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岛德式下水道:一则谣言背后的中西想象

2016-02-02祝鹏程

民俗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下水道谣言中国

张 岩 祝鹏程



青岛德式下水道:一则谣言背后的中西想象

张岩祝鹏程

摘要:在全球化与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社会产生了大量的关于异文化的谣言。青岛德式下水道谣言在近年来影响颇为广大。这一谣言的生产和下水道的文化象征、社会现实的促动和文艺化的传谣方式密切相关,在谣言的生产过程中,对西方的想象和自我的反思贯穿其中,成为谣言生成的重要动力。这种想象虚构了一个完美的德国形象,并将中国塑造成了好大喜功的“暴发户”形象。这种想象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但对我们真正了解西方先进文明并无益处。

关键词:下水道;想象;谣言;德国;中国

作为一种大众意识,谣言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对所处时代的感受和评价。近代以来,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在和西方先进国家的频繁接触中,中国社会产生了难以计数的关于异文化和先进文明的想象与传闻,这些谣言既言说着他者,也映照出中国对自身在世界格局中的定位。①可参阅王铭铭:《西方作为他者:中国“西方学”的谱系与意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年;孟华主编:《中国文学中的西方人形象》,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王寅生主编:《中国的西方形象》,团结出版社,2015年。很显然,从传说、谣言等民间文学角度的考察尚属少见。这类想象延续至今,产生了诸多谣言。“青岛德式下水道谣言”(下文简称“下水道谣言”)在近年来影响颇为广大。谣言的对象是百余年前由德国殖民者建设的青岛下水道,传谣者夸大了下水道的抗涝功能,并虚构了德国人为后世准备了更换零件的行为。本文将以这则谣言为个案,考察以下问题:谣言是如何形成的?体现了怎样的大众情绪?人们如何在谣言中想象德国所代表的西方先进文明,又如何反观自身在现代化过程中的缺失?并通过对谣言的考察,对人们在想象他者时采取的思维定式展开反思。

一、谣言中的真历史与假信息

青岛下水道谣言产最早生于暴雨频仍的2010年夏天,目前已经广泛流传于互联网、纸媒等不同媒体,下面是最常见的一个版本:

德国人占领青岛期间,没搞形象工程,德国人一共在中国青岛待了17年,没修别墅,没盖大楼,没搞布满喷泉鲜花和七彩灯光的广场,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先把下水道给修了。给中国人留下了百年以后从来不淹水的青岛。没人看得见德国佬做的这些,基本上属于吃力不讨好。可是100年以后,全中国人都看见了:一个从来不淹水的青岛!原德国租界区的下水道百余年后,一些接口零件需更换,根据一个德国企业发来的电子邮件,中方找到了备件齐全的小仓库。一个民族的精神、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是由什么决定的?答案……真的值得我们深思!②http://blog.tianya.cn/post-826380-72666754-1.shtml。

这则谣言将青岛城市不积水的原因完全归于上世纪初德国人修建的排水系统,还虚构了德国人未雨绸缪,设置“存放备件的小仓库”这一情节。谣言有着很多异文,但这些版本有着高度的相似性:不同于传统的谣言是为了散播恐惧、紧张的情绪,这则谣言的目的是给人以启迪与深思。谣言一头连着青岛/中国,一头连着德国/西方,通过中德对比,传谣者完成了对他者的想象和对自我的反思,谣言中的德国意味着责任意识与敬业精神,他们“吃力不讨好”的施工为青岛带来了现代化的设施与便利的生活;相比之下,中国则被暗示成只会建造喷泉、鲜花和广场等“面子工程”,只注重眼前利益的代表。谣言认为,中德之间在现代化程度与路径上存在着显著的差距,就像有的版本中说的:“技术落后100年,工业精神落后300年。”*http://weibo.com/u/1655191934?is_all=1&stat_date=201506#feedtop。

下水道谣言涉及一段中国的现代史。1897年11月,对中国觊觎已久的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出兵占领了胶州湾,并于次年强行租借包括青岛在内的胶州湾,租期99年,这段殖民统治维持到1914年青岛被日本占领为止,共计17年。德国力图把青岛打造成“模范殖民地”,以显示自己有与英法竞争的强大实力。他们邀请一批顶尖的城市规划专家、建筑设计师,在青岛城区兴建大量房屋建筑和海港、街道、供水和排水系统等基础设施。整个下水道工程由德国专家设计,中国劳工完成。设计极富远见,采取了先进的雨污分流技术,将雨水和污水分开处理。管道主体为上宽下窄的蛋形,由水泥制成,下层覆以陶瓷,既便于水流通过,又不易让泥水沉积。建成的管道总长80公里,宽阔处可以跑汽车。这些举动是典型的殖民行为,但确实在客观上为青岛的现代化打下了基础,也成为当地人集体记忆的一部分,至今青岛人仍把下水道井盖称为“古力”,即德语“Gully”(下水道)的音译;而青岛博物馆中也保存着一段德式的下水管道,作为那段特殊年月的纪念。

需要指出的是,和所有的殖民者一样,德国在青岛的统治有着浓厚的种族主义色彩。他们笃信种族卫生学,对德国人和中国人采取了等级划分与隔离对待的政策,正如德国海军建筑顾问博克曼所说:“……尤其可以避免中国居民用过的脏水流经欧洲人居住的地方,这些脏水往往会产生极大的危害。”*转引自余凯思:《在模范殖民地胶州湾的统治与抵抗:1897-1914年中国与德国的相互作用》,孙立新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75页。所以,青岛被分为西人区和华人区,属于“高等种族”的德国人住在市中心的西人区,被认为是“低等种族”的中国人则住在大鲍岛等华人区。*余凯思:《在模范殖民地胶州湾的统治与抵抗:1897-1914年中国与德国的相互作用》,孙立新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15-334页。下水道等现代化设施只分布在西人区,被贴上“低等、肮脏、粗糙、危险”等标签的华人区根本无从享受。无疑,这是一段屈辱的历史。

接下来回到谣言本身,参照相关的历史记载,我们发现这是一则双重谣言。第一重是夸大了德国人修建的排水系统的防涝效果。如今青岛城区扩大了不知道多少倍,经过频繁的城市改造,留存下来的德国管道只剩2.6公里,不到新建管道的千分之一,根本无法承担一个900万人口城市的排水任务。*参见人民网辟谣:http://society.people.com.cn/n/2013/0823/c235996-22674292.html。青岛不易积水的根本原因是其特殊的地形。青岛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三面临海,下水道依势而建,积水可以较快地排入大海,不容易形成内涝。第二重是虚构了德国人设置“存放备件的小仓库”这一情节。这一情节极具戏剧性,是谣言的核心内容,大概得益于我们对德意志民族认真负责的印象,但德制管道以水泥和瓷砖为原料,根本不需要更换零件。

下水道谣言依附于真实具体的景观,还有非常戏剧性的情节,看似是一则互联网时代的“地方风物传说”,但这则风物传说不是由青岛本地人创编的,也没有得到青岛人的普遍认同。笔者曾向出生于山东即墨(青岛县级市)的民俗学者刘宗迪教授询问相关情况,得到的回答是:“反正我八十年代在青岛工作的时候没听说过,青岛本地人肯定不会有这种想法,因为他们都知道青岛不淹靠的是地形而不是‘良心’。”

下水道谣言的传播者也不再集中于城镇边缘乡村的中老年人等“心理弱势群体”*参见施爱东:《末日谣言的蝴蝶效应及其传播动力》,《民族艺术》2014年第2期。,谣言的传播空间主要在媒体中。各种新旧媒体在谣言的制造和扩散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除了《中国文化报》《齐鲁晚报》《城市画报》等传统媒体外,网易、豆瓣、搜狐等网站,“环球人物杂志”“国家人文历史”等官方微博,都参与到了谣言的传播与生产中。谣言的受众也包含了社会各界的不同人士,尤其是中产阶级和社会精英。孙海英、王石、夏骏等时常发表社会批评的名流都在微博上发布过这则谣言,经济学者郎咸平、湖南经视的主持人钟山也在他们主持的电视节目中给予非常严肃的介绍。借助无远弗届的大众传媒,下水道里的德国神话被传播到了全国各地,甚至引发了德国媒体的关注和辟谣。*德国《南德意志报》2015年1月1日刊登了一篇题为《中国人的德国观——有关德国追求完美的神话》的文章,认为将青岛下水管道的排水成就归功于德国工程师不符合事实。

二、谣言的生产:在现实与想象之间

那么,青岛下水道谣言是如何生成的?在编造、传播谣言的过程中,人们如何想象以德国为代表的西方,又如何定位自我?这种想象的动力是如何形成的?我们可以把下水道谣言的生产过程分为酝酿、爆发、传播三个步骤,在此基础上展开考察。

1.谣言的酝酿:下水道的文化象征

谣言的产生首先与下水道在现代社会中的文化象征意义紧密相关。下水道是西方的舶来品,兴起于19世纪中后期的欧洲。它的产生促进了城市公共卫生的发展,有效地减少了疟疾等疾病。*可参阅[法]罗歇-亨利·盖朗:《方便处:盥洗室的历史》,黄艳红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美]保罗·霍恩伯格、林恩·霍伦·利斯:《都市欧洲的形成:1000-1994》,阮岳湘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294-296页。此外,正如罗芙芸(Ruth Rogaski)研究显示:对粪便和水进行处理,使污秽隐形是西方现代文明的一个显著标志,也是都市现代性的重要表现。*[美]罗芙芸:《卫生的现代性:中国通商口岸卫生与疾病的含义》,向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37页。现代都市需要对“洁净与肮脏”进行严格的区分。作为西方现代文明产物的下水道既带来清洁,又在运送肮脏的过程中污染了自己,必须被掩盖与遮蔽。因此,在早期现代城市的规划中,下水道是一个现代化的“死角”,它既不可缺少,又很容易被人忽视。对于城市的管理者而言,相比于地上能看得见的种种工程,修建地下排水系统更像是在做隐形且吃力不讨好的工作,花费巨大,不容易很快出政绩,却是非常重要的、必需的现代设施与民生投入。

晚清以来,在鸦片战争等一系列国际争端的席卷下,中国开始向现代民族国家艰难转型。面对积贫积弱的中国,知识分子倍感焦虑,胡适就曾发出过这样的喟叹:“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朱正主编:《胡适文集》(第三卷),花城出版社,2013年,第112页。在启蒙者们看来,中国不仅需要向西方学习建设强大的物质文明,更需要现代化的思想与精神。他们普遍把下水道及相关设施的建设作为中国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指标来看待。1932年11月,《东方杂志》向各界知名人士征集对未来中国的梦想。名人们纷纷表达了对富强、文明的未来世界的美好展望,暨南大学教授周谷城如是说:“未来中国首要之件便是:人人能有机会坐在抽水马桶上大便。”*转引自陈平原:《同一个中国》,《花开叶落中文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第307页。胡适在1947年北京大学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也表达了对抽水马桶作为现代象征的认同:“美国的天空比中国蓝,所以美国的月亮比中国圆。美国专家多,研究抽水马桶也有专家,没有他们,美国城市就变成臭城。”*马少华主编:《百年口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59页。这两段话隐含了这样的深意:如果中国连下水道/马桶这种现代化的“死角”都能建设好了,那预示着中国不仅具备了强大的物质建设实力,还具备了现代的卫生观念和重视细节的规划意识。

这种文化想象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在追求现代化时常用的表述方式。直到近年,我们仍能在很多文章中看到类似的意思。例如,冬亥于2009发表的《青岛德式下水道:一百年前的领先》一文,是较早赞扬青岛下水道的文字,直接继承了胡适、周谷城等人的观念。*冬亥:《青岛德式下水道:一百年前的领先》,《中国农业会计》2009年第4期。搜索作者的名字可知,“冬亥”是一位心灵鸡汤类文字的写手,这篇文章同样不乏文采与情怀。开篇写到雨果名著《悲惨世界》中宏伟的下水道,作者赴巴黎现场参观后,联想起国内的相关建设,不由在“啧啧称羡的同时又连连摇头”,设定了中西对比的叙事模式。作者猜想整个施工需要巨大的财力,接下来他联想到2007年青岛出土的一段德式管道,赞赏德国人雨污分流、蛋形构造的设计理念,认为这些努力“为这个沿海小渔村构筑出了最初的城市雏形”。最后,作者发现管道的制造是在并不发达的旧中国完成的,从而断定整个施工既需要一定的物质实力,更需要的是德国人带来的“认真而又富有远见的设计理念和为达到设计目的而严格坚持的施工质量”,并认为“这也许就是现在的我们和一百多年前的德国人之间存在的差距”。文章甫一发表,便迅速被《政府法制》《共产党员》《课外阅读》等刊物,新浪、新华网等媒体转载,足见作者看法深入人心。

在这些话语中,下水道/抽水马桶成了现代化的符号,象征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完美结合。中国人对下水道/抽水马桶的态度印刻了一种集体情感,即在积贫积弱的年代里,对现代西方文明的拥抱与呼唤,对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全面落后倍感焦虑。可以说,这种焦虑是催生下水道谣言的集体情感基础,青岛下水道的特殊性——它是由代表先进文明的德国人修建的,更是让其成了谣言的首选目标。而冬亥这篇带有心灵鸡汤色彩的文章,尽管没有捏造事实,却不幸成为谣言的重要素材,文中的很多表述方式和细节被后来的造谣者原封不动地借用。比如中西对比的叙事结构;文学化的修辞——对《悲惨世界》篇章的引用;大量的细节描述——对蛋形管道、雨污分流的介绍;强调理念与精神而不是物质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性等等。

2.谣言的爆发:现实促动下的虚构

下水道谣言的爆发和民众对当下社会的感受有着直接的联系。进入新世纪以来,经过埋头发展,中国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卓越成就,一跃成为第二大经济体,积累起了可观的物质财富。但总体而言,和欧美先进国家相比,中国的国际竞争力仍有着相当的差距,在国际竞争中缺乏高精尖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只能靠低端制造业打开市场。同时,国内爆发了一系列事关质量问题的公共安全事件,如“三聚氰胺奶粉”“苏丹红鸭蛋”“皮鞋胶囊”“塌楼”“垮桥”等,给民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威胁。这些使得不少人对国货充满了怀疑,闻“中国制造”则色变,转身去拥抱洋奶粉等“进口货”。不由让人产生焦虑:当下的中国该以怎样的形象参与到全球化的竞争中去?

另一方面,谣言的爆发还有着直接的刺激——暴雨。下水道谣言集中爆发于2010年5月,一直延续至今。当年夏天全国多省遭暴雨袭击,发生洪涝灾害,大批城市因内涝被淹。此后,每年雨季都会发生规模较大的城市内涝。2011年北京“6.23”暴雨、2012年北京“7.21暴雨”、2013年四川多地暴雨、2014年南方特大暴雨都导致不少城市积水严重,暴露出规划者对下水道问题的疏忽。在科学发达的今天,人们的生命反而受到各种威胁,从有毒食物到品质恶劣的生活用品,甚至连雨水都会威胁到我们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不由让人深思。

一时间,在人们的心目中,当代中国似乎成了“穷得只剩下钱”的“暴发户”,有了足够的物质积累,喜爱面子工程、速成的政绩和奢侈的排场,但因为对精神文明和制度建设的忽视,暴露出了急功近利、外强中干、富而不强的本质。就像《扬子晚报》的一篇评论文章所说:“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现在不差钱,不差技术,差的其实就是城市建设者们一颗负责任的心。”*于静:《下水道的好孬是真正的城市“良心”》,《扬子晚报》2011年6月21日。这一情绪对下水道谣言的爆发产生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

当下水道的文化象征、“暴发户”带来的自卑感受和洪涝造成的当下境遇结合起来时,青岛德式下水道谣言便破茧而出。从目前查找的资料看,谣言在公共媒体上的第一次亮相,是在2010年5月28日的《中国文化报》上,由某位实习记者撰写的《福寿沟 紫禁城 青岛老城讲述了:老城不怕淹的故事》一文中。文章从当年南方发生的洪涝说起,强调了前瞻性思维和长远规划理念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这位记者原封不动地复制了冬亥文章中关于雨污分流、蛋形管道的描述,为了强化表述的效果,他还夸大了青岛德式下水道的抗洪作用,把青岛不被水淹完全归功于德制下水道:“暴雨之后的青岛老城区,一般都不会发生积水现象,污水冒溢更是少见。德国人租借青岛时设计的排水系统,至今仍然发挥着作用。”进而虚构了德国“设置更换零件的仓库”的情节:

此外,这一工程处处融入了德国人的严谨风格。有这样一个故事为青岛人所津津乐道:原德国租借区的下水道在高效率地使用了百余年后,一些零件需要更换,但当年的公司早已不复存在。城建公司的员工四处寻觅配件公司,后来一家德国的相关企业给他们发来一封电子邮件,说根据德国企业的施工标准,在老化零件周边3米范围内,应该可以找到存放备件的小仓库。城建公司根据这个提示,在下水道里找到了小仓库,里面全是用油布包好的备用件,依旧光亮如新。*丁敏帅:《福寿沟 紫禁城 青岛老城讲述了:老城不怕淹的故事》,《中国文化报》2010年5月28日。

谣言中的一些情节显然经过合理化的处理,如强调零件因为用“油布包好”,才“光亮如新”;而“为青岛人所津津乐道”“3米范围内”等细节也增加了传闻的可信度。

谣言切合了当下大众的情绪与感受,从而引发了很多读者与网民的共鸣,他们将这段话原样剪切发布到微博、博客和论坛上,甚至移花接木地拼接到其他的相关报道中,如2010年6月2日的《南都周刊》发表过一篇《青岛古力:一百年前的远见》,也表达了对德国在青岛的城市规划的认可,并未提及零件更换的情节,但有的网民在转载这篇文章时,特意在文章开头加入“更换零件”的谣言作为引言,制造了一个充满情怀但真假混杂的文本,得到许多网民的青睐,迅速传播开来。到2010年7月,这则谣言已经遍布新旧媒体。如今,每年夏天暴雨季节,谣言都会周期性地爆发。

我们看到,远到公共安全,近到城市洪涝,转型期的中国有着诸多的现实问题,促使人们去展开反思。为了凸显当下中国的问题,传谣者虚构了德国人未雨绸缪,为后世留下零件的细节,想象出一群技术先进,又深谋远虑的德国殖民者,以此来烛照自我的不足。

3.文艺化的传播:对殖民遗产的美化

谣言必须具有足够的感染力,才能够调动大众的情感。为了感染受众,在传播的过程中,下水道谣言借用了很多非常文艺化的表达方式。

最常被用到的是法国作家雨果的一句话:“下水道是一个城市的良心。”这句话集中出现在2011年6-7月全国普降大雨之际,并迅速流传开来,成为网民和媒体评论市政建设的常用语。很多版本的下水道谣言也以这句话开头或结尾,用来批评国内城市建设中对下水道的忽视。比如网易上有篇名为《让城市建设好“良心” 世界各国下水道盘点》*http://gz.house.163.com/12/0726/18/87C03JNB0087482R_all.html。的文章,就在开头引用了雨果的名言,并在盘点德国经验时夹带了关于青岛下水道的谣言。

但文艺化的表述往往伴随着一厢情愿的误读。这句原话出自《悲惨世界》第五部第二卷《利维坦的肚肠》,通行的译文是:“阴渠,就是城市的良心,一切都在那儿集中,对质。”*[法]雨果:《悲惨世界》(下),李丹、方于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1254页。雨果的本意是说巴黎宽敞的下水道(阴渠)保护了革命者、容纳了流浪者,用污秽但包容万物的下水道来反衬社会的黑暗,只是一种文学修辞,与城市建设无关。*更具讽刺意义的是,当19世纪中期,巴黎重新规划排水系统时,人们争论是应该丢弃粪便还是回收入田,雨果坚定地支持后者。同样在《悲惨世界》中,雨果对当时巴黎通过下水道将粪便等污秽排到海、河里的“科学”做法不屑一顾,认为这看似“在使城市清洁”,其实把“公共的财富流进河里”。他赞颂“粪尿就是黄金”,“地下流动着的臭污泥……是鲜花盛开的牧场……是你们桌上的面包”。雨果还对传统中国用粪便肥田的智慧表达了崇高的敬意,认为让粪肥回归土地的做法促成了中国粮食的高产。显然,在污秽的处理上,作为浪漫主义作家的雨果,其立场是反现代的。参见[法]雨果:《悲惨世界》(下),李丹、方于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1249-1252页。传谣者甚至没搞清雨果说“下水道是一个城市的良心”是什么意思,就举着这句标语冲上了道德的高地。

误读投射了民众对当下处境的焦虑与迷惘,从而使传谣者把道德的美感,而非历史的真实放在了首位。在使用这类修辞的同时,传谣者也在无形中美化了德国的殖民行为,有意无意地淡化了德国的殖民色彩。很多谣言从不交代德国人的侵略者身份,有的文本直接以“德国人在青岛待了17年”、“德国人登陆只有两万人的青岛”开头;此外,谣言往往忽略青岛下水道是种族隔离的产物,对其只存在于西人区的现实、总长度、现存长度等语焉不详,只说德国“铺设了地下管道系统”,建成了“一个从来不淹水”的青岛。如主持人李佳佳便坚信:“据说青岛的下水道是德国人修建的,所以质量特别好,一百年来从没出过问题。”*参见其在新浪微博ID“地球人很可怕”所发微博下面的留言,http://weibo.com/u/2608483217?is_all=1&stat_date=201405#feedtop。

随着消费文化的发展,青岛留存的殖民痕迹逐渐褪色成了充满怀旧色彩的异国风情和可供消费的文化景观,这一变化也助推了谣言的传播。在谣言的传播中,另一段充满怀旧色彩的话语时常被提起。在台湾1991年上映的电影《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中,一个从大陆迁台的中学教官深情回忆起家乡青岛:

台北热闹是热闹,但比起我们家乡来啊,我觉得差多了,你像我们家乡的话,我祖籍是青岛,青岛那个地方啊,它的建筑特别的好,德国人建的,尤其是它的那个下水道,做的特别的大,特别的宽,你不管这个下多大雨,等这个雨停了之后,地面上绝对不会积水,不像台北这样子,下一阵雨就会积水。

台词的主旨是表现背井离乡的相思之情,用语从容朴素,又富有韵律感,让人读后很难忘怀,当它掺杂进谣言中时,确实能够激发大众的共鸣,增进谣言的可信度与感染力。

文艺化的表达也助长了谣言对殖民遗产的美化,很多文本对德国营造下水道的动机和行为用了相当正面的语言,并采取了审美化的描述,“很早以前,德国在青岛就建了宽大下水道”、“当年德国人给青岛留下了下水道枢纽和啤酒等好的东西”。更有甚者,一些谣言把殖民侵略描述成无私的援助,认为青岛的下水道“是人家德国设计和援建的”,要“要感谢当年的德国人”。

席勒学院在新浪微博上发的这段话更为典型,该学院设置在青岛,以推介德国文化为己任,自然不遗余力美化那段历史:

1898年,德国人登陆只有两万人的青岛,按照19世纪末欧洲最先进的城市规划理念,设计了青岛城市规划,先进的排水系统是当时城市规划的一部分。下水道是根据30万人口的小城市设计的,全长80公里,有些地方甚至可以开车,德国造的下水道经百年沧桑,多次让青岛避免了水淹的灾难。*http://weibo.com/si66777789?is_all=1&stat_date=201209&page=6#feedtop。

谣言的传播过程,也是对谣言中的中西方形象进行再生产的过程。在文艺的渲染下,传谣者们通过美化德国的殖民遗产,塑造了一个完美的他者形象。殖民行为变成了现代化的有力推手,殖民统治带来的屈辱与危害则被轻描淡写地掩盖了。德国人俨然成了不远万里,带着“良心”与“热情”前来支援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国际主义战士,而中国则再度成了等待先进文明拯救的落后文明。尽管相关的描述严重不符合历史现实,但仍然以强烈的感染力,俘获了相当数量的受众。

三、结语

通过考察,我们看到,在青岛德式下水道谣言的生产过程中,对西方的想象和自我的反思贯穿其中,成为谣言生成的重要动力。五四以来的知识分子焦心于中国积贫积弱的状况,将下水道看成西方现代文明的重要象征,构成了滋长谣言生成的大众记忆和集体情感;而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尤其是暴雨带来的城市洪涝问题,则引发人们进一步反思中国的不足,同时虚构了一个完美的德国形象。此后的文艺化的传播则进一步美化了德国的殖民遗产,形塑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现代德国。这个国家不仅实力强盛,还有着强烈的责任心与道德意识。相比之下,中国则成了好大喜功的“暴发户”,虽有物质积累,但无长远规划与民生意识。

在当代中国,青岛德式下水道谣言不是孤例,新旧媒体中还流传着多个版本的类似谣言,如青岛红房子(德国)、兰州黄河中山铁桥(德国)、上海外白渡桥(英国)、淄博市第八人民医院(德国)、武汉市景明大楼(英国)、宁波奉化江上灵桥(德国)、昆明市郊石龙坝水电站(德国)等。这些谣言依附于不同地域与事物,制造出了花样多端,但情节高度相似的叙事。谣言的基本情节如下:中国某地有一设施,由某先进国家在百余年前建造。百余年后,设施中某部分出现问题,人们遵照建设方未雨绸缪的安排,就地找到零件完成修理,使其照常使用。

在这些谣言里,传谣者无一例外地通过中西方的对照,展示了现代化的西方和前现代的中国,反映了人们对中国应该如何全面走向现代的焦虑。不过,和早期的知识精英相比,当下民众对现代化的焦虑的侧重已经悄然发生了转变。五四启蒙者对抽水马桶的艳羡,体现了他们对现代化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期待。而当代下水道谣言则是在中国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物质财富,中西间硬实力差异日渐消弭以后产生的。传谣者在冷嘲热讽的同时,其实肯定了中国物质建设的成就,他们反思的是中国在具备了充足的财力和物力后,所面临的精神困境和制度建设的缺失。从这个角度看,德国下水道谣言不只是一则虚假的传闻,也是一种具有自省意味的文化批评。谣言中包含的他者想象体现了强烈的现实批判性,确实暴露出了包括城市洪涝在内的众多现实问题。谣言承载了当代民众对现代化过程中的精神迷失、制度落后的不满,以及对工具理性主导的现代化道路的反思。

但是,下水道谣言中的完美德国并不符合历史的真实,而是传谣者在全球化与现代化的焦虑中,按照“缺啥想啥”的理念堆砌出的一个箭垛式的形象,缺乏真正的全球视野与现代立场。也正如此,下水道谣言虽然表现出了对西方文化的全面拥抱,但究其实质,和晚清反洋教运动中流行的“采生折割”、“教会聚众宣淫”等谣言并无二致。它们都由一厢情愿的想象催生,只不过随着天朝大国迷梦的破灭,原先谣言对西方的污蔑,转变成了艳羡和仰望。这种艳羡和仰望的视角美化了殖民遗产。在下水道谣言中,青岛被视为现代文化的受益者,而不是帝国主义入侵的受害者。德国作为殖民掠夺者的特性被淡化,进而被提升为现代文明的形象与代表。

尽管青岛德式下水道谣言投射了当下民众的真实情感,但这种一厢情愿的想象对我们真正“睁眼看世界”、了解西方先进文明并无益处。因为我们不可能在虚构的文化形象的基础上展开理性的反思,也不可能在想象的基础上铺设出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责任编辑龙圣]

作者简介:张岩,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048);祝鹏程,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北京 100732)。

猜你喜欢

下水道谣言中国
中国使馆驳斥荒谬谣言
如何科学识别谣言?
当谣言不攻自破之时
马桶水也可以喝
谣言π=4!
这条路上的下水道井盖都被我承包了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13号要塞(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