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琴”并茂,弹唱相融
——“ 自弹自唱”课程的艺术价值及其运用之初探

2016-02-03邵一言

北方音乐 2016年11期
关键词:弹唱钢琴伴奏声乐

邵一言

(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声“琴”并茂,弹唱相融
——“ 自弹自唱”课程的艺术价值及其运用之初探

邵一言

(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自弹自唱,是集演唱与伴奏为一体的一种综合艺术形式。本文对自弹自唱自身的特点与其艺术价值进行分析,试图通过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开设的自弹自唱课程的探讨,提高对自弹自唱艺术形式的认识,为培养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几点拙见。

自弹自唱;音乐教育;艺术价值

一、“自弹自唱”艺术形式的特点

自弹自唱,顾名思义为一边弹奏乐器一边演唱。是集伴奏与演唱为一体的一种综合艺术形式。综观国内自弹自唱艺术形式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上,音乐教师们选用即兴伴奏配弹歌曲演唱,给学生们做示范;全国各高等音乐院校开展的如“五项全能基本功比赛”中自弹自唱的单项比赛、自弹自唱邀请赛等专业性的比赛;还是电视台各类选秀活动中,弹唱表演的创作歌手等等,以自弹自唱为表演形式或是教学的活动,比比皆是。作为国内培养音乐教师师资的各大高等师范院校,近年来,也陆续更新了教学计划,开设了自弹自唱课程。

我国著名音乐理论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周荫昌先生曾对“自弹自唱”这种艺术形式予以极高的肯定及评价,作为国内高师自弹自唱课程的开拓者及倡导者,他认为:“自弹自唱是一种综合性的音乐技能,所谓‘自弹’指的是弹钢琴,以钢琴为教具,自己弹,为自己歌唱伴奏,为学生和众人学唱、歌唱伴奏;‘自唱’指的是自己歌唱,为人们示范歌唱,教会并带领学生、众人一起歌唱”。可见,自弹自唱中,歌唱与伴奏之间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对立统一的整体。所谓“对立”是指必须分别掌握弹奏与演唱两种基础一定的技巧,在前期训练时,钢琴与演唱的学习,是无法混为一谈的。而在分别学习钢琴课及声乐课后,自弹自唱亦并不是能够自然获得的一项技能。所谓“统一”,正如周荫昌先生所谈及的那样 :“自弹自唱以唱为主,但是它必须有伴奏,这个‘弹’不是游离于‘唱’之外,而是与‘唱’融合在一起”。在弹唱的过程中,伴奏始终是为演唱起到烘托的作用。

自弹自唱,是一人同时完成弹与唱的过程,以演唱为主,以弹奏为辅。表演者集钢琴伴奏与声乐演唱为一身,既是演奏者又是演唱者。其必须同时具备三种能力:声乐演唱的能力,钢琴伴奏的能力以及将两者结合在一起的能力。自弹自唱无论在弹奏还是在歌唱上,都必须达到完整的、有机结合的高度统一,做到“声琴并茂”,伴奏与歌唱之间相辅相成,同时进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二、自弹自唱课程的艺术价值

艺术高校近年来开设的自弹自唱课程是一门具有核心价值的主科专业课程。笔者认为,自弹自唱课程即是独立存在的专业课程,又是与钢琴课、声乐课以及视唱练耳、即兴伴奏课等师范类必修课程协同发展,互相影响的整体。自弹自唱能力的培养,必须依赖于钢琴、声乐、视唱练耳等各类专业课程具有一定的基础的前提下进行。反之,提高自弹自唱的能力,亦能帮助其他课程更深入、融会贯通地学习,并加强各类课程之间横向的协同合作,强调各课程间的联系性与渗透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扩大视野,提高理解能力

无论是单纯的钢琴课或是声乐课,往往花更多地时间精力关注与独奏或独唱有关的音乐作品。自弹自唱课程中,涉及的作品更广泛,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不同风格、不同创作类型的作品的机会,扩大学生学习的视野,增加学习不同形式作品的机会。在涉猎更大量的优秀作品,尤其是弹唱作品后,学生能够更全面地掌握弹奏和演唱的技术,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更全面、更完整地把握作品风格。

(二)学会倾听,提高协调及配合能力

自弹自唱是必须调动各种机能来进行协作运动而产生的形式,是一种技术性与趣味性较强的综合表演方式。自弹自唱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协调及配合能力上的帮助是显著的。例如,弹唱时,必须考虑伴奏部分烘托好演唱的部分,钢琴伴奏的部分学习了声乐地线条旋律感,而演唱部分又由原来的单声部旋律,借鉴伴奏部分的织体,加强了两者间的联系。长期训练自弹自唱,有助于提高学生倾听的能力。“弹”与“唱”同时进行的表演,从独奏或独唱时完全自我陶醉于个体表演的状态,提升到以理智、客观的态度,结合敏锐的听觉不断调整弹唱之间的音色比例的关系。随着一段时间的训练学会,再将自弹自唱课程中的体会,反馈到独唱、独奏中,会对作品分析能力、协调能力、和各方面平衡能力都予以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培养感受力,提高多声思维的能力

自弹自唱的作品往往要求练习时更注重弹唱的一致性,要求演唱声部音色与钢琴伴奏音色相互融合。因而,长期训练能提高体会和声纵向上的融合度。通过弹唱练习对音乐作品思考更为完善,对清晰表达音乐主题、多声部之间层次的分明以及横向上的交错,加深了不同程度的认识,从而提高多声思维的能力,完善对各类音乐作品的把握。例如,钢琴专业的学生,在坚持自弹自唱的训练后,由于长期为自己伴奏,对伴奏织体、和声与声乐旋律之间的联系更加明确,会得到不小的启示。这将能够帮助他们无论在钢琴独奏还是为他人歌唱伴奏的时候,更懂得多声部合作的融合方式,以及和声的功能运动与色彩变化为旋律服务的同等重要性。又如,经过自弹自唱训练后,继续完成声乐独唱表演,会从弹唱这种综合的形式中,吸取许多经验,演唱时将不仅仅关注单一的演唱声部旋律,会更全面地考虑与伴奏的协作,把钢琴伴奏当成演唱的合作者,提高完成作品的艺术价值。

(四)增强表现力,增加音乐表演自信度

经常进行自弹自唱训练以及弹唱类表演,更能提高音乐表现的成熟度及自信度。因此,自弹自唱,亦能够提高表演者本人的音乐表现力。在弹唱训练中经常要解决的弹奏与演唱声部的融合度等,亦加深了音乐表现的分寸感。自弹自唱为音乐表演提供更多的演出舞台,加强了舞台表演的整体感,提升表演者自身的音乐素养和自信心,弹奏、演唱和表演均由一人完成,为观众呈现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往往自弹自唱的表演也更具有一定的个性及趣味性。这种表演形式,也很大程度提供了表演者展示的机会,为其他艺术表演形式打下基础。

三、关于高师“自弹自唱”课程的思考

(一)关于教材现状的分析

国内有些院校在进行自弹自唱教学时,选用现有的声乐教学曲目,比如国外作曲家的一些经典艺术歌曲作品,莫扎特、舒伯特、舒曼等等。笔者认为,这样的作品并不一定完全适合在自弹自唱课程中推广。由于欧洲艺术歌曲,尤其是古典艺术歌曲的发展已经达到巅峰,在艺术歌曲的演绎上,作曲家无论是在钢琴伴奏的部分还是声乐演唱的部分,都体现出高超的完整的音乐思维,通过具有高超技艺钢琴家与声乐演唱家的合作,才能共同达到艺术的高度,完整地表达作品。想要通过自弹自唱来完成高难度的艺术歌曲,是很难达到的,也是不适合课堂集体教学的,一些钢琴与声乐基础都较好的学生练习某些作品的成功例子,并不能代替集体课所有的学生。这样的教学能否普遍的推广,长期持续的发展,也是很值得深思的。鉴于自弹自唱本身特殊性、融合性、灵活性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作品,发挥其普及性的特点,能够更好地推动学科建设,培养学生自弹自唱的能力。

自弹自唱课程开拓者周荫昌先生在对全国中西部以及西南地区大部分高师音乐教育现状调研后,带领天津音乐学院的几位专家,精心编撰了一套适合高等师范院校使用的真正意义上的自弹自唱教材,并在云南的六所地州高校进行了教材培训和教学实验,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这部教程的编撰是基于自弹自唱课程自身具备的特点,从教学的普遍规律出发,其编撰原则为“唱弹相伴,艺技相融,循序渐进,配置均衡”等。例如,第一册的发声练习中,并不是单纯为声乐演唱编写,而是为弹唱这一艺术形式创编的,系统地将大小调和民族五声调式细分;第一册中的弹唱练习曲,总结了弹唱中经常遇到的各种音阶、和弦组合,编配了适合弹唱的旋律及伴奏部分,由浅入深,部分作品也是为弹唱这一艺术形式而单独创编的。

选用专门针对自弹自唱课程创编的教程,对于课程在推广性、普及性以及学生接受度和练习效果上,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课程设置及培养方向

自弹自唱课程必须因材施教,并且合理安排课程及课时分配。笔者在以教学活动中总结出以下几点。

首先,自弹自唱课程是一个系统完整的教学过程,因此开设时间至少为1学年(2个学期),周课时至少为4节。以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师范)方向学生为例,以往的自弹自唱课程只开设1个学期,绝大部分学生只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弹唱技巧,或弹唱知识的基本理论,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全面了解掌握,并且转化为专业技术技能,也很难达到学习的目的。其次,由于学生在钢琴与声乐方面的学习程度不同,在基础与能力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应根据学生个体能力的差别,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单一的集体课授课形式,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以小组课教学为主,集体观摩课为辅,结合开展教学,这样的形式能够提高授课效率和效果。在小组课分组人数及难易程度上予以区分,尤其是钢琴基础较弱的学生,自身在钢琴伴奏部分的乐谱识谱上存在一定地困难,在小组课上,对这部分学生应该从基础抓起,选择难度较易的弹唱练声曲和弹唱练习曲来打基础。而一部分钢琴基础扎实的学生,则可以根据个体不同的情况,选择难度较大,艺术性更强的完整的作品。在集体课上教授理论及课堂讨论,在互相观摩的途中,相互交流,寻找并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再次,培养学生弹与唱结合的能力,从弹唱作品的规范性入手,比如掌握一定地伴奏技巧,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通过对作品的分析,提高学生在弹唱准备前分析作品的能力,更深刻地理解作品表现作品;提高学生演唱与伴奏间的融合度,提高自弹自唱结合的整体质量。

四、结语

自弹自唱,是具有其独特艺术价值的实用性较强的综合艺术形式。是对音乐艺术的新诠释,也是对专业艺术人士协调性、完整性能力的体现,更是对音乐教育专业技能的深化。做到“声琴并茂,弹唱相融”对专业音乐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音乐素养和艺术修养,以及审美情趣的培养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1]周荫昌.自弹自唱教程.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

[2]李斐岚.钢琴伴奏艺术纵横.民音乐出版社,1996(8).

[3]连续敏.钢琴伴奏的历史沿革.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8(3).

[4]周为民.钢琴伴奏在声乐教学中的几个问题.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0(6).

[5]郭洁.钢琴伴奏在声乐演唱中的演奏功能.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4).

猜你喜欢

弹唱钢琴伴奏声乐
古筝弹唱古诗词的音乐教学实践研究
形、韵、意——咏叹调《有一颗爱心飘落》钢琴伴奏分析
江南的弹唱
南山赋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浅谈舞蹈基训课的钢琴伴奏
钢琴伴奏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作用
乐感的培养与钢琴伴奏的实践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