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晋东南的七佛殿与七佛信仰

2016-02-02张君梅

文物季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法会高平炎帝

□张君梅



晋东南的七佛殿与七佛信仰

□张君梅

摘要:晋东南地区众多古代佛寺中七佛殿的存在表明七佛信仰在古上党地区颇为流行。晋东南七佛殿的分布主要集中在以高平市为中心的古代寺庙中,偶有一些民间祠庙中亦有七佛殿。这些七佛殿大多创建于明代。晋东南七佛信仰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北朝时期,隋唐以后,七佛信仰继续在民间流传,并且与当地的炎帝信仰、玉皇信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三教合一的民间信仰文化。明代水陆法会的盛行又推动了七佛信仰的兴盛,促成各大佛寺兴建七佛殿的风潮。

关键词:晋东南七佛殿七佛信仰三教合一水陆法会

七佛,指包括释迦摩尼在内的过去世七佛,即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婆佛、拘楼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七佛信仰在南北朝特别是北朝时期最为盛行,在北朝开凿的著名石窟如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巩县石窟、麦积山石窟、响堂山石窟中大多有七佛造像和壁画,还出现了专门的大型七佛石窟,比如麦积山石窟中的七佛阁。然而在佛寺殿堂中,七佛供养似乎远不及石窟造像之多。《洛阳伽蓝记》卷四载北魏洛阳大觉寺有七佛堂,又南梁宝唱《比丘尼传》卷一载建康永安寺尼昙罗尝于寺中造卧像及七佛龛堂。隋唐以后,七佛信仰不怎么流行,建有七佛殿的寺院在全国并不多见,然笔者在晋城市境内却发现许多寺庙都有七佛殿,且位于寺院最后一重,为正殿。这些迹象表明,在本地区曾经流传着七佛信仰。

一、晋东南七佛殿的分布及年代

目前发现晋东南地区七佛殿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晋城市境内。历史上晋城地区建有七佛殿的寺庙有定林寺、七佛寺、羊头山清化寺、游仙寺、金峰寺、嘉祥寺、韩王山法云寺、发鸠山鸠山寺、榼山大云寺,有意思的是并非佛寺的高庙山悬壶真人庙亦有七佛殿,位于庙宇最后一殿,据传建于宋代。从七佛殿寺院的地理分布看,这些寺院除榼山寺外均位于高平市境内,高平市郊东北还有一座七佛山,这似乎意味着晋城地区的七佛信仰中心在高平。

高平地区的七佛殿可考者多始建于明代,其后多次重修。游仙寺七佛殿创建于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正德九年劫空撰《游仙山慈教院记》载:“成化十六年,寺僧了净、仪亮等发心创建七佛殿五间,妆严华丽,凝然一新。”[1]七佛殿内殿台为窑洞式结构,七佛各占一孔窑,佛台束腰题记云:“弘治三年重修七佛殿台,……住持僧了诚,院主僧了□,维那僧□祥、义政等,心来心明心志心应。”赤祥村嘉祥寺七佛殿亦创于成化年间,民国22年(1933年)《赤祥村嘉祥寺归全里五村公有息讼碑记》据正德四年(1509年)碑记云:“其始则仅有三佛殿前两院,明成化间,乃增修后院、七佛、诸天、十王殿、东禅院。”[2]后于万历四十一年和乾隆五十六年两次补修。金峰寺七佛殿创修不知何年,据顺治十五年《高平县志·寺观》(卷一)载,“金峰寺,知县范绳祖捐银一百两重修七佛殿,封翁张鉴输金督成之”,则其殿至迟明代已有。定林寺七佛殿建于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定林寺七佛殿创修西阁记》云:“定林七佛殿,成于顺治庚子年,居寺之极巅,栋宇炳焕,丹雘辉煌,而挺然孤峙于荒沙乱石间,历廿有七载。”[3]据《高平金石志》考证,羊头山清化寺在明万历年间尚有前殿、正殿、七佛殿、地藏殿等主体建筑,规模恢弘[4]。那么,此寺七佛殿大约亦建于明代。上述寺院皆高平名寺,其宗教活动行为应可代表此方之信仰潮流。另,沁水榼山大云寺地近高平,据张鋡《榼山大云寺志》载,本寺亦有七佛殿,则此殿之修亦在明代。上述各寺兴建七佛殿之举可证七佛信仰在明代的兴盛。

二、晋东南七佛信仰的源流

晋城地区的七佛信仰可追溯自北朝,虽然本地区北朝石窟中尚未发现有七佛造像,但在七佛信仰普遍盛行的时代,此地不可能不受影响。齐隋高僧慧远著《涅槃经疏》讫,曾发愿乞相,梦见自手造素七佛八菩萨像[5]。慧远应该熟悉《七佛八菩萨神咒经》,可能持诵七佛八菩萨神咒。藏阴寺昙始禅师又修习大方等陀罗尼,《大方等陀罗尼经》中有七佛灭罪真言,此真言后世成为寺院早晚课中的十小咒之一广为流传,昙始、慧远不可能不熟悉此真言。他们在讲经说法弘传佛法时或者也将七佛的信仰传播于大众。七佛信仰隋唐时期在泽州有所传播,因此才有高平七佛山的七佛造像,七佛山因此而得名。

七佛信仰在民众中流传的过程中,与本土文化相结合,于是七佛进入了民间祠庙,与中土诸神合祀。如高庙山的悬壶真人庙建起了七佛殿,将七佛与道教真人及玉皇大帝共祀一庙。此种情形究竟始于何时呢?在高平的邻县壶关县南13公里的沙窟村有座玉皇七佛庙,据庙内元至元十八年(1281年)《玉皇七佛庙记》载,兵荒之后,本村都统牛成之甥泽州人路仲平于炎帝祠遗址凿挖得二石室,室内有七佛、玉皇等石像,乡民遂依此构宇立庙,祈雨甚为灵验。“神异既著,香火踵来,至于邻邑及他郡。仰其威灵,蒙其利泽者皆置为行祠而奉事焉。”[6]记文称至元十八年距路仲平得石像已五十余年,上推则约为公元1230年前后,其时泽潞二州已降元(金宣宗兴定五年即1221年)。故沙窟村玉皇七佛庙建于金元之际,此前路仲平所得石室(应为石窟)及玉皇七佛石像在炎帝庙旧址,可见至迟在金代上党地区的炎帝信仰已经与玉皇、七佛信仰融合。

炎帝信仰与佛教文化的融合可以追溯至北魏时期,高平地区关于炎帝的民间传说中早有炎帝尝百草中毒而获七佛救治的故事,羊头山的炎帝庙中就有大雄宝殿,上党境内有的炎帝庙改建为佛寺,有的佛寺又改建为炎帝庙。这是上党地区民众信仰的特点之一。大概由于宋金时期全真道教在本地区的盛行,至金代炎帝七佛信仰又加入了道教的玉皇信仰,而以祈雨禳灾为纽带,形成民间的三教合一文化。沙窟村的玉皇七佛信仰在元初向邻近郡县传播,则高平境内修建玉皇七佛行宫当在此时期,悬壶真人庙的七佛殿可能即此时修建。由上可推测,上党地区唐宋以后七佛信仰一直在民间流传,这一事实很有可能推动了七佛信仰在明代的兴盛,促发了高平各大寺院兴建七佛殿的风潮。

三、明清时期的七佛信仰与水陆法会

七佛信仰在明代泽州寺院的兴起可能与水陆法会的盛行有关。水陆法会,又称水陆道场,是由源于梁武帝的梁皇忏与唐代密教冥道无遮大斋相结合发展而来的,是中国佛教经忏法事中最为隆重的一种。水陆法会自宋代以后普及全国,南宋以后又分出南水陆和北水陆两种仪轨,北方明清时期流传的水陆仪轨即源自金山旧仪的北水陆。泽州的水陆法会自明代始为大兴,其水陆仪轨乃取自北水陆,即依据《天地冥阳水陆修斋仪文》而办置坛场。这可以从高平资圣寺的碑文中得到确认。

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高平《资圣寺新建水陆阁记》云:“寺故无水陆阁,僧车湛洎广缘辟地,创构七楹,峻极层甍,金碧炳焕,巍然称大观焉。……创修天地冥阳水陆阁,新画水陆圣像一百二十位,共成四十轴。”[7]明代建有水陆殿阁的寺院有陵川崇福寺(明景泰七年,净斌建)、华严寺(正德年间,宝藏降魔禅师法成建),泽州碧落寺、显庆寺(成化八年,明路建)、崇寿寺,阳城海会寺(正统十年创修)、灵泉寺(万历四十六年建),沁水嵬山寺(明天顺年间创水陆正殿五间),高平游仙寺(弘治九年建)、嘉祥寺(万历四十一年)、定林寺(万历二十年)、卧佛山吉祥寺等,另沁水香岩寺有水陆院、泽州城内有水陆院亦此时期创建。没有水陆殿阁的寺院但亦遵制修水陆斋会的寺院有泽州青莲寺、大阳资圣寺、陵川南吉祥寺、高平开化寺、金峰寺等。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青莲寺重修斋堂记》记载了青莲寺开设水陆斋会的情形。据万历十八年《题资圣寺遵修水陆斋记》云,资圣寺旧有水陆斋会,每月朔望及元宵日遵旧制建斋[8]。陵川南吉祥寺内有明代水陆壁画,开化寺和定林寺殿内曾悬挂水陆卷轴画[9],其修水陆斋可知。

建有水陆殿的寺院举办水陆斋时自然在水陆殿中建坛设斋,没有水陆殿阁的寺院在哪里建坛?从泽州寺院的建置布局看,极有可能在七佛殿或毗卢殿。泽州寺院中多七佛殿和毗卢殿是本地寺院布局的两大特点。毗卢殿主尊奉祀毗卢遮那佛,正中塑华严三圣像,此外,殿内往往雕塑或绘饰千佛绕毗卢或十八罗汉朝毗卢,明代有的寺院举办水陆法会选择毗卢殿建坛,在毗卢殿绘饰或者悬挂水陆画。如河北石家庄毗卢寺嘉靖十四年(1535年)《重修毗卢寺记》碑云:“所谓出八开阖则有山门,祝寿焚修则有如来之殿,护持金田洪传释脉则有伽蓝祖师之堂,设水陆供天神则有毗卢之殿,礼通功课则有晨昏钟鼓,僧徒栖止挂锡安心则有两廊寮舍,精修禅观讲论宗旨则有法堂,登高望远迥出尘劳则有东楼阁……。”[10]泽州寺院可能亦效仿此例,如泽州资圣寺和陵川南吉祥寺。

高平寺院的七佛殿大约具有与毗卢殿相似的功能,即建水陆道场。考高平各寺兴建七佛殿的时期与泽州水陆法会盛行的时期几乎重合,大致集中于明成化至万历年间,那么,七佛信仰重兴与水陆法会之间似乎存在某种联系。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补修嘉祥寺创建西林书院碑记》载:“寺之规模广廓,中殿三佛、后殿七佛。后东殿诸天,后西殿阎罗,前转鼓殿大佛,南殿观音大士,皆前代次第建立”[11],金峰寺七佛殿的东西配殿亦为诸天阎罗。嘉祥寺与金峰寺将七佛殿之东西配殿配置为诸天及阎罗殿,而诸天及十殿阎罗皆是水陆法会奉请诸神,这是否意味着七佛殿正是本寺举办水陆斋会的主坛场?定林寺万历十八年(1590年)有镇民许愿连续三年每年供水陆一堂,又舍资财新修水陆殿台等[12]。似有水陆殿,然今之寺内并无此殿,本寺七佛殿为顺治年间重修,或许是在水陆殿基础上重修,并且承担水陆殿职能。

七佛殿为何会成为高平寺院水陆法会的坛场?原因可能有二,其一,七佛信仰与水陆斋会均与密教关系密切。密教经典中有《佛说七佛八菩萨神咒经》、《大方等陀罗尼经》中的七佛灭罪真言、《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等,宣扬供养七佛及诵持七佛神咒的诸多功德利益。水陆法会建坛法很大程度上沿袭了密教的曼荼罗建坛法,其中提到一心启请及奉扬七佛如来名号的功德。虽然各经中七佛名号并不一致,然而对于并不熟悉密教教义的普通民众来说并无差别。密教对于七佛信仰的弘传颇有助缘,如北京白塔寺、辽宁义县奉国寺,是辽代著名的寺院,寺中正殿即为七佛殿。北京白塔寺是在辽代显密圆通准提法师道辰殳创建的永安寺基础上由元世祖忽必烈敕令重建的皇家寺院,为密教寺院,其中以七佛殿为正殿。义县奉国寺七佛殿是目前仅存的辽代单檐四阿顶建筑,梁思成称其为全国唯一遗存供奉七佛的九间大殿。据金明昌三年(1192年)《宜州大奉国寺续装两洞圣贤题名记》载,辽乾统七年(1107年)清慧大师捷公于佛殿前东西相对之两庑凿洞,内置一百二十尊彩色涂金之圣贤像,其中四十二尊庄严未毕。三十余年后,金天眷三年(1140年),沙门义擢集资,继续未完成之四十二尊圣像的涂彩庄严。据北水陆仪轨文本《天地冥阳水陆修斋仪文》所载,水陆诸天圣像正好是一百二十位,奉国寺辽代凿圣贤洞中一百二十尊塑像极有可能是水陆诸天圣像,那么奉国寺的七佛殿似乎也与水陆斋会有了关联。其二,金元以降,上党地区民众中流传着三教合一的七佛信仰,而明代水陆法会作为汇聚三教众神的大法会,以其普度水陆冥阳众生的功德利益吸引了众多的信众,人们将先前已有的七佛观念与水陆斋中的七佛如来混同信仰,在七佛殿中建坛设斋也就不奇怪了。

————————

[1]王树新主编《高平金石志》,中华书局,2004年,第195页。

[2]同[1],第633页。

[3]同[1],第371页。

[4]同[1],第6页。

[5] [唐]释道宣《续高僧传》卷八,《大正藏》第50册,第492页。

[6]胡骋之《山右石刻丛编》卷二十六,《续修四库全书》第90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第618-619页。

[7]同[1],第361页。

[8]碑今存泽州大阳资圣寺内。

[9]柴泽俊《山西寺观壁画》,文物出版社,1997年,第114页。

[10]凤凰网http://ent.ifeng.com/phoenixtv/7487784136 3173376/20061023/906062_1.shtml。

[11]第525页。

[12]《大明泽州高平县定林寺积善记》,王树新主编《高平金石志》,中华书局,2004年,第649页。

(作者工作单位:山西省委党校)

猜你喜欢

法会高平炎帝
汉传佛教“水陆法会”梵呗概述
千年古建看高平
祭拜炎帝 世界华人的信仰
千年遗址 追寻炎帝足迹
炎帝:中华农耕文明的始祖
高平夜景
五“地”五“乡”圣地高平
仰望高平
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
卷轴: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