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信息化时代个人募捐存在的合理性及其规制

2016-02-02庞万腾王向阳代锦昭

法制博览 2016年34期
关键词:监管法律制度

庞万腾 王向阳 代锦昭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网络信息化时代个人募捐存在的合理性及其规制

庞万腾 王向阳 代锦昭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一、个人募捐出现的原因

个人网络筹款的崛起在慈善活动中出色的表现在网络时代,标志着我国慈善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并不断成熟,关于募捐的曝光率已经越来越高,出现的问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个人募捐有如此大的关注度也是因为以下的原因:

(一)成本较低

网络的蓬勃发展使得民众逐渐抛弃传统媒介,而网上的一切行为都只需付出较少的成本。

(二)简单易行

慈善机构经常捐赠物资和钱财,人们的心理抵触舟车劳顿去捐赠这些,但网上只需要主观考虑过后转账即可。

(三)实际效应

网上募捐的发展让需要救助的人得到应有的帮助,走向了更加公开透明,速度快,救助快,范围广。个人网络募捐反映了这个社会的需求,显示出时代的进步。

(四)方式多元

传统募捐是由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的报刊、电视等媒体发起的。个人网络募捐则是利用有针对性和灵活性的网络,打破了时空局限,满足了人们的意愿。

(五)弥补缺陷

我国现有的救助项目范围、资金来源较少,个人网络募捐社会覆盖面大,在各方面弥补作用显著。

二、现状的困境分析

(一)监督的管理机制缺失

及时的信息披露可以降低社会捐赠的质疑。网络收集的目标是具体的,所以筹集资金和物资,应当按照专项基金筹集的资金捐助;在使用中经常会有剩余,如何处置这部分也应向公众公布。但由于没有相关规定的制度,个人网络募捐在社会上更多存在质疑的声音。会成为一种新的网络诈骗方式,危及社会的发展。

(二)捐赠的主体可能不适格

我国《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一般情况下非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公益性公益事业单位不得接受捐赠。个人网络捐赠的发起是一个人,因为它不是法律主体,它的合法性往往受到质疑。另外,我国的法律制度以个人为主要融资制度缺失,没有赞助商的条件为合法募捐指导,个人募捐是一个特定的人或事,是社会对它的需求的结果,但“个体”是一个非法定机构。

(三)信息的真假存在质疑

网络的虚拟性决定了隐藏和不确定性的存在。免费的简单的文字照片可以成为一个组合的救助信息,各种网络平台发布信息更加方便。一方面,救援信息网络平台可能不会逐一审核,另一方面从公共网络获得救济中存在着信息的筛选难度,不能确定捐助者信息的真实性。

三、规制对策分析

(一)完善立法

只有在法律制度得以健康有序发展的前提下,个人募捐方可有效可控。但目前还没有出台相应的法律规定,因而,首先应完善立法,提供法律支撑。明晰个人网络募捐的法律地位,给其发展空间;公开个人网络募捐的形式、内容、要求、筹款计划,相关的权利和义务等。

(二)加强管理

除了法律制度的规定,个人可以作为募捐发起的主要。目前,学术界在监管和监管后有两种观点,这两个都是提交给监管部门提交集资材料的时间来区分。在监督未注册申请前,发起人需在监管部门进行登记和公示,并可进行审批。后者,要突出备案记录,在规定的时间内在监管部门备案,并在网络公示,监管部门要引导或追责。事后监管更能克服急救情况或很长时间的审批,更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三)完善监督机制

要加强网络监管,保障网络募捐的真实性。通过依法监管和提倡互联网行业的法律道德自律,防止以募捐为名进行欺诈活动。欧美发达国家就网络监管有一套严格的规范体系,以保障网络募捐过程的透明度。我们应当要求个人发起募捐必须遵守国家法律和政策,符合社会公德,募捐信息应充分透明,实行网络公开制度;同时,互联网网站应承担监管责任,通过技术手段识别并拦截过滤虚假募捐信息,清朗网络募捐环境。

[1]王嫣.我国网络公益的发展困境及其解决对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

[2]张晓光.我国网络慈善运作模式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4.

[3]桑小敏.我国网络募捐行政监管法律制度的缺失与构建[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

[4]李磊明.慈善事业:创新与发展[N].宁波日报,2013-11-19A07.

[5]本报特约评论员 堂吉伟德.应该给个人募捐立规矩[N].法制周报,2014-10-14002.

D

A

猜你喜欢

监管法律制度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让人死亡的法律
监管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
监管和扶持并行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