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 首 语
2016-02-02安德明
卷 首 语
长期以来,民俗学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时常受到冷落或指责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这门学科被贴上了“缺乏理论贡献”的标签。这种陈见,不仅普遍存在于其他许多相邻学科当中,在民俗学内部,也成了广大从业者自以为低人一等的心病。事实上,民俗学(或民间文学研究,或民间文化研究),作为一门诞生于民主精神烛照的学科,早以其强烈的民主性和人民性影响了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乃至社会大众,并为改变以往只把眼光局限于精英群体和精英文化、因而无法全面认识民族文化整体的状况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前中国社会更加倡导“为人民做学问”的学术追求的形势下,民俗学这种与生俱来的“眼光向下”的学科属性,尤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而除了上述基本理念方面的贡献,在具体的理论探索方面,国内外民俗学者也积累了诸多富有活力和影响的成果,其中一些成果,不仅极大地推进和深化了民间文化相关问题的研究,而且超越民俗学的范畴,在其他学科领域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这当中,法国民俗学者范热内普提出和发展的过渡礼仪理论,是最为著名的例证之一。
作为一个具有一百余年历史的理论和概念体系,“过渡礼仪”不仅为民俗学者解读人生仪礼问题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也为认识人类社会各种具有仪式性的实践贡献了富有启发性的解释框架。由于它强大的阐释力和广泛的适应性,这一理论也受到了人类学等相邻学科的热情关注,范热内普本人,则被毫不吝啬地冠以了“人类学家”的头衔,尽管他一直坚持称自己是民俗学者——这种历史的花絮,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民俗学学科定位的尴尬。而类似的现象在国内外民俗学界还有不少,它理应成为民俗学者积极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学科地位的动力。
通过梳理学术史来揭示历史的真相,是民俗学者为自己学科正名的重要举措;但与此同时,更重要的,并不只是要把被其他学科“霸占”的本学科的重要人物或重要理论争夺回来,而是要结合学术的新发展,对这些人物及其理论做出新的阐述与发展——一些原本属于民俗学者创造的理论,后来之所以会成为人类学界的重要发明,主要原因就在于它们在人类学者那里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今天,“过渡”的概念及围绕这一概念形成的概念丛,已成为学术界乃至一般社会理解包括仪式在内的诸多社会活动的基本术语,几乎具有了日常词汇一般的地位。这可以说正是这一理论的价值与魅力所在。那么,这种看起来已经普及化的理论,其内涵、价值与魅力到底是怎样的?我们是否还能够对它做出新的生发?是否能够结合这一理论视角来思考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建设的问题?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过渡”概念,在可能为我们建构符合新时代需要的礼仪规范与社会秩序贡献新思路的同时,是否也会为民俗学的理论与方法建设带来新的启迪和突破?本期的前沿话题,即围绕这些问题予以了全面探讨和细致解答。
俗话说,“金猴献瑞”。在猴年即将开始的时刻,我们也希望借助这种有关“过渡”问题的深度讨论,祝愿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学科,以及广大民间文化领域的工作者,有更加灿烂的明天!
本刊主编安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