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农村小学儿童诗歌审美教学研究

2016-02-03李雪华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云南临沧677000

北方音乐 2016年10期
关键词:农村小学问题对策

李雪华(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云南 临沧 677000)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农村小学儿童诗歌审美教学研究

李雪华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云南 临沧 677000)

【摘要】新课程教学改革标准是改进传统教学的有效标准,随着教学实践的推进,中小学教育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但农村小学还是教学改革的薄弱点,农村小学各科的教育都存在着很多问题,尤其是儿童诗歌教学并不能按照课程标准来具体实践。本文针对农村小学如何审美教学进行探究,教师要尽可能地挖掘诗歌中美的因素,引导学生将美育与诗歌融为一体,发现诗歌的美、体验诗歌的美,使学生在诗歌学习中尽情地享受美的熏陶,从而达到陶冶性情、美化心灵的目的。

【关键词】农村小学;儿童诗歌教学;问题;对策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了这样的要求:“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这就要求教师在诗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验诗歌的情境美和体会诗歌的情感美。对于小学语文中的诗歌教学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才能真正地完成教学任务。而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诗歌更多的则是儿童诗歌。儿童诗歌受到特定读者对象心理特征的制约,从反映内容、艺术构思、语言运用、语境意境等方面,有着区别其他诗歌的明显特征。在小学生审美观形成的初期阶段,儿童诗歌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现实中农村小学儿童诗歌教学却不尽如人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不能结合新课程改革标准来完成教学任务。存在着教学仍以传统模式为主,缺乏诗歌情境体验;教学仍以服务考试为主,诗歌内容呈现较单一;学生缺少实践,情感体验较少等诸多问题。本文针对农村小学如何审美教学从两个方面进行探究,使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地挖掘诗歌中美的因素,引导学生将美育与诗歌融为一体,发现诗歌的美,体验诗歌的美,使学生在诗歌学习中尽情地享受美的熏陶,从而达到陶冶性情、美化心灵的目的。

一、了解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论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明确地阐述了教师的职责。然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第10条教师角色重新定位。教师不再仅仅是单独的知识传授者而且也是育人的匠者。在课堂上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了引导的作用而且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学习型的学生,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也从原来的讲授者变成了课堂促进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第11条“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充分强调了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必要性。这也给农村小学现代化教学设备缺乏,教学手段过于单一的现状提出了提出了新的挑战。它不仅要求教育主管部门为教师提供现代化教学设备,而且还要求教师与时俱进的学习意识,主动改变原来的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信息化社会及学习型社会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二、注重课堂课外学生的审美培养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结晶,同时也是历史和时代沉淀的结果。儿童诗歌是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特有的意境美与音韵美独树一帜,别具魅力。儿童诗歌的学习可以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简洁优美的文字把生活装点得如诗如画。“一种语言的性质,要通过诗歌来表现”。读者徜徉在诗歌的海洋中,常会为美的语言、节奏、想象、意境与情感所吸引,给自己以情感、心灵上的愉悦。在《我想》一诗中“悠啊,悠出声声的歌唱”,“悠”字用得极为巧妙,在教学时,教师应试将“悠”字换成“摇”或“摆”,让学生多读几遍,体会悠字的恰到好处。在《小小的船》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读“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一句,若将“弯”和“小”随意去掉一字,感受有什么不同。诗歌中的每一个字都能表现出儿童的活泼与童趣,随意加减诗歌中的字词,那生动的形象都会改变。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也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途径之一。而儿童诗中,有写祖国的雄伟山川的,如《中华少年》;有写维护和平生活的,如《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有写保护自然的,如《“红领巾”真好》;有写师生情谊的,如《一株紫丁香》。这些诗歌都传达着祖国的文化,表现着祖国文化的绚丽,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审美情趣。

王国维曾说:“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情境而已,何以谓之情境?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出口也。”当读者以心灵触摸到语言之美,那些美的事物印在读者脑海中,读者的心就会慢慢融入语言所描绘的情境中,读者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达到高度融合时,读者就会插上想象的翅膀,发散思维,体验诗歌的美。在《山城的雾》这首诗歌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用多媒体让学生观赏画面,再有感情地诵读诗歌,将学生带入那无比奇幻的雾境中。雾那么的神奇、那么的浓密,雾里有着怎样的景色呢?这就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将学生带入雾里之境,体验那“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

配乐朗读,以优美的乐曲创设情境,烘托情感。观片朗读是激发情感的有效形式。在教学《中华少年》一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观看教学片,一边聆听配音演员的标准朗读,一边观赏祖国锦绣的壮丽山川,以唤起学生的身心愉悦,当学生朗读时,就更容易进入情境,体验情感。所以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初读,去领略诗的大意,欣赏景色美;再深读诗歌,体味意境之美;最后精读诗歌,理解体验情感之美。情感之美不是教师的语言就能表达的,学生只有反复赏读,才能感受到诗歌鲜活可感的原生态,才能将其意境和情感积淀为一种深刻的审美体验。

儿童诗歌贴近儿童生活,诗中有灵性的儿童生活,有儿童对世界的希望和想象。“诗美存在于人化的自然中,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所以在教学中,要联系儿童生活,关注儿童的生活经验,将诗中的画面、情境回归生活,才能将诗歌的情感自然地表达出来。小学语文中的儿童诗歌所描写的情景都是儿童在生活中能见到或参与到的。儿童诗歌《菜园里》《哪座房子最漂亮》《春的消息》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带领孩子们到菜园里观察、拍照或画画,带着孩子们观察学校里的每一座房子,然后一起比一比心目中最漂亮的房子,带着孩子们在校园里观察春天来临的足迹,再互相说说有什么发现,以此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发现诗中的生活美,记录生活中的诗画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作者简介:李雪华(1979—),女,汉族,河南沈丘人,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文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女性文学及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农村小学问题对策
高层建筑防火设计的问题与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走,找对策去!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话语分析角度看公示语的英译及翻译对策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