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音乐大师刘北茂的创作生涯

2016-02-03李新宇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广东广州

北方音乐 2016年15期
关键词:音乐大师刘天华生涯

李新宇(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广东 广州)

民族音乐大师刘北茂的创作生涯

李新宇
(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广东 广州)

刘北茂从1940年首创二胡独奏曲《汉江潮》起至1980年创作《流芳曲》止,整整40年间共创作了达百余首的二胡曲。他一生教乐育人,被誉为“民族音乐大师”。

刘北茂、民族音乐大师、创作生涯

刘北茂被誉为“民族音乐大师”,他以二胡作曲家、演奏家和教育家三种身份为我国二胡事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本文通过其兄长的深刻影响、个人音乐生涯、二胡独奏曲创作三个方面,阐释刘北茂先生的创作生涯。

一、兄长影响

刘北茂“7岁丧母, 11岁丧父, 全靠两兄抚养成人, 手足感情之深, 非一般兄弟可比”。①作为三兄弟中年龄最小的刘北茂,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两位兄长的深刻影响。长兄刘半农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刘北茂在思想上对五四新文化启蒙运动的接受与倡导便主要受益于他;二兄刘天华是中国现代民族音乐事业的开拓者,刘北茂在音乐道路上的启蒙与规范则依赖于刘天华的教导。

刘北茂并非自幼立志从事音乐,他曾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燕京大学英文系,最终走上音乐之路,与其兄长刘天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曾回忆说:“我作为他(指天华)所指导的军乐队和丝竹合奏团的一名成员,不仅学会了二胡、琵琶、笛子等民族乐器,而且还吹奏过黑管、长笛、短笛和小号等西洋铜、木管乐器;此外,我还在他班上学习了‘乐歌’的正式课程,因此为我在中西乐器的演奏和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上打下了一定的基础。”②由此可见,刘北茂在乐器演奏及音乐创作方面的十八般武艺皆是直接受教于刘天华,为其后期从事音乐创造了最基本的条件。

二、音乐生涯

刘北茂坚定以音乐作为毕生追求,是在刘天华去世以后。为继承刘天华的遗志,刘北茂专攻二胡演奏和创作。他广泛涉猎古今中外各类音乐,从我国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中汲取营养,并密切关注每个历史时期音乐创作的动向,创作出了一百多首二胡作品,如《汉江潮》、《小花鼓》、《欢乐舞曲》、《良辰》、《美丽的包河》等,其音乐以优美动听的旋律展现出多姿多彩的艺术感染力,不仅被广范传播,且令权威作曲家叹服。

刘北茂不仅是一位优秀的作曲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演奏家。1935年在北京协和礼堂举行的“刘天华先生遗作音乐会”上,刘北茂首次登台演奏《病中吟》,而后又在清华大学音乐会上演奏《烛影摇红》,从此开始了他的二胡演奏生涯。其演奏风格深刻体现了“刘派二胡”的真谛:情感充沛,朴实超凡,勇于创新,中西交融。纯熟的演奏技法,真挚的感情投入,生动的刻画音乐形象,体现出纯真的艺术境界,给人以圣洁的审美享受。

此外,身为音乐教育家的刘北茂,先后培养出大批优秀的音乐人才。他曾于1942年任重庆国立音乐院二胡教授,还先后在中央音乐学院、安徽艺术学院等院校教授二胡演奏。刘北茂从事教育30余年,爱生如子,重视学生的人格塑造和艺术熏陶,潜移默化地培育出一批又一批的音乐教育、研究和演奏人才。

三、二胡独奏曲创作

刘北茂是一位厚积薄发、大器晚成的二胡艺术家。1940年,37岁的他才正式开始音乐创作,在几十年的音乐生涯中,他创作的二胡曲,在中国二胡音乐事业发展中发挥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他对待创作十分严谨,每首作品的写作都经过反复的推敲与修改,即使对定稿多年并广为流传的作品,他仍在思考如何进一步臻于完善。晚年,他曾对不少旧作重新加工而力图使其更加完善,也由此出现了他不同时期同部作品的不同版本的现象。如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前进操》就有1941年和1978年两个版本,《乘风破浪》也有1942年和1976年两个版本。

刘北茂的二胡独奏曲共经历三个创作阶段。

第一阶段为1940——1948年,他创作了一鸣惊人的处女作《汉江潮》(1940年),并在离开西北联大之后创作《乘风破浪》(1942年),还有反映抗日战争及各种社会生活的《前进操》(1941年)、《漂泊者之歌》(1942年)、《小花鼓》(1943年)、《杨柳》(1944年)等。

第二阶段为1949年——1970年,建国后,对新生活的真切体验更激起他的创作热情,创作出《和平民主进行曲》(1951年)、《欢乐舞曲》(1954年)、《太阳照耀到祖国边疆》(1954年)、《拥军优属小唱》(1955年)、《民谣风》(1956年)、《良辰》(1957年)、《欢送》(1958年)、《千里淮北赛江南》(1961年)、《黄山观瀑》(1962年)、《重聚》(1963年)等优秀作品。

第三阶段为1971——1981年,此时的刘北茂因病退休,在与病魔做抗争的同时仍继续创作。写出《东风浩荡红旗飘》(1974年)《缅怀》(1976年)、《迎朝晖》(1978年)、《流芳曲》(1980年)等二胡独奏曲。

这些作品从不同时期、不同角度抒发了刘北茂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无不是他人生感悟的折射、心灵的震撼和感情的倾泻。

刘北茂在今天被民乐界视为高山仰止的大师,人民不仅喜爱他的音乐艺术,其人格魅力同样令人口碑相传。在众多基层音乐工作者的记忆中:他不计得失,培养了一批批专业演奏和教学人才,他摒弃门户之见,身体力行团结民乐界人士。在1966年,63岁高龄的刘北茂先生,还登台演奏《三门峡畅想曲》、《豫北叙事曲》、《山村变了样》等二胡新曲,更体现了对年轻一辈二胡创作的诚挚支持与鼓励。

注释:

①引自刘北茂,《纪念长兄半农先生》,载于《刘北茂纪念文集》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2月304页.

②引自刘北茂述、育辉执笔,《刘天华音乐生涯》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11月73页.

[1]刘育熙主编.《刘北茂纪念文集》[C].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2]刘北茂述,育辉执笔.《刘天华音乐生涯》[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3]欧阳平,欧阳琼.《青山不隐 百木未凋——回忆刘北茂老师》[J].人民音乐.1983-06.

[4]育辉.《刘北茂早期音乐生涯二三事》[J].人民音乐.2003-09.

李新宇,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专业,研一。

猜你喜欢

音乐大师刘天华生涯
我的教书生涯
刘天华音乐美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思考
吐槽退役生涯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最好的学生——音乐大师李焕之素描
我的地下工作生涯
中国近代报刊中刘天华音乐史料钩沉
《艺术家生涯》开启莫华伦导演之门
国乐改进
简讯
《音乐大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