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如何准确把握“广播+”
2016-02-03范翠萍邹志伟卢瑨文
文/范翠萍 邹志伟 卢瑨文
互联网时代下如何准确把握“广播+”
文/范翠萍 邹志伟 卢瑨文
数字科技的发展持续改变媒介形态演变的方向。作为传统媒体的“老大哥”,广播走过近百年的光辉历程。进入互联网时代,广播等传统媒体积极顺应媒体变革趋势,全方位开拓发展新路,“广播+”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选择。2014年,广东电台首次提出“广播+”概念,传统广播开始被广播+互联网、广播+电商、广播+教育等业态模式重新定义。“广播+”成为既强化广播特色优势又有效植入互联网元素的全新媒体建构。
“广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广播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和机遇。为应对愈来愈激烈的竞争,传统广播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融入,努力转型升级。从初期的“互联网+”到如今的“广播+”,反映广播人在新时代中勇于求新求变的心路与发展突围的轨迹。广播媒体融合“以内容为核心、重渠道、跨介质、全媒体的‘混业经营模式’”逐渐成为主流,业界对“广播+”的探索处处可见:广播+网站,使广播突破了时空局限和线性播放的局限,这种模式几乎在国内广播电台中普遍推广,蜻蜓FM、喜马拉雅、考拉FM等一大批聚合型电台诞生;广播+社交网络,尤其是微博和微信的迅猛发展,催生了许多微电台;广播+移动互联网,播客与手机应用软件纷纷抢占应用渠道等。
从现实上看,“广播+”虽然取得了较好效果,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是广播本身特质受到削弱。声音是广播最基本的特征,其思想性和想象性使得广播拥有无穷的魅力。但是,在“广播+”过程中,部分电台的广播本身特质受到削弱。有些媒体体量大了,传播效果却弱了;有些媒体内容丰富了,音频产品却弱化了;有些媒体“全媒体记者”多了,广播记者的看家本领却下降了。
二是专业水准降低。为迎合、争夺更多的受众和市场,有些媒体降低专业水准、放松审查要求,不讲职业操守、不按新闻传播规律,削弱优良传统、迎合不良嗜好;有些媒体受众面广了,媒体视野却变窄了;有些媒体更是盲目追逐热点、争夺眼球,导致报道不严谨、不严肃,公信力在逐步丧失。
三是舆论引导力减弱。舆论引导是传统广播媒体的重要责任。在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下,广播的传播特征正在从单向的大众传播转变为兼具大众传播、网络传播和人际传播的多向复合型传播。在这种全新的现代化传播模式中,有些媒体只注重简单的体量放大,却不注意对网上负面、消极声音进行引导和反制,忽视了舆论引导能力的提升,淡化了舆论引导职能。
“广播+”是当前媒体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后传统广播创新发展值得探索的一种模式,防止和克服“广播+”中出现的一些与初衷背道而驰的负面元素,关键在于精准把握好“+”的内容与尺度。
克服“广播+”衍生负面元素的对策
笔者以为,“广播+”是当前媒体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后传统广播创新发展值得探索的一种模式,防止和克服“广播+”中出现的一些与初衷背道而驰的负面元素,关键在于精准把握好“+”的内容与尺度。
第一,+自信。有人戏称广播是“互联网时代的媒介恐龙”。BBC于2011年3月关闭了中文广播,却在2015年9月突然声称要开启对朝鲜的短波广播。实际上,在跨境跨文化传播中,广播媒介仍然发挥着主体作用。作为专门从事两岸传播的海峡之声广播电台,2012年委托台湾地区专业机构开展收听调查发现,受众数量是10年前的一倍。2014年调查时受众总数又增加了30%。
在新媒体大潮到来的时候,有人喊“狼来了”,有人甚至视其为广播“终结者”。这实在是对新媒体的神化。在互联网最为发达的美国,广播与互联网也没有成为“天敌”。广播依然是美国公民获取信息最常用的工具之一,美国12岁以上人群91.5%每周收听广播。另有数据显示,全美国有私家车2.4亿辆,6亿部收音机中有2.4亿是装在汽车上的。
应当承认,广播呈现的信息形态有限。广播也因此一度沦为弱势媒体。但广播是唯一诉诸听觉的传媒,其在声音传播上的特殊魅力,是其他媒介所无法取代的。另外,广播的伴随性和互动性,与移动互联网基因天然相近。近年来,恰恰因为广播的“小”和“轻”,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态势中,显示出其抗压的柔韧度和应变的灵活性,从而在“广播+”的道路上涅槃重生。不仅北、上、广、深等特大城市的广播持续火爆,其他大中小城市广播日子也过得不错。从尼尔森网联发布的2015年上半年传统媒体广告营收数据来看,报纸、杂志、电视全线下滑,唯独广播增长了9%,成为唯一增长的媒体。
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说,广播人都应当充满自信。有了自信的广播人,才能在媒体融合过程中克服等待观望、犹豫不决的被动性和头脑发热、乱铺摊子的躁动性,增强自我谋划、自主布局的主动性,做“广播+”,而不是“+广播”。海峡之声广播电台于2000年创办了海峡之声网后,一直在努力探索立体传播路径,其模式是“广播+岛内平面媒体+媒体官网”,与台湾地区的《旺报》《台湾导报》及其网络版合作,共享资源、共建版面、共办活动,不仅放大了新闻价值,实现了内容产品的“一次采集、多平台输出、两岸同步推送”,而且成功将有声内容放置于岛内网站、手机等多个屏幕上,真正做到了落地、入屏、走心。
第二,+内容。广播原本存在收听转瞬即逝的缺点,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手机、移动收听已越来越方便,广播从过去的收音机旁的广播,变为如今融入生活的广播,受众可以随时随地收听。而在媒体竞争中,声音产品永远是广播的核心竞争力。当前,“广播+”需大力纠正业已存在的放弃声音这个主营业务的错误倾向。许多电台要求从业人员做全媒体人,记者外出采访,通常要带全媒体设备,肩负着为广播频率、网站、“两微一端”等众多媒介提供内容的责任。海峡之声广播电台因为与岛内多家报纸开展版面合作,需要每周为其固定传送两个版面的文字和图片内容。不少重大宣传活动,还要将文稿结集出版,需要在文字、图片上下功夫。而现实中,这种跨界或全能记者往往是凤毛麟角,大部分能有“一招鲜”就很不容易了。如果因为声音传播以外功能的扩张,而导致声音传播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走向弱化,势必使广播因为求全而放弃本色。
广播是声音媒介,无论“广播+”衍生何种新平台,其基础仍是广播,“音频”始终是广播与用户进行信息交流的主要手段。在新媒介形态下,当眼睛或手越来越多被占用时,耳朵是广播固有且不可再失去的注意力战场。因此,推进“广播+”,对声音传播这一主业绝不能放手,切忌因对新媒体的新鲜感而对音频心生厌弃。
多年来,海峡之声广播电台高度重视原创音频的产品质量及声音传播渠道的拓展:一是发展了广播+在线直播+网络电台,互联网广播受众占到受众总量的10%;二是在加强隔海大功率中短波广播的同时,主动与岛内广播合作开辟专门播送海峡之声广播电台节目的调频联播网,调频广播受众占到受众总量的50%;三是广播+巴士广播网,创立了新的营收模式。
第三,+好用。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为适应用户的使用习惯,广播电台开创了许多全新的表达模式。在收听方式上,手机、计算机已成为用户收听广播的重要工具,汽车用户和互联网用户成为广播的主体收听人群。面对着多样化的收听需求,“广播+”应在细分受众与市场的前提下,制作出更多的便利于受众使用的产品。
好的产品,首先是针对性强,达到“个性定制”。广播在走过“广播—窄播—专业化—类型化”道路后,现今当以探索建立个性定制广播为创新发展的方向。海峡之声广播电台2009年以来创立的《台湾海峡渔业气象与海况预报》栏目,为海峡两岸250万渔民提供了定制式服务,开播不久就带来岛内渔民“收听大陆广播热”的盛况。近年来举行的“闽台走亲乡镇行”“台湾学子自贸区随手拍”“亲子团宝岛行”“冬日美食拍客秀”“听你的世界”“爱心送考行动”“温暖年夜饭”等活动,因温馨感人、契合互联网时代用户需求、与人们生活关联度大且参与手段、互动方式等富有互联网元素,一直稳居最受欢迎栏目的行列。例如,产品要好用,与技术的创新发展密切相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近年来将其视频、新闻、有声阅读分别开发成央广视频、央广新闻、阅耳听书三个应用软件,这类软件可充分利用电台的节目资源,实现不同资源的利用率最大化。浙江广电则和苹果、腾讯、阿里巴巴等一批公司达成“融媒体”品牌战略合作,在新闻的定向推送及私人定制等方面成绩不俗。
作者单位 范翠萍、邹志伟 海峡之声广播电台卢瑨文 华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