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伯特奏鸣曲D960非旋律声部的演奏处理分析
2016-02-02杜默涵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杜默涵(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舒伯特奏鸣曲D960非旋律声部的演奏处理分析
杜默涵
(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舒伯特生活在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交汇时期,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年创作的三首大型奏鸣曲,使其钢琴奏鸣创作走向巅峰,他的奏鸣曲在古典主义结构形式的基础上,融入了浪漫主义情感表现的音乐语言。舒伯特奏鸣曲D960第一乐章,丰富的伴奏织体,饱满的和声贯穿乐曲始终,本文则以D960第一乐章为例,通过分析非旋律声部的演奏方式,来进一步探究舒伯特奏鸣曲中的意境与情感。
舒伯特;奏鸣曲D960第一乐章;非旋律声部;演奏处理;音乐情绪
舒伯特是以他的艺术歌曲的创作而闻名于世的,作为早期的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器乐曲的创作成就也有着能与声乐创作相媲美的重要地位。他的钢琴奏鸣曲的创作虽然起步较晚,但一直伴随到他生命的最后。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年创作的三首大型钢琴奏鸣曲,使其钢琴奏鸣曲创作走向巅峰。
舒伯特奏鸣曲D960的第一乐章,其优美的旋律线条,饱满的和声进行,调式变化的丰富多彩,都成为笔者选择其弹奏的理由。但在练习的过程中发现想要将其饱满的弹奏出来是有一定难度的。为了将其更好的诠释,笔者翻阅了大量资料并参考了不少音频、视频对其有了进一步了解。在翻阅资料的过程中发现,绝大部分的文献都针对与以下几个方面:历史背景对其创作的影响,音乐风格的悲情性,音乐本体的分析及演奏技巧的处理。并没有很多的涉及其非旋律声部的演奏处理,但是对于这首奏鸣曲来说,非旋律声部与旋律声部有着同样重要的作用。笔者将从实际演奏的实践体验中来分析第一乐章非旋律声部的弹奏技巧。
奏鸣曲第一乐章便很好地体现了和声色彩的丰富,在第一乐章中,舒伯特分别加入了多声部旋律线条,多种不同的伴奏织体,以及调式变化,通过多种伴奏织体来表现不同的音乐情绪。因此优美的旋律下的非旋律声部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将以第一乐章为例列举几个非旋律声部并分析其演奏方式及所要表达的音乐情绪。
一、隐藏的旋律声部与固定低音作为非旋律声部
乐曲开头1—18小节中,左手跟右手加起来共五个声部,右手的上声部为旋律声部,是需要运用小指来着重突出的,其余四个声部则为非旋律声部,需要与旋律声部有比较明显的强弱对比。在弹奏右手和弦时,手的把位需要往小指方向侧重,重心往小指偏移,来削弱下面两个声部的音量,必要时也可不用延长右手的非旋律声部。对于左手的两个声部来说,其上声部是仅次于主旋律声部的第二个声部,可以说右手的旋律声部是外围的圆,包裹着左手的上声部旋律,因此左手的上声部音量是不可以超过旋律声部的,但在弹奏时也要清晰。因此在练习时,可以先将左、右手的上声部单独拿出来练习,练好后再将其余三个声部加入。在这个乐段中,右手主旋律像在高声吟唱,左手的上旋律声部在低声回应,像是对未来世界一种美好的向往。
二、以流动的分解和弦作为伴奏织体
乐曲20—26小节以及59—78小节中的伴奏织体大致相同,都属于流动性的伴奏织体,方向略有不懂,将这两处的伴奏织体来进行对比分析。在弹奏第一处与第二处左手的伴奏时,手型是都需要固定的,但固定方式略有不同。第一处中的伴奏织体需要固定的弹奏中间音的食指,食指在琴键上的弹奏位置固定不变,弹奏其它两个音的手指要向跷跷板一样以食指为轴心进行均匀弹奏;第二处中的伴奏肢体需要整个手型的固定,以手腕为中心进行微微转动,下方音要着重弹奏,上方的两个音不能用太大的力度,不可以超过下方音的音量。在整体弹奏时要跟随右手的旋律方向进行强弱的变化。这两个谱例中的流动性的伴奏音型以及舒展的主旋律,都可以表现出舒伯特内心的平静。
三、以重复的柱式和弦作为伴奏织体
(一)在乐曲48—58小节中
右手部分出现了伴奏声部,其伴奏织体为双音及柱式和弦,最上面的单音为旋律声部,在弹奏这一部分的右手时有些难度。在弹奏右手的非旋律声部时,手指不能立起来,尽量用指肚触键,并且要贴键弹,不需要让出来的声音太亮,来给旋律声部一个衬托的效果。其强弱变化可以跟随旋律声部做稍稍变化。这部分的柱式和弦的重复的伴奏音型,表现出舒伯特内心的彷徨与不安,对未来世界的恐惧与现在生活的不舍。
(二)在乐曲173—202小节中
左、右手都出现了柱式和弦的伴奏肢体,并且是同一和弦的重复弹奏,这往往比不同和弦的弹奏难度大一些,因为在重复弹奏同一和弦时用力要均匀且每个音都不能吃掉,所以这需要较好的基本功。在弹奏和弦时,弹中间音的手指是需要做支撑的,因为弹奏中间音的手指相对来说较好控制,且力量运用较自如,所以对于笔者来说,弹奏时中指是需要做支撑的,中指做支撑手指时要稍稍伸直用指肚接触琴键,这样掌关节就可以做到很好的支撑,三个音便可以较为整齐的弹奏出来。三个音同时下键的难度本来就比较高,作为非旋律声部,其音量的控制也变得尤为重要。在下键时,不需要将琴键弹到底,要运用琴键自身的反弹力,来弹奏重复的和弦。右手和弦的弹奏与左手的弹奏方法是相同的。这部分的伴织体同样选择了重复的柱式和弦,进一步表达舒伯特内心中的不安。
以上三种是笔者在奏鸣曲第一乐章中找出的非旋律声部,以及通过自己的练习梳理出来演奏处理方法。从以上的多个谱例可以看出,舒伯特擅长运用多种不同的伴奏织体来表达自己内心丰富细腻的情感变化,来时后世的演奏者们能够比较形象的体会到情绪的不断变化,更有利于演奏者诠释。
通过自己的实践发现,想要弹好这首奏鸣曲,将里面所有的声部完美的融合在一起,需要大量的基本功练习,并且还要具备非常敏感的内心听觉,在这两方面笔者认为都有很大的差距,还有很多的地方需要继续改进。由此可见,在这首奏鸣曲中非旋律声部与旋律声部的作用同样重要,就像是一幅画水彩画,只有线条没有颜色,就缺少了一种饱满感、生机感。这也正是舒伯特想要追求的用最浪漫的方式将自己内心的丰富情感呈现给世人。
杜默涵(1993—),女,汉族,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生一年级,硕士,研究方向:音乐与舞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