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会闭上眼睛,但你永远不会合上耳朵”
——国际广播同行在媒体融合时代的探索
2016-02-03文/李宏
文/李 宏
“你可能会闭上眼睛,但你永远不会合上耳朵”
——国际广播同行在媒体融合时代的探索
文/李 宏
广播最早是以通信工具的形式问世的,人们用这一无线电技术来发布信息、传递情感、传播思想,使之成为报纸之后的“新媒体”。每种新通信技术的诞生都会促使广播向前发展,比如,电话、智能手机,电话让广播与听众实现即时、多方互动;智能手机拓展了广播的时间和空间。笔者以国际广播同行的几个成功案例,展示广播的本质特点,说明媒体融合时代传统广播只要坚守自己的特点,以自身优势(特色)与新媒体融合,才能创造广阔的生存空间,赢得空前的发展机遇。
声音,是广播唯一的介质、唯一的优势。广播将声音作为作品的第一创作立足点与核心,以声音为创意的出发点,以听觉感受去创作,从声音的角度展开思考、采访编辑、设计内容,最终的呈现也依托于声音。
“放下收音机,系好鞋带!徒步穿行这个互动的节目。”
APP《炮台内外徒步探险》(Inside Outside Battery)由加拿大Battery电台创作。Battery是加拿大纽芬兰岛圣约翰市的一个社区,因地势陡峭,像该城的门户,电台以此命名。本文据此并结合APP的内容,笔者将Battery译为“炮台”。
“放下收音机,系好鞋带!徒步穿行这个互动的节目。”这个项目的推介语形象地说明了收听这个广播节目(使用这个产品)的方式:听众(用户)只需要带上智能手机,插上耳机,走入城市。从城市的任何一个点出发都可以,走到哪里,耳机里就会播放关于这个地方的节目,音乐、歌曲、小说、诗歌,时事新闻、调查性报道,广播特写、广播剧,各种各样的节目用不同的方式告诉你这个城市有哪些地方值得看,并为你详细介绍,可能是一个建筑,也可能是一位艺术家,还可能是这个地方发生的历史事件……比如,当你走到码头,你会听到克里斯·布鲁克斯2003年制作播出的经典广播特写《禁捕鳕鱼十周年的思考》,当年的渔民在祖传的渔船里为你讲述捕鱼生涯的快乐和不能捕鱼的绝望。
当你在城市里“徒步探险”时,你可能会“遇到”当地画家为你指点他画中风景的实际位置;也可能有当地的居民为你讲述他自己的故事,并把赠送给你的小礼物藏在特殊的地方让你去寻找;你还会听到当地小说家创作的令人毛骨悚然的鬼故事……如果你不想听,换个方向、换个位置,节目便会自动转换。整个收听过程你不必开机也不必关机,更不用自己选择,你只要随心所欲地行走,节奏自己把握,方向自己掌控,全球定位系统(GPS)会自动根据你所在的位置播放节目。在你的双眼饱览城市风光的同时,广播陪伴你、跟随你,耳语般地为你讲述这个城市的内在故事,让你深度了解其历史文化和精神气质。
《炮台内外徒步探险》的主创人员克里斯·布鲁克斯是这个城市的居民,加拿大资深广播特写制作人,在国际广播界很有影响力,他的节目几乎拿遍了国际上所有与广播相关的奖项。他充满创新精神,极富创造力,每次听他的新作品你都会发现他在超越自己。从2009年起,他已经不再满足于广播特写自身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而是开始从事多媒体融合项目的试验。2012年,他与当地市政府合作创作了在线广播特写《这里说——地图故事》,网民(听众)通过上网点击城市地图上的具体位置来选择相关节目,APP《炮台内外徒步探险》就是由此发展而来的。
“你可能会闭上眼睛,但你永远不会合上耳朵。”克里斯·布鲁克斯多次在圣约翰市的街头观察行人,他发现无论是游客还是当地居民大多都会戴着耳机,由此他产生了制作APP《炮台内外徒步探险》的创意。
APP《炮台内外徒步探险》把传统广播伴随性的优势与现代技术完美融合,创造出实用的、被大众所需且别的媒体很难复制的产品。我国旅游业正兴旺发展,传统广播与新媒体融合在这一领域大有可为。
巧妙地把网络的“可视”与广播的“不可视”相结合
德国RBB电台(Rundfunk Berlin-Brandenburg)制作的多媒体项目《M10号电车上的乘客》讲述的是柏林M10号电车上乘客的故事。乘客们随意地谈论他们所做的事、他们的感受和向往等。每个故事5分钟左右,按照21个关键词被划分在相应的专题里,比如陌生、帮助、海港、日常、无能为力、怀疑、信念、性爱、画像、拥挤、黑夜、愤怒,等等,用户可以任意选择在线点听并留下自己的评论或自己的故事,也可以用收音机实时收听电台的节目。这辆“M10”电车就好像一台“广播特写机”,只要你愿意,它就会源源不断地为你播放。
不同的是,网上点听的故事都配有照片,仿佛“看得见”。“看不见”是广播的一大优势,采访对象因为“看不见”而向广播记者敞开心扉,告诉你心底的秘密。一旦“看得见”,采访对象还会那么说吗?所以这个项目组的设计人员特意使用黑白照片,而且特意隐去讲话人的面孔,巧妙地把网络的形象与广播神秘地结合在一起,让听众好像“看见”,以此引发想去听节目的好奇心:因为你看见的只是M10这辆电车车厢里的情景、车外的风景,你甚至看见了讲述者的手、脚、肩膀、背影,但你始终看不见讲述者的脸。
《M10号电车上的乘客》由德国著名的广播特写制作人岩斯·亚里许负责,他带着三位年轻人纳丁-克鲁匝勒、珍妮·马利巴赫和约翰内斯·尼克曼共同制作。高品质的声音、实用而时尚的话题,融视频优势与广播特点为一体的形态,使得这个节目很受德国年轻人的喜爱。
坚守也是一种创新
英国系列广播节目《请别掉线》(Don’t Log Off)中,主持人艾伦·戴恩通过Facebook和Skype与世界各地的人聊天,把录下来的对话编辑成半小时的节目在英国广播公司(BBC-4)播出。
《请别掉线》源自2002年的系列广播特写《请别挂电话》,主持人也是艾伦·戴恩,制作人是马克·波尔曼。他们最初的想法是做一个即兴的口传历史形式的节目,采访者和被采访者事先都不做任何准备,没有计划,没有提纲。他们认为,伦敦红色的公用电话亭是一种符号,能够提供一个自然的空间,是一个了解陌生人生活状况完全中立的地方。一开始,他们闭上眼睛,用一支铅笔在英国地图上点一个点,点到什么地方,就问英国电话公司那里有没有公用电话亭、电话号码是多少。等收集到一定数量的电话号码后,他们开始在BBC顶层的播音机房里拨打电话并录音,主持人与偶然拿起电话的人聊天,告诉对方这里是BBC的播音间,想录下对方的故事,与听众分享。一年以后,他们播出了5个15分钟的节目,取名《请别挂电话》。后来播音室的电话拨到了冰岛、格林尼达、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德国、阿富汗,在用这种方式制作第二组系列节目时,他们把每个节目时间延长到了30分钟。他们称自己的工作是“坐在播音室里做环游世界的史诗般的心灵之旅”,在广播里让英国各地、世界各地的普通人讲述自己的生活、个人的历史,而这一个个普通人的个人历史,却折射出人类的发展史,现代人的心灵史。
坐在电脑前周游世界,用声音探索全球各地普通人的内心世界,记录普通人的心灵史。《请别挂电话》创意独特,新奇感人。节目中展示世界各地普通人奇特的生活状态,现代的生活观念,各种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既有娱乐性,又有思想深度,常常让听众忍不住大笑或者流泪,在哭泣的同时微笑,在大笑过后落泪。这个节目赢得了听众的喜爱和世界性的影响,获得了英国本土的各种广播奖,以及意大利奖、欧洲奖。两位主创还被邀请到美国第三海岸国际音响节做讲座,分享创作的经历和感悟。
《请别挂电话》一直持续到红色公用电话亭在英国消失。2012年BBC为主持人艾伦·戴恩建立了网络录音室,开设网站“和我聊天”(Talk To Me),系列节目改名为《请别掉线》,制作人改由BBC后起新秀担任,目前已经进入第6季。
同样的创意,同样的采访编辑制作方式,不一样的交流工具,不一样的讲述故事的人,同样深受欢迎。真实的生活常常比虚构的故事精彩,《请别挂电话》《请别掉线》充分证明了这一说法。从2005年第一次听15分钟版的《请别挂电话》,到后来听30分钟版的同名广播特写,再到现在的《请别掉线》,笔者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一个人会对另一个遥远的、完全陌生的人袒露自己灵魂深处的秘密?英国广播同行的这一成功实践让我们再一次领悟到广播的优势——心灵触媒。声音没有直接显示的画面,但是声音可以借助想象创造图像,可以超越具象的现实而直抵人灵魂的深处。温暖的、真诚的、善解人意的,源自心底的声音可以通过电波在听者心中勾画出亲切的影像,营造出温馨而又安全的氛围,让听者的心灵完全开启,与对方展开直接而深入的心灵对白、灵魂交流。这就是广播的魅力!广播为我们探索人类的内心世界、精神领域提供了独特的方式,这也是广播作品有时候比电视节目更具深度的原因。从《请别挂电话》到《请别掉线》的成功,是因为主创人员对广播这一特点的深层感悟、大胆把握与长期坚守,他们以不变应万变,坚持以广播的特色、广播的优势,在不断出现的新媒体上做同样的节目,借助新的技术手段让传统广播更具吸引力。
不可视:广播的主要价值
随着数字技术的出现,传统广播人一直在面对挑战,探索广播在新时代的生存发展之路。2012年前后,国际广播同行中视频化十分流行,在那年“思想的战车——未来的广播”国际研讨会上,几乎所有演讲者展示的广播作品都在互联网上有视频版的呈现。广播真的只有视频化一条路吗?广播真的只能沦落为网络视频的音频(一个单纯的视频配音)吗?
经过两年多的探索、争论,在2014年的国际广播特写大会上,一种共识慢慢在国际广播人中形成:“不可视”是广播的主要价值!广播人要坚持自己的这一特点,很多时候要对“广播可视”说“不”!德国资深独立广播节目制作人海尔默特·科派茨基是这一观点的主要代表,他说:“本来,广播能在听众的头脑中创造形象,使听众参与作者的创作,成为作者的助手,共同完成作品的创作。假如认为广播的手段过于单调,应该增加画面来丰富它,那就等于德国人常说的‘锯断我们正坐着的椅子的腿’。”有一个例子充分证明了海尔默特·科派茨基的这一观点,2013年,在法兰克福举办了德国著名画家阿尔伯来许特·杜勒尔的绘画和木刻作品展。原作只有黑、白两色,策展人为了使展览更具吸引力,给有些画上了色——红色、黄色和蓝色。展览会上的参观者认为,对原作上色以后,作品质朴典雅的特点就消失了,成了“米老鼠式”的动画,“米老鼠式”的动画随处可见,而质朴典雅的阿尔伯来许特·杜勒尔的艺术品只有德国有。“给经典上色,这是艺术上的自杀。”
海尔默特·科派茨基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最早使用电子技术的独立广播节目制作人之一,至今他每天都在享受这神奇的工具——互联网带来的好处。但是他认为,广播与互联网融合,决不需要“可视化”,决不能丢弃广播这一行的基本价值:不可视。“以少胜多!简单就是丰富!”
声音里有世界的全部
广播因为没有图像,反而造就了自己的优势。缺憾造就特点,没有图像胜过有图像。广播用声音作画、用音响叙事, 带听众(用户)用耳看世界,用心听人生。除了人们常常提到的快捷性、伴随性、移动性之外,广播还是这样的媒体:
最具想象的媒体。广播是诗,广播具有诗的本质特征:想象。广播赋予受众更多的想象空间,而不是像图画、视频一样把听众的想象局限于一个已被定义的影像。声音提供无限的创造空间,最能发展想象力,培养创造力。
最有思想的媒体。人除了物质需求、信息需求、读图的需求之外,还有精神需求,有对观点、看法、价值观的需求,因为没有图像,广播能排除外在的干扰让受众关注于观点和思想。广播有表达思想的广阔平台,能够最及时、最全面、最有深度、最有广度地为受众解读新闻,表达观点、传播思想、引导舆论。
最具权威性的互动媒体。广播最早是以通信工具的形式诞生的,声音传播具有即时同步效应。电话的出现让广播具备了双向、多向的交流,互联网的出现、微信平台的诞生,让这种互动更方便、快捷、无障碍,让广播与受众之间实现穿越空间的即时参与、即时回应的互动。据欧洲广播联盟(EBU)的资料,广播电台在欧洲公众心目中的公信力高达65%。这是网络无法相比的,是传统媒体上百年的积淀,是几代广播人奋斗所凝结的财富。
心灵的触媒。声音具有穿越时空、穿越世俗的力量,直抵人的心灵深处,唤起人心灵的共鸣,震撼人的灵魂。广播是受众贴身贴心的伴侣,从信息服务到思想支撑,再到心灵抚慰,广播用声音与听众的心灵相遇、相知、相守。
声音,是广播唯一的介质、唯一的优势。广播将声音作为作品的第一创作立足点与核心,以声音为创意的出发点,以听觉感受去创作,从声音的角度展开思考、采访编辑、设计内容,最终的呈现也依托于声音。声音比图像更具想象力、更有穿透力,体味最美好的感受时,你会自动闭上眼睛。
所以,广播人一定要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无论在哪个新技术平台上运作,都要发扬广播的基本特质。只有这样,广播才能具有别的媒介不可替代、无法复制的独特性和魅力,才能吸引用户、留住用户。
作者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学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