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音乐作品中的中国传统音色元素

2016-02-02胡怡凡

黄河之声 2016年20期
关键词:人声电子音乐音色

胡怡凡

(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电子音乐作品中的中国传统音色元素

胡怡凡

(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随着越来越多的电子音乐作品的出现,各种意识形态体也越来越丰富。作曲家们都希望通过各种技术,各种音色的运用,使自己的作品能够更加出色。中国电子音乐虽然起步阶段比西方国家“滞后”了约四十年,但发展快,特别是近几年来的发展创作,更是深入。“中国元素”和“中国传统文化”也越来越多的运用到作品创作中去,使之试图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而这些现象也越来越有不可小视的影响力。

电子音乐;中国元素;传统

一直以来,关于电子音乐的概念,都是尚未定型的,甚至于说是有争议的。有些学者认为它可以宽泛的讲,也可以狭窄的说。赵小生发表的《电子音乐技术概论》是中文文献中最早,也是较为全面的介绍电子音乐的论文。该文指出:“电子音乐这一概念,专指运用于电子手段生产,或经过电子手段修饰的声音制作而成的音乐。①在西方,电子音乐的发展四个阶段,分别是“具体音乐”时代,“磁带音乐”时代,“电子音乐”时代和“计算机音乐”时代。1984年法国作曲家皮埃尔.舍费尔创作的《地铁练习曲》标志着世界上第一部电子音乐作品的诞生。

现在的国际国内音乐节,比赛等都以电子音乐作品为主,不难看出,电子音乐的出现,引起了音乐创作领域的新的创新,也开启了音乐艺术的一个新纪元。西方的电子音乐出现早于中国,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英国作曲家亚.戈尔在中央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讲学,才第一次将西方现代主义的作曲流派介绍到中国。从1994年首次举办“北京电子音乐周”到现在每年的如期举行,以及后来的“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电子音乐专场。这些音乐节的举办,加强了中国电子音乐界与国外电子音乐界的联系,也推动了中国电子音乐作品的蓬勃发展。

随着越来越多的电子音乐作品的出现,各种意识形态体也越来越丰富。作曲家们都希望通过各种技术,各种音色的运用,使自己的作品能够更加出色。中国电子音乐虽然起步阶段比西方国家“滞后”了约四十年,但发展快,特别是近几年来的发展创作,更是深入。“中国元素”和中国传统文化”也越来越多的运用到作品创作中去,使之试图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一、从声音的选择上考虑

声音的选择包括音色,人声等等。一个作品中声音的选择尤为重要,特别是富有特色的声音的选择。

电子音乐与生俱来就要区别于传统声学音乐,而它特有的发声及音色的合成方式,使它走上了一条不同的发展道路。在这条道路上,对音色的处理和选择显得尤为重要。某些东方的观念便自然的融入了进去。

像德彪西与印尼的“加美兰”音色;巴托克与东方调式的联系;梅西安与印度的节奏等等。这个上世纪问世的新生儿,似乎与古老的东方元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中国文化背景中,有大批的作品问世,许舒亚的《太一2号》便是其中一个,也是极具中国特色和沉淀的一个。《太一2号》是为长笛,箫和电子音乐而做的一部作品,将民族风格,现代风格与电子音乐相结合。在音色的选择上,作者将中国乐器箫的三种音色:滑音,泛音,气音,通过计算与合成而得。箫是中国特有的乐器,而长笛又是西方音乐的特色,这首作品巧妙的把东西方乐器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交响性的音响。

除了《太一2号》,还有程伊兵的《乐中书》,这部作品中运用到了古琴的音色,古琴是中国古老的乐器,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如《鹿鸣》中记载有“我有嘉宾,鼓瑟鼓琴”等等。在这部作品里,还包括一个指触琴弦的“噪声”部分,以及通过包络发生器,效果器等实现的复杂的音色控制,使音色更加多元化。

二、从人声的选择上考虑

在《乐中书》这部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作者还运用到了一个独特的声音,就是人声的吟唱。在作品中,吟唱经过了电子化的处理,采用的原声是原汁原味的“吴语”再通过加工变形而成。或许正是因为这种纯粹电子化的音乐感受与中国传统的艺术相结合,似乎更有的是中国传统意味。

在电子音乐的发展中,人声的创新与运用越来越多,更多的人声素材使作品更具有发展和戏剧性。比如在作品《鱼渔欲》中②,所用到的人声素材就包括男生、京剧和女声三种。而在调制的过程中,通过对人声的变形、延迟等处理,使声音变的更有个性和创造性,来夸张的变现主题。

人声的改变使整个电子音乐的发展有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这种高度也有它的“危险性”和可变性,可听性受到严重挑战,音乐性则有了新的飞跃,而其中所用到中国素材也使得中国电子音乐的发展有了一个更新的阶段。

三、结语

这些具有浓厚的东方文化意识的音色,声音以及其他特征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了电子音乐作品中,它们有别于西方电子音乐的艺术变现特征。作曲家们力图通过更多的表现形式和手段,和电子音响来发展中国的电子音乐特色和风格。从列举的这些作品中,可以发现,在中国电子音乐与西方电子音乐不断结合的过程中,含有“中国元素”的电子音乐向更深层次发展。或许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它在与现代文明,现代电子音乐的创作中,焕发出无限的生命力。■

注释:

① 赵晓生.电子音乐技术概论.1985,01.

② 《鱼渔欲》是一部数字音乐与音像MV,作者沈琦,南京航空航天专业艺术学院计算机作曲专业,硕士研究生。

[1] 张晓夫.电子音乐的概念界定.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2,04.

[2] 许鹏,张小夫等.新媒体艺术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54.

[3] 布林德尔 著.黄枕宇 译.新音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人声电子音乐音色
浅谈电子音乐在电影配乐中的体现与运用
现场电子音乐与单件乐器结合时的功能及其实现方式
如何提高电子音乐的艺术鉴赏价值
精雕细琢的外形与音色 Bowers & Wilkins(宝华韦健)805 D4
阿卡贝拉人声合唱团的基本训练研究
电子音乐视觉化分析的多元理论与视角
出人意表的音色与音质表现 Cambridge Audio剑桥|AXC25 CD机 AXA25合并放大器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爱乐之城
论长笛演奏的音色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