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东南地区建筑历史民俗文化考
2016-02-02宋磊
□宋磊
晋东南地区建筑历史民俗文化考
□宋磊
本文从晋东南反复出现的历史建筑名称出发,考证产生这些民俗文化的自然地理和社会文化条件,以及相应的起源发展与现存庙宇的分布位置,为相应类型的建筑遗产的保护提供一定的历史文化依据。
晋东南 二仙庙 三嵕庙
在进行古建筑课题研究的资料整理过程中,发现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在晋东南地区,一些庙宇的名称不断重复出现,以至于建筑遗产的名录整理工作中,不得不把其所在的乡镇、甚至村落名称标注在后面,以示区分。但这些名称在其他省市甚至相邻的山西其他地区,却鲜有出现。针对这一现象,做一粗略考证。
晋东南地区地处山西省东南部及黄土高原的东南部,由长治和晋城两个地级市组成,群山环绕,地形复杂,海拔较高。长期处于以农耕为主的状态。古称“上党”,取“其所最高,与天为党”之意,其特殊之处就在于它处在中原地区的一个最高点上,以自然河流与山脉为界,形成一个相对封闭而稳定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众多地方性的神话传说与神灵信仰,并为他们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这也使他们最终没有走出这一地区而进一步发展。
一、二仙庙
二仙庙,主祭“乐氏二女”,并不见于仙传典籍,应属于地域性民间崇拜之神。晋东南各县志以及现存碑刻记载,乐氏二女,本为屯留李村人,商代微子的后人。后来随父迁徙到紫团乡益阳里。父亲名为乐山宝,母亲杨氏,传说母亲感应到神光而产下二女。此二女自出生起便聪颖异常,虽沉默寡言却极具悟性,七岁时便能出口成章,行为举止得体大方,当时有学识的人都认为其为仙流道侣之辈。二女成仙一说是遭继母吕氏虐待,仰天哭泣之时有黄龙下降,将二女腾起,于是幻化成仙人离去。时年大女十五岁,二女十二岁。另一说是两人成年后便隐居山林,遇到得道高人教授其采药之法,于是在石室中修炼,终日以草药为生,后上天又赐其一身红袍,最终得道成仙。乐氏二女成仙后,有求必应,由于灵验,远近村民都来祭拜,香火十分旺盛。发展到后期演变成以水信仰为主,兼具求子、治病、防灾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地方性保护神祇。
这一地区的民众对二仙信仰开始于晚唐时期。早期的二仙文化具有道教的性质,北宋统治者大力扶植道教,历代皇帝对于道教宣扬的得道升仙、长生不老十分迷恋。这种嗜好与追求在宋徽宗时期发展到极致,奢靡无比。传说宋徽宗崇宁年间西夏侵扰中原,朝廷派大军出征路过紫团山,由于长途跋涉,军旅困乏,二仙化身为农妇为朝廷大军沿途送饭。消息传至朝廷,宋徽宗于政和元年敕封乐氏二女为冲惠、冲淑真人,并敕立宫庙命民间祭祀,庙号真泽。由于得到统治阶级的认同,二仙信仰在晋东南地区民间迅速发展,大量兴建庙宇行宫,逐步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信仰体系。到元明清各代,却因统治阶级的摒弃,没有近一步扩大影响范围。由于这种本土性自发的原生态信仰,二仙文化带有鲜明的功利色彩,以趋利邀福为主,并没有产生高深的理论,二仙文化自身不具备佛教或道教那么完整的理论体系以及相对独立的组织制度,但在后代的宣扬中,反复强调二仙的孝道,与儒家理念相合,所以二仙才能从普通的风俗神中脱颖而出,成为上党地区长盛不衰的大神,在晋东南当地信徒众多,庙会盛行,一直持续到近代。
现存各县二仙庙分布如下:
陵川县崇文镇岭常村二仙庙、附城镇小会岭二仙庙、潞城镇石圪峦村北二仙庙、潞城镇侯庄村乡二仙庙、杨村乡太和村二仙庙、杨村乡杨庄村二仙庙、潞城镇侯家岭二仙庙、秦家庄乡柳义村二仙庙、秦家庄乡桥蒋村二仙庙、礼义镇西头村二仙庙、礼义镇西伞村二仙庙、西河底镇二仙庙。
屯留县余吾镇二仙头村二仙庙。
晋城市东郊小南村北二仙庙。
武乡县韩北乡石圪垤村二仙庙。
高平市米山镇米西村二仙庙、南城区赵庄村二仙庙、北诗镇中坪村二仙庙、寺庄镇芦家峪二仙庙、石末乡侯庄村二仙庙、永禄乡三军村二仙庙。
泽州县金村镇东村二仙庙、南村镇牛匠村二仙庙、高都镇胡里村二仙庙。
长治老顶山镇西长井村二仙庙、西池乡故县村二仙庙。
壶关县店上镇南寨村二仙庙、树掌镇神北村二仙庙。
长子县宋村乡高家洼村二仙庙。
从分布来看,陵川地区的二仙庙远多于其他地区。历史上,当地望族对陵川文化的支撑,以及较为发达的经济,使得陵川文化曾出现了罕见的繁荣局面,历朝历代中考取进士的人数比较多,同时还出现了武氏叔侄“三状元一进士”和赵氏“兄弟状元”的文化景观。金元是陵川文化发展史上最鼎盛的时期。这样良好的社会氛围为二仙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持。历代文人名士都愿意将神仙庙宇作为附庸风雅的场所,所以都极力推进庙宇的建设。金元文坛领袖元好问就曾写过三篇与陵川西溪二仙庙相关的诗文,来描绘松林、庙宇互相映衬的风光,赞扬二仙庙为清凉境界中的仙府。其中一首七言古诗为:
松林萧萧映灵寺,砾石流金不知暑。
太平散人江表来,自讶清凉造仙府。
不到西溪四十年,溪光林影想依然。
忽见画图疑是梦,而今尘土浣毕颠。
二、三嵕庙
三嵕庙,又名护国灵贶王庙。庙内主祀护国灵岲王,俗称三嵕爷。嵕即数峰并峙的山。三个山峰并峙故名“三嵕”,为长治屯留县境内一山名。《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三嵕山,一名徐陵山,一名灵山,一名麟山,在(屯留)县西北三十五里,三峰高峻,为县伟观,相传羿射九乌之所。”相同记载见“《潞安府志·卷四·山川》:‘三嵕山,在(屯留)县西北四十五里,递高三十里,周三十余里,三峰巍峻,一名徐陵山,一名麟山,一名灵山,相传羿射九乌之所。’”早在唐代之时,屯留三嵕山已很出名。《新唐书·地理志》:“屯留,有三山。”宋崇宁年间(1102年—1106年)宋徽宗册封羿神为显应侯,赐额护国灵岲王,朝廷有司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六这一日都要派官员来屯留县的三嵕山举行祭祀活动;明洪武三年(1370年)改成“三嵕山之神”,敕有司春秋二仲、季夏致祭。山东河南等邻地异土之众,也于此时长途跋涉,络绎不绝。古人有诗赞三嵕山曰:“罗列诸峰峙远空,霏微烟雨仰三嵕。屋台似耸前朝钺,仙掌疑擎昔日弓。”清代顺治《潞安府志》卷二《星野》记载:“居太行之巅,据天下之脊。自河内观之,则山高万仞;自朝歌望之,则如黑云在半天。即太原、河东亦环趾而出于山之外也。乃其势东南绝险,一夫当关,万军难越;西并绝要,我去则易,彼来则难,夫非最胜之地哉!”正是由于这种高寒山区的地形地貌形态,使得其境内地表水难以储存,地下水又埋藏很深,地上和地下的水资源都难以得到充分利用。所谓“地处高燥,河涨而易涸,井深而难凿”,“掘地三千尺犹不及泉”。同样的地势原因也导致该地区灌溉工程也极难发展。这对于一个以农耕文明为主的地区来说,无疑是天然的不足。“向天祈雨”便成了唯一的出路,晋东南地区的农业主要靠雨水灌溉。自古以来有靠天吃饭的说法,“水信仰”成为神灵信仰的主导形式。
相传三嵕爷久旱祭祀之,亦能大雨千里。故长治、晋城建三嵕庙者甚多(相邻的河南地区多立有祭祀羿神的祠庙),且格外被当地百姓尊崇,人们有时称它为三神庙或干脆叫它为老爷庙。当地赛社活动中的排神簿及赛社抄本,反映出许多地区在赛社活动时都要“请三神老爷”。
三嵕庙的各县分布如下:
长治城区邱村三嵕庙、北石槽三嵕庙。
长治县司马乡辛庄三嵕庙、郝家庄乡安城村三嵕庙、北呈乡北张村三嵕庙。
壶关县黄家川乡南羊护村三嵕庙。
长子县宋村乡王郭村三嵕庙、常张乡大中汗村三嵕庙、南郭村乡崇仁村三嵕庙、色头镇琚村三嵕庙、大堡头乡两水村三嵕庙、张店乡瓦张村三嵕庙。
平顺县西沟乡流泉沟村三嵕庙、北社乡北社村三嵕庙。
高平米山三嵕庙、河西村村北岭三嵕庙、永禄乡许庄村三嵕庙,北诗镇中坪村翠屏山三嵕庙。
但由于人们的生活需求是各个方面的,而三嵕爷这种自然的拜物信仰则以主管降雨为主,所以相应的并没有二仙文化后期的发展。所以现存的三嵕庙无论是在数量、规模或是祭祀活动上要略逊于二仙庙。且相应的碑刻文集也较少。
三、小 结
晋东南地区的民俗信仰多起源于晚唐时期,这一时期由于宗教多元化的社会制度以及动荡的社会格局,信仰自产生起便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现存的很多庙宇多为晚唐时期始建。而到了封建社会晚期,由于统治阶级的摒弃,没有进一步的发展,但其影响力在群众中仍有很大的惯性,民俗活动流传至今。随着朝代更替和历史的发展,民俗信仰已经深深地融入晋东南地区社会、文化乃至经济当中,形成了一套拥有独特意义和风格完整的民间文化体系,成为地区民俗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1.《长治市志》,1995年。
2.《晋城市志》,1999年。
3.木兵《魅力长治文化丛书——神话寻源》,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年。
4.王锦萍《虚实之间:11-13世纪晋南地区的水信仰与地方社会》,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5月。
5.黄钟《晋东南明清迎神赛社祭仪及其音乐戏剧》,《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作者工作单位: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