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魏绍斌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经验

2016-02-03曾美玲范小雪魏绍斌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6年7期
关键词:功血子宫出血肾虚

曾美玲,王 烨,范小雪,魏绍斌

(1.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 610075;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成都 610072)

魏绍斌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经验

曾美玲1,王 烨1,范小雪1,魏绍斌2

(1.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 610075;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成都 610072)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妇科临床常见病,魏绍斌教授认为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以及虚、热、瘀乃病机关键,并结合地域因素强调湿热瘀结是出血的重要因素,治疗上重视肝脾肾三脏,根据虚、热、瘀夹杂情况随证加减用药,同时因地制宜,常通过清湿化瘀法达到止血目的,并斟酌通涩,重视气血,衷中参西,结合月经周期分期论治,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学习和借鉴。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魏绍斌教授;临床经验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可分为排卵性和无排卵性两类,是妇科常见病,属于中医学“崩漏、经间期出血”等范畴。崩漏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断,昔人云“崩如山崩,忽然大下;漏如卮漏,不断淋漓,一则横决莫制,一则漫无关防”。经间期出血为2次月经中间少量阴道流血。西医治疗本病以激素类药物为主,虽可暂时止血但复发率较高,且有一系列副作用;中医药治疗由此显示出一定的优势[1]。

魏绍斌教授是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其善用经方,崇尚辨证论治,对功血的治疗独具匠心。笔者有幸侍诊左右,兹将老师治疗功血的经验略呈一二,以飨同道。

1 治求肝脾肾,当审虚热瘀

功血主要表现为异常的子宫出血,西医认为该病是由于生殖内分泌轴功能紊乱引起。魏绍斌认为功血的病因多端,病机复杂,常因果相干,气血同病,累及多脏,然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以及虚、热、瘀乃病机关键所在。肝为藏血之脏,脾为统血之所;肾为封藏之官,故肝郁则血不藏,脾虚则血不统,肾虚则血不固,临床常见脾肾不足、肝郁脾虚、肾虚肝郁或三脏皆损的证型。虚为脾虚统摄无权,不能制约经血;热则冲任伏热,迫血妄行;瘀则冲任瘀阻,血不归经。总之,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虚、热、瘀三邪夹杂,导致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胞宫蓄溢失常,发为功血。

魏绍斌治疗本病,若属脾肾不足者,以寿胎四君子汤或健固汤加减补益脾肾;证见肝郁脾虚者以四逆散合四君子汤加减;肾虚肝郁者以寿胎丸或三子汤(菟丝子、覆盆子、桑葚子)合四逆散加减以补肾疏肝;肝肾阴虚者以一贯煎加减补益肝肾。根据多年的临证经验,认为气血相互维系,失血多伤阴耗气,临床功血患者常见气阴两虚者,多以生脉二至丸益气养阴、凉血止血;气虚明显者加南沙参、黄芪补气摄血,此为“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之理;出血日久夹湿热者,可合四妙散酌加地榆、贯众之辈清热除湿、凉血止血;夹瘀者辅以茜草、蒲黄炭、焦山楂等化瘀止血。

2 清湿化瘀,因地制宜

湿热瘀结乃出血的重要因素,或因经期、产后外感湿热,或饮食不节、湿热内生,亦可因出血日久,下元亏虚,湿热之邪乘虚侵入,湿热熏蒸胞宫,热盛及血,热与血搏,灼血成瘀,瘀热互结,血络受损,进而动血。正如吴又可所说:“邪热久羁,无由以泄,血为热搏,留于经络,败为紫血。”瘀久又可化热,瘀致气滞水停而生湿,故湿、热、瘀三者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临床常表现为血色深红或紫红、质黏稠、气臭秽夹有血块,并伴有腹部隐痛、腰骶酸重感。魏绍斌在古人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四川盆地气候多湿热的特点,认为湿热瘀结乃出血的重要因素[2],故在功血的治疗上宜相互兼顾,常清利湿热兼化瘀止血,临床用四妙散加马齿苋、败酱草清热利湿,贯众炭、荆芥炭、地榆炭等凉血止血,在止血时常加入益母草、茜草炭、蒲黄炭等化瘀止血,诸药合用共奏清湿化瘀止血之效,同时体现了中医学“因地制宜”的特色。

3 斟酌通涩,重视气血

通法是指因瘀血阻络、血不归经,宜通因通用,以活血祛瘀法治之,瘀去则血自归经。虽逐瘀之后,血下一时更多、更急,但瘀除胞宫方能清净,则新血自守;涩法指正虚或病久不愈,已成滑脱不禁之势,须配伍收涩之品以固涩止血。魏绍斌认为崩漏中久漏多瘀,瘀血不下则出血淋漓不尽,常用四逆散合三川汤(由川红花、川牛膝、川芎组成)行气活血、化瘀止血。然下血同时防攻逐太过,常加以南沙参顾护正气,该法临床使用逐瘀如扫、止血如神,为通因通用之理,临床应用时应注意勿攻逐太过,血止即停。涩法常用于正虚或病久不愈患者,魏绍斌常用炭类药物如地榆炭、荆芥炭、侧柏炭等收涩止血,同时常强调“止血之品不可独用,必须于补气之中行止崩之法”。因此,尤重视益气药物的使用,常佐以南沙参、炙黄芪益气摄血,临床应用能明显增强止血之效。另外收涩止血法应注意加一两味化瘀止血药如蒲黄、茜草等使血止而不留瘀。

4 衷中参西,辨期辨病

魏绍斌在诊治功血时主张中西融贯会通,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对于无排卵性功血患者应结合月经周期以调经促排卵。并强调凡功血患者,在诊断上需先排除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凝血功能障碍等严重疾病,以免延误诊治。治疗上,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除辨证止血外,尚须根据患者月经周期以分期论治。认为经后期气血冲任亏虚、阳消阴长,以滋肾养血为主,在辨证的基础上选用山茱萸、枸杞子、黄精、鸡血藤等;经间期为肾中阴阳转化时期,此期应注重补肾活血以促阴阳转化,同时辅以清湿通络之药以促排卵。此外,对于经间期出血的病人,可加入止血之品以治标;经前期为阳长阴消期,此期常选用健固汤或寿胎四君子汤加减温肾健脾,健全黄体发育;行经期则去旧生新、以通为用,运用活血化瘀行气之药因势利导,保证经水通畅。

5 典型病案

林某,32岁,2014年10月4日初诊:诉“反复经间期出血2年,加重2月”。患者2年来反复出现经间期少量出血,患者平素月经规律,量中,色暗红,伴腹隐痛、腰酸。末次月经9月21日,患者于10月2日阴道少量出血至今。前次月经8月21日,患者于9月1日至9月5日阴道少量出血。症见阴道少量出血、色暗红,伴头晕乏力、脱发、腰酸痛,平素情绪易急躁,夜尿1~2行,舌红苔薄黄、脉弦细。当日B超检查未见异常。中医诊断经间期出血,辨证属肾虚肝郁。西医诊断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排卵期出血),治宜补肾疏肝、固冲止血。方拟三子合四逆散加减:大菟丝子、覆盆子各20 g,桑葚、墨旱莲、白芍、侧柏炭、荆芥炭、桑叶、白茅根各15 g,醋竹叶柴胡、山茱萸、枳壳各10 g,生甘草6 g,6剂水煎服,每日1剂。2014年10月20日二诊:上方服用2剂后出血停止,现为月经周期第30天,月经即将来潮,治以补肾疏肝、活血通经为主,方用寿胎丸合四逆散四物汤加减:大菟丝子、南沙参各20 g,寄生、续断、白芍、当归、川芎、黄芪、鸡血藤各15 g,醋竹叶柴胡、枳壳、香附各10 g,生甘草6 g,6剂服法同前。2014年10月31日三诊:药后乏力、腰酸、夜尿等症状改善,月经于10月21日来潮,现为周期第11天未见阴道出血,口苦微干,情绪仍急躁,舌淡,苔黄微腻,脉沉滑。方用四逆散合坤茜汤(坤茜:益母草、茜草组成)加减:醋竹叶柴胡、枳壳、生茜草各10 g,白芍、益母草、墨旱莲、生荆芥、巴戟天、粉葛各15 g,女贞子、南沙参、薏苡仁各20 g,生甘草6 g,6剂服法同前。2014年11月10日四诊:患者告知上月未见经间期出血,现为周期21 d,情绪好转,畏寒肢冷,疲倦,舌淡,苔薄黄,脉弦。方用四逆坤茜合健固汤加减:醋竹叶柴胡、生茜草、枸杞子、枳壳各10 g,白芍、益母草、粉葛、巴戟天、炒白术、覆盆子各15 g,南沙参、薏苡仁各20 g,生甘草6 g,6剂服法同前。后巩固治疗1个月,停药3个月后未出现经间期出血。

按:本案经间期出血2年、加重2个月,属于西医功血范畴。《临证指南医案·调经》指出:“女子以肝为先天”,女性因经孕产乳数伤阴血,肝血易亏,肝体阴而用阳,体阴不足则其主疏泄之功失用,且患者生活压力大,失于排解,易致肝气郁结,肝失疏泄,冲任不固,经血非时而下。又因肝藏血、肾藏精,精血相生,乙癸同源,肝血充盈则肾精有所化生;肾中精气充盛,则肝有所养,且肝主疏泄,肾主闭藏,一开一合、一藏一泻,二者相互配合使子宫藏泄有期,经水行止有度,否则经血非时而下则成经间期出血。肝郁不舒故见情绪急躁,腰为肾之腑,肾虚则外腑失荣,故见腰酸,发为肾之华,肾虚发失所养,故见脱发。病变部位主在肝肾,治疗以补肾疏肝、固冲止血为主,经间期出血的治疗尚应根据月经周期分期论治。患者初诊时正处于经间出血期,以三子汤合四逆散补肾疏肝,并在此基础上加墨旱莲、侧柏炭、桑叶、白茅根以凉血止血,并以菟丝子、覆盆子以促进阴阳转化;二诊时患者月经将至,治以补肾疏肝、活血通经为主,故减原方之凉血止血之品,酌加当归、川芎、香附等药行气活血,因势利导,保证经血通畅;三诊时患者处于经间期而未见出血,腰酸、夜尿等症改善,此时患者肾虚症状明显好转,故去补肾之寿胎丸,仍以四逆散疏肝解郁,酌加坤茜缩宫化瘀,预防出血,同时佐以生荆芥、薏苡仁清湿通络之药以促排卵;四诊时患者处经前期,此期为阳长阴消期,故在四逆坤茜汤基础上合健固汤温肾健脾,健全黄体发育。综上,补肾疏肝法结合月经周期治疗经间期出血,根据虚、热、瘀夹杂情况随证加减,通过近3个月的治疗达到滋肾之阴、养肝之血、疏肝之气、调畅冲任气血之目的,使经水如常。

[1]堵吉,谈勇.中医药治疗经间期出血的meta分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30(8):1869-1871.

[2]周双双,魏绍斌.魏绍斌教授以通为止治疗经期延长经验[J].四川中医,2014,32(3):40-41.

R711.52

:A

:1006-3250(2016)07-0988-02

2016-01-16

曾美玲(1987-),女,湖南株洲人,医学硕士,从事中医药防治女性盆腔疼痛病症的临床与研究。

△通讯作者:魏绍斌(1957-),女,四川成都人,教授,主任医师,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盆腔疼痛病症、月经疾病的临床与研究,E-mail:wsb2012 gcp@163.com。

猜你喜欢

功血子宫出血肾虚
四肢冰凉就是肾虚吗?
慢性前列腺炎和肾虚有什么关系?
透视“肾虚综合征”
你以为的月经不调,其实是异常子宫出血
用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功血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对比
肾虚是种文化病
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
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无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62例
中医综合治疗青春期功血的探讨
补肾固冲法治疗青春期功血的系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