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的保护与非遗传承
2016-02-02刘民钢
刘民钢
一、文化与非遗
“文化”是一个见仁见智的概念,关于“文化”的定义,据说有150多种。根据我们的看法,“文化”应该是:
某一地域乃至某一国家的大多数人共同认可和遵守的思维形式、办事方式、行为准则、风俗习惯,以及支撑在这些背后的价值观和哲学观。至于文学创作、文艺演出、艺术展示、文娱活动等等,都是文化的表达形式[1]。
这里所谓“某一地域乃至某一国家”,是指文化具有地域性;“共同认可”是指这一人群中大多数人都觉得是合适的并且在行为上经常具有,这其中包含着共同的价值观。比如在中国,大家都认为尊重老人是一种美德,尊重老人,爱护老人,其背后的道德价值观是传统的“孝道”。或者在美国,大家都认为个人英雄主义是值得赞赏的,因此,像电影《美国队长》《白宫陷落》中的个人英雄,在美国就受到广泛的欢迎。
文化可以体现在集体行为上,也可以积淀在文学艺术的作品里,因为人们对世界的理解,社会的行为规则,对美的欣赏和对人生的看法,甚至当时的生活形态,往往通过文学和艺术作品保存下来。这些文化是非物质的,因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提出保护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积淀了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人类的智慧和知识,对人类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如《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进一步指出:“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二、非遗与语言
在明确了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之后,现在需要讨论非物质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进一步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五)传统体育和游艺;(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上述定义可见,传统口头文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位列第一,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其载体的语言,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试想如果没有了作为依托的语言和方言,那么民歌、民谣和地方戏曲将如何存在?因此语言(或方言)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言甚至方言在有些时候,其本身也是一种独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人们的有些文化观念,直接体现在语言上。
举例来说,在美国文化中开放性是其重要的特征之一。美国文化大多乐于接受不同文化的成分,这跟美国人的构成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在美国英语中,各种不同文化来源的词语,比比皆是。有人说英语的词汇就像美国的人口,都是大熔炉[2]。英语如此,美语更是如此。比如来自于印第安语的各种地名,来源于各种语言的词汇。美国英语中柿子叫persimmon,美洲黑落叶松叫tamarack,都来源于印第安的阿尔贡金语(Algonquian);斯卡珀农葡萄scuppernong,美国的一种特有的黄绿色大葡萄,其名称也是来自印第安语。Chaps(皮套裤),poncho(斗篷),sombrero(宽边帽),等等,来源于西班牙语。Cookie(小甜点),cruller(油煎饼)等源于荷兰语[3]。
在汉语中也有同样的情况,汉语方言中,最为开放的大概是上海话,其中的外来词语,俯拾皆是。比如沙发、咖啡、雪茄、探戈、扑克、席梦思、麦克风,卡通片中的“卡通”、霓虹灯中的“霓虹”,甚至于全句引进的,如24小时便利店前告示上的“全年无休”。特别是在老沪语中,具有更多的这类外来词语,如“水汀”(暖气)、“戤司”(煤气)、“戤司林”(汽油)、“飞洋伞”(未婚妻)等等。可以说美语和汉语、上海方言都体现了使用这一语言或方言的人群的开放的特点。
因此,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作为文化承载者的方言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
三、方言保护与非遗传承
作为一种地方文化的承载者,方言的保护,有时候和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息息相关。
以汉语吴方言和该方言中的上海话为例。吴方言地区流传着大量的戏剧和曲艺,比如列入国家非遗名录的越剧、沪剧、苏剧、苏州评弹、绍兴平湖调、小热昏等,都是以吴方言为表演语言的。其中存在着大量的吴语词汇。不说老的,很受观众欢迎的近年新编沪剧《卖红菱》,其中开场时当地劣绅张天镞上场后有一段独白:
我末,松江张家宅有名的乡绅张天镞。屋里厢有的是万贯家产,外加爷老头子做了地方上的保长,真可谓是有财有势。人家给我起一个外号,叫作涨田租。大家倒替我想想看,现在上海地界的房产涨到了天价。这个田租嘛,能不涨上去?真是!平常日子出门,总归有个跟屁虫。也就是我的最好的好朋友——My Best Friend。(对幕后)又搞鬼,快点,给我走起来啊!
其中“屋里厢”“跟屁虫”都是典型的上海方言词汇。如果对这些词汇不了解,是很难了解,也就很难欣赏这出戏的。特别是戏里的一个小人物——当地小混混,名叫“游皋贵”,谐音“又搞鬼”,其中的“贵”字究竟应该怎么读,涉及对吴语音变的了解(上海话中“贵”和“鬼”都有两读),更是需要对上海话的深度研究。
吴方言作为众多吴地戏曲和文学作品的承载体,特别是传统戏曲,没有对吴语的深入研究,很多内容是看不懂的。
因此,语言和方言与非遗的保护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要保护和传承地方戏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必然涉及保护和传承民族语言和地方方言。
根据国家法律的规定,不可能在我国大规模地推广方言,方言的保护更多地应该体现在完整地记录和保存以及科学的研究上。
所谓完整地记录方言,就是要用现代的手段,准确地记录一地一时的方言系统。包括方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方言的记录已经不再停止于书面符号(如国际音标)的记录,现代化的录音录像等手段已经开始普遍地运用于方言记录。
所谓科学的研究,是指现代化的仪器设备,正快速地全面地介入方言的研究和记录。语图仪、喉图仪、电子腭位仪、脑电图等设备,都成为深入研究方言的重要工具。从这个角度讲,方言的保护是非遗中最先进入现代化的。方言的保护,高等学校责无旁贷。
四、大学与方言保护
方言的保护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工程。就我国目前的语言研究的体制机制而言,能够推动方言保护的,有政府、民众和高等学校。但是,真正能够实施方言保护的,应该说非大学莫属。
因为只有大学具备了保护方言的能力。大学的图书馆具备保存方言的文献资料的功能,大学的语言研究设施和人员具备了方言研究的能力。
但是,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方言的保护还有很多的缺项。一是多数人对方言与非遗的关系认识不足,没有真正体认到两者的密切关联。二是高等学校对方言和相关非遗语言资源的保存和保护不够。国内绝大部分地区还没有真正开展方言的科学调查和记录。三是方言和非遗关系的研究还很不够,特别是和非遗密切相关的古方言和老派方言的研究严重不足。很多古代文献中的方言词语,由于大多属于俗文学,至今尚未开展深入的研究。
因此,大学在非遗的保护中应进一步加深认识,主动承担责任,积极发挥大学的研究实力,为方言和非遗的保护作出更多的贡献,使方言和非遗共存,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灿烂的文化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