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在感知中被占有
2016-02-03忠刘
薛 忠刘 娜
(1.兰州城市学院音乐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2.兰州理工中专,甘肃 兰州 730050)
音乐在感知中被占有
薛 忠1刘 娜2
(1.兰州城市学院音乐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2.兰州理工中专,甘肃 兰州 730050)
音乐是艺术的一个范畴和重要组成部分,感知音乐远高于审视音乐的本体,音乐以不同形式吸引感受者的情感和思维想象,它的主体激发人们潜意识对乐思、节奏和旋律不断得以重复出现接纳,它不仅仅是一种音响的震撼。
音乐;传播;审视;情感与思想
爱因斯坦在《广义引力论》中写道:“存在着求理解的热情,正像存在着对音乐的热情一样……要是没有这种热情,就不会有数学,也不会有自然科学。”音乐的本质是声响展示,目的是给人们以启发、鼓舞,与自然科学有所不同。自然科学是建立在严密的逻辑分析和推理判断之上的有确定性的,并能严格的指导社会形态的发展,对事物的前因后果有明确的界定。
音乐是一种复杂的传播与接受过程,不易用文字剖析的东西。它的发展对人的思维意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孟德尔松说:“人们常常埋怨音乐是如此的含糊,听音乐时,简直不知如何去想象才好。但每个人对文学总是能理解的……一首我所喜欢的乐曲所传达给我的思想和意义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这不是音乐不够具体,而是因为它太具体……每当我试图用文字或语言说明一段音乐时,好像是作了说明,但又觉得说得不能令人满意。”音乐是作曲家按照社会某些现象或特定的事物为素材进行加工而成的具有幻想的音符堆砌,如何理解与体现出它诗意效果,这就需要接受者心理与社会生活的相结合,利用现有的资源不断影响和刺激受接受者的内心世界,唤起不同阶段、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群对艺术的接纳和热爱。音乐在西方社会的影响力是各个阶层的传播不受任何条件和环境限制,如乡村音乐、舞蹈、民间乐器的演奏,以致宫廷音乐和改良后的各种音乐形式的展现,音乐的传播有意无意的渗透到乡村的田间地头,以致城市各个角落和高雅艺术舞台,这是人们的历史文化的延续与社会整体经济发展所形成的,人们把音乐作为生活的重要娱乐形式来调整自身情结和调和人际关系必不可缺的纽带,不断促使音乐艺术健康有序的融入老百姓的生活环境与工作场所,激励和感化着某些不良现象的发生,为社会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这就是音乐艺术的魅力,正如著名的科学家小提琴爱好者爱因斯坦说:“我相信直觉和灵感,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应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所以,人们对音乐美的审视是建立在一定历史文化素养之上的,不受某些原因如政治、经济等手段的强制约束去接受某种音乐艺术的传播,这是一种畸形的艺术形态,也不能因为人的外貌条件良好刻意接受艺术,一个人对艺术的接纳程度大小取决于他的文化素养和整体环境,荀子说过:“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形相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
贝多芬对音乐的解释:“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道出了艺术的本质和超越情绪的净化,所以,爱因斯坦把物理成就比作是“思想领域中的最高的音乐神韵”,音乐艺术的发展主要得益于痴迷于音乐自由美的欣赏者,社会大众群体接触音乐的机会主要反应在当地民间艺人在各种节日活动时对民俗文化的多角度阐释,也有通过祭祀等宗教活动传播给人们某些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这些民间艺术的社会功能是寓教于乐,它受季节和节气的影响很大,受众群体也是很有限的,也有一定年龄的限制或者说是成人的活动,大多数孩子和年轻人几乎没有任何参与机会,虽有带带相传但这种涉及面是极其微小的,不能形成整体社会艺术形态的体现。因此,歌德对音乐这样论述:“音乐能把人淹没掉,人却捕捉不到它。它是进入更高的知识世界的唯一的、非物质的方法。”随着整体社会发展的变化,人们在解决社会必需条件满足之后开始注重文化与艺术的共同发展,人们在接纳音乐后有一种对事物的敬畏和恩善,并产生对自然界探索的灵感和勇气,这正是音乐的所要表达的基本理念: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音乐本质思想是内在的,但反应在音响效果中却令人回味,有喜怒哀乐的情感表达,也有温情缠绵的乐思令人意味深长,更有气势磅礴的山河气魄,这就印证了黑格尔讲的:“音乐就是精神,就是灵魂,他直接为自己而发出声响,在听到自己的声响中感到满足。”它的主体激发人们潜意识对乐思、节奏和旋律不断得以重复出现接纳,它不仅仅是一种音响的震撼,更直接的是唤起听众一种神话的向往和生活的冲动,对美好未来有不同色彩的描绘,并自由的刻写下人生永恒不变的奋斗目标。
感知音乐远高于审视音乐的本体,音乐以不同形式吸引感受者的情感和思维想象,回到人性的静观之中折射出自己对现实生活的认识,从而勾画出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如何体现自我的高贵和努力改造自我的决心与信心,旋律线条的直观感只能显现它的形象以有形的图像呈现在精神世界中,虽然不同人群对同一音乐有不同的构架形式,但音乐所营造的固定音响效果是无法改变的,因此,音乐中七个音符的激励性超越于魔鬼,这种天地人神的吸引力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述的,更没有哪位哲学家对其有透彻阐释和说明。从角度上审视音符时只代表谱例与音高的特点,是一个数量的结构,没有赋予鲜活的生命力。只有对七个音符的各自属性进行拓展并以不同角色涌现出来,此时此刻,自然声响和人的脑体结合就以诗歌的形态达到转换,形成了音符与情感碰撞的有力动机,这就是音乐从不同层面对比出天地人和谐的效果和气氛,或许,循序在音乐之中的诗歌,才能停留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