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音乐结构中的节奏作用分析
2016-02-03仲容
仲 容
(内蒙古河套学院,内蒙古 巴彦淖尔 015000)
钢琴音乐结构中的节奏作用分析
仲 容
(内蒙古河套学院,内蒙古 巴彦淖尔 015000)
钢琴演奏者通过掌控演奏节奏和分辨乐曲的特点,在遵循作曲家的音乐风格基础之上,通过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把钢琴音乐作品再度呈现给关注,可以说是让音乐作品得到了重生。钢琴音乐作品的表现力是极为丰富的,作曲家则可以通过不同的音乐要素来塑造出独特的钢琴音乐形象,进而创造出独特的艺术空间。而节奏掌控就是演奏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点。节奏可以说是音乐演奏的基础要素,演奏者想要充分展现出音乐作品的独特魅力,首先就是要对节奏进行充分的掌控。了解钢琴乐曲作品的节奏风格特点以及与旋律、风格、速度和力度之间的关系,进而让钢琴演奏者更加完善,在把握音乐的同时还能够更好弹奏钢琴音乐。
钢琴音乐创作;作品结构;乐曲节奏
前言
钢琴作品演奏具有较强的渲染能力,我们常会在聆听的过程中被其带入到艺术空间当中,尽情享受吸收更多的钢琴艺术。音乐无国界这句话一点也没有错,音乐是全世界人民通用的语言。我国古人也说过“移风易俗,莫善于乐”。音乐这种特殊的能力与钢琴音乐作品的创作和弹奏是密不可分的,两者之间必定有一定的联系。想要充分了解和掌握钢琴音乐作品的节奏,就必须从钢琴音乐作品切入,明确钢琴乐曲的独特内涵。钢琴音乐作品的展现内容是多元化的,作曲家通过融入不同的音乐要素来塑造出不同的音乐形象,进而让艺术对象能够被充分展现刻画出来。这些要素包括:旋律、节奏、音色、音区、速度、力度、和声、织体和曲式等。节奏可以说是音乐当中的基础,可以说任何音乐都离不开节奏的支持。
一、钢琴演奏中节奏、节拍的概念与风格
(一)钢琴演奏节奏和节拍的概念
节奏主要是指,在钢琴演奏过程中根据音的长短、快慢和强弱这三方面的要素,有规律有目的的对其进行合理组织,同时还应该保持组织过程的灵活性,节拍是指,弱拍和强拍有规律的交替出现,进而形成明显演奏对比。另外节奏和节拍是可以同时出现的。
(二)钢琴演奏节奏与节拍的风格
在一首乐曲的弹奏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个又一个重复并具有代表性的节奏,就可以将其称为节奏型。在一首音乐作品当中,通过对不同的节奏进行组合排列到一起,能够让音乐具有不同的演奏意义和活力,那么再把这些不同特性的节奏加以灵活的组合,则会展现出不同性格和风格的音乐载体。其实在多数情况下,节奏其实都是起着独立作用的。例如,钢琴曲中二拍子当中的“哈巴涅拉”节奏型就是附点八分音符和两个八分的节奏型,而我们民族舞当中的新疆舞就是以一拍切分节奏融合两个八分音符节奏和四个十六分音符融合了四分音符的节奏型,也正是这些独特的节奏型,让这些音乐作品更具民族色彩和特色,进而体现出了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再例如钢琴演奏过程中三拍子的小舞步特点,具有活泼欢快、灵活多变和温文尔雅的音乐特点,在演奏过程中时而充满激情时而灵活变化,给受众一种不同的艺术体验。换一种观点来说,几乎所有独立风格的音乐都有一个长段的固定节奏,也正是有这些固定节奏的存在才会有不同风格音乐的出现。
二、钢琴演奏过程中节奏与旋律之间的关系
旋律可以说是钢琴音乐的灵魂要素,是促进钢琴音乐作品传达作曲家思想的关键性载体,同时也是塑造音乐作品形象的关键,但是只有旋律没有节奏的音乐是不能称之为音乐的。旋律是由多种高低不同、长短不一的音符所构成的。如果将这些音符标记在五线谱之上,并且不做任何标记,那么一般人是很难区分出来的,所要表现的音乐主题也是不明显的。但是,加以标注并融入一定的节奏,那么就可以将其创作成为一首音乐作品了,在五线谱之上看到一条上下起伏的曲线,这条曲线就是我们常说的旋律线。
对一首钢琴乐曲作品的旋律线进行深度的研究,就会发现旋律是有起伏波动的,通常情况下,这些起伏波动与作曲家或我们的情感有着直接的关系:当旋律线向上发展,那么就代表着情绪高涨;若旋律线向下发展,那么则表明情绪放松或低落。不同的旋律线起伏过程可以表现出人们不同的情感状态和变化过程。这也正是因为有节奏和节拍的加入。由于不同节奏和节拍的组合搭建,让音乐的发展方向在不断前景发展过程中,其作品的内涵文化也得到了升华,给作品当中注入了更为新鲜的活力。换一个角度来讲,钢琴音乐作品中的旋律就好比人的肌肉,而节奏就是人的骨骼,肌肉必须得到骨骼的支撑才能够成型,人才能够站立起来进行活动,因此音乐作品是不能离开旋律和节奏支持的。
三、节奏与速度、力度之间的关系
通常情况下,节奏与速度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慢节奏可以让人产生安静、舒适和缓慢的感觉,而快节奏则可以让人产生激动、紧张等情感。所以说不同的速度可以改变音乐的形象,进而让音乐作品给人带来不一样的感觉。
力度则是指钢琴演奏过程中音的强弱程度。力度的变化能够充分展现出音乐不同的要素,任何一首完美的音乐作品的旋律处理都将在音的力度上下更多的功夫,进而让音力度的变化更加细腻和丰富。力度的变化处理对音乐形象的塑造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比如让音乐演奏更多跳跃就需要音向大力度变化,向上变化则会增强音乐的紧张感,向下则会让音乐更加松弛,缓解之前的紧张情绪。
在演奏钢琴音乐作品时,主要是对音乐作品的节奏、速度和节拍进行综合性的应用。音乐也正是有了节拍处理的规律性,才能够让音乐节奏交替循环出现。二拍子强弱交替变化出现,能够让音色力度具有明显的对比,而由于出现周期较短,在钢琴音乐作品的表现也是极为强有力和刚劲明朗的;四拍子中由于存在次强拍特点和周期长的存在,音色强弱的对比将会明显减弱,因此四拍子不仅具有二拍子的特点,能够让音乐的变化更加抒情浪漫和宽阔雄壮。三拍子和六拍子之间的强弱循环交替通常是不均匀的,在钢琴作品演奏过程中通常也是摇曳、优美和流畅的特点,能够充分表现出不平常和喜悦的心理活动,比如门德尔松的《威尼斯船歌》。
四、节奏感的培养
节奏感的培养对于钢琴乐曲演奏是十分重要的。节奏是一种有规律的音律运动,因此,节奏培训应该是在钢琴学习之初进行的一种训练。其实很多孩子的钢琴弹奏出现问题都是节奏方面存在缺陷,因此必须要求他们按照节拍不断的弹奏,让他们大声数着拍子来弹琴,这方面的训练要直至他们能够独立掌控节奏之后才能够停下来。之后还应该进行有节奏的弹奏,在联系过程中应该把拍子中的重音和强拍一一融合在演奏过程中,然后再对其进行一定的艺术加工处理,从而加强乐曲的演奏效果。在经过这样长时间的演奏之后,就可以培养一种良好的钢琴弹奏节奏感,进而帮助学生对钢琴表演进行探究。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钢琴演奏中节奏与旋律、速度一样重要,几种演奏要素之间应该有着密切的联系,缺一不可,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对音乐作品进行刻画、渲染和展现,让其具有较强的表现能力,产生出不同的艺术风格。
[1]张宇.节奏在钢琴音乐结构中的作用[J].艺术教育,2014(2):103.[2]林璐.浅析少数民族音乐作品节奏因素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J].民族教育研究,2014(5):133-139.
[3]李雪梅.印象主义钢琴音乐的力度结构特征[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8(3):94-100.
[4]张诚,王明辉,谢晶晶,黄艺欧,范进德.《音乐艺术》校友文章摘要总汇(1979~2007)[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7(3):128-222.
[5]郎静.从《二十四首钢琴前奏曲》看德彪西的钢琴音乐[J].文教资料,2008(4):51-53.
[6]吴慧娟.论钢琴音乐中的“错乱节奏”——定义、形态及功能概述[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0(4):196-202.
仲容(1978—) ,女,汉族,内蒙古临河,本科,内蒙古河套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