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州老丝弦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2016-02-03宁丽瑾

黄河之声 2016年17期
关键词:丝弦曲调剧种

宁丽瑾 吴 超

(衡水学院音乐系,河北 衡水 053000)

深州老丝弦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宁丽瑾 吴 超

(衡水学院音乐系,河北 衡水 053000)

深州老丝弦是活跃在深州东安庄乡西辛庄村的全国稀有剧种,属于具有文化特性和民族文化渊源的口传心授戏曲文化遗产。它的主要曲调是“河西娃娃调”。传承和发展老丝弦,是一项长期而繁琐的工作。

深州;老丝弦;传承;发展

深州老丝弦是早期流传于河北民间的一种民歌俗曲,经衍变和发展以及受高腔大戏和民间说唱艺术的熏陶和影响,慢慢形成老丝弦剧种。明末清初在河北普遍流行,历史上兴衰多次。清末、民国、解放前后直至60年是又一鼎盛时期。文革结束后数年又一度兴旺。

一、深州老丝弦的现状

深州老丝弦,也叫“河西丝弦”,“河”即现在的滏阳河。深州老丝弦属地深州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主要流传在位于深州市区西南8公里的西辛庄村。课题组来到西辛庄村村委会向传承人“老牛”——牛占峰师傅询问了剧团的现状,还拜访了剧团最年长的传承人吴振海老师傅和团长李至善。76岁高龄的吴振海老师傅现在负责教唱,剧团用的所有的谱子都是吴老一句一句唱着,牛占峰、张白娃等会记谱的师傅一笔一笔记录的。剧团现有30多人,期中乐队成员有10人,演员只有七八个能上台表演,有一半以上还是学员。剧团定时在村委会文化大院活动,还制定了有序的文化大院管理制度。深州老丝弦的剧本保存较完整,但曲调仍需进一步整理。

深州老丝弦多方面区别于河北其他丝弦,它的主要曲调是“河西娃娃调”,最大特点是从后半板或后半眼开始演唱,而非在整板整眼上起调。深州老丝弦有起腔、青芽、鸡罩窝、山坡羊、三调弦、抱青羊、拨子、哭调等多种曲调。板式有散板、头板、二板、三板等。武场由早期的大铙、大筛、大鼓等演变为现代以手锣、镲、板鼓等苏家伙为主,苏、广并用;老丝弦的主奏乐器是板胡,文场乐队配有二把二胡和一把低音二胡,还有曲笛、笙、唢呐等乐器。

老丝弦剧种行当齐全,剧目以传统戏为主,主要剧目有:《卖凤针》、《奇忠义》、《指路》、《江苏分家》、《扇火炉》、《金铃计》、《杨宗保挂帅》、《金簮计》、《访洪桐》、《变狗》、《罗衫计》、《罗通扫北》、《水牛阵》、《过街楼》、《天妃闸》、《鲶鱼窝》、《走雨》等50多个剧目。改编的现代戏有红灯记、沙家浜、会计姑娘、追报表等折子戏。这五十多个传统剧目及部分现代折子戏,大部分剧本都已整理保存。

二、深州老丝弦的发展

深州老丝弦在长达200年时期内,是河北大地具有较大影响的剧种之一,特别享誉以深州为中心的冀中、冀东南地区,对活跃农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维护社会秩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研究中华民族渊源文化和地方风俗民情都具有重要价值。

深州城东大于林村著名老艺人李金榜(老提先生)是深州老丝弦早期代表性传承人,从艺多年,博采众长,吸取了多种剧种曲调,创造性的继承和发扬明清以来早期老丝弦剧种演技,先后传艺于深州、安平、饶阳、束鹿、武强、武邑及保定周边地区,组建了多个民间业余剧团,这些民间团体凭借高超的演艺,从清末、民国、解放前后,以致文革后很长时期内,在冀中、冀东南广大地区民间庙会、节令、集会、庆典等场合演出,享誉甚高。

2013年,深州老丝弦经深州市文化体育联合会申报,被列入衡水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4年12月27日,衡水市举办“第十一届德艺双馨中国文艺展演”,深州老丝弦凭借经典剧目《指路》获得了衡水赛区的金奖。

2015年2月24日,深州老丝弦在“第十一届德艺双馨中国文艺展演”北京总决赛中凭着独特的唱腔荣获戏曲组银奖。

2016年4月22日,衡水首届民俗文化节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在衡水湖马拉松广场盛大开幕。深州老丝弦等55个极具衡水本土文化色彩的民俗艺术表演项目全部亮相,文化遗产走进了民间、走近了百姓。

三、深州老丝弦的保护

深州老丝弦剧种也面临即将失传的现状,村里的年轻人外出打工的较多,对老丝弦没有兴趣,剧团中最年轻的学员也已年过四十,老辈传承人日渐年高,年长的已经近八十岁高龄,教唱力不从心。老丝弦剧团活动经费缺乏,演出设备落后,演出效果单一且能完整演出的剧目较少,故深州老丝弦剧种确系濒临失遗状态,急待挽救。

传承和发展老丝弦,我们的任务非常艰巨。首先,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提高排练场地的条件,更换陈旧的音响设备和演出道具,提高演出水平,扩大剧种的影响力。应逐渐增加专项资金的扶持力度,才能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用于曲调整理、理论研究、补贴剧团在民间演出、送戏下乡等。增加演出场次创收,保障传艺人劳有所得,特别是后继人员学艺有报酬,发展有希望。

我们不能一味地形而上学地泛谈“政府呵护论”,还应该强调如何唤起“文化的自救”,所有的艺术都应该自救。光靠政府的救济是远远不够的,应当借助政府、媒体、企业、专业人士的力量加大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宣传力度。

传承和发展老丝弦,最复杂最繁琐的是曲谱的整理工作。目前,曲牌被整理出来的能完整演奏演唱的较少,有些谱子跟演唱者或演奏者的实际演出不一致,需要做大量的校对工作,剧本也需要进一步地整理。传承人会唱的好多剧目、曲牌都需要录音,再一一整理记谱,这是一项长期而繁琐的工作。

总之,本研究通过考察深州老丝弦的发展历史、音乐形态以及传承人情况,对深州老丝弦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做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议。希望通过本研究引起专家学者广泛关注传统民间音乐,更希望人们系统地了解传统音乐文化,让这些城市边缘的文化得以流传。■

2016年度衡水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组成员:宁丽瑾、吴超、高思聪、朱佳宇、周文璐(2016064)

猜你喜欢

丝弦曲调剧种
心情如曲调般平衡缤纷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新兴剧种的建构理念与文化再生
《中国戏曲剧种剧种全集》(西藏卷)首出成果
南国冬日暖总闻丝弦声
河北深州西辛庄村:“老丝弦”焕新生
撞色雅痞,撞色乐章
现状与思考——写在江西剧种普查之后
湖南辰溪丝弦的音乐形态与表演特征
阿炳与二泉映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