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单刷信誉多为诈骗 求职者需提高警惕
2016-02-02沈义
文 沈义
刷单刷信誉多为诈骗 求职者需提高警惕
文 沈义
网络时代,不少人通过互联网寻找了工作机会,或做兼职,或远程虚拟打工。与此同时,不法分子也利用网络发布“充值刷信誉”等高薪虚假兼职信息,要求当事人购买充值卡等虚拟商品实施诈骗。
在这类案件中,以信用炒作最为突出。信用炒作又称“刷钻”“刷信誉”“群拍”或者“炒作信用度”,是指在网上购物中,买、卖双方以抬高信用为目的,或双方在无实际成交的情况下做出“满意”“好评”评价的行为,以此来帮网店卖家提升店铺的信誉度。
一大学生垫付刷单被骗三万余元
小宋是常州某高校的一名在校生,平时喜欢上网,偶然一次,她在上网时看到某网站上有一条帮电商刷信誉的招聘广告,小宋之前也听舍友说过,帮一些购物网站刷单可以轻松的赚取佣金,因为小宋平时空余时间多,便萌生了想靠刷单来兼职的想法,她通过网站加了对方的QQ号,对方自称是专门帮电商刷信誉的某公司经理,他向小宋表示:刷单其实并不难,只需要经过简单培训即可,但是在培训之前先要缴纳200元保证金,当刷单金额达到公司规定的指标后视为考核通过,即可全额退还保证金。
小宋当即向对方提供的账户内汇款200元,经过简单的培训,便有自称是该公司客服的人联系小宋,提供给小宋一个网址,并且要求小宋按照之前培训的方式对该电商进行刷信誉,在客服的要求下,小宋花了180元购买了该店的产品,随后客服将180元的本金和5元的佣金打到了小宋的支付宝。
初次刷单便尝到了甜头,小宋便继续和客服沟通要求再次进行刷单,该客服每次都以让小宋垫付的方式购买电商的产品,之后再将本金和佣金一起返还,但是渐渐的客服多次以卡单、系统出错为名要求小宋反复垫付刷单,在小宋累计被骗31000余元后彻底“消失”了,QQ也将小宋设为黑名单,无法联系,此时的小宋才恍然大悟,随即报了警。
受骗人群年轻化 向更大社交平台延伸
在这类案件中,受骗的多为在校大学生或刚参加工作想利用空余时间赚钱的应届毕业生;由于他们的时间比较自由,成为犯罪分子的首选目标。
此外,该类犯罪以高额的佣金为诱饵。绝大部分犯罪分子会打出一天在家上网兼职就能轻松赚好几百的诱人价码,来诱骗求职者。例如:刷信誉返还高额的佣金,发展下家可收取提成等等。
警方发现,此类诈骗行为有向更大的社交平台发展的趋势。目前,在刷信誉的过程中,这些犯罪分子能与受害者联系的唯一方式就是QQ,受害者只能用QQ与犯罪分子进行沟通,并进行刷单的操作,不排除以后有向微信等更大的社交平台发展的趋势,这样也造成了一旦犯罪分子得手便可以快速“人间蒸发”的原因。
刷单诈骗的主要类型
现在有些诈骗分子会伪装成中介或代理公司,打着刷信誉、刷销量的旗号在招聘兼职“刷客”。他们承诺,应聘者只要根据指示拍下指定的商品,付款后截图发过去,他们就会把本金和佣金退还回来。然而,在这里面刷单只是幌子,骗钱才是真正目的,目前已有不少人上当受骗。而这类骗局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骗局类型一:循环反复,变本加厉
这类型的刷单骗局最为常见。诈骗分子首先会给应聘者下发一两个比较小额的刷单任务,有时还会“按照约定”返还本金和佣金,为的就是“放长线钓大鱼”,充分赢得应聘者的信任。随后,坏人会逐渐加大刷单任务的数量和金额,同时利用“必须刷满3单以上才能结算”或者“卡单”等理由,来诱骗应聘者继续投入本金。如此手法,周而复始,直至应聘者生疑不再接单。
骗局类型二:病毒钓鱼,盗刷钱财
在这类型的骗局中,诈骗分子首先会要求应聘者提供银行卡余额截图,以便摸透应聘者的经济实力。那些余额较多的应聘者会被要求安装一个用于工作的软件,这个软件表面上是“刷单软件”,实际上是带有病毒的程序。待用户中毒后,诈骗分子再通过钓鱼的方式截获银行卡号、手机号、支付密码等信息,将应聘者的卡内钱财盗刷而走。
犯罪分子作案手段的四个关键点
一是要求受害者缴纳保证金。这里所说的保证金就是押金,犯罪分子承诺如果可以完成一定的指标,之前收取的保证金可以如数退还,待被害人将钱转入自己账户,犯罪分子立刻“消失”;甚至有些犯罪分子利用被害人急于找兼职的心理,编造各种理由诱使被害人继续给自己转账。
二是要求验证流动资金。犯罪分子会要求兼职者有可流动的资金,用于购买商品;在兼职的过程中他们让受害人用自己的资金来付款,然后再将购买商品的钱款和佣金返还。等受害者付款之后,犯罪分子很有可能直接消失或者借故拖延时间,要求多购买几次再一起返还。待被害人购物付款后,犯罪分子便不再和受害者联系。
三是利用虚拟商品交易诈骗。多数犯罪分子是以网络虚拟品为交易对象,并利用受害者对网络付款机制的不熟悉进行诈骗,有些实物和虚拟物品的交易机制是不一样的,虚拟商品交易,如充值Q币、游戏币等,这些交易一般是充值,就是说一旦买家点击购买,交易则完成,而不需要买家确认收货,一旦交易完成受害者的钱便自动转入犯罪分子账户。
四是小额交易返佣金诱惑受害者。犯罪分子会在前几次的操作中先让受害者进行小额的交易,并且交易成功后会将本金和佣金一起返还给受害者,当受害者渐渐放松警惕后,犯罪分子就会开始用高额的佣金来诱惑受害者进行大额物品的交易,交易成功后便拉黑受害者的联系方式。
为何骗子能够屡屡得手
这种看起来并不高明的骗术为何会有人上当受骗?除了骗子承诺的“高回报”容易让人鬼迷心窍外,诈骗团伙的“专业化”和“团伙化”也是人们受骗的原因之一。
营造权威假象
为博取应聘者的信任,骗子通常会在线上给应聘者展示各种各样的营业执照、企业注册文件、后台系统页面等等,来营造自己是诚信经营的假象。实际上,这些所谓的证件通过简单的PS即能伪造出来。而企业名字、公司地址、工商注册号在网上很容易搜索到,诈骗分子可随意窃用。
诈骗角色轮番上阵
刷单诈骗逐渐趋向团伙化。其中,群发团伙负责通过论坛、招聘网站等渠道发布极具诱惑性的招聘消息;代聊团伙负责为前来应聘的人介绍兼职内容,并引导其联系诈骗实施团伙;随后,“客服”“业务经理”等角色轮番上阵,一步一步诱骗应聘者陷入骗局。
警方提示:切莫贪图小利
近年来,利用网络工具和现代网银技术实施非接触式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呈爆发式增长,犯罪分子身份虚拟、网络蔓延迅速、手段翻新快、跨区域作案等特点,给公安机关侦破带来了巨大压力和挑战。
刷单是一种不为购物平台认可,一般是由店家提供购买费用,帮指定的网店卖家购买商品提高销量和信用度,并填写虚假好评的行为。刷单这种招聘兼职诈骗的形式,最早可以追溯到2011年,发展到现在,刷单伪装性更高。
打着刷单旗号行骗者的目标人群主要是准大学生、在校大学生、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也有部分家庭主妇。简易的操作、高额的回报率是骗子骗人的“法宝”。多数受害者回想起被骗的经历表示,“兼职刷单”,每天只要在电脑边上刷刷网页,下下单子,轻轻松松就可以月入好几千?今后再遇到此等“好事”要当心了。
不管是“刷单返利”诈骗,还是冒充熟人、公检法工作人员诈骗、电话欠费诈骗、假冒汇款或催还借款名义诈骗,还是虚构股票个股走势实施诈骗、贷款诈骗、中奖诈骗等等。只要广大市民做到遇事不慌乱,行事多谨慎,不贪图小利,不受他人引导在ATM机上进行任何操作。特别要注意:凡是接到陌生人要求转账或汇款的电话和短信,做到不听、不信、不转账、不汇款,并及时报警,就能有效避免自身财产遭受不法侵害。
链接:晋城市公安局城区分局侦破一起刷单网络诈骗案
刷单就是通过作假的方式为店铺提高销量、信誉,这种做法本身就是不符合“游戏规则”的,而且现在还被实施网络诈骗的不法分子加以利用,他们在网上发布大量招聘刷单员的虚假消息,打出高收入低门槛的口号吸引求职者,以实施诈骗。晋城市民王鹏(化名)就是其中被骗的一员。
王鹏介绍说,对方让我在一张《兼职申请表》填上个人信息、银行卡号,然后就给我下任务,到指定的网站用指定的账号密码登录进行刷单。刷单的费用是从自己的银行卡中支付的,刚开始,对方都能很痛快地连本带利返还,但是时间一长,对方不但加大了每天“刷单”的任务量,还只返利不返本钱。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王鹏不断向骗子索要本钱,对方先是以各种理由推脱,然后干脆就消失不见了。这时,王鹏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发现上了当,王鹏立刻报了警。然而,他发现,被“网络兼职刷单”欺骗的不止他一个。
辗转5省7市锁定目标
2016年3月以来,晋城市区接连发生了3起以“刷单返利”为名的电信诈骗案件,受害人被骗4万余元。据受害者称,他们是在网上看到的“刷单”广告,然后与骗子在QQ上进行联系,对方声称每刷100元单,就可以获得5元返利。
接到报警后,晋城市公安局城区分局立即从刑侦、派出所等单位抽调多名骨干力量组成专案组,对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活动全力攻坚。“充分运用多种侦查手段,加强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分析比对、研判追踪,力争发现线索。”专案组民警说,通过分析比对,发现该案与外省市多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手段相同,遂立即向晋城市公安局、省公安厅、公安部逐级上报,被列为部督案件。
随后,专案组紧紧围绕受害人网络订单,研究制定措施,拓展破案思路,以充值卡变现为突破口,获取有价值信息,先后辗转北京、南京、泉州、贵阳、东莞等地,历经五省七市,行程两万多公里,结合银行、通信、第三方支付公司等部门,进行反复查询比对,成功确定犯罪嫌疑人活动范围为广东省东莞市。
6月中旬,专案组远赴东莞,在东莞市公安机关的大力配合下,历经一个多月的调查摸排,查清了犯罪嫌疑人活动规律。7月20日,专案组在东莞南城区一居民小区将两名犯罪嫌疑人陈某(女,33岁)、林某(男,33岁,二人均系福建安溪人)抓获,在其暂住处查获作案笔记本电脑、硬盘等工具。
针对犯罪嫌疑人反侦察能力强、电信网络诈骗非接触式作案、取证困难的特点,专案组制定周详的审讯计划,通过十多天的斗智斗勇,一举攻克犯罪嫌疑人心理防线,成功侦破了这起部督案件。
作案42起涉案价值30余万元
“经查,这两名犯罪嫌疑人是夫妻关系。2015年8月两人到广东东莞打工期间,产生网络诈骗念头。”晋城市政府党组成员、晋城市公安局局长王斌权说,二人利用他人身份租赁房屋作为窝点,购买笔记本电脑、无线上网卡等工具,通过网络批量申请QQ,然后找网络广告商制作并投放招聘兼职“刷单”人的广告。
除了骗取受害人刷单的本金,犯罪嫌疑人还让受害人在指定网站购买充值卡“刷单”,然后根据受害人发送的“刷单”截屏将受害人充值卡转走,随后将充值卡出售,从中获利。
截至目前,经专案组调查证实,2016年3月以来,两名犯罪嫌疑人采取上述手段,作案42起。其中,涉及晋城市3起,外省市39起,涉及湖南、湖北、江西、浙江、新疆、内蒙古等15省(自治区)20市,涉案价值3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