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乐教学中情感激发的意义与方法

2016-02-02夏邦泓

黄河之声 2016年13期
关键词:歌唱声乐技巧

夏邦泓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艺术学院,重庆 401524)

声乐教学中情感激发的意义与方法

夏邦泓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艺术学院,重庆 401524)

声乐教学是一个复杂的情感心理过程,而歌唱艺术表现的核心是情感。在声乐教学中情感发挥着重要且独特的作用,使其成为声乐技能训练的强大推动力。声乐教师在教学中应思索、关注和研究情感激发的意义及其方法,进而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声乐教学;情感激发;意义方法

声乐是一门深度表达情感的艺术,以声传情是声乐艺术的特殊手段,也是人类心灵于世界所感应的产物,较充分展现了人类情感的自我追求与创造,是情感的升华和美化。在歌唱的诸多要环节中,“情”是最重要的,在歌唱中起主导作用,是声音表现的灵魂。歌唱技巧训练的教学中应注重情感的参与,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歌唱的情感表达和艺术表现上,不但有利于技巧的形成,更有利于使歌者养成发声必须带感情的歌唱习惯。声乐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技术科学性强,内容丰富。通过对歌唱器官的各个环节的综合训练与协调,塑造较美的人声乐器,获得各个器官与肌肉的有机协调能力。不管何种唱法的教学中情感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声乐教学的关键是情感的激发,它在教学中有着重要且独特的作用。因而作为声乐教师在教学中都值得去研究和关注情感激发的方法与意义,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声乐教学。

一、情感是声乐教学的本质

歌唱艺术是最富表现和心灵性的艺术,其内容和本质则是情感。情感是我们对客观事物的体验及相对应的行为反应,其既有调节我们精神活动的动力功能,又有信号功能。良好而积极的情感将激发学生的感知积极性,增加思维和想象的能动性。情感和艺术表现及声乐技巧训练是密切相关的,因为所有歌唱活动均是依靠人的各发声器官与大脑协同配合来进行。教学的双方就体现于这种创造,教学双方都将处于解决矛盾与矛盾的过程中。教学中学生受影响的因素很多,因此将良好的情感化作动力,声乐教学成败的关键是能否调控好学生良好的情感状态。

在声乐教学中对解决技巧有重要作用的是情感调控。由于声乐艺术的学科特征到处充满矛盾,难点就是在矛盾不断出现与矛盾不断地被解决中,艺术表现力和歌唱技巧得到完善与提高。对于歌者自己来说歌唱器官是看不见摸不着,唯有对教师的讲解和示范进行感受比较,以感知为基础,大脑的意识为手段进行操作,通过思维将所得的感性认识进行判断与分析,对声音状态的理解将逐渐形成,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歌唱经验和状态,进而掌握真正的歌唱技巧。教师如若可以较准确地掌握发声器官细微的各种变化,且能通过较有效的办法解决,注重教学的科学性,便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和趣旺盛的歌唱欲望,从而使教学更成功。

二、声乐教学中情感激发的意义

声乐教学的目的是歌唱,生动地表达歌曲的感情思想,运用较完善的发声技巧,用优美的声音去渲染欣赏者是歌唱的目的。不少声乐教师把位置、气息、共鸣等发声技巧放在教学首位,却忽视情感的激发和培养。演唱不同风格的作品时,要通过对歌曲的内涵深度分析、理解,寻找内在体验依据来诱发声音表现,唤起相似一度创作时的情感世界,把自己的再认识用于诱发主体心中的情感。只有声情并茂的歌唱才能较为准确地展示歌曲的内涵和产生出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在声乐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情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就应当从教学实践中充分挖掘情感要素表现音乐形象,启发学生亲身体验音乐形象。同时还应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音乐作品的表现手段相联系,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故事,音乐画面等使其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形成一种歌唱的情感想象。声乐教学只有激发学生积极的歌唱激情,情绪良好的状态下,发声器官才都是处于积极状态,较好调节发声器官之间的协调性,使声乐教学获得良好的效果。在教学中激发学生情感和调动学生的情绪,是提高教学的较有力手段。从而情感激发在教学中有重要意义,也是声乐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检验标志。

三、声乐教学中情感激发的方法

声乐教学中起主导积极作用的是教师对学生情感的激发,决定于教学成败之关键。声乐教学是对学生进行较全面素质的培养,而不是简单的技巧训练。在教学中,学生和教师不能光停留在对声音外在质量的追求上,而要意识到声音好的质量必须以审美的需要为依据和自身内在的情感体验而发出的艺术表现。声乐教学需做到声音技巧训练和情感激发并重。

(一)以歌词激发情感

声乐艺术是由音乐和语言结合的一门综合艺术。歌词形象的内涵音乐旋律的发展并扩充着,使歌声表达情感更为具体直接。歌唱由于文学语言的引导与帮助,具有感情的确定性和思想的细腻性等特点,歌曲中的诗词又诠释音乐形象,并以文学语言引导歌唱者去寻求音乐的体验和表现,这是其他艺术所不及的。歌唱的本质是通过歌者的声音表现歌词内涵,对音乐上的感受和理解是建立在此基础上。例《我爱你,中国》歌词运用排比、叠句的手法,对祖国的秋果春苗、山川森林作了细腻的刻画和形象的描绘,清新秀丽词句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和感染力。对歌词的深入理解,有助于演唱者激发出自己内心的情感与感受,用心去体验和演绎,音乐也在歌词的基础上找到了起飞的支撑点。歌词本身就是被提炼的诗,具有内在的节奏感和跳跃性。因此显得尤为重要的是歌者自身的文学素养,同时良好的文学感悟能力也需要培养,便能更好地挖掘出音乐潜在的美。由歌词内涵的理解作焕发的情感极有利于学生调动自己相应的情感和技巧,去更准确更完整的演绎作品,使歌唱生动感人。

(二)以体验作品激发情感

声乐教学中情感的激发也可以来自对作品的体验。声乐演唱是歌唱者对作品的再度创造,这也与要求歌者者必须在音乐的创作中塑造自己的艺术特性和寻找到自我。在这个创作和认识的过程中寻找激发出自己的情感,应该通过捕捉歌词在作品中隐含的情绪触发点和歌唱需要的情感动机。这是歌者激活自我生命,激发自我情感,建立艺术特性的最重要环节。如演唱云南民歌《小河淌水》时,优美纯朴,舒缓而平稳的节奏、歌词和速度充分吻合。教师激发学生体会到“年轻村姑望着月亮,思念情人,盼望等待着阿哥归来”的内在情感。而演唱者自己就是“青年姑娘”,通过这些理解和联想,使歌唱者自己内心情感得到激发,形成情感体验,通过自己的演唱淋漓尽致的释放出来,使其情感得到升华。

(三)以旋律激发情感

声乐作品中作为一种情景的表现是歌词,自然是奠定曲调抒情功能的基础。即词情导向于曲情,而曲情又将是词情的拓展与深化。曲的走向是由歌词的喜怒哀乐直接引导着,让乐曲的不确定性获得比较明确的情感基调,从而发挥和调动音乐独有的抒情功能去展现曲调之艺术魅力。歌曲的思想感情内容的主要表现和造型是旋律。因此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旋律的分析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如教学《嘎俄丽泰》时,让人联想到:翻过广袤草原,我持鞭跃马与嘎俄丽泰相会,但其前奏旋律是两个大七度和小六度的两次下行出现,展现了原本怀着满腔希望约见嘎俄丽泰的心情瞬间落入冰窟。从“只是一片荒凉”感到“意外”发生了:嘎俄丽泰的不辞而别。中段连续音阶式上行的六度音与歌者“心理的加速”,“野火样的心情”便是油然而生,呼唤嘎俄丽泰的心情依据渐渐充实。歌曲后半部分虽然旋律与前面基本相同,但是由于主体内心情感的焦急和失望,便要用一种“半声”来演唱,自然激发起的是一种焦急,一种失望,一种发自心中的呼喊”。

(四)以范唱激发情感

声乐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上课时如果总是冷若冰霜是绝对不能够调动学生情绪,激发学生的情感,更不能教出情感丰富的学生来。范唱是激发学生情感的重要手段,范唱能够让学生最确实的感性认识,是最生动直观的教学,使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到教师的意图。好的范唱胜过太多的或者是重要的讲解。教师的范唱能够发挥有效的作用,启发学生更直接,更具体的认识声乐作品,体会和了解教师对作品的理解以及艺术处理,从中得到对作品的情绪提示,情感激发,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作品的情感,使其更准确地去表现作品。正所谓“美寓其中,情之相通”。

四、结语

对于声乐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是学生情感激发的方法与意义,值得所有声乐教师去思索、关注和研究。声乐教学具有复杂而丰富的内容,互动于教学双方则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如若能激发学生内心种种情感因素,将之转换为精神动力,使学生能够在活跃积极的心境中真正领悟、提高歌唱表现能力和掌握歌唱技巧,定会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保证教学效率。通过对学生歌唱情感培养和情感激发,让学生获得细腻的感情表达和良好的艺术处理,逐渐将平时眼之所见,耳之所闻转化为心中所想,口之所唱。同时也让学生能逐渐成为能用审美之眼看待事物,审美之耳欣赏事物,审美之心感受事物,颇具审美创造之能力,让其全身心地投入到所演唱的音乐生活中,去塑造作品中应有的艺术形象,诠释好每一首声乐作品,演绎好自己的艺术人生!■

夏邦泓(1986-),男,四川德阳人,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声乐表演与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歌唱声乐技巧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开好家长会的几点技巧
指正要有技巧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歌唱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