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实践
2016-02-03
医疗档案指医疗机构在日常管理活动中产生的具有保存与查考价值的多种载体形式的原始记录。医疗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是能够对医疗档案数据进行全面采集、汇总、保存并提供实时利用,实现医疗档案资源互联共享的信息平台,这一平台一般由多个相关系统组成。建立医疗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是提升医疗机构工作现代化水平、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共享、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和推动档案工作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近年来衢州市第三医院积极开展医疗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建成了临床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图像储存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电子病历系统(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EMR)。下面,笔者围绕平台建设实践做一梳理。
1 HIS的建设实践
HIS管理在门诊业务与住院业务中形成的档案,如,患者在就诊挂号及收费、住院、结算等过程中形成的档案资料,以及医院在药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档案资料。HIS由大量子系统构成,在操作过程中需要对子系统进行集成,确保各子系统之间能传送数据信息,还能准确理解对方发来数据信息的含义,实现互操作性。HIS可对档案进行全程化管理,科学管理档案从生成到销毁的每一个环节,并确保每一个环节按照顺序进行,降低档案管理风险。利用HIS管理档案,可以在第一时间对档案信息进行记录、保存、统计,提升档案信息管理的质量,并为医务人员查阅利用提供便利。
2 PACS的建设实践
PACS可对医疗设备产生的医学影像档案实施采集、输出以及储存等处理,其优势不仅在于能为医务工作者提供精确的数据、使他们更好地掌握病人实际状况,还在于能规避以往在存储与维护胶片过程中产生大量经费的情况,实现档案工作的节约化。在组建PACS前,我院对相关建设标准进行深入研究,明确PACS内的设备均采用标准化的HL7接口,并严格依据PMI架构加以管理,确保它能够在影像档案收集与整理过程中,实现DICOM影像格式与常见的JEPG、TIF以及AVI等影像格式双向转换。此外,在影像档案存储过程中,为保证影像档案数据的长期保存、实现多种存储模式共存,PACS利用硬盘冗余阵列RAID作为主要存储方式,同时也采用磁光盘、DLT、CD-ROM、DVD 等作为存储介质,可提供在线存储、近线存储、离线存储三种存储方式,不但能在线调取常用的档案信息,还能对不常用的档案数据进行全面离线保护,有效保障档案数据安全。
3 EMR的建设实践
EMR包含电子病历数据信息管理与病历结构化构造等两部分,它运用可扩展自定义结构,能够容纳电子病历中包括治疗记录、临床测量检验、检查以及护理等在内的各类信息,并让病历分解成诸多细小并具备明确含义的常见项目元素。EMR具有如下优势:第一,操作便捷。EMR使用结构化设计法,能够应用于信息管理系统之中,让医务人员快速获取患者的病历资料。第二,能够辅助医生开展诊疗工作。医生在查看患者病历、制定诊疗方案时,可通过EMR查询同类疾病的治疗方法,对疾病进行恰当评估,不断完善诊疗方案;还能根据EMR的提示,采取适宜的后续诊疗手段。第三,可以实现电子病历质量控制。
我院医疗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投入使用之后,实现了院内医疗资源的共享以及协作,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各科室运用HIS、PACS、EMR对医疗信息实施有效配置,对本院全部医疗数据实施统一拆分和整合,将整合之后的数据分配至院内各科室账户终端,由此医院的诊疗质量得到提升,很多疑难病症迎刃而解;医院共享优质医疗资源的目标得以实现,且共享过程快捷简便,节约了工作时间,降低了医疗技术的交流成本;医院能够更好地发挥医疗档案信息资源的凭证作用,有利于在发生医疗纠纷后准确判定医疗责任。下一步,笔者建议要进一步创新工作思维,完善技术手段,不断健全医疗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上的各项功能,使医疗档案信息的价值得以充分发挥,为不同医疗机构之间实现医疗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