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艺双馨、桃李满园
——沈湘声乐教学思想初探

2016-02-02何磊政扬州大学音乐学院江苏扬州225009

北方音乐 2016年12期
关键词:歌唱声乐思想

何磊政(扬州大学音乐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

德艺双馨、桃李满园
——沈湘声乐教学思想初探

何磊政
(扬州大学音乐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声乐事业不仅人才辈出,而且声乐影响力扩及海外。作为贡献者之一的沈湘教授,始终本着对声乐艺术的执着追求与刻苦钻研的态度,历经艰辛,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中国声乐事业接班人。沈湘在为祖国声乐事业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他的教学思想也随同学生在国际专业比赛中频频获奖而名扬海外,受人夸赞。

沈湘;文化修养;声乐教学思想;影响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声乐事业的蓬勃发展,不仅得益于教育政策的扶持,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更得益于一群为声乐教学奉献一生的先辈们。被誉为“我国优秀的男高音歌唱家”、“中国的卡鲁索”,沈湘便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作为一名显著的声乐教育家,沈湘科学而有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在当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不仅为中国声乐事业培养起许多出类拔萃的接班人,更改变了世界对中国音乐事业的看法。面对21世纪开放、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各种各样的声乐教学思想层出不穷,科学性有待考证,所以进一步学习前辈们(沈湘)的教学思想显得就尤为必要。本文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搜集、整合,将从寻履忆乐和声乐教学思想两个方面进行窥探,以便对沈湘声乐教学思想有一个较为清晰而全面的认识,现求教于各位方家。

一、寻履忆乐

沈湘,是20世纪我国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1921 年11月11日出生于中国美丽的海滨城市——天津,1993年10月4日因患有严重的冠心病而与世长辞。沈湘求艺的道路充满了艰辛与苦楚,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与刻苦钻研的优秀品质使他在战胜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与挑战之后获得的硕果累累。不仅在声乐教学的思想、方法上大有建树,培养了许许多多像李晋玮、郭淑珍、金铁霖、梁宁、迪里拜尔等中国声乐艺术的接班人,同时也很大程度上加深了西方国家对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的认识。现今,本文将对沈湘生平进行分阶段的叙述,以此探索被誉为中国卡鲁索——沈湘成功背后的“奥秘”。

(一)环境熏陶与涉猎音乐阶段(20世纪20年代—20世纪40年代)

沈湘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沈鸿翔是一名著名的外科医生,对于西洋古典音乐甚是喜欢,收藏了上千张古典音乐唱片。闲暇时,他经常抱着沈湘一起欣赏典雅华丽的古典音乐和“字正腔圆”的国粹京剧,这催生出儿时沈湘对于音乐艺术的热爱。1933年,十二岁的沈湘在就读于天津的南开中学期间接受到了正统的音乐教育。通过勤奋刻苦的努力,中学时代的沈湘不仅在声乐技巧上有所提高,对于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积累他也同样重视,一方面广泛学习像罗曼·罗兰编写的和《约翰·克里斯多夫》和《贝多芬传》等西方音乐名著,另一方面也不忘研读当时在国内颇有建树的萧友梅、赵元任、沈心工等音乐著作。

(二)专业学习与崭露头角阶段(20世纪40年代—20世纪50年代)

1940年,沈湘利用在燕京大学期间的选修课开始了正规的声乐学习。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沈湘被迫转到上海圣约翰大学,他一边学习专业(英语),另一边报考上海国立音专。在德籍女中音歌唱家拉普和俄籍声乐家舒石林教授的指导下,沈湘的在歌唱发声技巧、舞台表演能力等方面都有进步。在成功的路上,意大利音乐家帕契对沈湘的帮助不容置疑,集中地表现在沈湘对于异国他乡“美声”唱法的学习与领悟中。1944年,沈湘在上海的兰心大戏院中成功举办首场个人音乐会。1947年—1950年,沈湘先后担任过北平师范大学音乐系讲师、燕京大学音乐系兼职教师和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教师。

(三)人生底谷阶段(20世纪50年代—20世纪70年代)

正当沈湘的歌唱事业蒸蒸日上时,1955年开展的“肃反”、“审干”运动,使沈湘不幸被扣上“特务嫌疑”的帽子。就这样,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沈湘登台独唱、出国演出都变的遥不可及,他那辉煌、大气、嘹亮的男高音形象,也只能成为“内控使用对象”在课堂中进行教学。1960年,沈湘又无奈地被调至北京天坛医院的耳鼻喉科配合医生工作。在那段时间里,沈湘本着乐观的心态、刻苦钻研的精神学会了许多有关保养嗓子和治疗喉病的医学知识。十年“文革”使沈湘的心脏备受摧残,虽患上了严重的冠心病,但依然坚持着声乐知识的讲解与传授。

(四)名声显著阶段(20世纪70年代—20世纪90年代)

20世纪70年代对于沈湘而言是一个难忘而具有意义的阶段。这不仅是因为1972年沈湘的冤屈终于得到平反,更主要的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给予了沈湘“劫后重生”的希望。沈湘又投入到正常的声乐教学去,担任了中央音乐学院歌剧系的教研主任,为积极培育新一代的中国青年声乐表演者尽职尽责并最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他的学生梁宁(女中音)、迪里拜尔(女高音)、黑海涛(男高音)、刘跃(男低音)、陈达(男中音)、范竞马(男高音)等许多学生在众多的国内外声乐比赛频频获奖,表现突出,让西方声乐专家大为惊叹,赞赏中国有“世界一流的声乐教师”,并由此引起了他们的改观与探索。

二、声乐教学思想

沈湘在进行声乐教学训练时,不仅关注学生的声音效果,还重视歌唱时他们的身体感受,积极倡导声音效果与身体感受的和谐统一。无论男生、女生的训练,他都一直遵从整体性统一的原则,因为在他看来要想唱好歌曲,必须注重全身多个环节的统一。为了减少学生的误解,他坚决反对仅靠外在动作训练来提高学生歌唱技能。声音的准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演唱者自身的体验和想象,因而,沈湘既强调演唱者要拥有外在正确的喉头位置,又要保持演唱状态和心理状态的协调与稳定。一般而言,演唱者只有在扎实的技能技巧的前提下,对于原作投入自己理解想象后的情感,才能最大限度避免喉音、声音苍白等情况的发生,才能保证声音与身体的和谐统一,才能与听众产生思想情感上的强烈共鸣。

作为艺术知识的传播者,沈湘认为:首先,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知识能力而不能吃老本,应在演唱实践和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文化艺术修养,把演唱的经验加以总结、提炼,研究怎么才能有效的把其运用到别人身上。其次,在实践教学中,教师的所谓教,实际上是知识的带领与引导,而不是知识的强加硬塞,也不是凭借自己惯有的思想和方法,强行让学生模仿自己的演唱风格。教师应该时刻为学生着想,在遵循演唱的基本规律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科学的教学。如果对于学生不能做到差异对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始终依据自己的那一套,那最后必然都是一个味。最后,对于歌唱者应具备的素质,沈湘从三个方面予以了相关的阐述。

(一)身体是歌唱的基础

歌唱作为一门特殊的表演艺术,它不需要借助于外物的声响来表达内心的情感,每个人的身体其实就是一件独特而原始的歌唱乐器。歌唱乐器之所以能发出与众不同的效果,一方面归因于演唱者先天良好的条件;另一方面,就是后天对于歌唱技巧技巧的学习。对于注重演唱者后天发声、共鸣等歌唱器官的训练,沈湘尤为重视。他认为,即使学生有先天的音色、乐感等优势,但若不通过后天的学习与训练,在依据原有条件的情况下去需找适合于自己的歌唱发声技巧那将是徒劳无功。沈湘经常告诫学生应该珍惜、慎用并认真呵护自己的歌唱乐器(身体)。歌唱乐器训练的过程它不仅仅是对“乐器”外在的制造,还包括其内在的调理和整顿,三者相互联系并贯穿于歌唱的始终。因此,科学的歌唱训练对于完善“乐器”、增强艺术表现力是极为重要的。

(二)头脑是诠释的关键

沈湘认为,培养敏锐的洞察力、学会辩证地看问题是解决一个歌唱者能否进步与成功的关键因素。因为任何声乐技巧和方法都是在人的高级大脑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实施的,也就是说歌唱乐器是通过大脑指令全面完成各项声乐技能。只有想清楚才能做明白,盲目的追寻,只能偏离目标、越走越远。要对歌曲中所反映的内容、生活和情感加以细致表达,动脑是毋庸置疑的,在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后,探索更高层次的寓意或表达。所以声乐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拥有发声时的技能技巧,对于基本乐理、作品分析等相关知识也应当予以重视。这正如沈湘所说:不要把时间单纯地用在发声练习上,要知道,提高了综合修养,声乐上也会提高的。如果有了认识,即使走弯路也不会走的太远。所以,对于声乐表演这来说,要想诠释一部作品的内涵,单凭技能技巧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才是问题的关键。

(三)心理是表演的必备

声乐艺术是是一门涉猎广泛的学科,它不仅与生物学、物理学存在内在的关联,同时对于研究人的心理学也有密切的联系。沈湘说:“心理要素要处于主动的、主导的首要地位,其他有关歌唱发声的生理要素都是被动的从属地位。”沈湘还曾提出“思想要走在声音的前面”、“歌唱练习要达到当你还没有张嘴之前,自己耳朵里已经听到了,这才会有把握”等观点。在课堂上,沈湘经常对学生讲:“学唱,不要害怕难听,如果唱的很好听,还要我干什么?学唱首先要解放思想,不解放思想,前怕狼、后怕虎,就学不好。解放思想就得敢想敢干。思想一解放,敢字一当头,全身心的投入到歌唱里面来,这么一来,在整身唱的感觉支配下,嗓子周围那些干扰声带正常中作的多余的劲儿很大程度被抖落掉了。嗓子摆脱了束缚,好的声音自然也就唱出来了。”

三、声乐教学影响

沈湘的一生饱经磨难,在执着于追求理想的同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投生于声乐教学中,取得了一些列卓越的成就。沈湘作为一名男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不仅拥有娴熟的美声歌唱技能与技巧,歌声圆润丰满,具有穿透力,还通晓多国的语言。沈湘最为突出的贡献体现在声乐教学方面,他把自己的全部都奉献给了我国声乐教学,即便是在那段“特别时期”,或身患重病,他都一直坚持教学、给社会传递“正能量”。1947年—1955年间,沈湘在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和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期间,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声乐艺术家,这为提高全民族的声乐艺术水平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1983年—1992年间,他曾多次被多国邀请担任国际声乐大赛的评委,由他指导过的学生在每年的国际比赛中屡屡获奖或夺冠,这使得世界声乐界对我国声乐教育事业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四、总结

本文围绕沈湘的寻履忆乐及声乐教学思想展开叙述,以便更加深入地了解沈湘在声乐教学方面的思想精髓,更加有利地证明他对中国声乐教育所带来的深远影响。通过对沈湘的声乐教学思想的学习,笔者收获到的不仅仅是一些科学的声乐学习方法,明白了歌唱中应注重整体性,也应该存在差异性,不能拘泥于已有的框架的束缚,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辩证地看待问题。同时笔者更加坚信刻苦钻研、不懈追求对于一个成功者的重要性,更加能体会到德艺双馨的沈湘对音乐的无比热爱,音乐已成为沈湘生命的全部,他在用生命诠释他对音乐的情和对祖国的爱。

[1]邹本初.歌唱学·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5.

[2]李晋玮,李晋瑗.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

[3]谢传红.沈湘声乐教学艺术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郑路.解析沈湘的若干声乐教学理论观点[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7(3).

[5]姜星名.沈湘声乐教学思想透视[J].音乐时空.

[6]朱磊.沈湘TIS声乐教学思想刍议[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3(3).

[7]檀晶.脑身心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J].语文学刊,2015(4).

何磊政(1992—),男,江苏沭阳人,扬州大学音乐学院2015级音乐与舞蹈学研究生,研究方向:声乐表演与教学。

猜你喜欢

歌唱声乐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