瑷珲十里长江俗记①(节选四)
2016-02-02富希陆撰富育光整理
富希陆撰 富育光整理
瑷珲十里长江俗记①(节选四)
富希陆撰富育光整理
玛虎朱陈同玛虎制作,皆有师传,极严格庄重。早年,各族姓自立律条,恪守禁忌,且有秘规。玛虎陈放于萨玛神匣,与之同等尊贵,非常人和外姓人可触摸。学与收徒,必先有祭。后世,已渐松怠,不拘氏族藩篱,有互学者。近世日趋衰落,亦有些姓氏不知有禁律之说。玛虎朱陈戏目日减,或存玛虎而不解其源者,玛虎戏则名存实亡。更有甚者,早年,寿宴喜庆喜罩玛虎面,踢踏雀跃,家藏多者达百余件。瑷珲、卜奎更有制玛虎匠艺,精秀者售银昂高,争藏为珍品。近世,玛虎日渐稀少,搜求益艰。伪满康德七年(1940)春,归屯建乡保制,并屯迁房时,在蓝旗沟北山里有一屯,原杨姓土房里,曾发现压在旧房坨底下的一张麻布画单,近似谱单,系杨姓满洲祖传玛虎戏瓦单,实属罕见。上有墨迹,系历代本姓玛虎朱陈传人师傅,还各有所据之玛虎面孔图绘,历七代,玛虎面相五十余幅,有人神,有鸟、蛇、虎、熊、鱼神,还有妈妈群神,被日本警察署人掠走。此为瑷珲地方玛虎朱陈原物最早一例。后期在土改中,也曾在黄旗营子、獾子洞、瑷珲西沟屯得过残页玛虎朱陈册子,足见往昔流传之普遍。玛虎朱陈演出者,向不脱产,无酬报。每举行,分由族中集资求乐。演者最后获一些烟酒酬劳而已。早年,凡为玛虎朱陈演艺者,倍受族人喜爱尊敬,有名望。如违族约、族规、偷盗、谣奸、吸大烟者,族中长老有权笞责,重而不悔者,当族众焚烧契约,从谱单中除名,表示与族里再无干系。瑷珲大五家子达族戏手何其顺、下马场祁世和,皆为名师,传自坤河吴文柱老人。四季屯富顺和师承其叔福德凌阿。福德凌阿之祖父,为雅克萨时阿济格阿哈,系郎坦部,年仅12岁的小划船工。玛虎朱陈传于此时。
汉军有玛虎戏,玛虎皆为本族亡灵厉鬼,号曰“班”,为族害,务逐之,与满洲旗人玛虎朱陈不可同等比肩。
1966年春,黑河地区文化部门,陪黑龙江省艺术研究所隋书今先生来舍,询求玛虎戏事与满洲故事。得悉新中国成立后满洲戏被政府重视,颇感欣慰也。
近世,玛虎在民间含卜性,视为神品,或惧为鬼灵。途中偶遇玛虎弃品,慌而避之,谆告子弟不可拾归于户,恐殃及儿孙也。大黄旗屯奚姓满族人家,在仓房供玛虎,画于粮囤和米豆槽箱之上,有太岁不敢当之义耳。四季屯三架山,为雅克萨运粮水师营地,兵死无计。不知何代满洲旗人后裔,在山崖明石上凿三个大若伞之天神玛虎面,镇邪招魂有灵异焉。附近村屯乡里,有疾者驱车策马,拜玛虎面,讨求平安耳。
女真百艺有“挝簸”,即柳编玛虎,舞蹈面具,可戴头上,或仅罩面与两耳,多用苕条剥皮揻成。有带柄“挝簸”,自苕条上涂颜色,绘成各种脸型。“挝簸”系满语,早年用以练箭靶而用,是“正好打中”之意,后演绎为舞唱面具。
演绎神人故事,艺精者,大五家子本村族中,首推七奶奶葛洛苏妈妈。余在瑷珲中学就读时,便听家母常言讲,早年族中常有朱陈赛。不分长幼皆可报号入阵,赛玛虎画技、玛虎匠技。葛洛苏妈妈每年夺魁。玛虎画彩奇秀,玛虎用草、树皮、熟皮、椴桦榆木、石板、羽翅、骨板等,经水、火热熏,湿黏土沤浸,强炉大煨燎,用藤花围贴。玛虎小者掌大,大者超过勒勒车轮。有一人玛虎、二人玛虎、三人玛虎、莽式的玛虎将军,满语称“玛虎额真”,即“玛虎罕王”。
葛洛苏妈妈的夺魁玛虎,光绪朝曾选入大内,尊称“伏基西玛虎”,带头罩,乌发,长衫袍裙,挺立丈余,伟伟焉若神降。葛洛苏妈妈之女,瑷珲城西陈某妻室,民国十六年丁卯,吴俊升督军选其玛虎三件,赏银洋三十,传为佳话。
以上皆概言玛虎名称之本意。
瑷珲故地,不仅巧做玛虎负有威名,佼佼者灿若星辰。瑷珲尤超过蒙古,演绎玛虎戏者,亦在东北堪冠。玛虎戏,瑷珲妇孺皆知。
余考之,倒喇即朱春,金前俗称,集百戏与散曲于一炉,有不罩玛虎者,有罩面者,尤增异彩。考倒喇,系汉人笔录之字。瑷珲玛虎为伍者,常唱舞“倒喇……倒喇……”边唱边排长长行列,有曲步,有旋步,蜿蜒而行。满语古音,道拉即排、行、行列之意,是舞蹈形状言词。女真百戏,涂丹粉艳衣,百戏后更耍镜舞,高下其手,闪母百神现于众前。女真古舞,古有大头朱春舞,巨木为头,大手拢不得眉目,其髯如粗藤,面涂血赤,口阔可没幼童、胖鹅、仔猪。
有毕拉西者,善唱歌,尤耍玛虎而著称。凡毕拉西者,有男有女,有老者与幼童,多系抬旗阿哈而随主有年,并世世有功者之后,于乌春而有奇才。乌春之称为满语,瑷珲音称“乌勒春”,唱与戏相合,才艺双精,古倒喇者即唱艺双精者。
倒喇传流古久。清初,瑷珲有勒勒乌春,即说戏,有莽式作乐,男女莽式对舞,众人摇振铃鼓恰拉器,踏地作声相合,此习多行于新岁与喜庆之期。
毕拉西,歌艺兼优者称“拉米达”,实即倒喇米达,达为满语首也,杰出者也。拉米达以玛虎面文身。
《瑷珲祖训遗拾》中尚有如下述记:
“玛虎朱陈之戏,多倡举于岁末春初。除夕夜晚,族人罩玛虎舞之,诵之,思之,颂之,情诉殷殷,依依如缕。盖为思离故乡远戍之思,宁古塔亡儿也。故玛虎朱陈有巴图鲁之相,有萨古达乌克顿玛发之容,犹有死殁疆场之鬼亲魂灵之众耳。”
育光按:1980年10月家翁仙逝,信笔补记之:
玛虎之爱耍者,绝非只在《清史稿》所述庆隆舞的皇家宫中大内游戏。满族民间望族和大部落,早在金代就有面具玛克辛。《忠烈罕王遗事》载,人死罩木皮(桦、椴、柏)等面具于脸上入葬,贵者以铜、石、金、骨为面,盖为护魂之具。此俗以颇类辽人“以金银饰面,铜丝络手足”习俗。金因辽俗使然也。兀术南下,兵罩玛虎作舞以庆师捷。这些均说明金代已有玛虎之戏。逢盛事,戴玛虎雀跃共娱。玛虎舞有猎舞、寿舞、辞岁舞、婚嫁舞、出征舞、分封舞、丧舞等等。玛虎假面至明中叶以来,各有不同,不单有鸟兽虫鱼,而以神话人物居多。男女老幼、凶恶善貌者咄咄若生。假面用料,用龟盖、茅草编织,骨片与鱼鳔胶贴成。近世制作尤精,将圆木镂刻镶嵌而成,可戴头上。舞时,有单人作舞,表述某段故事,叙唱相糅,更有绘声模拟痴态,令人啼笑捧腹;多为双人、四人、五人、众人舞,有合舞,亦有以一大头人为主,众小头人相拥舞。绘声绘色,蹦跳腾越,各有技法。神音兽吼,鸟鸣虫吟,宛若实状。瑷珲满民祁大姑、徐大铁嘴、小五家子关锁柱玛发之子关大咧咧,皆为早年崇耀人物,闲游沿江各村屯,争相美酒厚待之。玛虎朱陈(玛虎戏)尤重耍者,各据戏词,用头、手、肩、腰、四肢、腕节、足掌作舞,坦示心声激情。玛虎朱陈动资,有小摆腰、大摆腰、前仰腰、后仰腰,肩抖功、头摆功。因戴假面,多有模拟假面形象动势,故有马首、蛇首、龟首、鱼首、鹰首、百兽首、蜂首,动势千态百变,步伐有颤,蹲、跳、跨、丁形、蛇形(曲形)、前八字,后八字,扫步、趟步、旋步、团步、错步,四肢亦多八摆法,并与唱功、念功、跺字功、吟吼功相配,声情并茂。故此,凡喜耍玛虎朱陈者,演绎神、人故事,艺精者大五家子本支族中首推七奶奶葛洛苏妈妈。
索伦语多类满洲,达斡尔语多类蒙古,听之既熟,觉其中皆杂汉语。《龙沙纪略》云:“索伦、达呼尔语音,与蒙古稍异,间杂汉语,当是元代军民府之遗。”此说得之,惜未见其全书,亦不详何人撰。
满族向有尊长爱幼的民族传统,对族中耆老,阖族晚辈敬之诚谨。在《中华全国风俗志》中,载满族“俗尚齿,不序贵贱,呼年老者曰马法。马法者汉言爷爷也。”此外,在清人随笔中也多有满族敬老的风俗记述,凡族中年高者欣逢辰瑞,全族有庆寿和颂寿之举。
据考,满族先世女真族同东北其他少数民族一样,自古以来不兴庆寿礼。从民间流传的《忠烈罕王遗事》里,可看到女真族中完颜部的庆寿演进情况。该口碑资料讲述忠烈罕王完颜兀术仿汉俗为一宋妇祝寿的故事,还讲述金世宗请“南蛮”金匠铸九身寿星金像为母做寿的故事。可见,金代以降汉族庆寿风俗才在女真贵族中日渐兴传开来。满族先世各部,自古有“颂祖”、“拜祖”、“拜赊夫(拜师傅)”的敬老故俗,颇类似汉族拜寿礼节。满语“查拉芬”,即汉词“寿”字,含有“早先”或“古旧”之意。往昔,满族诸姓寿宴礼仪,可从近年来挖掘到的满族民间说部《萨大人传》、《顺康秘录》、《东海沉冤录》等历史传承故事中窥见端倪。满族寿宴的礼序、日期、排场,清初以来非常讲究,因家主显贵不等,规模迥别。有二日、三日、五日、七日者,隆重,热闹,乐如盛节。寿宴间还伴有杂兴、吟诗、绘画、武技、灯谜。更有风趣的是北方民族的竞技擂,尤具特色。族中男女,不分尊卑,届期均可报号入阵,竞比箭法、马术、火技、鱼潜、缚兽、跤斗等奇能,围众踏歌击鼓助劲,宵夜方休,由寿辰老人将族下备办的鞍、袍、绢帛赠赐佼佼者。有清以来,满族庆寿礼仪由于受汉族文化影响,特别是满汉兄弟民族混居,满族寿宴除有汉族办寿风习外又保留了原女真人颂祖的遗风。寿宴间除有寿酒、寿桃、寿面外,还有满族歌舞。“满族有大宴会,主家男女,必更迭起舞,大率举一袖于额,反一袖于背,盘旋作势曰莽势,中一人歌,众皆以空齐二字和之,谓之曰空齐,盖以此为寿也。”②除此,拜寿的亲族晚辈要为寿宴献活牲,或山雉、江鲤、肥羊、飞龙等,然后共飨满族火锅。火锅分“天上锅”,专吃飞禽;“水中锅”,专吃江海鲜味;“地上锅”,专吃林莽野牲,后来到清中叶以后出现了“什锦锅”、“三鲜锅”等,都别具风味。
儿时,常听祖母絮语故习,至今忆犹在在,梳撷数则,追思永念耳。
(一)辫葬
满族及其先民尚辫发。一般男女,降生周年后,便蓄发。特别是男子很小便留颅后发、颅后辫,为祛病除邪亦有留单侧或两侧歪辫。在满族传统观念中,人发为藏魂之所,体壮则发黑而明亮,代表人格与英姿。故而,在社会生活观念中,以发代人,以发铭志,屈身不屈发,断头不断发,成为满族及其先世女真人的彪勇性格。在满族葬俗中,保留下来独有的辫葬古风。凡满族族人,远在他乡亡故者,族人们便就地土葬或火葬。入殓前将其辫发从后颅部位剪下来,装于丝帛缝制的辫带中,再放入辫匣或瓮罐里。辫匣与瓮罐上锥有供灵魂自由通行的灵魂孔。然后,用白帛后亦渐习用红布缠裹,由族人送回死者生前的氏族部落。族人仍按制举行葬礼后,盛殓立墓致祭。这种情意绵长的葬俗,主要为了解决和满足族众在征战和族事繁忙、又关山阻隔、交通不便的境域中,安抚思亲之情的复杂情感,见辫如见人。在满族诸姓家庭中,几乎都有过悲壮辫史和葬辫盛礼。
(二)火葬
满族及其先世古代葬俗。有史可考,原始无棺土葬,或葬地交木作小椁,杀猪积其上,以为死者之粮,并有风葬、水葬之俗。明代的女真人,以及清初期间,因部落间征战,葬俗亦随之发生变化。火葬在社会生活中,日益占据重要地位。李燕光先生等著《满族通史》载:“明代女真人实行火葬……据当时居住在盛京城内的朝鲜官员记载,阵亡的满族官兵均实行火葬……驻防各地的八旗官兵死后,每用火化骨殖,及其妻子携解回京,归其故旗。”(《永宪录》)据朝鲜《李朝世宗实录》记载:“头目女真多火葬,皮冠顶上缀白粗布,前蔽,后垂于肩,仍穿直身衣”,点火焚化。后金时期“死则翌日举之于野而焚之。其时……子孙族类咸聚会,宰牛马,或哭或食,蒙白二三日除之”。清人西清著《黑龙江外记》中,更讲述当时满族人实行火葬的技术要求:“人死焚尸而瘗曰熟葬……熟葬之法,舁棺至郊野,置柴上,请师举火,火炽尸起,梃而仆之,须臾肉尽,骨仅存,然后拾贮所谓净匣中而瘗之土。然师之业苟不精,骨亦易为灰烬,此势家之所以严择师也。”清雍乾以后,满洲仿习汉俗,以土葬为主。
(三)画媒
满族先世的古婚俗。曩者,满洲族中新女有绘像于熟革、麻布、绢纸以自荐古风。满人未嫁女,精骑射,猎兽不逊于男儿,父母倡行其自定族外良婿。先暗绘己容己称,立一木悬立噶珊城寨外。外族健男可竞与较试,由族中长老为中判,双双择吉期,上下皆可助威,热闹异常。凡男胜则奉走革像,即为相亲。择日,氏族人等驱马羊等厚礼来女方族中聘订之。黑水人常春秋两举焉。”这种活泼的画媒古习,与女真人以歌自荐的婚俗颇相类似。《金志》曾载:“女年及笄,行歌于途,其歌也乃自叙家世妇工容色,以申求侣之意,听者有求娶欲纳之,即携而归后复方补其礼。”上述古习,近世不复见。
(四)北菜
清代满族北方菜肴款式,系牲禽鱼蛇烧烤、烹煮蒸晒、面食、干果、汁饮等独特庖工的总称,发端于清康熙年间奉旨北戍黑龙江城、保卫雅克萨城之八旗军旅所创意、承袭并逐渐丰富和形成的满洲席筵佳肴。它以黑龙江将军所在地瑗珲新城为中心,辐及墨尔根、卜奎乃至吉林乌拉等北方渔猎民族地区,特有的传统食俗内容与庖工技法,形成满洲北菜的独特风格,其中糅入满洲名厨岩木古《北菜遗谱》、圣祖东巡所备制《布特哈行宫御膳食单》等野意膳食诸款,后又经雍乾诸朝历代选萃精求,自成一宗。有清一代,在黑龙江、吉林誉名斐然。清后期,国势日微,又因北菜用料苛严、疆域变迁,再因燔烤庖法尤难驾驭,故难得发展。清末民国虽有经营者,但已鲜为人知。近年,在民族文化调查中才复得一展其姿。
北菜,系与京、津、闽、粤、川、鲁、潮、港等中原大菜,相较得名。亦言其用料产域,近者黑水白山,远者萨哈连乌拉迤北,以及锡霍特阿林东极于海,万类生物均入北菜之盟。而燔烤炙冰、烹炖焖煮、晾晒生食,自宗庖旨。圣祖康熙东巡,雅称北膳为“北菜”,相沿袭用。北菜,满语为“阿玛里刻包哈”。
“包哈”即肴膳之意。清代宫廷中亦设包哈局衙门,专门研制和备办满式席肴名菜及饮食饽饽等,为皇家御用。考北菜源远流长,女真民间餐食成于系统菜肴,登入宾筵重席,约传于金代。据传,金太祖阿骨打宴群臣用女真炙烤法烧燔狍鹿,并制芍药饮;太宗吴乞买慰宋臣赐女真肉粥;世宗盛筵秉笔书写女真食单。后金努尔哈赤时,筵宴皆凭猎获,使满菜得以光大。抚顺、开原马市时,女真设满席款待明臣商贾,常被女真野意庖法所倾倒,回明廷竞夸女真奇筵。注重北菜,并著书载述者当推清代名儒朱彝尊,其名著《食宪鸿秘》上下二卷,涉猎满莱(北菜)尚多,记述烧烤、鲜生、炖煮、窖贮、汁饮、干果、烤具等多项内容,并载庖工秘旨等,对北菜饮食文化的历史演进,提供了珍贵的参证资料。
(五)箭术
满族以骑射为先,辽金以来,便在部族中倡行箭术。部族选拔首领或精英比赛,无不以骑射评高下。至清中叶前,此习仍诚继不衰。据《燕京杂记》载:“三月三日以木雕为兔,分两朋,走马射之,先中者胜。负者下马跪进胜者酒,胜者于马上接盏饮之。”清人震钧著《天咫偶闻》,记载满族习箭之文尤细:“国家创业,以弧矢威天下,故八旗以骑射为本务,而士大夫家居亦以射为娱。家有射圃,良朋三五,约期为会。”过去,满族村寨里设有习射场地。四周木栅围墙,供族人早晚入场比赛。学箭术,贵习箭靶。箭靶子,满语称“艾杭”。初学时一般在一定距离处立木桩,桩上有圆形标记。弓箭亦分铁木质等不同等级。射箭需要专门练习臂力与视力。不少部族还延请汉师授艺。随箭技日深,才逐渐改习射微小目标。箭靶形类很多。如“射鹄子”,便是以习射雕刻的鸟类为靶,或在白板皮上画出鸟形,高悬枝巅,反复习射。射技长进后再射绘画之鸟、兽等形体某一细部;或射铜钱孔,或高悬绸块而射曰射绸。方寸大小的柔绸,箭技必须迅速而有力方可中的。除此,夜射香火、射抛物飞球等。又有卧射,以足开弓,矢无虚发。地上箭术达到精深功夫后,再习马上箭,倍显勇健,尤为族众喜爱。马上箭,分正箭、躺箭、左侧身、右侧身、反身箭、藏身箭、滚马箭,名类繁多。昔日,练箭场地,男女争雄,人喊马嘶,声喧沸腾。清中叶后国势日衰,射圃冷寂。清后期此活动早已废弃,难能见到矣。
(六)翎媒
满族先世,自古生活在白山黑水广袤地域,精骑射,善捕捉,崇信原始宗教萨满教天穹观念,认为浩渺无垠的阔宇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太阳居所,而天穹中翱翔的禽鸟便是光明和吉祥的使者,是太阳神祇的化身。故而具有世间生物难以与之比拟的飞翔迅捷的生存本领,从而萌生诚笃的天禽崇拜信仰和观念。在满族先世漫长的古代生活中,禽鸟翎羽成为神圣的灵物。羽翎成为氏族或部落之间相互联络的标志和信物,并用翎羽巧制羽服、羽帐、羽车、羽舟、羽画屏。富者更以雕翎架屋,其中尤以鹰翎、天鹅翎、雉鸡尾翎、飞龙(树鸡)胸羽备受宠爱,成为民族心灵中高洁、纯贞、正义、专一观念的象征物,而被世代沿袭下来。其中,满族先民的青年男女,以翎羽定情的婚俗古风,最具代表性。《晋书·四夷传·肃慎》载:“男以毛羽插女头,女和则持归,然后改礼聘之。”《翰苑·肃慎》中亦载:“插羽申交,婚姻之道爰活。”这些都是介绍古代用鸟羽联姻的有趣例证。从文献中可知,满族先民翎羽结良缘风俗历代延续。据近些年民俗调查,满族以鸟羽为男女婚姻信物,一直相沿近世。氏族与氏族、部落与部落之间联姻,多用洁白的天鹅翎羽为凭,在隆重的礼仪中相互交换、珍藏,永世合好。宁安、瑷珲、吉林等地,满族上层人家若逢合卺之喜,新娘特用野鸡尾翎织就披肩,头插羽绒花,车轿除垂铜镜外,轿篷四角亦有羽花,象征祥瑞。
(七)骨历
满族先民早年喜用一种自制的骨质年事简历。据传,这种骨历产生年代很久,约在汉族历法传人朔北满族先世民间后,满族先人们便用鸟骨或兽骨创制出实用的计时骨历,经不断地改进,已有很多形制样式。其共同的特征,均为拨位计时法。最后以累计的数字表示日、月或年的时间。某日预行的事项,还用骨制的舟、箭、鼓、花等雕饰物来显示远行、出猎、祭祖、喜庆等不同活动的标记,形象易懂,深得满族群众喜爱,使用普遍。直至新中国成立前,在偏僻的农村,仍可见到大小不一的骨历。从近些年社会调查所发现的实物看,满族骨历实用性很强。骨历分为挂在墙上的吊式骨历和放在桌案上的座式骨历两种,皆用骨条、皮条和木块组合制成。骨历均突出月份,而三十块代表日期的骨条,用细皮条串在一起。每五个为一组,共六组。过一日拨动一个,直至月终,大小进制要随时计算校正。它又分旧历骨历和阳历骨历两类。近世,阳历骨历居多,因它可以包括旧历时日的行事活动。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印刷纸日历、挂历普遍使用,骨历残件成为一宗珍贵的民俗文物。
(八)春节
南宋史学家洪皓《松漠纪闻》中指出:“女真旧绝小,正朔所不及,其民皆不知纪年。问之,则曰:我见草青几度矣,盖以草一青为一岁也。”上述记载,表明满族先世女真人金初时尚未有统一历法。事实上,满族及其先民,在漫长的社会生产生活中,各氏族部落皆依据自己所处地理环境、生产特点和生活习惯,自定节日。节令行事,皆由民族首领凭传统生活经验,公布后实行。尽管如此,各氏族间对节气的分辨认定,相差不大。究其因,由于各氏族部落,共同生活在同一地理环境中,气候温差大致一致。而且,各部族中均有类似萨满一样的观察节令征候的人。他们世代总结和积累了丰富而准确的天象经验,对于测定气温变化、景象、日照、月亮圆缺以及山川、树木、花草、禽兽、虫鱼等应时的形态变异,都行之有效。满族先民,自古以来并未有“新年”、“春节”的词意。“春节”时令,是金以后由中原王朝历法行事中学来,后渐成女真人固定节日和习俗的。从满族萨满祭星古谕中可考,满族先民贺春闹春的日子,并不是旧历正月初一日。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对一年中节令的认定,除凭借长期生产经验时对自然界季节环境的变化观察外,最古老而最有效的观察方法,是氏族萨满世代沿用的观星定时法。他们以北方星空中一年间周而复始、由东向西缓缓移位的固定有序的星阵格局,计算、比较、确定在一个时期里,北方来临的应时节令与时辰,以星定向,以星定时,以星定季,以星定岁。古代定岁时的报时星是昴星,相当于中国古代星象二十八宿中之昴宿。每年旧历十二月中旬后,昴星必现于西南天地平线以上,一天比一天明亮,其形酷似一团晶莹的亮珠,熠熠闪光。其最亮时正合二十四节气中之立春节。这时星空亦最壮观,每日黎明前,鹰星雄踞西天,北天神鹿星在欢跑。虽然寒气笼罩四野,沃雪茫茫,但春天已在星光中向人们走来。按古习,满族家家做米儿酒,称报春酒。阖族上下击鼓欢舞,荡秋千,拜星,吃柳叶春饼、春饺(阿济格饽饽),饮秋日存放的柳叶嫩茶、地室蒸烧柳叶、芍药花梗等祛冬邪。早年,满族先民冬穴居,“昴星露,白日出”,预示一冬地窨幽居经百余天后,可移居地上或树间,是喜上加喜的迎春吉时。族人还备办狍、鹿、野猪、家猪、鱼、禽,祭祖贺岁。老人此时胸前增骨珠,表示增岁增寿。满族将这欢乐的日子叫“依车涉”(新岁)。“依车尼宁刻”(新日),即新春伊始。所以,满族古昔迎春日比现在早十来天。清代以后,春节具有法定意义,满族与汉族等兄弟民族,春节的时间与内容大体趋同。
(九)鼓技
满族同其他崇信萨满信仰的民族一样,自古就喜爱击鼓作乐。祭祀和歌舞乃至族中有大事传告等都离不开鼓声。在萨满观念中,认为鼓鸣如惊雷,是宇宙的呼吸,而且将鼓本身就象征为浩渺的宇宙。据族中耆老与老萨满们传讲,早年满族先民鼓的式样很多。鼓皮多用熊皮、野猪皮、驼鹿(即犴皮、驼鹿皮)、鹿皮、海鱼皮、海豹皮,后世后来又增加用马、牛、野驴皮。又因鼓面大小、用途不一,皮革亦有不同选择。大鼓多用熊、猪、牛、犴等皮:小鼓用鱼、禽、蟒等薄而透明的亮皮,声音尖细脆美,传音较远。这类鼓皮,多用于歌艺。萨满祭祀,因使用频繁而且为制造强烈气氛,多用熊皮、野猪皮、犴皮、鹿皮。在近世野牲不易捕捉情况下,大鼓用牛、马、猪皮,小鼓(抓鼓)用鹿皮等。
满语称大抬鼓叫“通肯”,手抓鼓叫“尼玛琴”。有趣的是,据《瑷珲祖风遗拾》、《萨大人传》中介绍,满族早年还有“响墙”、“皮墙”,系将熟好的光板犴皮或牛皮,用皮条紧扯在竖立的大木桩上。众人执棒击敲作响,形成千军万马奔腾的声音,令人振奋勇进。这些特殊的鼓,是古代萨满野祭的原始打击响器,后传入民间沿用着。除此,满族野祭中还传有树鼓,也是原始响器。树鼓系用椴、槐、柞等树的空心树干,锯下一段后蒙皮做成手抓鼓。鼓音比软木手工揻制的鼓圈,声音粗犷悍沉,更贴近古人原始祭祀。树鼓还有用一根大原木镂成,内凿空成圆形长洞,上部留出音孔,然后将其横放在用硬木制成的托架上,亦有拴吊在木架上的。击鼓者用木棒有节奏地敲打长圆木,轻重疾缓,抑扬变幻,形成非常洪亮悦耳的乐声。
满族早年还在娱乐中传留有鼓服,满语称“通肯额突库”,汉音称为“冬阿冬”。据传为康熙年间由八旗戍边将士从宁古塔传来。鼓服,由鹿皮熟制鼓衫,衫里层镶嵌无数面用鹿、鱼、猪、羊、雕等皮蒙制的碗大小鼓而得名。外人只见皮衫不见鼓,惟穿衫人知鼓的位置和各类皮鼓。舞蹈时,穿鼓服人边舞边击打衫里小鼓,上下左右翻飞,鼓皮音声迥异,美妙悦耳。耍鼓服舞,技在穿服人的精巧、聪慧、伶俐程度,腾跃滚翻,身灵似燕,轻盈活泼。‘冬阿冬’之戏,瑗珲不少人喜耍之。当地汉儿耍技亦甚乖巧,可摇甩周身,屈身侧肘,盘腿踢跳,忽跃忽纵,弹力若狂,迷痴甚甚。可一人,可众人,可男女同蹈,一身生百音,颇得赞叹矣。
余幼年即晓,也常听父母讲述,原在瑷珲城前街偏东沿江下坎之上,有一片方圆两垧多平坦的土地,清康熙二十二年至二十五年间,蒙康熙帝应允,因本姓族人萨布素抗外侮有功,便于就地生活,在瑷珲地方择建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的宅院。因有皇封,庭院建制颇有满洲古风,周围筑建一人高的土围墙,正门朝南,有大牌楼,依阶而上,有正仪门,左右侧仪门,有双座狮,内为独有的四进院落,第一院为佣人奴婢院落,中有月亮圆门进入。第二进院,四周围房舍相连,有各类仓房、制油酒、木工、铁匠、碾米面等作坊以及家族子女读书寝居的房舍。第三道,圆门,正面高大的影壁和锡斗,两侧有花坛。进入内院,中央有花池、假山和喷泉,迎面正房三大栋,各栋皆有三层台阶,显得分外宏伟敞亮。各栋皆设走廊,并有红柱四根,此为将军府邸,左右为将军侧室所居,从两侧进入第四进院。此院落西有鹰楼、鹿舍和马舍,正外一幢长间为练武布库房,东角有戏楼,院中外侧有秋千架,正北方设北门,东侧另设有傍东门。大院套墙外尚有三大设置:正南有两座独立院落,为延请汉人文武师傅生活方便,所专建的住宅。大院东侧筑有猪舍,西侧筑有牛羊圈。1900年庚子俄难,遭沙俄渡江与瑷珲城一起化为灰烬。事过四年后,我家逃往卜奎齐齐哈尔的人回来,重整屯寨,家父专程到瑷珲见此院的悲凉惨象,一片废墟,片瓦无存,原有的将军藏书楼已难觅半点纸墨,一点值得留作纪念的物件都找不到,从此这里一直成为令人伤心的土地。直至进入民国三十年后,瑷珲地方关内迁入的人家日多。有孙姓、李姓、刘姓等数户居住到破墟地方。经几次商议,租给数家。数年前,尚要些租子,余受父命,也曾追讨过租金。东北光复前余到孙吴镇兴隆屯小学工作,早已无暇顾及此事,盖未再访问租家。
满洲宴客,旧尚手把肉或全羊。近日沾染汉习,亦盛设肴馔,然其款式,不及内地,味亦迥别,庖人之艺不精也。所谓手把肉,持刀自割而食也,故土人割肉不得法,有“屯老二”之诮。
冬衣名哈尔玛儿者,麅鹿等皮之毛落而鞘存者也,最耐磨涅。
极边苦寒,过夏犹服棉衣,御冬可无毛服,然穷檐委巷,襦袴阙如,所赖就火一烘,向阳一曝,又虑风雪不时,艰于柴草,则兵力之拮据,亦有司之所当知也。
库雅喇满洲以犬祭天,间用牛,近则讳犬而诡言用豕,不知犬曰羹献,古礼以之荐宗庙,何讳为。
满洲清明墓祭,新坟插佛花,旧坟插柳枝,皆示人有后意。佛朵之式,粘五色纸条如幡,汉名佛花,都下亦用。
鄂伦春俗重鲜食,射生为业。然得一兽,即还家使妇取之,不贪多,亦不以负戴自苦。索伦、达斡尔旧亦然。近日渐知树艺,辟地日多,呼伦贝尔依然畜牧为生,富在羊马,力田者寥寥也。
边俗不甚别男女,出则同川而浴,居则短垣可寓,一二守礼者,往往为荡子所指目,百计剔嬲,务即败行乃已。娼妓之辈,其始流人贱户,迫于冻馁为之。近闻土人亦渐不自惜,狂夫引邪入室,公然与母妻杂坐,良妇女率好冶容盍饰,出入于业祠闹市间,甚至恣为狎婊不可问。迩年齐齐哈尔忽有女曲,呼窟窿班,皆关内人,从伯都讷等城来,或投宦宅,或匿僧寮,欢觞伴宿,人争昵之,得军令始驱境外,然因是破家倾生者比比矣,焉得胥境内风靡而尽禁革之,使之务本还淳,岂非地方一大造福事。
满洲有“佛”、“伊彻”之分。国语③旧曰“佛”,新曰“伊彻”,转音为“伊齐”、“一气”,实则同义。国初,吉林将军收新附之部,后入八旗者,称“伊彻满洲”,汉语即“新满洲”。除此,又有所谓库雅喇满洲、瓜勒察满洲者,皆以地名冠之,亦“伊彻满洲”也。百余年来,“伊彻满洲”分驻齐齐哈尔、黑龙江、呼兰三城,编其族为八,曰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左翼也;曰正黄、正红、镶红、镶蓝,右翼也。左右翼,国语曰达斯欢噶喇、哲伯勒噶喇。土人称“达斯欢哲伯勒”,所谓“伯勒”,土语“类”然,约计之。八旗中之佛满洲,人数不过什之五,其中瓜尔佳、舒穆鲁数姓居多。
康熙三十四年(1695),将军萨布素疏请墨尔根两翼各设一学,助教一员,每佐领选幼童一人,肄习国书,是为建学立师之始。
达斡尔人病,必曰祖宗见怪,召萨玛跳神禳之。萨玛击鼓作歌,病者亲族和之,歌词不甚了了,尾声似曰“耶格耶”,无分昼夜,声彻四邻。萨玛要马,则杀马以祭,要牛则椎牛以祭,至于骊黄牝牡,一如其命。往往有杀无算,而病人死家亦败者。然续有人病,无牛马,犹宰山羊以祭,萨玛之令终不敢违。伊彻满洲病,亦请萨玛跳神,而请栽力一人为之相。栽力,唱神歌者也。祭以羊,鲤用腥。萨玛降神亦击鼓,神来则萨玛无本色,如老虎神来狰狞,妈妈神来噢咻,姑娘神来腼腆。各因所凭而肖之。然后栽力跽陈祈神救命者,萨玛则啜羊血、嚼鲤,执刀枪叉即病者腹上指画而默诵之,病亦小愈,然不能尽治。萨玛言,能致病谓小愈者,其志诚能凝神定气故也。祛病养生之术无他,曰和而安,和则物之感我者轻,安者我之应物者顺。神凝则气凝,神往则气往。
平地多榆,近水多柳,榆无合抱者,柳皆丛生,烧之恋火。故柳条子北民之宝,敬若神,价倍杂草。家家囤柳条子如山,可栅栏,可编篓、打泥墙,其用甚广。
黑龙江涨水,年年必有大木冲下。土人守株待兔,长钩捞之即得,喜自然之利也,取以造屋,余作烧柴,破成碎木,堆积如山,北人称谓“木柈子”,足资一年数年不愁。亦有估售者,相互慨然答对,以庹算之而已。
佛满洲人家立索莫杆,春秋二季行还愿跳神背灯、换锁诸礼,与都下无异。汉军旧家祭先有烧香礼,亦春秋举行,与关帝、马神等祀,满洲汉军按期举行,尤诚敬。
大五家子有怪人,名杨青山,一生破衣裹身,无妻无后,人称“穷杨”。其祖传为黑水北域精奇里江猎貂人,俄侵入精奇里江迁入江东六十四屯,庚子年被俄人同难民驱入黑龙江。叔父背他渡过血染的江水,为大五家子满洲人所救。他当时仅十几岁,叔父病死后,他给本屯何小铺子家看院落和打工,混得羹饭。从日伪到解放初,无力娶家室。为人正直而喜扶持弱小,遇不平事常仗义相帮,屡被权势暴打,满脸伤肿而不惜,为他相救者甚众,也从不索半分报谢。“穷杨”性豪爽豁达,通草药,广济人,尤擅长于讲古狂歌,满洲书“乌勒本”有不少是他留给后人的,如《大丘坟》、《漠北精英传》、《窦老英烈谱》、《飞啸三巧传奇》。为人要强,不愿烦劳同乡故老,年过七旬、重疾在身时,悄悄远走,不知所踪。乡人苦寻不见,传其遁入深山弃世矣。呜呼,“穷杨”白骨遗何野,堪令吾人永怀也。
黑龙江北与乌苏里江东,向为野鹿繁育地,闻名于世,女真人及后世之满洲等诸部后裔,皆有捕鹿能手之誉。捕鹿之法,有窖捕、箭捕、网捕、鹰兽捕,名噪漠北。各部世代遴选捕鹿“巴图鲁”(勇士),显赫一时。射鹿尽力不令立即倒毙,而惜伤鹿新角,难获角茸也。猎民素习将鹿捕回居舍,架木为笼,取精草饲养,待鹿角长至成茸时,将鹿缚倒,护首锯下。狩猎取茸时,精心护爱鹿角,因鹿角极嫩,若蚊蚋叮咬鹿角,鹿即感烦躁难耐,常寻枝干摩痒,致伤茸血。雄鹿生出幼角,便自知行路谨慎,左右顾盼,护茸之心甚切,多选密林隐匿之所,绝少走入空旷之地。凡寻此类带茸雄鹿,猎获者必有经验,需专心搜寻,如若平日漫不在心,定然极难碰见。亦有时,猎获者偶然与之相遇,此刻,为使猎获,不致逃匿,只能不问远近与周围情况,迅以高超之技法,必射鹿前腿心脏处,并立即赶去,抱柱鹿脖,使鹿头不能撞地,伤及茸角。这全要依凭猎人平日练就的枪法与身法,不然,只获死鹿,鹿将茸角砸碎,令人一无所获。鹿喜盐,猎人通常到盐碱地捕鹿,往往每到夜间,鹿群集盐碱地。猎人知此鹿习,便选找一块盐碱地,或布置一块人工盐碱地,设饵候鹿。故此,猎人大部分鹿茸是在盐碱地获取的。加工鹿茸,俗用水煮,煮好,置于通风处晾干,方可保存下来。
冬季,携猎狗或捕貂网捕捉黑貂,以弓箭捕獾、水獭、黄鼠狼、狐狸及其他毛皮类动物,忌用火枪。冬日捕水獭亦用捕兽网。捉貉子,每个猎人带一条或几条猎狗。猎狗颈上皆系有若干小铃铛,待太阳落山,猎人出门行猎,放出猎狗,循貉子行迹追踪。秋季,貉肉极肥,猎狗易捉之。铃声即告知猎人狗之所在。
在野兽经常出没地段,砍倒树干与枯枝堆成鹿砦。有时,此种鹿砦绵延达几十里。鹿砦每隔一定距离,留有类似门一样之通道。野兽只有穿过通道才能越出鹿砦。在这些通道上挖以深坑,再其上覆以树干或树枝,此即所谓之陷阱。兽类踏到覆盖物上,即坠入深坑,无法脱身。猎者每隔两三日,便巡视一次陷阱。
漠北鹿类最繁,麅麂为尤多。鹿则茸角为上,而鹿胎为膏,则妇科佳药,鹿尾亦称佳肴。其在各城来言,全鹿一只,价可京钱廿千,以之煎胶成块,利益甚厚焉。前人记载,江省辖境,有使犬、使鹿二部,以驾爬犁,与牛车争先。中俄分江而后,大率归俄,盖二部世居混同江左右,游猎为生,向特羁縻臣之,不入版籍,亦皆飞牙、赫哲、鱼皮鞑子之类云。
梅花鹿,身上夏季毛上有白色小斑点,冬季就没有了。鹿全身皆宝。茸健体强脑,鹿血、茸血制药酒、鹿茸精,鹿胎制鹿胎膏,内脏制全鹿大补丸。脑、髓、筋、肾、骨、尾、鞭亦入药。鹿警觉超群,常栖息顺风的山半坡,居高临下,能防猛兽偷袭。声响、气味随风飘进鹿的耳膜、鼻孔,不待猛兽靠近,鹿早逃之夭夭。长新茸的春季,它到神秘的地方,把茸掼碎,刨土掩埋。
漠北牲畜,遍放于野,不以豆料麦屑饲之,至秋后畜于家厩,则喂以羊草。长尺许,色青而润,经冬不变,郊外随地皆有,四月即生,七八月将枯时,土人争往刈割,堆平屋顶上,约可供牲畜冬春之需。若道过车乘购取,价亦甚廉。羊草饲马极肥泽,胜豆麦远甚。前人以为,汉取大宛苜蓿,种长安离宫,以饫天马,即此草,又名羊胡草。
清季之后,东三省马贼充斥,商贾往来,辄以镖手护行。卜奎、呼兰、瑷珲三城,皆有行局,大率直隶沧州人为多。官家亦每倚以为用,不借练军之力。由奉天出法库门,经蒙古草地,往往竟日不逢一人,镖手执快枪,骑而从,沿途顿宿皆熟谙,可少戒心。其价每人十金,百凡在内,若有损失,行局认赔。自法库门至郑家屯而北,食物皆须自带,旅寓仅供水薪而已。
漠北名产,以堪达罕、五色江石为最。堪达罕,驼鹿之类,其角如玉,京师贵游皆重之。江石有水陆二种,水石为贵,与玛瑙、琥珀相似,翎管、扳指、杂佩皆可为之,向于诺尼江、黑龙江两岸,俯拾即是,近则居奇特甚。石材极坚,携至京都,觅良工雕琢,工值尤贵。市卖大半陆产,质粗工劣,不足取也。
漠北皮张、茸角,亦贸易大宗。然皮张之属,如貂狐贵品,近产颇稀,亦向不如吉林之佳。惟灰鼠产布特哈、呼伦贝尔两城境者,号索伦鼠,毛厚色润,东三省推为殊尤,有大、小、中毛三色。而市无硝匠,硝料必挈至京都,乃可成裘。购者皆成形全鼠,美裘一领,亦值廿金上下也。
鹿多而贱,茸角之属,岁于七八月时,由黑龙江、兴安岭城两境捆运至省。茸之佳者,每支可得银三十余两,劣亦七八两不等,而力薄性燥,不如奉天所产,滋益于人。盖奉天产者梅鹿,江省则马鹿也,唯由奉天运至广东,销路甚畅,煎胶成块,利至倍蓰,山西人贩运者多。九月则收市而回,茸价自三十金至七八金,视茸多寡为率,角则以斤计值,视同寻常药品已。
熊又叫黑瞎子,一身黑毛,只在胸前长一道月牙形白毛,喜在柞树、松林里找橡子、松子吃。棕熊比黑熊体大而凶猛。熊属食肉类动物,食性很杂,荤素不忌,什么都吃,尤喜蜂蜜。熊看来很蠢笨,其实相当聪明伶俐,在倒木交错的密林中,走路如履平地,又会爬树,比虎更胜一筹。熊性孤僻,独来独往。每年七八月雌雄同居,之后天各一方。大雪后,熊冬眠“蹲仓”,多选阳坡树洞,也利用天然岩洞或树根倒木,叫“地仓”。蹲仓母熊正月产崽,一至两只。小崽比老鼠大不了多少,全身没毛,连眼睛都不睁,藏在母亲厚厚的毛皮里,靠吃母奶长大。翌年四月,大地回春,母熊带小熊出外觅食。母熊尤爱幼崽,一旦受到威胁,会拼命地进攻,两年后小熊独立生活,离娘远去。
貂为北疆名产,历朝贡物,尤以黑龙江的最著名。貂性孤寡暴烈,不合群,独来独往,一旦同类相遇,殊死拼斗,咬死为止。貂体形不大,尾短而粗,爪甚尖利,擅爬树,常栖针叶松林中,多半夜间出来在地面活动。主食鸟类,喜吃松子、榛子,间或吃松鼠和兔。性畏人,声如鼠,居土穴或树洞中。捕貂者设网于洞口或穴口,以烟熏之。貂畏烟而入网中,或以犬嗅其踪迹所在,伺其出而擒之。貂贵在皮毛,细柔轻软,不管下多大的雨,落多大的雪,毛皮光溜溜的,挂不住一点雨水和雪花。貂皮毛色分紫黑、鲜褐、赤色、黄色不等。紫黑色毛平而理密者品味最高,紫黑而疏毛平且黄者次之,皮华贵而暖。辽金时富人冬季以貂皮为衣,明清两代以貂皮为袄外,并用于被褥等。清初最重貂贡,努尔哈赤时代专设捕貂大臣,规定百姓每年贡貂,户出一丁,以竿量身,足五尺者岁纳一貂。貂皮上写打牲人名,以等级论价。
虎,土人称山神爷,又曰软蹄子,其小者曰石虎。虎力不敌熊,而能毙熊。夜则目放暴光,远烛数十里,一目烛物一目放光。猎者言,虎之目光远望如灯,一灯一虎,两灯两虎在也。食狗则醉。如果冬雪很厚,许多有蹄类动物便会死亡,也因而引起连锁反应,使食肉类,特别是如猫科动物老虎等会大量减少。因为食肉类动物,主要以野猪或其他有蹄类动物为生存食料。虎除发情期外,喜独来独往。俗称虎为“流浪兽类”,从来不安居于任何地方,没有固定区域。只要哪里有充足食料,哪里就准有虎。虎的食类除野猪外,喜捕食獐鹿,饥饿时也吃貉、兔等小的哺乳类动物,甚至捕捉鸟类。
冬天少雪野猪多。野猪,出没树林中,厚粘松脂,刀弹不能入,结群而行,猎其前走者则奔逃,伤人甚巨,重至千斛。谚云“一猪二熊三老虎”,足见其凶。野猪不适于雪层很厚的环境。
森林野猫,体不大,是残忍的食肉类小动物。擅捕捉鸟类,喜居在悬崖之上或偏僻森林中,夜间活动,皮可制裘。
狸,狡猾,善腾跃,会爬树,有美丽而修长的皮毛,居林中、草原、河谷沿岸。皮张珍贵,可制精美的女装。狸夏天吃蛙类,秋季吃森林中的嫩乔木枝叶及成熟的野果。冬季,狸冬眠,但并不十分沉睡,只要有点轻微动静便可知晓。天气暖和、阳光充足时,又出来逛逛,天气一转冷便又回去安闲地睡觉。狸喜居深洞里,白天躲避敌人,夜间出外觅食。
飞龙又名松鸡、榛鸡,也有叫树鸡的,为禽中珍品。据传,飞龙早在14世纪就出名了。当时的部落人就以“飞龙”为重要贡品,送往京师。有客自远方来,皆赐飞龙入宴。飞龙入宴主要做“飞龙羹”。烹汤,一般呈乳白色,独具一格。一锅“飞龙汤”,无须佐料,满室飘香;揭开锅,汤汁清澈,雪白的飞龙肉历历在目,喝一口,鲜美异常。色味俱佳的飞龙肉,若和别的肉在一起烹调,别的肉也成“飞龙肉”味了,实为肴中一绝。飞龙属松鸡类,羽毛呈灰褐色,全身带有暗花斑,头上有一束小灰羽冠,尾羽上镶嵌着花纹,雌雄毛色区分不大,只是雄鸟颔下有一小块红边黑毛,啄短、爪细长,体重约半斤以上。它飞翔时扑扑作响,喜滑翔,常喜栖息于林下植被繁茂、浆果丰富的松林、云杉、冷杉等林中。它的生态习性随着四季环境而变化,是鸟类中创造卧穴的能手,冬雪天常掘雪为穴栖身。飞龙鸟以灌木嫩芽或野生浆果、昆虫、松子等为食。每窝产蛋四至十五个,孵化二十天左右雏鸟出壳,绒羽一干就能走动。数天后即能独立觅食,三周后即可达成鸟大小。鹰为它的天敌。
雕似鹰而大,大者名山雕,小者名芝麻雕。
海东青,鹰纯白者为上品,海东青尤贵重,不易得,由海外飞来。土人畜之,珍异家禽。
漠北江河遍于四境,产鱼最富,而以冰鲜为贵,活鱼则不常见。其最名重者,曰细鳞鱼,状如淞鲈,色白肤嫩,即南方白鱼之类,腊干亦佳。虾、蟹、鳝、鳖则皆无之,或谓土人不知捕取,未知实否?鲫鱼亦多,味不甚佳,市亦不以为贵也。呼兰三城,河鱼最大,冰泮时鱼车往来,夜以继日,斤值京钱廿余,以盐腊之,可供久餐。地气本寒,无气蒸肉败之患,然腥闻特重,调人先渍以酒,庶足解之。
漠北鸟禽多鸦、雉、喜鹊三种,沙鸡间有之,雁群甚多,遗卵滋生,有取以为食者。冬多野雉,市上鬻价极贱,盖聚处兴安岭与诺尼江左右岸,弹取不竭。沙鸡亦然,味尤胜家鸡,入春无之。其他如树鸡,满语曰“飞龙”,味极清香,入汤清油,大宴必备。呼兰家鸭最多而贱,往来酬酢,辄以红纸包裹,号冰鸭,或挈至奉天、吉林,以为珍馈。
甫鸟,捕鱼鸟,似雁而大,翎灰褐色,展翅若车轮,喜集水滨,获之肉粗甚,或云野鹅。
狼,又称野狗子。狼伙间甚抱团,生死相护,纵然负伤病态,猎食必分弱者,不离不弃。一狼嗥叫,众狼道阻亦拼死驰援。狼有头狼,权威最严,以身眼声动调令同群,违者呜呜一声,群狼咬死逆者,或逐出同伙永成浪子,无倚无助客死何怜?狼母狼仔全群共护,先饱其食,尔后各狼亨餐。世人万勿伤其仔,狼伙必倾巢复仇,殃祸满门,怒号而遁。
狐,白者佳,青狐一名“倭刀”,毛劲绒厚,亦佳品,土产多红色,并苍色,红色曰大狐,苍色曰草狐。
貉,大如犬,不伤人,见人则仰卧,露齿,手可捕之。皮毛奇温,亚于狐裘。
猞猁,似野猫,耳大有长毛,白花色,能攀木,溺着人衣着,立烂,皮为裘。
鲤,金鳞赤尾,江产者大而肥,重数斛,小者俗称鲤拐子。
草根,似鲤微圆,肉肥而白,巨者长四五尺,江水初来,此鱼正肥,可作生啖。
鳇鱼,头粗,身长,长鼻上昂如袋。鳞黄色,肉白多脂,骨柔而脆,饮食上品,巨者长二三丈,重千数斛,渔人叉其背,以绳系之,棹船疾行,待其力钝出之,金史称“牛鱼”也。捕鳇鱼季节多在黑龙江解冻之前,鳇鱼在江水内,互相追逐交尾,鱼多可踏鱼背过江。鳇鱼头前长三角状尖长鼻子,身上除五道纵列之菱形骨板外,哧溜溜而不见鱼鳞。大鳇鱼体重达一二千斤,可做鳇鱼宴,膘肥肉嫩,营养丰富。鳇鱼子与大马哈鱼鱼子有同等营养价值。一千斤重之雌鱼卵巢就重达一百八十余斤。鳇鱼鼻骨亦是宴席珍品。俗谚云:“卖鹿不卖尾巴,卖鳇鱼不给鼻子。”鱼鼻为半透明之软骨。经考证,鳇鱼主产我国之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及大兴凯湖等水域,喜生活在中低层水中,以川丁子、鲫鱼类为食料,习惯分散于江河洄游活动。冬季潜伏于江中低洼处;夏季沿江上溯产卵,卵产于江底石块上,多达四百万粒;平日栖息于河夹心子、江套、河岔水流较稳、沙质底的地方。它的活动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风大、涨水是其游动最为活跃之时。鳇鱼成熟较晚,成长较慢,一般需十六七年方能长成三百多斤之大鱼。另有鲟鱼,其形同于鳇鱼,体小,鱼嘴形状不同。鳇鱼嘴为圆盆形,鲟鱼嘴莲花瓣形。在江中鳇鱼主要食江中鱼类及虾类等,将水中一切生物吸入口中,食物入肚,水于两鳃流出。两鱼因体形不同,鲟鱼仅吃小鱼和虾,鳇鱼可吞大鱼,甚者人畜,民间俗言:“常在鳇鱼肚中获得金镏、金镯之类。”
大马哈鱼为黑龙江特产,肉质鲜美,鱼子艳红如黄豆粒大小,可生食,营养丰富,亦属珍馐佳肴。大马哈鱼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出海口,以乌苏里江数量最多,生于江里,长与海中,成鱼后再由海逆流入江,逆水直上。鱼边游边成熟,雌雄交尾,待进入上游后,雌鱼将鱼卵撒入江中,而雌雄之成鱼此时已体衰,死于江中,亦有成鱼跃至岸上死去者。往昔,当地土民便可无网而获鱼。成鱼所遗留之鱼卵,便又顺流而下,至出海口时,卵边游边孵化为小鱼苗,拼命游进大海,在海浪中拼搏、挣扎、成长,成鱼后,又按其祖先行径返回入江,循环往复。大马哈鱼成为黑龙江两岸满族等北方诸族重要的衣食之源。其皮可制衣,可冬夏贮藏,每年秋季便是大马哈鱼汛期,大马哈鱼流血即死,故沿江渔民将铁丝扯入江心,用重石沉坠江底,铁丝上挂满鱼钩。逆水而上的大马哈鱼在雌雄追逐中,被鱼钩网住,渔民乘船循铁丝网鱼,一日三巡,每次鱼满船舱。大马哈鱼肉肥美,行必逆流,每岁由海入江,由江入河,秋末上江。呼玛尔河一带极多,昔年鄂伦春人以叉挑上岸如捕获,食不尽则饲马,巨者重十二余斛。
满人先世常越黑龙江抵北海(俄称鄂霍次克海)以及勘察加以北,猎捕海豹,主要不为食用,而取其皮。海豹皮出自东北海中为佳,因其体形硕大,长三四尺,阔二尺许,短毛淡绿色有黑点,皮可染黑制帽。
蚌,黑龙江与松花江之蚌蛤产珠,洁白晶莹,玲珑剔透,小者壹钱,大者超三钱,为珠王,满语塔娜,俗谓东珠。孕珠之蚌,深居水底,群蚌围护,如城垣然。渔者误触之则被伤。珠淡青色,大可半寸,小者如菽豆,以有光者为贵。产珠之所曰水达达路,即今松花江也。
铃铛麦,夏秋时刈收,可米,可面,可食,可饲畜。
谷子,谷子去衣者俗云小米子。
糜子,叶肥有芒,早熟,北地盛产,碾后曰糜子米,香白可口。
果有山葡萄、山里红、瓯李、都柿、稠李子、榛子等,皆漠北野果,民皆爱之。
苇草,小叶草,俗名苫房草,茎圆有节,叶亦有节,抱茎而上,柔韧耐霜雪,草屋皆用之。
靰鞡草,生泽畔,绿叶红根,无茎叶,三棱形,高二三尺,根分青红二色。秋季六七月间长成,刈至家中,晒干。冬季严寒时砧锤靰鞡草,使之细软如丝,性温暖,能御寒,絮靰鞡,走冰雪足不冻,避湿,铺炕絮履,为关东特产。满族古谣——
(一)
红红的兴安,
红红的天,
圣洁的春光好明媚。
一簇簇安期香,
争芳斗艳。
白白的羽翎,
白白的衫,
圣洁的羽服好华美。
一群群沙里甘居(姑娘),戏荡秋千。
(二)
一盘盘苏叶饽饽冒气啦,
一碗碗五花腱肉蒸热啦,
一缕缕年期香烟升上啦,
喜神奶奶驾着喜鹊进门啦。
(三)
“查思哈(喜鹊),查思哈,
喳呀喳呀叫个啥?”
“南山瞧见银子啦,
十三个小伙刨喀啦,
十三个姑娘背喀啦,
狠心的巴彦赶着瘸驴抢喀啦!”
(四)
天上最美的噢咿嘞——白云,赛音!赛音!胯下最贵的噢咿嘞——金鞍,赛音!赛音!炕边最亲的噢咿嘞——火盆,赛音!赛音!身上最阔的噢咿嘞——丝裙,赛音!赛音!
(续完)
[注释]
①《瑷珲十里长江俗记》节选一、节选二、节选三,分别发表于《东北史地》2014年第5期、2015年第1期、2015年第4期。
②《吉林通志》卷27、《柳边纪略》皆有记载。
③ 国语,此处指满语。
责任编辑:王卓
K892.2
A
1009-5241(2016)04-0078-11
富希陆 黑龙江省瑷珲大五家子村满族老人 富育光先生父亲 已逝
富育光 吉林省民族宗教研究中心研究员 吉林 长春 13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