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编辑工作的功能及其思维创新
2016-02-03王越西
王越西
摘要:编辑工作既是编辑主体对作品信息进行有效组织、选择、修饰、加工与编排的操作过程,更是一种具有鲜明知识性、技术性和再创造性的学术创作活动。本文基于编辑工作这一出版体系的核心环节,阐述编辑工作的基本功能和社会功能,并立足编辑工作的功能发挥,从思维的敏捷性、发散性、批判性和收敛性等方面探讨编辑工作思维创新的着重点,促进编辑出版工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提高。
关键词:编辑工作;基本功能;社会功能;思维创新
中图分类号:G23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6-0068-02
编辑工作是出版活动和社会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既有专业特性,又具文化属性的精神产品创造过程。要切实根据社会需要和出版文化信息进行精神生产的规划、设计和实施,每个编辑工作者都应该明确编辑工作的基本功能和社会功能,并从解决现实和认识中的问题出发,强化思维的敏捷性、发散性、批判性和收敛性等方面的创新,以提高自己对编辑工作的感悟力、洞察力,确保文稿编辑质量完美地符合编辑规范与社会要求。
一、编辑工作的功能
编辑工作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其功能既具有一般文化工作的共性,又具有不同于一般文化工作的特性。依其作用对象的不同,我们可以将编辑工作的功能划分为基本功能与社会功能两大类。
1.编辑工作的基本功能。对于书刊编辑而言,编辑工作是其文化传播活动的实践过程,由此体现出的基本功能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遴选功能。编辑工作以知识产品为劳动对象,主要任务是遵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对文化学术领域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按照一定的目标、方针、原则和社会需要搜集、选择作者创造的文化产品,在精心遴选的基础上对具体社会文化产品的内容、结构、外在形态等进行总体设计、规划与组合,订正和删改不准确的观点和材料,从社会文化建构的角度把握稿件的价值和意义,使其中有价值的部分得以向社会广泛传播。(2)组织功能。在编辑工作所涉及的选题、组稿、审稿、加工等环节中,编辑主体扮演着组织者的角色。如果将书稿等文化产品作为一项进行精神生产的工程,编辑工作的任务就是要根据读者需求和出版文化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选题规划,妥善安排诸如出版时间、资源配置、流通组织、预期效益等事项。在制订选题计划后,组织推动作者进行创作。同时注重与作者交换意见,并通过部分地参与作品创作掌控作品思想内容,展现作品特色和优势,以使作者和编辑工作的文化传播计划成为现实。(3)协调功能。从某种意义上讲,编辑工作具有一定的中介性。首先编辑主体是作者和读者(受众)的联系者,能够在充分的市场调研中了解、掌握读者的意见和精神需要,并将之反馈给作者。其次,编辑主体是作者文化产品与市场动向间一致性的调控者,通过对市场预期的科学判断以及对作者创作原稿的审定、加工和整理,科学地制订、及时地调整出版计划,强化编排设计的合理性、周密性,使出版物等文化产品面市后能受到读者欢迎,具有较好的销售和发行前景,从而保证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的协调平衡。(4)优化功能。在文化产品出版计划的实施过程中,编辑工作具有把关定向和锦上添花的优化作用。其一,在对文化成果的选择、加工中正确决策、认真操作,摒弃那些偏离出版方针的作品和粗制滥造的低质量作品。其二,通过对作者与作品的选择,优化社会文化产品在内容、形式上的合理结构和比例,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精神需要。其三,帮助作者完善写作构思,结合编辑发稿的“齐、清、定”状况和传播复制要求对作品提出修改意见。其四,通过加工整理和装帧设计,使作品形式趋于完美,作品内容精益求精,真正经得起实践检验和时间考验。
2.编辑工作的社会功能。精神文化产品具有鲜明的社会属性,编辑工作是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在引领人们认知、情感和价值取向上呈现出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1)文化功能。编辑工作隶属于整个大的文化系统,是人类文化活动的一部分。在我国现实社会中,作为大文化系统下的编辑工作,既要通过设计、组织各种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传播,将蕴含正能量的文化成果、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以某种适当的方式在社会成员中传递下去,在一定的范围内形成科学、健康的文化氛围。还要通过对文化生产的总体设计与规划,对他人的文化产品进行修改、加工、整合重组等再创造,使之融入社会文化的整体建构,提高文化成果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强化文化成果的现实与历史价值。(2)教育功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指出:编辑工作是政治性、思想性和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为人民、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是其最根本的原则和目标。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编辑工作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要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必然与一定的政治、经济相联系,并为一定的政治、经济服务。所以,编辑工作要从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出发,通过编发的出版物向读者传播先进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科学知识和行为规范,突出编辑工作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的作用和功能,使读者感受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3)导向功能。舆论导向是否正确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凝聚力的增强,与编辑工作直接关联的书籍、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传播着精神文化产品,这些精神文化产品对读者的思想认识具有不可忽视的启迪和引导作用。编辑人员要明确精神文化产品的社会效益和舆论导向功能,通过对知识、信息的选择、解释和评论,宣传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构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弘扬社会正气,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陈出新中引导社会舆论按照既定的方向发展,促进社会安定团结与国家的繁荣进步。(4)娱乐功能。编辑工作所形成的文化产品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从娱乐的层面给人以心灵上的抚慰和享受。在这些文化产品中,音乐、美术以及文学作品能够在提高人们审美情趣的同时,增强人们对社会、对人生的美好情感和真知灼见。科普类文化产品能够向读者提供健康、养生、烹调等生活常识,充实人们的业余生活。而综艺类电视节目则能够调剂生活、消除寂寞、传递感情,让人们松弛工作中绷紧的神经,忘掉生活中的烦恼,消除工作中的疲劳,得到一种高雅的娱乐和积极的、有文化的休息。
二、编辑工作的思维创新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编辑工作也必须在观念、行动上与时俱进。要完美地展示编辑工作的功能,编辑主体应通过思维创新激活大脑内潜伏的兴奋点,使优良的思维品格从文稿的外在形式渗入到构成文稿的字里行间。
1.思维的敏捷性。编辑工作与社会、政治、经济紧密相连,所创造的精神文化产品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根本宗旨,与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保持高度的一致,与广大读者的精神文化需求形成无缝对接和对应。这就要求编辑主体面对现实环境、社会条件、媒介形式、文化消费方式、读者类型及其阅读需求等因素的不断变化,以科学、客观、缜密和全面的市场调查研究为基础确定选题,在规划、组稿、选稿、审稿、改稿等各个工作环节上以敏锐的思维能动地把握出版物的方向、规模、质量、效益和消费状态,准确地决定哪些信息可进入媒体版面,哪些信息应该删除,在周密的考虑、正确的判断中迅速地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视听者的需要,顺应社会文明的发展。
2.思维的发散性。发散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的扩展性思维。这种扩展不仅体现在涉及的信息面较宽、调动的信息资源较广,而且体现在突破原有的知识圈,以明显的前沿意识摆脱思维枷锁,发现认知真谛。面对众多的文稿,编辑首先要优化自己的学术结构,提高政治和业务素质,增强思维过程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其次,编辑要将思维触角由一点向四周伸展,使大脑的兴奋点与文稿传达的信息产生共振,在大范围捕捉信息的基础上初步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再次,编辑在认知过程中要摒弃兴奋点的惰性,克服对某些信息认知表现出的疲软,积极挖掘文稿信息的各种价值,以较高的综合素质强化思维的纵向深入和横向拓展。最后,编辑思维的线索要注重一个“新”字,不仅文稿传递的信息要新,而且文稿表达信息的角度也要新。
3.思维的批判性。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指出:一切知识和理念都应从质疑和批判中获取,离开质疑和批判,事物的真谛就难以呈现得完整和彻底。在编辑工作中,面对作者提供的稿件,透过表象剖析本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复杂的市场变幻中做出自己科学的判断,并以此为基础,对原稿进行加工、补充、完善,修正那些缺乏合理基础的观点和认识,是提高编辑出版质量和品位的必由之路。编辑工作的批判性思维还体现在自我批判和自我超越上,要学会容忍异己,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弥补认知的偏差和不足,在质疑、对比、联想中对现实做出合理的阐明和解释,促进出版物内容价值的提升。
4.思维的收敛性。当编辑的思维有了明确的追踪目标,思维就将由发散向收敛转化,这种收敛性的思维建立在发散思维基础之上,通过与有价值的编辑信息发生共振,把向四周扩展的发散思维收拢成束状,使信息的处理重点由“新”转化为“深”。编辑工作的收敛性思维具有密集性和深刻性两大特征。随着思维的收拢和集中,思维的密集程度相应提高,由此带来的是思维的细腻性、对信息认知力度以及信息的连续性、价值性和针对性都得到增强。深刻性是收敛思维的内在表现,是编辑学术素质和学术能力的体现。编辑通过认真审读文稿的每个细节,对文稿内容进行去伪存真的处理,以收敛思维促使得文稿的思想性、学术性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升华。
编辑工作影响着社会文化的传播。只有强化对编辑工作功能和思维创新的研究,才能更好地优化编辑主体的编辑活动,使编辑出版事业既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又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寇纯.浅谈编辑思维中的创新意识[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2).
[2]晋海学.论编辑在新形势下的文化功能[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04).
[3]苏妮娜.编辑职业生活的内向性特征[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1).
[4]雷珂,李丛妮,李芬芬.略谈如何培养期刊编辑的创新能力[J].传播与版权,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