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人生礼仪研究的复杂性
2016-02-02林继富
林继富
漫谈人生礼仪研究的复杂性
林继富
就我个人研究经历来说,我想完成一个课题有两个基本要求,第一个是结项的基本要求;第二个就是对社会贡献的要求。就这个课题而言,我觉得研究路径设计得很好,整体比较合理,研究内容具体、
[作者简介] 林继富,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研究步骤清晰、研究目标明确,课题主持者对课题的目标,显然在于为当下的中国社会礼俗制度的恢复和重建做一些贡献。我觉得这正是我们学者应该做的,也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
这个课题讨论的是传统民俗,研究的是民俗的传统内容和当代社会和民生结合的问题,这应该是当下中国民俗学研究的重要方向。我一向主张,学术研究不要脱离社会生活,应该积极投身到当代中国发展的大潮中去,用我们的学术成果回馈社会,回应当代社会重大问题,应该把我们的学科知识参与到国家的文化基本建设中,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一些路径、建议和策略。这个课题恰好体现了这种现实关怀。
这个课题是建立在历史高点上,回应当下社会问题,因此,将历史与现实统一起来,这就导致了这个课题在研究工作中的复杂性,下面我从四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想法。
首先,我觉得这个课题有一个问题需要回答,就是“人生礼仪传统”这个词怎么理解。中国人生礼仪传统是发展的,中国人生礼仪传统是多元的,因此,将人生礼仪传统在当代社会重建,就会出现以什么样的人生礼仪传统作为重建的对象,也就是说,你重建的依据是什么?因此,我以为,在研究这个课题的时候,应该对中国人生礼仪的复杂性有足够的重视,应该很好地检视中国人生礼俗传统。首先人生礼仪是传统儒家的人生礼仪,还是以儒家为核心,包容其他人生礼俗传统呢?即使是儒家的人生礼仪,也是很复杂的,比如说它在发展的过程中和地方生活联系在一起,还有在中国社会,儒释道三教从来就不是水火不相容的,而是在发展的道路上,它们之间彼此兼容、相互融合的现象十分严重。另外,很多民族地区的人生礼仪传统是不相同的,而且相互融合,比如唐代文成公主入藏以后,大量的汉民族人生礼仪著作被翻译到藏文里面去了,那么,藏族的传统难道和儒家没有关系吗?就是以《仪礼》作为重建的根本文献,对于《仪礼》,不应该将其视为静止的,仅仅作为一部文献来对待。《仪礼》在每个时代被重新诠释,也被民众应用在生活实践中,因此,今天人对待《仪礼》自然有自己的解释倾向和实践倾向。从这些方面来看,人生礼仪传统的重建过程中应该清晰看到不同层次,不同地区以及传统人生礼仪动态性所体现的复杂性。
第二点,我想我们做人生礼仪传统重建研究,实质上是一个当代性的民俗研究,做这项研究我以为不应该泛泛而谈,不应该铺设的讨论面和点太广,因此,其研究调查点比较重要。好的调查点要使所有的研究具有可操作性,具有和当代社会紧密结合的特点,会使我们的研究切实地落地,从而使礼仪重建的问题具有阐释力、穿透力和可操作性。具体来说,选定当代社会的一个点,要研究调查分析传统仪式在这个点中是如何存在的,哪些是需要引导的,哪些跟传统礼仪有背离的,哪些传统人生礼仪在选择调查点的人群那里是缺失的,我们需不需要去丰富它、补充它。所以这些均以当下民众生活需要为目的,也就是说,将人生礼仪传统与具体社区或村落民众生活结合起来分析、比较,从而建构一个符合当地人人生礼仪运行的可行性模式,这样做起来,就将课题的研究过程置于特定社区或村落民众生活之中,课题研究成果直接回馈到民众生活之中,从而实现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如果田野关系较好的话,我们可以将调查研究成果在民众生活的不同方面进行渗透。比如现在的文化墙,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多,这就把好的道德观念、仪式内容和文化元素,通过一个村落的公共文化空间得到了很好的呈现,让人们自觉地接受。
第三点,就是重建的时候需要重建的是什么,我认为这个重建是对传统符号的一个重建,而且不是游离于我们生活之外的。我觉得中国社会的任何一个时代都在重建,这个过程从来没有中断,只是我们重建的传统传承的可能有的多一些,有的少一些,或者有一些变化。比如婚礼,在宾馆举行的婚礼,一定在家里有一个婚礼,这时候它是怎么操作的,体现什么观念,都需要追问。所以,重建的时候对人生传统仪式的核心符号提取是比较关键的。
最后,我还想提到我在调查和研究土家族人生仪式时的一些思考。土家族生活在中部地区,周边被汉族文化包围,在他们的人生仪式中道教传统非常明显,当然土家族本土人生礼仪传统也十分突出。比如在土家族诞生礼、婚礼和葬礼中都有歌唱的传统,他们在人生礼仪场合唱的歌谣包含了许多的优秀的正能量的东西,比如唱人生经历中的友情、爱情,唱祖先生产和生活中的艰辛,唱勤劳、守信和忠诚的为人之道,唱人生美好的愿望和期待等。所以,人生仪式中表达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内容非常丰富,我希望通过这个课题可以很好地把它抽取出来,弘扬开来。
主持人回应:非常感谢林老师。林老师讲了很多实际的问题,他主持国家重点课题,有很多操作的经验和借鉴。讲到课题的复杂性问题,就是重建的传统依据是什么,文献的历史依据究竟是什么,用的是儒家道家,还是佛家的东西,还是佛道融合的东西,这个我们在重建的时候,在总结传统的时候要做细致的考量。还有一个是操作性的问题,要选取一个点,这个点的丰富性问题,是不是我们说的五个点,还是一个点很多东西同时进行,还是一个点作为实际操作的基础。他讲到渗透性的问题,怎么把我们的理念渗透到生活中去,通过很多细节来呈现出来,这都是非常受用的。
K890 [文献标识码] A
1008-7214(2016)01-01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