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城市文明进程中广东雷剧的嬗变与重构

2016-02-02杜思伟

北方音乐 2016年24期
关键词:阳春白雪雷州半岛雷州

杜思伟

(广东岭南师范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

“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城市文明进程中广东雷剧的嬗变与重构

杜思伟

(广东岭南师范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

广东雷剧是上世纪60年代从雷州歌剧命名而来,成熟于80年代,可以说是城市文明发展下的产物,在全国戏曲堪忧的大环境下,依然保持繁荣发展之势。文章通过对雷剧发展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及在不同历史时期承担的功能进行梳理,发现这个地方剧种从萌芽到现在,与当地民俗文化密不可分。

民俗文化;历史成因;嬗变;雷剧

中国传统民族戏曲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承载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思想感情、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可是近年来,据《北京青年报》2015年9月13日的的报导:“文化部数据,1959年,全中国尚有戏曲剧种368个,目前只剩下286个相当于平均2年就有3个剧种消失全国有74个地方剧种只剩一个职业剧团或戏班,处于几近消失的边缘”,戏曲剧种令人担忧的处境已引起广泛的关注。但是,在祖国大陆的最南端的雷州半岛(今属广东湛江市),却活跃着一个有着5000多从业人员,每年演出20000多场次的地方剧种:广东四大剧种之一的雷剧,雷州半岛也因此被称为”戏曲文化的一片绿洲”。那么,在电视网络媒体发达、城市化高速发展、各种娱乐形式充斥我们生活的今天,全国戏曲大环境低迷的情况下,雷剧是如何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其背后蕴含的原因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探讨的。

广东雷剧之于笔者,正如法国学者米盖尔.杜夫海纳在《美与哲学》一书中所说的那样:”它开辟了一个世界,一个情感立即便能接近而思考却永远探索不完的世界。”引起笔者无尽的探索欲望,目前针对当前对雷剧的研究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雷剧兴衰说,代表的文章有:宋立民《雷剧的生存现状及保护对策》,周豫的《地方稀有剧种如何活在当下》论证了雷剧发展的生存危机;孙建华的《漫谈粤西雷剧音乐》等文中则认为雷剧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改革创新,形成了“风景这边独好”的繁荣局面。

从雷剧或雷歌的艺术特点和唱腔、表演特点审美特征等方面进行研究,譬如秦伟《粤西雷剧的艺术特点》,蔡觉民的《雷州歌腔的类型与结构》,《雷剧及其唱腔唱词随想》等。

地方报刊对雷剧演出活动的一些宣传和报导。这些文章打开和丰富了视野,提供了研究的宝贵资料,由此想到,音乐是文化中的一个独立领域,又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特别是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尤其是戏曲,在人类文化中的价值往往大于音乐作品的本身,如果我们把对戏曲的研究仅仅局限于艺术作品的范围之内,就会影响研究水平的提高和研究的深入,而如果将雷剧置于它所产生的整个社会和文化背景中去加以认识,多角度、多层面的看待和分析,将使我们的研究出现一个新的局面。

一、广东雷剧产生、发展的历史文化根源

广东雷剧是植根于广东雷州半岛土生土长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品种,雷剧产生、发展和嬗变的过程与雷州半岛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语言背景、文化民俗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没有一个地方剧种能够和当地的民俗文化结合的如此紧密,相伴而生。

(一)雷剧产生的文化土壤

1.语言文化土壤

雷州话,据史料记载,中原汉族从秦汉唐宋元明不同时期分成几波途径福建古莆田暂居而后迁居于雷州半岛,早在秦初年(前221年),就有一波莆田先民迁入雷州半岛,到汉鼎六年(前111年)在今雷州城便形成了雷州话的雏形,唐、宋年间,因战乱,莆田先民大量移入雷州半岛,广散中闽文化于雷,与原住民俚僚文化相互交融,后逐渐自为一体之雷州话。如今雷话人口全国覆盖800多万,海外人口约150万,是广东省四大方言之一,是湛江市主要的方言,以雷州话为基本特征的“雷州文化”是岭南四大文化之一。

2.民俗文化土壤

雷州文化地处当今湛江行政主体区域的雷州半岛,泛指雷州半岛极其受影响的周边地区的地域文化,雷州文化在历史上曾与楚越文化、土著文化、闽南移民文化、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相交融,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核心,以民俗文化为载体的地方特色文化。

长居雷州半岛的当代外来居民都有这样一种深刻的体会,当地的民俗文化是城镇民众生活中普遍存在隐藏不漏的社会规范,有时甚至超越主流文化,具有一种与雷州半岛居民生活、感情、行为最切近的道德规范的作用。雷州半岛传统民俗文化事象纷繁复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依赖和感受到的有形的实体性民俗形态,如风水文化、石狗文化,和世代传承下来的人民在结合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习俗惯制,如婚丧嫁娶、节庆民俗(春节、年例)、民间祭祀(雷祖祭祀、年例祭祀、清明、端午祭祖)等维护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纽带的集体行为方式,这些文化习俗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精神文化意识,即民间信仰(傩文化、石狗崇拜、雷神崇拜、敬崇古贤)、民间哲学、民间巫术和伦理道德等,并通过雷歌、姑娘歌、雷剧、等艺术形式传递出来,这些传统的民俗文化至今仍然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二)雷剧形成的文化成因

和其他任何剧种一样,雷剧也是在民歌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而来的。雷州歌是从民间谚语、歌谣发展而来的,据《海康县续志》记载:“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进士、雷州学教谕李仲光撰写的《重建御书楼上梁文》中有听取欢谣,敢陈善颂”之句。记载了当时雷州歌谣的史实,在当地群众生活中的娱乐、集庆休息等场合传唱。唐宋时期,受诗词格律的影响,根据雷州话特有的“声调”和“调值”,按照唐诗七绝的模式,雷州歌的形式逐渐完善,规整匀称、旋律性强,易于流传,从农村中的男女老幼到城镇中的市民、手工业者、商人和文人阶层中广泛传唱,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明末清初,雷歌对唱盛行,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此地兴建歌馆,专供歌手住宿,此后,著名的雷歌手经常应邀到各地对唱,逐渐成为专业艺人。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雷州市白沙镇麻扶村民把传统的春节年例时的赛龙舟活动改为“赛歌台”,每年进行一次赛歌活动,此时的雷歌,从民间自娱自乐活动登上舞台和民俗文化结合一起,成为传统节日的一种象征。

明清时期,雷州是自然灾害多发地,神庙成为人民心灵栖息的场所,矗立于雷州的民间神庙有30余种,数千百座,有神灵信仰祭祀就会有酬神,演戏敬神、为世之通见,唱戏是与神灵交流和对话的渠道,趋利避邪,求吉祛灾是雷州民间信仰与民俗文化的根源,颂神仪式中的歌乐舞韵是民俗的艺术化展现。

而由对歌衍生出一种新的音乐形式-“姑娘歌”,姑娘歌的表演,以歌姑娘为主,男相角配合。姑娘歌的内容是神鬼传说,褒忠说孝,贬判斥逆,姑娘歌逐渐分化成三种功能:劝世教化;神诞颂神;斗歌娱乐。前两者的功能远大于后者,承担着劝世教化(带有浓郁的儒家文化的特征)的姑娘歌(后称劝世歌),出于宣讲历史故事的需要,必需分角色表演,达到以歌寓教,以歌宣德、以歌扬善的目的。

明清形成了一条自南向北兴旺的海上交通贸易之路,商贾贸易兴旺,民间戏曲、音乐生活繁荣,清中叶,粤剧流行于高、雷、廉、琼四府,是雷州演出的主要剧种。粤剧首由雷州城南亭街商人为演戏酬神从广州请来,形成了南亭街每年正月初十到十五演粤剧的惯例,后潮剧和琼剧纷至沓来, 这些外来戏剧活动,催生了雷州歌剧的诞生。劝世歌开始编写剧本,吸收和学习粤剧的表演形式和锣鼓音乐,形成了雷州歌班。

至清末,雷州歌剧逐渐成熟,专业戏班经常在雷州半岛、海南、廉江等地演出。雷州歌剧在与外来剧种的竞相登台中赢得民间喜爱而逐渐独占鳌头,成为神诞戏、还愿戏、节日戏、寿诞戏、掉镰戏、兄弟戏、禁戏等的主角,雷州城95%以上的神庙、年例演的都是雷州歌班戏。当时有汉长春、沈长春、祝太平、奏丰年、尧天乐、龙门、扶柳、迈担、迈陈等9个戏班,[1]雷剧的演出剧目数以百计,第一个剧本为陈昌齐所做的《断机教子》。清末民初的雷州歌、雷剧名家海康县优贡生黄景星创办的“道南印务局”印刷发行的雷剧本就有300多种,[2]至民国时期,雷州歌剧已经定型,逐步具备了表演程式化、性格脸谱化、声腔伴乐格式化的中国戏剧最基本的形式特点,并广泛流传。

(三)雷剧承担的文化功能

从雷歌到雷州歌剧,其间经历了300多年,在此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雷州歌剧从一开始就和当地的民间文化生活与民间信仰交织在一起,虽然起初有娱人的功能,但在之后很长的历史时期里,主要承担着教化乡民、提升道德水平;神诞祭祀、求吉避灾功能的同时,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培育和谐社会的精神,这种文化功能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成为当地人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也影响着戏曲发展的步伐。

二、雷剧的发展与嬗变

(一)雷剧艺术形式的嬗变

1898法国人强占广州湾至1945年中国政府收回更名为湛江市至新中国成立,湛江成为雷州半岛新的文化中心。雷州半岛文化发展产生质变,广州湾的流寓文化再次繁荣,半岛南部的老文化中心雷州的传统民间文化却得以延续和保存,广州湾时期代表着雷州文化艰难的现代转型过程,也是雷州文化从传统的雷州府文化向现代湛江文化过渡的桥梁。现代湛江文化吸收了世界先进文化的新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新文化体系,具有城市文明的特征。此时,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的雷州歌剧从唱腔的生、旦、净、末、丑、喜、怒、哀、乐、愁都还是一个曲调、几个音,还没有娴熟音乐为伴奏,从内容到形式已不能适应城市文明新文化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不符合观众审美发展的需要。

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1954年,雷州歌剧团成立;1962年,湛江艺校设立雷州歌剧实验班;1956年徐闻县雷剧团成立;1963年,召开雷州歌剧改革座谈会,讨论与提出雷州歌剧唱腔改革工作的方案;1964 雷州歌剧改名为雷剧。

1962年,陈湘陪同到雷州考察民间音乐的田汉观看雷州歌剧《崔子杀齐王》时,看到群众看戏热情高涨,感慨的说“ 你们这个剧种,用民歌来唱,基础是好的,民歌是劳动人民的音乐语言,但戏剧人物的思想感情是复杂的,并非一个民歌能够表达的,所以,需要革新与发展……”。

1954年开始,雷剧创始人陈湘开始用现代乐理知识记谱并创作雷歌,1962年到艺校雷剧实验班任教,有了改革雷剧的试验田,他后来在接受采访时说“首先一个问题,究竟有多少唱腔才能适应戏里那么多人物性格思想感情、情绪和气氛表达的需要,又要想到雷州歌剧的底子和特点,戏曲唱腔的特点和规律,怎样才能形成一个科学的唱腔体系,吐词、锣鼓同气氛音乐如何连接,要用雷语演唱雷州话的声调、调值、声母、韵母又是怎样的,问题很多,因此意识到搞好一个剧种,不是几年的时间,可能要花费几十年的功夫才能把戏曲的唱腔搞好。”[3]经过20多年的艰苦探索,陈湘搜集大量的雷歌资料,从民间艺人的每一乐句、每一音调的细微差异挖掘筛选出有雷州特色的音乐素材,推敲出了50多种唱腔,一步步完善了唱腔体系,形成了今天的分为雷讴、高台、和混合三类唱腔体系,“雷讴”即雷歌,唱腔的音乐旋律吸收了雷歌的特色;高台是姑娘歌演变成为“唱戏”的常用曲调,高台的曲调比雷讴有了变化,这两类腔体是雷剧的主要特色唱腔;混合腔也叫新腔,是运用雷讴和高台以及其他的曲调谱成。每一种唱腔又分慢板、中板、快板、散板复板五种板式,雷剧的板腔体结构建立了。从戏曲艺术上来说,板腔体结构的建立,意味着雷剧艺术产生了质的飞跃,上世纪八十年代,经国家戏曲专家评审小组评审通过,正式将雷剧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方剧种,真正完成了从雷州歌剧到戏剧-雷剧的嬗变。由第一届和第二届雷剧班师生共同演出的《春草闯堂》《红灯照》《徐九经升官记》等剧目,所到之处,万人空巷,盛况空前。至80年代湛江市实验雷剧团成立,雷剧的路越走越宽。[3]

(二)专业雷剧文化功能的嬗变

专业剧团的成立,板腔体的建立,在以后的几十年里,雷剧艺术界在雷剧唱腔的改革同时,对唱法、剧本创作、表演程式、灯光舞美也进行了学习和探索,作为国有剧团,担当着雷剧研究、改革创新和发展的责任,最近十几年,逐渐走出雷州半岛,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绩:1992年,《抓阄村长》获国家首届“五个一工程”奖;2001年,《梁红玉挂帅》林奋获中国戏剧最高奖项“梅花奖”;2008年,《海毗情》参加第十一届广东省艺术节获优秀剧目二等奖,等等。

雷剧的走出去,使湛江文化备受关注,成为广东湛江独特的文化品种和对外交流的一张名片,专业雷剧团肩负着文化宣传的重任,如果说民间雷歌剧团的载体是当地民俗文化的话,那么专业雷剧团则是城市主流文化的代表,它虽然是在传统雷州歌剧的基础上生根发芽的,但却发轫于城市,带有强烈的现代城市文明的气息,肩负着传承传统文化,提升本地区音乐审美的责任,同时具有“娱众”的功能。

(三)民间雷剧团文化功能的延续

截至今天,雷剧一直活跃于湛江“年例”习俗的舞台,民间甚至有“没有大戏,年例只算做了一半”的说法,作为体现民间信仰和宗族认同的压轴大戏,一些弃恶扬善、宗族同亲、邻里和睦的剧目总是深受群众的欢迎。据统计,仅年例一项,湛江城乡就有20000多场大戏上演,民营剧团仍然是雷剧演出的主力军,这些民营剧团艺术水平良莠不齐,人数建制不一,一些民营剧团通过学习和自身的努力逐渐走向专业化:有固定的班底和创作队伍、唱腔唱法向国营剧团学习专业腔调、严格按剧本来进行演出, 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如雷州半岛剧团2013年剧目《黄飞虎》获第八届全国戏剧文化奖和11项全国大奖等。而大多数民营剧团严格意义上来说,还保留着雷州歌班时期的特点,唱腔简单,沿用雷州歌班时期的曲调,剧本是只有故事梗概的提纲戏,演员上台后临时编台词和自由发挥,这种提纲戏也被称为“爆肚戏”。却因其灵活多变的演出形式、演出内容和相对低廉的酬金,符合农村观众的审美趣味和需要,虽然饱受专业剧团的冲击和诟病,认为是“以粗俗不堪的演出水平来迎合观众”的“下里巴人”,却依然深受雷州特别是农村地区观众的欢迎和喜爱。据2010年湛江戏曲演出场次的调查表明,湛江实验雷剧团作为获奖最多的剧团,当年的演出场次仅67次,受专家喜爱的获奖大戏如《貂蝉》等在民间却不受欢迎,大部分上了年纪的观众认为新雷剧“神听不懂”,出现了“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尴尬局面。从侧面反映出新时期雷剧发展应该平衡好传统和革新的关系,如何能在引领提升观众审美水平的同时,又能符合一般观众的审美情趣是非常值得思考的。

三、现代城市文明下雷剧的重构设想

在党和政府的关怀扶持下,经过专业人士与民间团体的共同努力,雷剧的发展已经从戏剧评论、表演艺术、音乐与唱腔到雷剧市场的研究等形成了多层次研究的平台,很多专家把目光更多的放在了雷剧的“走出去”上,认为做好雷剧的艺术建设、创新剧目,甚至有人提出要把雷剧用普通话演唱,就可以和其他剧种一争高低,拥有更广阔的演出市场了。这种想法忽略了地方剧种的“地域性”特征,忽略了戏曲生存的规律,忽略了文化的重要影响,德国学者恩斯特.卡西尔在《人论》中所说,民间文化“具有自己的生命,具有某种不朽性,由此,它们得以在人的短暂生命之后依然存在。”

对于雷剧来说,在新时期城市文明的进程中,更应该清醒而理性的对待“走出去”,“走出去”不等于完全离开“生于斯长于斯”的民间文化土壤,“走出去”更应注重雷州传统文化的传播。因此,新时期的专业雷剧团在间或送戏下乡的同时,更应该放下身段和传统雷剧团进行亲密接触,政府也要建立一定的制度,搭建专业与民营剧团沟通的桥梁,专业剧团能够对民营剧团从艺术到唱腔上进行切实的帮助与指导,加快传统剧团的完善步伐,对传统剧团的观念加以有效引导,同时,在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城市文明不断完善的今天,专业与民营剧团“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并驾齐驱,立足当地,继续承担起雷剧艺术传承文化、教化乡里、拓宽审美视野,提升市民文明水平的功能,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民俗文化一天不消失,雷剧将在自身的发展建设中常保欣欣向荣之势。

注释:

[1][2]陈志坚 雷剧[M].广东:广州人民出版社 2010,25-30.

[3]湛江日报数字报 陈湘与雷剧 2013年11月9日.

[1]陈海容.雷州歌的起源与艺术特征探析[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8(6):2.

[2]杨师帆.明清时期雷州古戏台田野现状及其兴建原因[J].探求,2014(6).

[3]王钦峰.雷州文化的基本类型与发展脉络[J].文化论坛.

[4]邓碧泉 .湛江民间艺术志[M].广东:广州人民出版社,2006.

[5]杨师帆.明清时期雷州古戏台田野现状极其兴建原因[J].探求, 2014(6).

[6]蔡觉民 .雷州姑娘歌的历史记忆[J].艺术研究,2013(1).

湛江市哲学社会科学2016年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ZJ16YB01)。

猜你喜欢

阳春白雪雷州半岛雷州
雷州半岛崩岗区不同植被重建模式下林下植物多样性分析
曾如影
小鹿和泥塘
雷州古建筑符号的审美价值研究
梦中题词
雷州半岛特色生态资源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策略
音乐剧不应是“阳春白雪”
雷州半岛水与火造就的中国遗世独立
雷州书画作品选
雷州半岛青年运河建设的历史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