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钢琴学习方法理论研究
2016-02-02梁天琦
梁天琦
(黑龙江省鸡西市第一中学,黑龙江 鸡西 158100)
青少年钢琴学习方法理论研究
梁天琦
(黑龙江省鸡西市第一中学,黑龙江 鸡西 158100)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提高青少年素质教育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重视,作为乐器之王的钢琴由此得到更广泛的普及。本文着眼于青少年进行钢琴学习的价值意义,分析青少年钢琴训练与课业学习提高的基本关系,进而从青少年与家长两个主体方面提出钢琴学习的方法理论研究,希望能对当前青少年进行有效钢琴学习有所裨益。
钢琴学习;青少年;家长
一、青少年进行钢琴学习的价值体现
钢琴是西洋古典音乐中的一种键盘乐器,有“乐器之王”的美称。而钢琴的王者地位正是人类的精神文明及科技文明的发展赋予它的,钢琴作为乐器的出现,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需求,钢琴的发展更是间接地反映了人类社会精神生活不断发展的状态。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钢琴作为重要的文化消费品之一,青少年进行钢琴学习的价值性不断体现,因此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第一,提高青少年修养与文化素养。青少年进行钢琴学习,接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不仅能使他们提高音乐素养,而且对培养严谨而踏实的学习态度、自觉刻苦的学习能力具重要意义。同时有利于提高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学习钢琴要接触和阅读大量的优秀钢琴作品,通过长期的训练和作品的熏陶,不仅可以使孩子情感丰富,情绪开朗,而且还可以提高音乐鉴赏力。
第二,促进青少年的优秀习惯养成。演奏钢琴需要相对熟练的技术、技巧,需要有规律的、科学的、恒久的训练。这种训练需要毅力、耐力、信心和勇气。所以,钢琴学习对于培养坚强的意志、顽强进取的品质,以及踏实、严谨、科学的作风,都有良好的作用。比如道德风尚,情操,性格的形成也起着迁移默化的影响。
第三,有利于青少年累积精神财富。钢琴大师霍夫曼说过:当钢琴家忘却尘世单独地面对他的乐器时,他能够与内心最深处的和最高尚的自我交谈,这种精神上的财富是不能用金钱购买也不能用暴力抢夺的。钢琴是最理想的、又是相对普及的和声乐器,任何一件乐器,都没有像钢琴拥有那么多的独奏曲。在众多的钢琴独奏曲中,包含有巨大数量的属于人类最杰出创作之列的优秀之作,这是一笔无价的、具有永恒魅力的精神财富。
二、青少年钢琴训练与学习提高的基本关系
钢琴的练习和演奏是一种灵敏积极活动,双手及全身肢体的协调配合促进大脑的左右半球共同发展。因此,一般进行过钢琴训练的孩子在理解能力,接受能力,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等方面,都显著高于其他孩子。
首先,青少年通过练习钢琴可以缓解压力、转换思维,进而提高学习效率。练习钢琴既可以陶冶情操也可以放松身心,当今学生学习的课业负担比较繁重,通过练习钢琴可以转换思维,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同时,练习钢琴充分调动眼、耳、脑、手,从而促进大脑智力的开发,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上课学习精力的集中。并且,学习钢琴有时还能磨练人的意志,提高人的思想境界,能够培养坚强的意志、顽强进取的品质,以及踏实、严谨、科学的学习作风,都有良好的作用。
其次,钢琴学习有助于青少年其他学科的课业提高。钢琴学习属于形象思维范畴,而如今我们学习的科目属于逻辑思维范畴,形象思维的缺失有可能造成理科解题思路变窄的缺陷;然后,钢琴学习有利于提高听力的敏感度,对英语听力有很大帮助;同时,学习钢琴可以培养节奏感,这对古诗诵读有着极大的作用;再就是通过学习钢琴能够了解一些钢琴家所处的年代创作背景,进而促进对该历史时期更加真实的理解。
三、青少年钢琴学习方法探析
钢琴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但是青少年会经历一段反复练习单一音阶和曲目的练习,这段枯燥的练习往往让青少年感受不到学习钢琴的乐趣。在这个过程当中,青少年一旦坚持下来,他们就会获得不同寻常的心理成长,而且在练习过程中还能提高自己的音乐修养。而青少年若想掌握良好的钢琴学习方法,让青少年更好地了解钢琴,自主学习钢琴,需要家长与青少年的共同努力。
(一)家长方面:角色定位与正确引导
对于家长来说,正确的角色定位以及在青少年学习钢琴的三个阶段中做好正确引导,对青少年的钢琴学习效果至关重要。
第一,在青少年学习钢琴前,要给青少年营造一个轻松的音乐环境。家长可以在闲暇时间放一些富有感染力的钢琴曲,进行熏陶教育,让青少年跟随旋律,感受整个音乐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感受,再到享受,让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熟悉钢琴曲。也可以带青少年去听音乐会,让青少年置身于演奏会的现场,近距离感受音乐的真实,感受舞台的魅力,并想象自己在舞台上,音符从自己的手中流淌出来成为一首完整钢琴曲的情景。此时,家长适当地引导青少年,让青少年对钢琴产生兴趣,然后青少年就会自主自发地去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青少年想要自己去学习时,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
第二,在青少年初学钢琴时,家长应采取鼓励教育。学习钢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家长的急于求成,只会让青少年将学习钢琴的乐趣一点点消耗殆尽,转化成为因为家长强迫练习而练习,偏离了学习钢琴的初衷,严重的还会导致青少年的叛逆,从此讨厌钢琴,放弃学钢琴。学习钢琴可以陶冶情操,活跃思维,但绝不是在家长批评和指责的情况下发挥作用的,而通过鼓励教育,激发青少年对学钢琴的信心,让学习钢琴成为一件让青少年感到愉悦的事,自己主动学习,主动配合练习,逐渐积累对音乐的认知与理解,再加上优秀钢琴老师的指导,掌握正确的弹钢琴姿势和手法,由简入难,循序渐进,青少年无论是精神上,还是技术上都会不断成长。
第三,在青少年钢琴学习达到一定阶段时,家长还要关注青少年的学习程度。钢琴是世界性的乐器,不同国家风俗不同,对乐器的表现形式和演绎风格都各不相同,青少年与外教学习可以感受不同国家对于音乐的不同理解与表达,提升兴趣,拓宽视野,感受钢琴的不同魅力。比如美国老师会从音乐,钢琴的多个方向入手指导学生练琴,涵盖钢琴学习的多方面,包括自由演奏,即兴演奏和音乐理论,还包括美国的“流行”音乐——爵士音乐的学习,这对于发挥青少年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具有很好的激发和鼓励作用。因此,这时候家长可以考虑让青少年同外教学习。
(二)青少年方面:方法恰当与心态调整
在家长掌握好自己的角色后,青少年也需要有恰当的钢琴学习方法,钢琴学习是一个持续性很强的过程,因此,除了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之外,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亦是十分必要的。
第一,基本功的重要性。青少年在初学钢琴时,对音符的记忆很重要。起初可以用数字表示音符的名称,渐渐的树立自己独立识别音符的能力;可以熟悉乐谱,自然记忆,并在练习中通过对应琴键来加深印象,直至完全记牢;同时,学会数拍子,听打击乐时,学会跟着乐曲打节奏,好的节奏感,能把控这首曲子的旋律;通过听钢琴曲模唱,加强对音调的敏感度,对提高练耳水平有直接的影响。 霍夫曼·约瑟夫说:“音阶练习是很重要的,或者不仅是为了训练手指,也是为了训练耳朵对调性的感觉,对音程的了解,以及对钢琴总的音域的理解。”每个钢琴家都是通过不断练习单一的音阶来锻炼自己的指法和耳朵的协调性的,通过不懈的努力与反复练习,让钢琴曲按照自己的想法从手中演绎出新高度,可见钢琴基本功的重要性。并且,只有一个好的钢琴基础,才能在通往钢琴家的路上走的踏实。
第二,讲究方法,制定合理目标。青少年在进行钢琴练习时,可以在总体目标的指导下,确定个人阶段性小目标,努力就能完成的小目标,容易使人建立信心和勇气,而且针对性强,可行性强,符合个性发展规律;同时,完成了这个目标,再确定下一个目标,使青少年在亲身实践中看到自己行为的效果,得到成功的体会,逐步提高自觉性。并且,通过这些小目标的逐步完成,来督促自己坚持练习,以促进总体目标的最终实现。所以,我们可以帮助或者鼓励青少年结合学生自身特点确立自己不同的训练项目,要求青少年结合自己的实际,确定个人小目标。通过制定短期小目标,来督促自己练习,用半个月或一个月的时间,完成对一个乐曲熟练程度的练习,当完成三个短期目标时,可以进行自我奖励,犒劳自己,让青少年既能按时完成对钢琴的练习,又能在练习中实现自我满足,随着自己对钢琴越来越熟练,青少年也就对自己越来越有信心。
第三,树立信心,摆正心态。树立正确心态,把弹钢琴当成一种乐趣,先喜欢然后再爱上钢琴。青少年在学习钢琴时,要树立正确心态,切忌有压力,不是强迫自己去学习,把弹钢琴当成一种乐趣,才会在学习过程中领会钢琴曲的不同情感。钢琴是最难学习的乐器之一,有很多人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觉得太难后选择放弃,但往往都是坚持到最后的人,都会拥有比其他人更加坚定的意志力。在青少年在学钢琴的过程中面临困境时,不妨阅读一些相关的名人传记和钢琴家的名言,了解名人学习钢琴的过程与艰辛,以及名人最终是如何坚持与练习的,将这些经验运用在钢琴学习上,更要将这种遇见困难不退缩,积极面对的心态用在生活中的其他事情上,不断锻炼自己。通过树立良好的心态,让青少年爱上钢琴,为钢琴感到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