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音乐教学中传承可行性

2016-02-02郭益欣陕西理工学院陕西汉中723000

北方音乐 2016年12期
关键词:陕南文化遗产物质

郭益欣(陕西理工学院,陕西 汉中 723000)

陕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音乐教学中传承可行性

郭益欣
(陕西理工学院,陕西 汉中 723000)

陕南地处陕西南部,历史文化悠久、自然环境优越、人文资源富裕,许多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样的环境下形成。陕南目前有32项音乐方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但是由于外来新鲜事物与文化冲击、传承后继无人,传承方式比较单一等一系列原因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入了濒危的状况,而高校无论在人力、环境、科研等方面都有着不可小觑的优势,因此在高校的音乐教学中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可行的。

陕南;音乐教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陕南——被人们称之为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它北靠秦岭、南倚巴山,汉江从西向东穿流而过。陕南地区包括汉中、安康、商洛三个地市。它的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为我们留下了很多优秀的文化并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陕南地区地理位置独特,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底蕴,这样的文化给我们留下了特色鲜明、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也因此陕南成为其中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地区。但是由于外来新鲜事物与文化冲击、传承后继无人,传承方式比较单一等等一系列原因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入了濒危的状况,而高校无论在人力、环境、科研等方面都有着不可小觑的优势优势,因此在高校的音乐教学中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可行的

一、陕南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

音乐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它产生并发展于人们生产劳动之中。音乐在民族生活习俗、古代的宗教祭祀等活动中都有体现。陕南音乐方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陕南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以及智慧的结晶,许多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着娱乐以及服务劳动的特征。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数据库中,筛选了陕南地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项目,主要分为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共计32 项。

(一)民间音乐

汉中地区有镇巴民歌、洋县佛教音乐、汉中孝歌、镇巴唢呐;安康地区有旬阳民歌、汉阴短管、汉江号子;商洛地区有商洛民歌。

(二)民间舞蹈

汉中地区有西乡打锣镲、勉县五节龙、贯溪地围子、略阳羌族羊皮鼓舞;安康地区有石泉火狮子、安康彩莲船、小场子、蜀河双彩车。

(三)传统戏剧

汉中地区有陕南端公戏、洋县皮影戏、洋县杖头木偶戏;安康地区有八岔戏、道情戏、弦子腔、汉阴皮影戏演技、旬阳道情皮影戏;商洛地区有镇安花鼓、商洛道情戏、商州皮影戏。

(四)曲艺

汉中地区有汉中曲子、南郑县春倌说春;安康地区有安康曲子;商洛地区有洛南静板书、柞水渔鼓镇安渔鼓。

二、陕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渗透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几种形式

(一)理论教学

开设陕南本土民族民间音乐史的课程。组织专家团队,对陕南地区具有历史性,同时在民间经过长时间传承和发展当中流传并保护相对完整的民间音乐类艺术,用照片、音像以及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教师在教学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耳濡目染,加深对本土民间非物质音乐文化的概念并逐步了解。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请当地的民间艺人来到课堂参与教学,使学生对非物质音乐文化得到更直观的了解,同时感受到本民族博大精深的音乐文化生命力。

(二)专业教学

高校的音乐专业教学包括声乐演唱、器乐演奏、视唱练耳、音乐欣赏以及各种表演类课程等,在这些课程中都可以渗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

民歌是民间音乐文化的灵魂,作为一种古老的曲种,也是高校音乐课堂上的一门基础课之一。很多作曲家都是通过搜集民间音乐的素材来进行音乐创作的。例如:创作于1954年的《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吕远创作的《克拉玛依之歌》、施光南创作的《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等。这些都是作曲家通过对民歌的素材而改编并流传的广泛的例子,这样丰富民歌的表现形式,增加民歌内涵,丰富创作内容。陕南高校音乐教学应该进一步扩大对非物质音乐文化传播的力度,把非物质音乐文化运用到课堂上,这样不仅节省教师资源,更加有利于民歌广泛的流传。

陕南作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在民族民间音乐方面有着挖掘不断地潜力,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在器乐方面也丰富了音乐财富,例如汉阴短管、镇巴渔鼓,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因此,在陕南高校音乐教学体系中,应该开设选修课程,把这些优秀的民间器乐更好地发挥它的使命。

视唱练耳是陕南高校音乐教学中一门重要的课程。在这门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可以增加陕南民间音乐,让学生多点这方面能力的训练,不仅锻炼学生的听力,同时加深了对非物质音乐文化的传承,是传承与发展的其中一个方法。例如:教师让学生听记一段原生态的旋律,学生首先会感受到民间音乐具有生命力的旋律,就会想方设法记录下来,这样记下来的东西记忆比较牢固。教师在视唱中编辑原生态的民间音乐,让学生记忆或者配上二声部进行演唱,这样可以调动起学生对非物质音乐文化学习的积极性。

陕南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通过欣赏教学进入课堂也是很好的形

式,音乐欣赏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音乐的涵盖量,增加对非物质音乐文化的认知程度。通过多媒体教学欣赏和比较,增加学生对民间传统音乐的热爱。使学生在赏心悦目的同时,体会本土音乐文化的魅力,进而激发其对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扬的历史使命感,使陕南传统音乐文化得到系统的传承。

(三)实践教学

高校音乐教学离不开实践的环节,艺术本身离不开实践,实践也是检验教学质量好坏的重要途径。高校音乐专业教育中的艺术实践教学是指艺术类专业学生通过多种艺术活动形式,将课堂上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和技能与实际相结合并加以灵活运用,从而实现知识深化的一种教学活动。陕南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通过实践教学的环节进行传承和发扬。

三、陕南高校音乐教学引入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行性

(一)高校文化知识的先进性为陕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高校音乐教学提供人力资源保证

大量的人才聚集是高校的一大特点,它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学术氛围最为浓厚,无论在思想方面还是在文化方面,都有着前瞻性和引领潮流的发展方向,这为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因为高校是年轻人最集中地地方,他们有着年轻的活力,有着最活跃的思想意识,所以,他们对一切新鲜元素都有着敏锐的感受力。保护地方音乐文化其中最好的一个方法就是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引入高校音乐教学。学生只有学习了解了地方的传统音乐文化,才可以喜欢传统音乐,继而了解传统音乐文化内涵,这样才能把本民族本土音乐继承发扬下去。

(二)高校对文化的研究传播为陕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高校音乐教学有力条件

转播文化是高校的一项最基本的责任,在文化的转播中,指导、引领是高校的重要职能。然而,陕南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今的社会急需要进行转播和发扬,这就需要一个很大的平台,高校正好具备这样的平台条件。因此,陕南高校对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有利条件。在音乐文化的转播中,最重要的载体就是教师。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专业课程教师,一定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技能,还应该对地方的历史文化、民俗民风、风土人情等熟知,同时还应具有教师的基本素质。

(三)高校的科研能力成为陕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高校音乐教学的智力保障

高校除了培养人才,另一个重要的的职能就是科学研究。高校集中着各个学科的专家、学者,其中就包括民族理论、民俗学家等各种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者,这样就可以对陕南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挖掘、整理与研究。高校具备人才集中、学术力量雄厚的优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扬可以用科学的态度指导,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可以用科学原理对进行挖掘整理和提炼,使其更加大众化、通俗化,并推动其向着一个更为科学的方向发展。

四、结语

陕南作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有着特有文化底蕴,在这种特殊的文化之下产生了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因此我们要保护它,让它得到很好地继承与发展。高校是一个很好地平台,它为陕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有力的人才资源、科研资源、传承优势,高校有着不可推卸的传承责任。因此,陕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音乐教学中传承是可行的。

[1]翁敏华.论大学应该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2).

[2]孙燕.区域性大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传承中的作用[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7(23).

[3]罗浩.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对策研究[J].今日南国,2009(33).

[4]徐金龙.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现状及对策.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1).

课题类别: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课题名称:陕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学中的传承研究(项目编号:SGH140726)。

郭益欣(1980—),女,陕西汉中人,艺术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音乐学。

猜你喜欢

陕南文化遗产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党建地图·陕南
活态文化
陕南民歌生态文化特征与创新研究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