闻客户端。该产品以“新闻”为核心竞争力,以网络信息聚合作为支撑,着力打造海内外最优质的以原创视频新闻为核心竞争力的融媒体新闻IP。

5.阿基米德FM

推荐单位:上海广播电视台

入选理由:“阿基米德FM”为全球用户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高品质广播节目个性化推荐服务,内容覆盖新闻、音乐、财经、外语、亲子等16种类型,具有包括收听、互动、图文直播、积分、打赏等在内的多个功能。目前,用户已经覆盖了全国所有省市及全球96个国家和地区,部分节目保持很高的活跃度,“粉丝”破万的社区近50个。阿基米德FM在拓展自身市场的同时,也帮助当地的广播电台拥抱新媒体,在用数据指导生产内容、转变商业模式等方面做了有益尝试。

6.长江云移动政务新媒体平台

推荐单位:湖北广播电视台

入选理由:长江云平台是全国首个将政务信息公开与移动政务平台、舆论引导与意识形态管理平台、社会治理与智慧民生服务平台三者融为一体的“政务+新闻+服务”的新型媒体平台,被同行称为“湖北模式”。长江云平台具备三大创新能力:一是能够大规模快速定制移动客户端,发布省市县各级新闻和政务信息,聚合微博微信账号,提供公共服务入口;二是实现全省“两微一端”内容生产的共享互通,形成湖北省新媒体内容的“云稿库”,打造湖北省信息生产和汇聚的“中央厨房”;三是通过全平台“一键推稿”和“一键删除”功能,实现实时信息管控。

7.大象融媒“新闻岛”

推荐单位:河南大象融媒体集团有限公司

入选理由:2016年4月13日,大象融媒“新闻岛”上线,该产品是基于融媒云和大数据的技术运用,以“新闻指挥台”为核心的放射型全开放式格局,旗下各媒体在此实现“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端传播”。目前,大象融媒“新闻岛”已初步构建了“4+4+1”的现代立体化媒介产品传播矩阵,即报纸、杂志、广播、电视4种传统媒介形态,网络、微博、微信、客户端4种新媒体形态,外加服务于“一带一路”在全球156个国家落地的航空港卫视。“新闻岛”不仅是一个跨媒体融合生产的编辑部,同时也是一个24小时全天候新闻发布中心,根据数据监测实现再生产与再发布,培育发展了猛犸新闻等移动端业务,探索了媒体融合发展集团化运营的路径。

8.“看度”系列媒体融合产品集群

推荐单位:成都市广播电视台

入选理由:2014年10月31日“看度”上线。“看度”系列媒体融合产品集群以内容、服务、互动为三大着力点,为用户提供最及时的要闻发布、最权威的应急引导、最热点的民声汇聚和最贴心的公共服务,成为集智慧城市和“城市入口”于一体的新型城市公共服务移动客户端,是成都移动互联网主流媒体和成都市推进“媒体融合”及“互联网+”战略的拳头型产品。截至2016年6月30日,“看度”客户端累计下载用户数达221.8万余人,注册用户数达101.3万余人,近一月日均活跃用户数22万人左右,日均点击量(PV)260万左右。用户人群不仅遍布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还包括美国、加拿大、日本等10余个海外国家。

9.E摇到底

推荐单位:安徽广播电视台

入选理由:“TV 摇摇乐”上线两年多来,每日活跃用户4~5万人左右,同时在技术上不断升级改善,从1.0版本到3.0版本,从最开始的手机娱乐加新闻模式,发展到目前“全媒体记者报道”+“活动”+“新闻随时更新模式”的运行模式。“TV摇摇乐”的运营过程也是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下,传统电视媒体运用“互联网+电视”最强有力的证明,它的诞生让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辅相成,形成“大屏带小屏,小屏助大屏”的格局。于2016年1月4日正式开播的《E摇到底》,更是借助“TV摇摇乐”的百万用户群,打造出的一个全媒体新闻社区。

10.“微啵云”跨媒体交互平台

推荐单位:江苏人民广播电台

入选理由:江苏广播围绕广播行业特色以及“痛点”,以新技术为驱动,将新媒体的交互价值和用户价值,转化到传统媒体平台;同时又将传统媒体的品牌资源和内容资源,转化到新媒体平台,自主研发了“微啵云”跨媒体交互运营平台。该平台包含多账号运营管理系统、节目交互系统、互动营销系统三大子系统,聚合江苏本地360万微信“粉丝”,每天产生数以万条的互动消息,成为江苏本地最活跃的微信社群,平台上6大类型的21款插件,全线将听众转化用户,使广播成为移动互联网的入口。

11.河北广电IPTV集成播控平台

推荐单位:河北广播电视台

入选理由:“河北广电IPTV集成播控平台”是河北广播电视台顺应国家三网融合、媒体融合与“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和战略部署,全面整合IPTV、互联网电视、手机电视、公共文化多媒体中心等多个业务,通过全新设计研发,升级成为基于“一云多屏”概念的新一代云媒体融合平台。该平台包含内容生产系统、安全播出系统、业务管理平台、运营支撑平台等四部分,实现了内容的统一集成引入、节目安全审核、多平台分发、EPG门户管理、智能推荐、大数据采集分析等功能;同时,该平台采用开放规范的系统架构,与上、下游各平台无缝对接。该平台建成落地并投入使用后的三年时间内,全省用户突破500万,被业界称为“河北现象”和“河北速度”。

12.2015国美湘江音乐节

推荐单位:湖南广播电视台广播传媒中心

入选理由:“2015国美湘江音乐节”创新性地将“互联网+”国家战略和“传统的音乐节”紧密结合,跨界融合多种艺术形式,充分嫁接旗下七大广播频率自有宣传平台优势,进行全方位报道,构建了“传统媒体+新媒体”11大宣传矩阵,即网络广告、网络电视、电台、电视、影院贴片、电梯框架、楼宇广告屏、户外大屏、公交车身、地铁车站等,成功将其塑造为湖南2015最具影响力的市民活动及文化事件之一。

13.“约FAN”全媒体全时互动直播平台

推荐单位: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

入选理由:2016年2月22日,都市频道利用午间11∶20—12∶20时段,开始尝试一种全媒全时的直播互动新生态,以“名嘴约FAN”这档栏目投石问路,开启了传统电视颠覆性的创新之路。“名嘴约FAN”按照都市频道大直播生态的设想,实现了大屏和小屏的双屏互动直播。大直播生态摆脱了传统电视的窠臼,运用“互联网+”的思维,采取即时直播技术,凡有智能手机的全球各地用户,都可以成为直播播主,为栏目提供了新鲜实时的直播内容,真正实现了由观众创造内容。“约FAN”大直播生态所开展的探索实践,具有较强的示范价值和推广意义。

14.云端第一书记产业园

推荐单位:广西电视台

入选理由:“云端第一书记产业园”是聚集宜春、红河、太原、河南、秦皇岛、四平、青海、贵州、张掖、吉林等多家电视媒体的规模浩大的“云端扶贫矩阵”。“第一书记产业园”充分发挥了主流媒体服务于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的强大传播优势,第一时间发布扶贫工作信息,以及时、便捷的方式与公众互动交流,动员公众通过手机关注扶贫工作。在线上与线下为第一书记产品搭建平台,寻找销路,展现贫困地区产品特色以及美丽乡村、旅游开发、民族文化产品等,形成一个“永不落幕的产品展销会”,开展“新媒体+农村”的电子商务,实现电商精准脱贫。

15.“畅驾”APP

推荐单位:佛山广播电台

入选理由:作为广东省首家政府应急广播、佛山本地唯一专业交通媒体平台,佛山电台FM92.4基于强大的交通、气象及本地生活服务领域资源,于2014年底推出手机客户端“畅驾”,围绕车主的衣食住行提供多元化信息和服务,上线一年多,下载量已达30万,成为本地车主服务第一移动平台。其融合创新集中体现在:移动端查路况、报路况;专注于车主服务的垂直细分领域;车友社区互动,助力和谐社会;节目互动使脑洞大开。

16.“众筹广播”——《风云再汇》

推荐单位:广东广播电视台珠江经济台

入选理由:2015年2月28日,开创中国广播“珠江模式”的广东广播电视台珠江经济台开播29年后,以互联网思维再次发力,一档周六晚19∶00点至20∶00点播出的60分钟广播财经节目——《风云再汇》,通过在众筹网众筹的方式,仅用13天就成功吸引了1410位用户付款,募集到888976元作为节目一年的制作费用,开创了中国广播节目众筹成功的先河。“众筹广播”完全脱离了传统广播赖以生存的“广告收入”模式,利用了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节目赢利模式;听众群体也从大众变为专业的小众,以圈子形式达成一种紧密互动的关系;节目流程也因应互联网思维进行再造,最后突破广播单一的传播方式,通过社交网络进行多样性传播。

17.“阳光重庆”

推荐单位:重庆广播电视集团

入选理由:“阳光重庆”自2007年开播以来,逐渐成为重庆本土一个比较有影响力的民生新闻品牌。2013年6月,阳光重庆传媒中心成立,该中心在一个新闻品牌的统领下,拥有广播、电视、网站、移动终端等多媒体的复合平台,承担了多种任务及功能。其以“基础支撑平台+独立项目/产品+中控台”的做法,在开创一年左右的时间内,就找到了独立于传统业务的营收模式,实现了盈利和对主营业务的支撑。

18.“高敏会客厅”

推荐单位:内蒙古广播电视台

入选理由: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内蒙古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推出了富有个性化色彩的“高敏会客厅”,会高端政要,话国计民生。节目中,运用多媒体手段,做到“一次采集、N次加工、梯次生成”。充分发挥网络互动平台的作用,加强嘉宾与现场观众、听众之间的互动。全媒体直播间设置触摸屏,在节目进行中可随时看到微博、微信的网友留言。2015年,“高敏会客厅”第一场直播阅读量达到128760人次,经过10场直播,#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全国两会#的阅读量达到200万。

19.FM89杭州之声新媒体产品“民情热线”

推荐单位:杭州文化广播电视集团

入选理由:作为一档民生投诉类栏目,“民情热线”已经走过12个春秋,全年有72个市级部委办局一把手亲自参与节目,现场解答、解决问题。为了让节目上线单位的质量评价更具广泛性、科学性,FM89杭州之声在2015年特别推出上线单位满意度微调查,基于服务云和大数据技术,设计开发手机端调查页,包含了上线单位的图片、音频资料,用户可以实现在线投票、评价、投诉、反馈等,这是该民生新闻品牌在新媒体领域的又一突破和尝试。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和摸索,满意度调查产品实现了预定目标,凸显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20.长兴县域全媒体平台

推荐单位:长兴传媒集团

入选理由:面对新媒体大潮的冲击,长兴传媒集团以“全媒体生产、全介质传播、全方位运营”的全媒体发展理念,整合长兴人民广播电台、长兴电视台、《长兴新闻》报、长兴新闻网、《画溪》杂志、长兴广播电视网络公司等媒体和渠道,实行传统媒体主动靠前配合新媒体,全力打造全媒体传播通道,形成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辅相成、相互借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集团推进融合内容再造新闻采编的生产流程,建立全媒体新闻集成平台,实现一次采写多次编辑,多平台运用。经营方面实施全媒体广告战略,让每个媒体平台都可以独立成为广告经营平台,拓展产业搭建多元布局的经营体系,把传统的“向客户卖广告”转型为“替客户卖产品”。短短几年间,在一个常住人口只有60万人的县级城市,浙江长兴传媒集团新媒体用户就超过了35万户,其中微信用户超过15万户,2015年,集团广告增长超过20%,营业收入近2亿元。长兴传媒集团的经验,展现了一个县级区域性媒体集团全媒体融合的震撼力量,其做法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列为全国2016年推广的17个典型案例之一。

作者系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

猜你喜欢

客户端传统媒体广播
如何看待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的“断舍离”?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县级台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如何应用手机客户端
孵化垂直频道:新闻客户端新策略
大枢纽 云平台 客户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探索之路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周三广播电视
周二广播电视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