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务社工法律服务平台的构建与创新研究方案*

2016-02-02陈玉婵黄雅月

法制博览 2016年34期
关键词:医务社工服务平台

陈玉婵 黄雅月

嘉应学院政法学院,广东 梅州 514015



医务社工法律服务平台的构建与创新研究方案*

陈玉婵 黄雅月

嘉应学院政法学院,广东 梅州 514015

一、医务社工法律服务平台产生的背景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实现依法治国战略目标刻不容缓。建设服务型政府是依法治国的体现,其核心内容是关心社会弱势群体,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因此完善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医患纠纷成为一度社会热点。我国政府注重医患纠纷的预防、调节机制,而轻视了患者就医过程中与医务人员矛盾的解决,治标不治本。另一方面,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战略,建立社会工作人才和志愿队伍建设联动服务机制。因此,我们提出将法律人才和医务社工相结合组成医务社工法律服务平台,旨在对于患者在就医后引起的纠纷、诉讼前的证据保留提供专业性法律指导,同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普法教育,从而最大程度地解决医患纠纷。

二、医务社会工作的概述

医务社会工作是指专业社会工作者在医疗卫生机构中,运用专业理论和方法为患者提供相关医疗卫生服务,协助医护人员完成医疗工作。[1]随着社会进步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医务社会工作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我国的医务社会工作虽已起步,但现状不容乐观。所以应采取措施,使医务社会工作在提供法律帮助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目前,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缓慢且当前社会医患关系颇为紧张。部分患者及其家属采用“闹”的方式来解决医患纠纷:“2016年3月14日,龙岗区平湖某医院发生一起医闹,十余人强迫医生下跪”、“2016年5月17日盐城一家医院家属不满医患纠纷调解结果殴打医生和民警”……医患纠纷产生时,患者及其家属往往暴力地解决问题,因此运用医务社工的专业法律知识解决纠纷尤为重要。

然而当前医务社会工作缺乏相关的政策和法规指导。在我国,政策、法律法规都未明确社会工作(含医务社会工作的法律服务)的地位与岗位要求。长期以来,政府对医务社会工作的促进只停留在表面,未采取和落实有效措施。另一方面,医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缺乏,社会工作和法律相结合的高素质人才更为缺乏。[2]

三、构建医务社工法律服务平台的具体实施方案

在依法治国视域下构建医务社工法律服务平台,结合我国当前的法律援助与社会工作优势,借鉴我国的医务社工模式,整合法律与医务社工领域的资源,扩大两者的外延,延伸法律触手,拓宽政府服务领域。在当下实务中,医患矛盾突出,患者及其家属在就医过程中缺乏基本的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走向两个极端,一是放弃维权,二是激进维权,导致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此平台为医患纠纷当事人提供指导的服务,贯穿在咨询、调解、诉讼前的各阶段,包含法律咨询、关系修复、心理辅导、纠纷调解、诉讼引导、普法宣传等,弘扬法治精神,解决医患纠纷,维护纠纷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

(一)平台服务理念、宗旨

法律服务平台的宗旨是以人为本,运用法律知识帮助医患纠纷中的当事人,预防和解决医患矛盾。一是诚心诚意提供服务,在解决纠纷的过程中实现社会和谐。二是通过法律指导,缓解当事人的情绪、提高当事人的法律素养。三是培养当事人良好的信任感,在帮助他们解决医患纠纷的同时,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

(二)平台对象

为了缓解医患关系矛盾,首先应以与医方有冲突的患者及其家属为服务对象,以他们为中心,帮助他们改善与医方紧张的医患关系。

(三)平台服务内容

医务社工法律服务平台可提供的服务内容有: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提供调解服务;提供回访服务以及进行普法宣传等。这些服务内容都是将法律人才整合到医务社工帮扶中的体现,力求为服务对象提供更为专业周全的法律服务,缓解医患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提供电话、网络咨询服务和上门服务

我们提供电话咨询、网络咨询和上门咨询服务。据粗略统计,目前国内开展医务社工服务的医院仅有约20家。在网络发达的时代,提供电话咨询和网络咨询,可为更多的人提供法律服务。另外,行动不便之人、未成年人、老年人等患者的合法权益更容易遭受侵害,且较难维权,因此提供上门咨询服务将更有利于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2.提供调解服务

运用医务社工的专业服务方法以及法律服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参与医患纠纷的处理中,促使服务对象与医方达成调解协议,或帮助其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

3.提供回访服务

在调解生效以后,医务社工法律服务平台会及时做好回访工作。一方面,了解医患纠纷的处理情况等;另一方面,可对患者心理等加以整理分析,形成医务社工法律服务平台独特的实施理论,为日后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4.普法宣传

为了增强医患关系双方的法律素养,医务社工法律服务平台将定期围绕不同主题进行普法宣传,宣传方式主要有:到医院、社区、农村等地区举办普法讲座以及印发宣传单、宣传手册等。

四、以医务社工法律服务为平台,提升全民法律素养的意义

(一)以深入社会管理创新,构建创新服务平台,合理配置资源

深入社会管理创新,是当今社会全面持续发展的重大主题。通过大力开展专业化的社工培训,将从事社会工作的公职人员、律师、公证员等法律专业人才和医务社工结合起来,不仅深入了社会管理,还能达到资源最大化的作用。

(二)普及法律知识,提升公民法律素养

将社会工作者、法律服务人员和医务社工的理念引入医务社工法律服务平台中,在为患者解决问题、纠纷和提供专业社会化服务时,还能为他们普及法律知识,培养维权意识,提升公民的法律素养。

(三)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

在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建设过程中,必须从国情出发,结合当今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发展特点,保留原有的法律职能,添加符合未来国情的新职能,其法治功能作用才能有效发挥,进而更好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3]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和以转变政府职能为中心的行政体制改革中,以构建法律服务平台为契机,加强政府在法律服务平台中的财政、人力、技术的支持,通过平台的普法和为公众服务的作用从而树立政府的权威和公信力,有利于政府职能方向的转变。

(四)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完善法治建设

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长期治国方略,公民法律素养的提升对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需要每一位公民的知法、守法和用法。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社会工作深入群众的优势,在开展医务社会工作的同时进行普法宣传,提高公民法律素养,加快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五、结语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证,是实现社会和谐的保证,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保证。因此,构建医务社工法律服务平台对依法治国进程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社会工作、法律服务工作将伴随我国法律体制改革深入发展,也将对加强社会服务能力,提高法律援助水平,提高全民法律意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快我国法治建设起到重要的作用!

[1]唐文.社会工作者:医学人文关怀的使者[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5(上).

[2]刘继同.中国医疗救助政策框架分析与医务社会工作战略重点[J].社会保障研究,2009.9(下).

[3]尹凤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法治功能[J].生产力研究,2014,11.

*2015年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依法治国视域下全民法律素养提升平台的构建与创新研究》(201510582036)阶段性成果。

R

A

猜你喜欢

医务社工服务平台
密码服务平台
打造一体化汽车服务平台
青春社工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誓 言
——医务工作者之歌
基于云计算的民航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社工
医务社工的上海故事
医务社工的昨天和今天
处境尴尬的医务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