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征行的感悟

2016-02-02石仲泉

苏区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西路军遵义会议长征路

石仲泉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研究员)



长征行的感悟

石仲泉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研究员)

大家知道,我是提倡走走党史的,首先走了长征路。先是在2003年春天和秋天主要考察了中央红军的长征。2004年夏秋比较集中地考察了红四方面军和红二方面军的长征。2005年以后几年将此前没有考察的地方特别是红二十五军的长征路作了些弥补性考察。2013年10月又考察了西路军远征河西走廊的历史。这样,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全过程,我大体都作了实地考察,在宏观上构建起了比较完整的红军长征的生动图谱。

10多年来的长征行,感悟很多,这里主要讲这样几点:

第一,明确了红军长征的若干基本概念和基本内涵。最重要的基本概念,如红军长征的主体是“3+1”的长征;红军长征的出发地不是唯一的,而是多元的;长征目的地是滚动的,经过8次变化,才确定陕北为落脚点等。长征的基本内涵包括三个方面的严峻斗争:首先是革命与反革命两种力量、光明与黑暗两种命运的大搏斗;其次是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搏击中,共产党内部的指导思想和政治路线有尖锐斗争;再次是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使红军一再面临着能否克服艰难险阻、经受饥寒伤病折磨的严重考验。

第二,认为遵义会议实现党的历史伟大转折,与遵义会议前后系列会议的合力作用有密切关系。遵义会议前的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等,为遵义会议实现伟大转折作了重要准备。遵义会议后的“鸡鸣三省”会议、扎西会议、苟坝会议、会理会议等对巩固和发展遵义会议的成果起了重要作用。遵义会议与其前后一些会议的关系为:第一,从通道会议到会理会议等,可视为党的历史发生第一次伟大转折的系列会议。第二,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发生第一次伟大转折的系列会议的卓越代表和根本标志。讲遵义会议所发生的伟大转折作用,既要讲合力作用,还要突出根本标志。

第三,提出应充分肯定红四方面军长征的贡献。过去由于张国焘的影响,对红四方面军长征的认识讲的很少。经过考察后感到:这是两个既有联系又应当加以区别的问题,不能因为张国焘的错误,就淡化乃至否定四方面军长征的贡献。我初步地将四方面军的贡献归纳为五点:1.对中央红军北进川西发挥了重要策应作用。2.对中央红军克服物资匮乏、补充兵员起了巨大支援作用。3.在所经过地区发挥了强大的“宣传队”作用。4.在所经过地区发挥了“播种机”作用。5.壮大了党领导的革命军队力量。

第四,提出应站在历史的高度,从宏观上、从战略层面来研究西路军血战河西的历史。西路军是红军长征的尾声,因为红军分兵西渡黄河的决策是在会宁会师后作出的,西路军指战员是参加长征的原左路军的一部分和右路军的一部分。红军西渡黄河实施宁夏战役的核心,一是扩建根据地,二是打通国际路线,获得苏联经蒙古运送的700吨军援物资。这个决策在1936年11月3日共产国际电告中共中央后发生了变化。军援物资改经霍尔果斯口岸从新疆方向运送,让红军到哈密去取1600吨军火。对此,无论是中央决定还是西路军领导愿意再继续西进,去夺取河西走廊并建立根据地,则很难实现。1937年3月2日,军委主席团就援西军的西进问题电告彭德怀说:“不可更向西进,因为现在已经明白西面是不能生存的”。通过考察,我认为:从战略层面讲,红军西渡黄河前期实施宁夏战役有可行性;在11月收到共产国际改由新疆方向取军援物资的指示电后,西路军再继续西进,夺取河西走廊并建立根据地的决策是脱离历史实际的。*具体原因可列举这样几点:1.河西走廊是以马步芳为首的马家军的地盘,要在那里建立根据地,他们决不会容忍。2.即使达成迳去新疆的协议而去取了军火,也很难运回。马家军决不会看着这些军火物资通过它的地盘而不染指。国民党中央政府也不会袖手旁观。红军取回军火必有生死决战。3.千里荒漠大戈壁,利于马家军骑兵作战而不利于西路军,况且双方的兵力和装备悬殊很大,尽管在局部战斗中能打些胜仗,但要根本打败马家军骑兵不那么容易。4.这里物产稀缺,没有拥护红军的广泛群众基础,在此长期作战,获得粮食等生活物资都很困难。当然,从总结经验教训进行历史反思言,深入研究中央对西路军指示的是与非,研究西路军领导的作战部署的得与失,仍有重要历史价值。并且西路军的历史功绩和革命精神,也应充分肯定。

第五,亲身体验到了红军长征的悲壮历程和经受的艰难困苦,对伟大的长征精神有了深切感受。不走长征路,对红军长征的悲壮历程和经受的艰难困苦的认识是概念性的、抽象的。经过现场考察,访问健在的亲历者、了解那段历史的知情者,体验极端恶劣的草地生态和雪山激流的艰难险阻,对红军广大指战员与敌人艰苦卓绝的战斗和克服饥寒伤病折磨的坚强毅力的认识刻骨铭心、一辈子都不会忘怀。红军长征精神的内涵很丰富,通过考察,深深地感受到对革命的无限忠诚和对党的坚定信念,是长征精神的根本要义。这是红军战胜敌人克服险阻、度过艰难的原动力,是派生长征精神其他要义的初始源泉。中国革命能取得胜利,从精神层面讲,理想信念起了决定性作用,这一点在红军长征过程中尤其突出。因此,中央提出在全党、在广大青年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是无比正确的,是非常需要的。

我以为,不仅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需要宣传长征历史和弘扬长征精神,最好是应当将长征教育常态化。为了使长征教育更能发挥正能量的巨大作用,若能创造条件走走长征路,能全走的可走全,不能走全的走一段也行。井冈山干部学院老师们利用假期分段走,各段加起来就走全了。这个方法也是考察长征历史、弘扬长征精神的一个值得推广的方法。

责任编辑:李佳佳

猜你喜欢

西路军遵义会议长征路
近十年来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研究述评
回望长征路
追忆长征路
追寻长征路
落实习总书记关于西路军精神的讲话座谈会在京召开
西路军精神在青年一代中的纪念与传承
真诚面对历史
朱德在遵义会议前后
遵义会议前后的周恩来
走好新的长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