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沿话题民族志影像的理论方法与中国实践

2016-02-02主持人语

民间文化论坛 2016年4期
关键词:民族志人类学影视

主持人语

前沿话题民族志影像的理论方法与中国实践

主持人语

影视人类学(Visual Anthropology)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正式成为人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迄今已近半个世纪,中国影视人类学的学术建设,也已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与人类学的诸多门类相似,影视人类学的学术源流,大都来自西方——特别是欧美学界的理论建构与方法探索,其间亦伴随人类学学术范式的整体变化,有着丰富而细致的学理嬗变。

作为西方影视人类学代表性学者之一,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保罗·亨利见证了这一学科在学术体系中的起伏兴衰,他所领导的格兰纳达影视人类学中心也被誉为欧洲最成功的学术重镇。在其代表性论文《 民族志电影:技术、实践与人类学理论》(徐菡译)中,保罗·亨利系统论述了人类学百年学科史中,基于影像摄制的民族志文本如何载沉载浮,却始终延续着学术活力与表述能力。他同时也强调了技术、设备对于影视人类学的重要意义。而在当代,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数字影像技术的进展,无疑会推动影视人类学界实现更具在场感与互动性的民族志影像形态,并以超媒体形式,对传统民族志进行信息整合与文化阐释。

通常意义而言,民族志影像观照的对象往往是边缘族群或异文化体系,但这一传统在人类学界逐渐被打破,以主流社会及文化为拍摄对象的民族志影像作品蔚然可观,并往往以独立电影的类型呈现于公众视野。美国人类学家谢里·奥特纳在《非好莱坞:美国梦日暮西山之际的独立电影》一书中,以独立电影为切入点,通过对电影主题、内容与拍摄者的系统研究,探讨美国社会阶级结构的演变历程。这一研究在本专题之《以电影为切入点的民族志研究进路》(李荣荣文)中得以简要评介,其对于当代中国电影文化研究有十分重要的参资价值。

中国民族志影像创作虽可追溯至1930年代人类学者的零散记录,但真正成规模的学术拍摄活动要从1957年启动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电影”算起。这21部胶片电影囊括17个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与文化传统,虽有其时代局限性,却随着时光流逝,日益显露出不可磨灭的学术价值。《电影人类学在中国的开创》一文系作者鲍江与“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电影”最主要的作者杨光海先生的对话笔录,以《丽江纳西族的文化艺术》和《永宁纳西族的阿注婚姻》两部作品为例,揭示这一民族志影像工程的基本创作方法与实践历程,是中国民族志电影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也清晰展现出创作者的生命史研究是影视人类学研究的重要环节。

与上述史论或文本研究具有较大差异性的,是本专题中《花腰傣三部曲与影视人类学的时间厚度》一文所呈现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提升。吴乔在十年当中持续拍摄云南新平花腰傣的民族志纪录片,将其作品分作“事件”“故事”与“场景”三种类型,各自有其人类学的指向与价值。由于对同一族群的长时间记录,本文作者深切体会到民族志影像作品在“时间感”上较文字作品更为厚重的力度与历史价值,这也是影视人类学为人类文明存续所担当的文化使命。

——主持人 朱靖江

猜你喜欢

民族志人类学影视
VR人类学影像:“在场”的实现与叙事的新变
走向理解的音乐民族志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关于戏曲民族志的思考
民族志、边地志与生活志——尹向东小说创作论
伊莎白及其中国人类学、社会学考察
民族志与非正式文化的命运——再读《学做工》
人类学:在行走中发现
中国影视如何更好“走出去”
影视风起